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熊与寺庙(1)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从前有座山,叫雾山,上面有个庙,叫雾山庙……”
云雾缭绕的半山腰处,一座庙宇矗立其中。清风吹过,其上破旧的牌匾上摇晃了几下,上面刻着的正是“雾山庙”三字。
此时天色渐晚,寺内上下百余位和尚已然入睡,只余下年幼的小和尚正缠着方丈讲故事。
“这个故事听过了,我要听一点不一样的。”
小和尚嫌弃老和尚讲的故事老套,殊不知当年老和尚捡到他时,他还在襁褓之中,眼睛尚未睁开,却精力充沛,哭啼不止。
只有老和尚的故事,才能让他平静下来,安稳入睡。
“你要听什么故事?”
老和尚点燃了油灯,慈祥地看着他,语气中颇有些无奈。
“我不管,反正不想再听那个老和尚捡到小和尚的故事了!”
小和尚不去看他,把头蒙在被子里赌气。
“好吧……”老和尚叹了一口气,陷入深思,过了好一会,才说,“那给你讲两只小熊的故事吧。”
察觉到老和尚似乎情绪有些低落,小和尚把被子拉开一条缝,偷偷瞄着他。老和尚似乎不再年轻了,他的鬓角有些泛白,眼睛也不像以前那么有神。
“从前,雾山上面有一对熊兄弟,他们同父同母,却有着不同的颜色,大的是黑熊,小的是白熊。”
小和尚很想说,他不想听雾山的故事了,可是看着老和尚,抱怨的话又被他咽了下去。
“他们最开始跟普通的动物一样,没有灵智。有一天,小黑熊发现了一株仙草,便和小白熊一起吃了,于是他们就开启了灵智,会像人一样思考。”
“本来一株仙草,可以让一只熊变成人,但是他们都没有吃到完整的一株,所有两只熊都拥有修为,却都不能化成人。更加遗憾的是,它们翻遍了整个雾山,都没能找出第二株仙草。”
老和尚讲着讲着,就不想讲了,开始合上眼睛犯困。
小和尚却来了兴趣,急忙摇着老和尚的肩膀追问:“然后呢,然后呢?”
老和尚打了个哈欠,目光迷离:“然后一个神仙出来了,神仙告诉他们,从熊变成人,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像人一样娶妻生子……当有了孩子,就意味着功德圆满,能够变成人类。”
小和尚说:“听起来好像很简单。”
老和尚摸了摸他的头,说:“不简单。有灵智的熊看不上没开窍的同类,而人类女子又怎么能看得上粗鄙不堪的熊呢?”
小和尚默了默:“那第二种呢?”
老和尚也沉默片刻,说:“在月圆之夜杀人,将新鲜的人皮制成衣服穿在身上,也可以变成人类。”
小和尚被他吓到了,不禁打了个寒颤,清冷的月光打在地面上,像撒上了一层白糖。
老和尚摸了摸他的头,语气怜爱:“睡觉吧,明天还要上早课呢。”
就在小和尚将睡未睡之际,门外出来一声敲门声。
“咚——”
小和尚睁开眼,脑海突然一阵清明,下意识推了推一边酣睡的老和尚。
老和尚迷迷糊糊的坐起身,刚想询问缘由,便见小和尚指了指寺庙大门,低声说:“师父,刚才有人在敲门。”
“咚咚——”
又是两声叩门声。
声音在夜色中回荡,显得格外清新。
老和尚整理好衣物,推开禅房的门,发现其它房间多多少少走出了一些人来,似乎也是被敲门声吵醒的。
“妾身年及笄年,采薇于此,不觉暮色四合,林深径迷。敢乞仙师垂悯,许于檐下暂栖尘躯。待漏尽天明,归报椿萱,定当薄奉香资,虔心供养佛前。”
门外的声音软软糯糯的,尾音轻颤,如蘸蜜笔尖悬而未落,三分娇融七分媚,直把三魂勾作游丝悬在檀唇齿缝间。
小和尚年幼懵懂,只觉得门外的女人可怜。
可院里一些血气方刚的青壮,哪禁得起这种挑拨,当即便要开门去。
老和尚看着朱红色的大门,眉头微皱,高声问道:“敢问姑娘是何处人家?”
门外人儿回道:“寒舍幸傍雾山,爹爹蒙圣恩领员外郎虚衔,娘亲打理着家中几处织坊,家兄今春侥幸中了进士,舍妹……”
小和尚只觉得门外的人说话拗口,但又想到以前跟着方丈去山下采购的时候,偶然会碰见那些贵族仕女们,他们总会穿得繁杂,似乎不这样就不能凸显出尊贵。
也许,这种独特的说话方式,也是他们的礼节。
那姑娘话还没说完,院里一个和尚便惊呼:“方丈,我知道那人身份了,应当是李员外家的小姐,李如意!”
“传闻李如意长相极美,十岁便被圣上赐婚,而后一直久居深闺……”
他是三个月前上山的。据说有颇负盛名的方士云游路过,说他有血光之灾,破局之法唯有上山当和尚。
家里便捐了一大笔钱给寺庙,为他谋了一个记名的身份。
他一边说,一边朝门口走去。方丈愣在原地,没有动作,自是默许了他的行为。
“如意姑娘,快快请进!”
他抬起门闩,拉开门,侧身迎那姑娘进门。
李如意果真相貌极美,绫罗绸缎勾勒出窈窕身姿,她左手挽着一只竹篮子,上边用蓝色的花布虚虚盖着。
“多谢。”她微微鞠了一躬,只垂眸浅笑间,便让好几个年纪不大的和尚们羞红了脸。
老和尚见状,脸色不由黑了几分,呵斥道:“朽木!若见玉骨冰肌作骷髅想,闻兰麝香作脓血腥想,何来面赤耳热?且去将《楞严经》四清净明诲各抄百遍!”
又对一旁的小和尚说:“静德,你且将这位……李施主安置在东廊寮房,明日卯时让其离去。”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他驱散了四周看热闹的僧人们,径自回到禅堂静坐。
小和尚挠了挠脑袋,带着身后的李姑娘往东廊走去。随着一声声关门的声音,院中一片清冷。
他走在前头,李如意提着篮子跟在后头,明晃晃的月光照得她的身形隐隐绰绰。
静德走着,余光瞥见了天上的圆月。
“小沙弥。”
他听见李如意这么喊着。
“小沙弥?”
李如意又喊道。
想起之前师兄们吓唬他所说的一些民间故事,他不敢回头,又不敢不应,只得微微弯腰,低眸回应道:“小僧静德。”
这一回话,他心里猛然一惊。对于来客,寺庙内设有东廊西院。
东廊是男性客房,这李姑娘分明是女性,为什么方丈却让他带去东廊呢?
可方丈此时不在此处,他满腹疑惑不知从何得解,只能将之归咎于方丈没有睡醒,一时之间吩咐错了。
今日虽然没有来客,两端的客房都是空着,但静德的心中却是犯了难。
“静德师父。”
终究是小孩心性,他听见身后的李如意这么喊他,脚步不由微微顿了顿,面上微红,声音不由有些紧张,“何事?”
不过这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喊他“师父”。
平日里寺院里的大家都喊他“小和尚”、或者直接喊他“静德”。
他抿了抿嘴,低着头,听见了两声若有若无的笑声。
李如意旁若无人地伸了个拦腰,问:“你对你们的方丈,了解多少?”
小和尚闷着头,带着她往东廊走,心里也在想着这个问题,过了好一会,才说:“……他是个好人,把我养大。”
行到东廊时,他听见里面隐隐约约的交谈声,不由停住了脚步。
里面有客人?
此时已经到了晚间,男女香客不得串寮,故而寮门是锁住的。
静德站在门口,感觉衣襟内的钥匙滚烫。
“怎么了?”
李如意的声音幽幽的,带着一股淡淡的熏香。
静德想起方才师兄们的失态,不由在心底暗骂自己两句,做了个揖,回道:“我且带你往西院去,西院多女客。”
“有劳小仙师。”
李如意颔首,没问缘由,只是跟在他身后。
静德听着,感觉心里臊得慌,一抹嫣红爬上耳背。自己并不是什么仙师,只是一个小和尚罢了。
他有些庆幸这是在夜晚,又开始埋怨月色太过清明。
“我先前听说,你是上山采薇菜,可有其事?”
一路上静悄悄的,许是方才李如意的称呼让静德的胆子稍大了一些,此时竟主动搭起话来。
只是他依旧只是在前面闷着头走着,不敢回头去看她。
他还做不到慧南禅师那般,“美色如石开花,皆是虚妄”,如果他因此产生杂念,方丈怕是要难过。
李如意说:“确有其事。”
静德来了兴趣:“可是你家境不错,如果想吃薇菜,可以吩咐家里的婢女去买,怎么会让你亲自上山呢?”
他等了许久,一直到西院门口,开了门,都没听见李如意的回话,反而听到了低低的啜泣声,便不由回过头去。
李如意拿着方巾正不断擦着眼泪,小和尚想,应当是出了什么变故,他的问话让人想起了伤心事。
也就是说,他惹哭了人家,还是个女子。
一时之间他有点手足无措。
“别哭了……是我不该多嘴!”
许是被他拙劣的道歉笑到了,李如意破涕为笑,将手中方巾扔到他肩上,笑骂道:“呆子!”便小步跑了进去。
一直到看不见李如意的身影,静德才痴痴地捡起落在地上的方巾,放在鼻尖嗅了嗅,脑海中会想起方才见到的那一幕。
她那双眼睛灵动而温润,像山间的溪流,甘甜而芬芳。
不知过了多久,小和尚眼神清明,手指一个哆嗦,将方巾抖落在地。
不过他现在心中一阵后怕,也没弯腰去捡,待回到方丈的禅堂时,一身衣服都被冷汗打湿了。
插入书签


受限于作者笔力&精力,这是中短故事集,一个故事大概3~5万字,后面会尽量写长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