该死的感谢《貂珰》冻感超人投了1个深水鱼雷    该死的感谢《貂珰》冻感超人投了1个深水鱼雷    该死的感谢《貂珰》冻感超人投了1个深水鱼雷    

小茴香

作者:薄荷的薄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富婆计划第一步二


      听了丁毅的重新报价,方茴又摇摇头,她浅声说道:“我的方子,除了这红果,别的食材也做得。您也许猜到了,这方子并不多难,但新点心向来讲究的是研发。”

      她继而说道:“况且您也尝了,它在味道上是没什么毛病的,吃起来酸甜可口。好东西在贩卖上,无论是点心铺子或是酒楼都卖得。我本打算做零售的生意,左右卖个几家,也能挣的长远一些,您相中我的方子,我也极为开心,只是这一口价,压得着实低了。”

      自觉生意谈不拢,方茴叹了口气,她欲背上竹筐离开。丁毅见她不吃软硬,也不压着价了,便说道:“姑娘留步,六两银子如何?”

      方茴略诧异地停下脚步,她本是想售卖五两银子,如今还多了些,不禁喜上眉梢。

      背对着丁毅,她收敛起面上的欢喜之意才转过身,道:“六两银子,怕是还有其他的条件吧?”

      丁毅“刷”的一声合上扇子,“自然,这东西仅能我丁家独有,无论是方子还是糖水你不可再卖与别家店铺。”

      方茴道:“只此?”丁毅点头。心下松了口气,方茴认真道:“方子一旦售出,只要不是他人钻研出来法子。在整个县城,红果糖水除了我自家零售,便是你丁家点心铺子独卖。”

      丁毅笑着点头,心中腹诽,一贯都是自己砍别人的价格,如今倒碰上个厉害的黄毛丫头。

      嘱咐账房取银子,丁毅带着方茴移步厢房,签下契约,唤来信任的厨子,盯着二人交流方子。签署完名字,按过手印,方茴犹豫了下,还是决定卖这年轻的少掌柜一份好处,博得长远售卖关系。

      只见她对那厨子徐徐开口道:“不只是山楂,卖给您的糖水方子还可以其他果类为原料进行制作,糖水也可随季节不同变换,类如橘子,苹果,梨子等等,果物不同,风味亦有变化。”

      厨子唤丁运,是个热爱点心制作的人,闻此倍感兴奋,道:“这些都可?现在街上多在卖桃子,杏子,西瓜,那些是不是也可以做糖水?”

      方茴笑道:“桃子和杏自然可以,瓜类不适合,吃瓜就是吃个清爽解渴,做成糖水过于甜腻了。”

      她浅浅饮下一口茶:“我倒是觉得所有糖水里最味美的莫过于黄桃罐头,可惜本县不爱食黄桃,不常见这东西。”又似意有所指的说道:“我若有足够的资金,定要采买来原料,做成糖水卖它个独一份。”

      丁毅挑了挑眉,运作家业多年,独属于商人的嗅觉即时惊醒,他几乎是瞬间意识到方茴所言背后的巨大商机,折扇遮住唇角洋溢的笑,他借口先一步下楼。
      待方茴下来后账房忙迎上去,将十两散银与一大包点心递来。

      方茴略感诧异,这少东家比她想的大方多了。这时丁毅折回,他道:“姑娘厚道,丁某自然也要显示出诚意,想着方姑娘需要日常开销,便给你拿了五枚一两银,一枚五两银。”

      “我们店里的点心在县城里不说头一份,也是颇新奇,姑娘拿着尝尝。”丁毅指了指账房提着的点心。

      方茴闻言,点头称好,不扭捏不作假,姿态落落大方。她接过账房递来的银子和点心,仔细收妥。

      “刷”一声打开扇子,丁毅轻摇着,笑言:“方姑娘,日后若是还有新点子,便还来我丁家铺子,保管给你一个合适的价格。”

      很好,又是一条长久的路子,方茴莞尔一笑。点头称好,再看日头不小,心里惦记着要去添置物品,旋即向丁毅告辞。

      沿着人流渐少的长街一路小跑,方茴急匆匆地左右打量一圈,没见有卖鸡崽的,便先去干货店添置了早就相中的香料、米面和一小袋鸡蛋。

      添置妥当后,她又去屠夫摊上挑一块猪肝、两根大棒骨、好肉与猪板油各两斤。

      肉摊上的铁钩子上挂着许多种类,大扇排骨、肘子、五花肉、猪蹄、猪板油等等。细细选出心仪的肉品,“劳烦您,大棒骨得剁开,猪板油也要剁成小块。”方茴仔细嘱咐。

      屠夫朗声应好。他臂力极大,不多时便剁好,再分别拿荷叶和稻草紧紧包住,绝对不会掉出来。

      又想着买点家里没有的蔬菜吃,索性蹲在屠夫边上的菜摊挑选。一小堆香菇,四根黄瓜,三个茄子,两条长丝瓜,小白菜和青蒜苗各两把,除了被太阳晒得有点蔫,倒也不错。

      她想了想,跟卖菜大婶提出自己的想法:“可能允我十八个铜板包圆这些?”卖菜大婶早就坐的着急,眼看日头越来越热,动一下都是一身汗,剩余的这一小堆菜一直没人来买。

      街上的行人越发零散,菜也越发蔫了,眼瞅着好不容易来了一个顾客。

      大婶顶着草帽,抹了抹汗,瞅着面前的姑娘,也不还价,干干脆脆答应方茴,她接过十八个铜板,又帮忙把菜装进竹筐,背上空下来的口袋匆匆回村了。

      走到县城口,方茴找到树荫下看着牛车的王婶,周边聚集了好些农民。他们都是来买下一茬麦种的,老早听闻李记粮食铺的东家进了一批好麦种,各乡各镇赶来许多农民,每日都将队伍排到街尾。

      一年复一年,秋收又冬藏,为了一口香甜的馍馍,环抱黄土的人,再累再苦也愿意接受。

      日头越发烈,王婶拿出今儿一大早摊的饼让方茴吃,虽然没了刚出锅的热乎劲儿,但吃起来仍是满口香。

      方茴早就饿的肚子咕咕叫,也不推辞,起身去县城城门边的茶摊上买了一壶茶,和摊主说罢,将壶和碗拿了过去。

      两人就着茶水吃饼,匆匆解决掉午饭。又等了半个时辰,有些无聊的方茴晃晃茶壶,一点儿水都倒不出,王婶见了说道:“是不是还渴?婶子这碗水还没喝呢。”“不渴,婶子,我只是看看还有没。”方茴摇摇头。

      又过了会儿子,方茴去茶摊还茶具,正与摊主说着结账,一抬头,正好看见满头大汗的王叔正提着袋子兴冲冲地走出县城,她急忙让摊主盛两大碗凉茶,招呼王叔过来喝茶。

      王叔原一门心思扑在麦种上,这会儿见了水才感到喉咙干痒痒的,小心翼翼将麦种放在脚边,接过凉茶,咕嘟咕嘟海饮一碗,抹抹嘴。

      第二碗也没怎么减速,还是大口大口地喝下去,摊主一手接过空碗,另一只手又递了一碗凉茶:“怎么渴成这样,再来一碗罢。”

      王婶牵着牛车过来,见状将留的饼子拿出来。解罢渴,食欲就上来了,王叔三下五除二吃完两张大饼,又喝过一碗茶,这才有了饱肚之意。

      王婶正看着那袋麦种,王叔心里也一直惦记着,搁下空碗立马凑过去,方茴看着两人聊得热火朝天,悄悄结了茶钱。

      又过了会儿,两人说着,想起来旁边还有个方茴,这才意犹未尽的结束了话题。这厢要付茶钱,被告知已经结清,王婶一拍大腿,急忙走到牛车旁:“小茴,你看你,把钱拿着!”一边说着一边把铜板塞到方茴手里。

      方茴灵活的跳到一旁,笑道:“婶子,你若非要给我,便先结清我搭牛车的钱和饼钱。”

      虽满是无奈,但她也知道方茴的脾气,王婶只得收起铜板,把挂在牛车一旁的大草帽递给方茴,“那就上来坐,咱们回去”。方茴应声,草鞋轻巧地踩上车辕,乖乖坐好。

      牛车往前走了两步,有个农夫背着筐从身边经过,方茴急忙叫住王叔,“等等。”王婶不明所以地看她跳下了牛车,方茴冲到那人身边,拦住他:“刚刚听到很多小鸡叽叽喳喳的声音,请问是卖鸡崽儿吗?”

      农夫擦了把脸上的汗,点了点头“是啊,你要不要买?”“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方茴高兴极了。

      等农夫卸下大筐,方茴往里面打量,里头黄绒绒一片,生龙活虎的很,一个个仰着头冲天空直叫唤。王婶凑了过来,“呦,怎么剩这么多,不会是有什么毛病才卖不出去吧。你可别拿病鸡崽儿糊弄我们家孩子。”

      “不能不能,”那农夫连忙说道,“实在是家里有事儿耽搁,刚来到县城门口,想着赶赶下午的集市。”

      王婶听着他的话,从里头随意拿出几只,翻来覆去检查了,没发觉出问题,她冲方茴微微点头。方茴心中松了口气,还好有王婶在,她可不懂养家畜里头的门门道道。虽说身上揣着一大笔银子,但她也不愿花在刀把上。

      公的母的混着挑了十来只小鸡,方茴付了钱,又在茶摊上看到卖编制竹筐的人,从她那花三枚铜钱买了只矮编篮,把小鸡崽子都放到里面去。有只背上生了三道黑纹的小鸡霸道的很,一只鸡占据了最中间的位置,谁来叨谁,气得别的小鸡都把鸡屁股对着它。但它不在乎,一只鸡悠哉地卧在篮子中心,闷头睡起觉。

      回去的路上,太阳还是有些毒辣,牛应该也觉得热,拉着晃晃悠悠的车,慢慢走着。

      王叔脸上淌出许多汗来,王婶便提着袖子擦了擦王叔额间的汗水,二人相视一笑。方茴瞧着,被二人之间平淡安稳的幸福感染,坐在后头偷偷地笑。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987227/15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