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开天辟地
在鸿蒙未开之前,宇宙间唯有一团混浊的元气,无天无地,无日无月,无光无暗,无生无死。这团混沌似雾非雾,似水非水,无上无下,无始无终。它如同一个无边无际的玄卵,内里蕴藏着无穷造化,外表却是一片混茫,它包裹着一切可能,又遮蔽着一切形态。它既非虚无,亦非实有,既无起始,也无终结,唯有永恒的混沌在无休止地翻涌。
在这混沌的核心,沉睡着一位亘古未有的巨人。祂五体俱全,身长不知几万里,呼吸吐纳间,混沌随之起伏;心跳搏动时,元气为之震颤。祂的睫毛上凝结着星辰的种子,发丝间流淌着时光的长河,每一寸肌肤都烙印着大道的纹路。这位自混沌中孕育的先天神祇,是混沌中唯一的生灵,亦是未来天地的创造者——盘古。
盘古在这混沌中沉睡了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祂的梦境里,有巍峨山岳拔地而起,有浩荡江河奔流入海;有飞禽展翅翱翔九天,有走兽奔腾驰骋八荒;更有一道道朦胧的身影,或持规测天,或执矩量地,隐约可见尚未诞生的神祇的轮廓。忽有一日,混沌深处传来一声大道纶音。盘古猛然惊醒,双目睁开之际,两道神光穿透混茫。祂看见四周黏稠的元气,感受到令人窒息的压迫,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在胸中激荡。
"这是何处?"盘古的声音在混沌中回荡,却无任何回应。祂感到窒息般的压抑,仿佛被无形的枷锁束缚。伸手触摸四周,唯触及黏稠的混沌元气,如同深陷泥沼,难以挣脱。"此非长存之道。"声音在混沌中回荡,震得元气翻涌如沸。祂伸展四肢,混沌随之震荡;祂深吸一气,混元为之旋动。在这无始无终的混沌里,第一个改变的意志已然萌发。
"不该如此。"盘古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冲动,"这混沌必须分开!"
盘古伸手向虚空一抓,一柄巨斧自混沌深处飞来。斧刃上铭刻着先天道纹,斧柄缠绕着鸿蒙紫气。此斧无名,却蕴含着开辟天地的伟力。这斧头不知从何而来却仿佛它本就该在此刻出现,助祂劈开这永恒的混沌。
"开——!"
斧头劈落的瞬间,三千道紫色雷霆从斧刃迸发。混沌被撕裂的声响超越了一切音律,那是空间诞生的初啼,时间起始的脉动。被劈开的混沌裂缝中喷涌出五行真理,清气如亿万只白鹤振翅高飞,浊气似万千条玄蛇蜿蜒下沉。盘古的须发在能量乱流中狂舞,每根发丝都拖曳着细碎星光,映照出这开天辟地的第一缕光明。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撕裂声。混沌开始分裂,轻而清的阳气上升,化作苍穹;重而浊的阴气下沉,凝成土地。盘古仰首望天,将其命名为"天";垂目视地,将其命名为"地"。新生的天地极不稳定,裂痕处不断有混沌潮汐反扑。盘古脚踏浊气凝聚的大地,双手托举清气形成的天幕。祂的脊梁弯成一张巨弓,骨骼在重压下发出群山崩塌般的巨响。
第一日,天幕距地仅一丈,盘古的指甲缝里渗出血珠,落地即成赤玉,散落四方,化作传世的血精石。第三千日,祂的膝盖骨已深深陷入初凝的地壳,岩浆顺着腿纹流淌,冷却后形成火山。第一万日,祂的肩胛骨生出巍峨山峦,撑起越发沉重的天空,山脊上浮现出天然的符文,仿佛天地初成的烙印。
每当混沌残余试图弥合天地,盘古便怒吼一声,声波将暗涌震碎成漫天星沙,这些星沙飘散于天穹,化作星辰。盘古站在新生的天地之间,头顶着天,脚踏着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祂的身体也随之增长。每一天,天升高一丈,地加厚一丈,盘古也长高一丈。
就这样,又过去了一万八千年。天穹已高远得望不见尽头,九霄之上的清气凝结成晶莹的玉璧;大地已深厚得探不到根基,九幽之下的浊气沉淀为玄黑的基石。盘古的身躯与天地同长。祂的发丝散作星河,每一根都流淌着时光之水;祂的呼吸化为风云,每一缕都挟带着造化之气;祂的声音变作雷霆,每一声都震荡着乾坤之律。
天幕之上,清气与阳气交织成"上界"的琼楼玉宇;地脉深处,浊气与阴气凝聚成"下界"的幽冥洞天;而在天地之间,清浊交融之处,"中界"的山川湖海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盘古垂眸俯瞰自己创造的世界,露出了一个欣慰且满足的笑容。然后,这位伟大的巨人缓缓倒下,祂的生命化作了滋养万物的灵韵。
当盘古力竭倒下时,祂的身躯开始绽放七彩霞光。每一处转化都伴随着天地共鸣——
最璀璨的紫气自天灵升起,如轻烟般飘向九重天外,化作氤氲流转的紫霄灵气,在天外之天凝结成玉清、上清、太清三境;
浑厚的黄气从五脏涌出,沉入山川河岳,化为生生不息的五行灵气,在山涧林泉间交织成灵脉网络;
幽深的玄气自足底渗出,坠入九幽之地,形成厚重凝实的玄冥灵气,在黄泉深处构筑起轮回根基。
左眼飞上东天,迸发出灼目金光,瞳孔收缩间化作钟山烛龙。那赤鳞金瞳的巨龙盘踞山巅,每一次眨眼便更替昼夜。右眼升入西穹,虹膜舒展幻化为应龙,司云雨,掌天气变化。
三千青丝挣脱束缚,在夜幕上铺展成银河。发梢坠落的七点星光,在北天凝结成勺状排列的北斗七星,指引众生方向。
右臂轰然倒下时,五指插入西极之地,指节隆起化作昆仑山脉,山巅积雪终年不化,山腹蕴藏的玉石中,隐约可见女娲的身影;左臂横卧东海,肘关节隆起三座海中仙岛,岛上有不死药草,伏羲的身影在海雾中若隐若现。
双腿分别化为南疆十万大山与北境冰川高原,足印所踏之处涌出灵泉,形成洞天福地,滋养后世修行者。
胸膛炸裂的瞬间,先天精气如虹贯日,直冲九霄。这蕴含着创世本源的精华,在天地间分化流转化为上古神兽——
东方之地,盘古心尖精血凝聚,化作祥瑞麒麟。其形集百兽之美:其形如麋而龙尾,马足圆蹄,角端生肉,通体笼罩五色云霞。麒麟每行一步,脚下便生出灵芝仙草;每当它仰首长鸣,空中便降下甘霖雨露,滋养万里山河。其后又分化出驺吾、狡等瑞兽,皆为祥瑞化身。驺吾五采毕具,能日行千里;狡则状如犬而豹纹,见则天下丰收。
西方天穹,盘古肺中金气凝结,化为通晓万物的白泽。狮身覆雪毫,羊须垂玉穗,额间璇角流转周天星图。白泽目含宇宙玄机,知晓天地万物之名,通晓过去未来之事。从祂本源中又衍化出獬豸、孟极等异兽。獬豸青毛独角,能辨是非曲直;孟极白身豹纹,善隐匿身形,通晓百兽之言。
南方赤气奔腾,盘古心头真火迸发,孕育出涅槃的凤凰。其形集天地灵秀:鸡首燕颌,蛇颈鱼尾,五色翎羽闪耀间,有焚天煮海之威。凤凰每五百年便浴火重生一次,其鸣声可令枯木逢春。后又化出重明鸟、鵸鵌等异禽。重明鸟双瞳四目,能驱邪避凶;鵸鵌三首六尾,见则天下太平。
北方玄冥沉凝,盘古肾水精气凝聚,诞生镇守幽冥的玄武。其形龟蛇合体,背甲上天然形成八卦纹路,双目如九幽深渊般深邃。呼吸间能兴云布雨,摆尾时可翻江倒海。其血脉分化出旋龟、陵鱼等异兽。旋龟鸟首虺尾,其甲可治耳疾;陵鱼人面鲛身,夜泣之声如婴儿啼哭。
盘古血脉崩裂之时,天地间响起震耳欲聋的轰鸣。九万里神躯中的万千血管同时爆裂,蕴含着创世神力的血液如天河决堤,最终化作三条贯通三界的圣河——
自盘古百会穴喷涌而出的精血,化作一道璀璨天河悬于九重天外。此水澄澈透亮,轻若无物却重比金铁,鸿毛落水即沉。水面波光粼粼,时隐时现着盘古未散的元神碎片,化作点点星芒在河面游弋。
赤水从心脏迸射,如万马奔腾般冲刷着新生的洪荒大地。河水呈现瑰丽的丹砂色,携带着盘古心尖精血所化的生命精气,所过之处焦土生茵,顽石化玉,河底沉着血晶般的砂砾。赤水卷袭着黄沙,流向大地腹地,浸润着两岸平原,黄褐色的河流蜿蜒如龙,在初生的日光下泛着赤金交错的波纹。两岸的泥土被这丹砂色的灵水浸透,竟生出许多异木奇花——
血灵芝大如车盖,菌伞赤红带金纹,菌柄缠绕青铜色水藻,似活物般蠕动却暗藏灵韵。
玄蒲,根茎乌黑如铁,花蕊却莹白似月,夜半时分吐纳水汽,花心凝出珍珠般的露滴,饮之能通兽语。
赤水两岸的桃林,花开时如云霞蔽日,果实蕴含延年益寿的灵韵。
自双肾渗出的玄黄之水,悄无声息地渗入下界。河水流速凝滞如胶,水面平滑如镜不见半点波澜,却照不出任何倒影。水中沉浮着盘古开天时的记忆残片,偶尔凝聚成模糊的混沌景象。两岸不生草木,唯见沙砾苍白如骨随水流缓缓蠕动。
破碎的血管化作无数琥珀色溪流,在盘古肌肉所化的沃野上勾勒出繁复的脉络。主脉宽逾千丈,水流湍急,支流纵横交错,形成天然的水系网络。天地间最早的生灵便在这些水网中悄然孕育。
脊骨节节崩裂,十二节椎骨如天龙腾空,在震天动地的轰鸣中拔地而起,化作撑持天地的十二天柱。这些天柱上盘绕着先天道纹,每一道纹路都记载着开天辟地的奥秘——
首节化为不周山,山体赤红如血,峰顶燃烧着永不熄灭之火,赤水自此发源,倾泻而下;
第三节沉入东海,化作岱舆山,山间乔木的叶脉中流淌着星辰碎屑,在夜幕中闪烁如银河;
第七节升至天幕之外,形成钟山之神烛龙的栖身之所,光明与黑暗在此处交接;
余下九节天柱分别镇守八方,昆仑天柱吞吐着紫霄清气,衡山地脉涌动着五行灵韵,每根天柱都在云海中若隐若现。
祂的牙齿坠落,天地间响起金玉交击的清脆回响:
一对犬齿碎作峚山玉膏,在落地处孕育出神奇的丹木,此木通体赤红,开着金色花朵,结出的果实如火焰般耀眼,食之可御雷火;
臼齿沉入骢山地脉,化为翡翠矿藏,每逢夜色会渗出青碧色灵液,有感天地神通。
最细小的指骨碎片埋入大地,变作鸟危山,山中有血玉髓矿,剖开玉髓,可见血丝状灵脉;
就连脱落的指甲碎片,也在十万大山中化作亢木林——这种神木通体透明无枝无叶,敲击树干时会回荡出混沌未开时的原始道音。
盘古的毛发随风飘散,每一根都承载着混沌初开的灵韵,落地生根,在天地间化作万千灵植——
额前鬓发坠入西山绝壁,化作十丈高的文茎之树,树皮上天然浮现开天雷纹,叶脉间流淌着盘古未尽的思绪;
眉间霜毫飘落赤水,化作一丛蓤草。紫茎如铁,玄华似墨,草叶间凝结的露珠饮之可百日不眠,却能保神智清明;
腋毛飞散至南海之滨,在礁石间扎根成不死榕,气根垂落如青铜锁链,锁住地脉中游走的灵气;
胸前虬髯散落东极,生长成文玉宝树,枝干晶莹剔透,内蕴五彩璎珞纹,结果时枝头垂下玉铃般的果实,摇动时发出清心明道的天籁。
其余体毛或化苍松翠柏,躯干虬劲如龙;或成垂杨柔柳,枝条间栖着初生的精魄。最细软的绒毛变作遍地芳草,叶尖都缀着未晞的混沌晨露。
当最后一缕盘古的气息融入天地,这方新生的世界终于完成了最后的蜕变。赤水河畔,第一批苏醒的生灵抖落身上的星砂,它们澄澈的眼眸中,倒映着这个初生的世界:
茎树的嫩芽穿透晨雾,叶尖挑着一颗将坠未坠的露珠,露珠里封印着创世最后一瞬的光影;蓤草丛中,有通体透明的小兽正舔舐叶片,每舔一下,身上就多一道玄妙纹路;不死榕的气根轻触海面,激起的涟漪里跃出半鱼半鸟的奇异生物;文玉树的玉铃在风中轻颤,声波所及之处,浑浊的元气渐渐沉淀清明。
天地交界处,一道七彩光晕如轻纱飘荡、缓缓流转,默默守护着这片祂用生命创造的天地。
从此,洪荒初定,万物始生。生生不息的气运藏在每一缕清风明月之中。
——————————————————————————————————————
天地初开,三界澄明如洗,上界天幕之外,茫茫云海,不见边际。在浩渺云烟之中,有一神山,名唤钟山,山间寒风呼啸,霜雪覆地。山巅盘踞着一条赤鳞巨龙,身长千里,呼吸间风雷涌动。云雾突然翻涌起来,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搅动。幽暗的天幕下,渐渐亮起两轮赤金色的光晕刺破云层。那是烛龙的眼睑正在缓缓抬起。
当祂完全睁开双眼时,万丈金光如瀑倾泻。光芒所及之处,霜雪消融,幽暗退散。赤红的竖瞳中流转着熔岩般的光泽,每一道纹路都清晰可见天地初开的景象。山间的玄冰在光照下折射出七彩霓虹,栖息在岩缝中的夜行生物纷纷缩回洞穴。
烛龙吐息,灼热的气流拂过山峦,将残留的夜色彻底驱散。祂的鳞片随着呼吸开合,每一片都映照着不同的天光。昆仑之巅的雪莲感应到光明,次第绽放,晶莹的花瓣上凝结着晨露。
当白昼的光辉洒遍大陆,烛龙的瞳孔开始缓缓收缩。那赤金色的竖瞳中,熔岩般的光芒如潮水退去,每一道虹膜纹路都逐渐黯淡。天地间响起一声悠长的龙吟,似叹息又似吟唱。
当最后一缕天光被收束进竖瞳,烛龙缓缓阖上眼帘。刹那间,万里山河陷入静谧的黑暗。唯有祂鳞片间隙透出的微光,如同星河倾泻,为夜行者指引方向。幽都的鬼火次第亮起,在黑暗中跳动着青蓝色的冷焰。
东海之滨,白泽的璇角正流转着周天星辰的光辉。伏羲以指为笔,在虚空中勾勒出阴阳交错的卦象。祂们注视着烛龙眼眸中明灭的节奏,将每一次睁眼与合眼的轮回刻在龟甲之上。
"昼明夜晦,当为一'日'。"白泽轻语,真言出口的刹那,璇角射出一道银光,在龟甲上烙下第一个太阳纹。伏羲随即划出六道短线,阴阳相间排列:"五日为一候,三候成一气。"
烛龙似乎感应到什么,祂的一片赤鳞突然脱落,化作日晷落在海滨。晷针投影移动的轨迹,恰好与伏羲所画的卦象重合。白泽前蹄轻踏,晷盘边缘立即浮现十二个铭文。
"子、丑、寅、卯..."随着白泽每念出一个名字,东海就掀起一道对应的潮汐。当念到"亥"字时,十二道水柱冲天而起,在半空凝结成晶莹的历□□盘,“此之谓,地支。”
伏羲咬破手指,将血珠弹向轮盘。血珠在盘心化作太极图案,阴阳鱼开始缓缓旋转。白泽趁机将璇角抵在晷针上,所有星辰的投影突然清晰了十倍。
两位神祇同时吟诵,刹那间,烛龙的所有鳞片都亮起金色刻痕,每一片鳞都对应着特定的时辰。祂的呼吸化为四季更替的节律,心跳成为计量岁月的鼓点。
在昆仑之巅,西王母用烛龙脱落的鳞片制成漏壶,每一滴水的落下,都带着时光之神的气息。而烛龙依旧履行着祂的职责,只是每一次睁眼时,瞳孔中除了天地初开的景象,还多了一条流转的星河——那是白泽与伏羲为三界编织的时间长河。
弱水泛起银辉,倒映着天幕上渐次浮现的星辰。建木的枝叶沙沙作响,烛龙的呼吸变得绵长,寒来暑往,为三界送来安眠的韵律。
插入书签
多年读小说,终于也到我自己写小说了。偶然间翻到了自己小时候写的人物设定集,想着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圆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个梦。由于人物设定过于古早,我也不确定会不会出现一些剧情揉杂的情况,大家意思意思看着玩就好了,欢迎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