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楔子1
在满堂娇的幼年时代,她白白胖胖的好似年画上喜庆娃娃。笑起来呢,眉眼弯弯可爱的不行,身体肉肉的很是好摸,她的小手臂以及小腿,如同新采洗净后的藕节一般。当然,她也特别实沉,因此,自从五六岁之后也只有她的老嬷嬷愿意抱她了。这样一个胖嘟嘟的女娃娃,任谁都想不到她十三四岁的时候,身体如同柳条抽丝,变得纤细修长了许多。少女姿态婀娜,黛眉杏眼之间,带了些灵动,带了些娇媚。她走起路来,就爱蹦蹦跳跳的,带着身上的环佩作响。她小时候就不曾多受管教,像是自然而生的小苗随着自己的想法生长开来。她喜欢吃好吃的,但是并不喜欢下厨洗手做羹,她喜欢哼几首小曲儿,但永远记不住正确的词调,出于淘气,她也会做一些恶作剧。在读书修养方面,她反应不快也心不在焉,好歹也认识些许字,读个传奇故事是毫无问题的,她恰恰就热衷于此。
我们再来看看她父母和她两个兄长。她的父亲陈老爷是锦城有名的商人,经营香粉铺子,没有所谓富可敌国的人物家业,在锦城里面也是负有名望的。陈老爷虽然为商,可为人固执,恪守着本分,长相也是老实人模样,他身量本就不高,且中年发福,显得愈发笨重憨厚。而母亲甘氏,是城西甘豆腐的长女,她已过四十,有着玉盘一样白净的脸盘,时刻都是笑语盈盈,看着温温和和好脾气,但是处理家中杂务以及店里生意来,根本看不出些许软弱。满堂娇的前面,还有两个兄长:大哥耿直,和父亲一样憨厚务实,在香料的制作和配搭上是一把好手;二哥是个闷葫芦,平日里不声不语的,某一日却趁着月黑风高跟着城外驻扎的剿匪的部队走了,两年里面难有音讯。
陈家夫妇两个虽然是希望孩子们可以成为人中龙凤,但也不愿意因此压迫他们做他们不愿意的事情。满堂娇喜欢呆在外公家的小食店,她的外公外婆也是十分喜爱这个小外孙女。满堂娇也长居在城西那里,每隔半月才会回一次城东的家。
满堂娇的阿婆傅氏,许是因为祖上有胡人血统,她长得壮实高大,和瘦瘦小小的阿公形成鲜明对比,可她却是一个宽和慈祥的老太太,对待孙辈总是娇惯宠溺着,他们所求的必应,所愿的必得。因为早年的变乱,傅氏八九岁的时候从边境到了锦城的甘家当了童养媳,她生了四个孩子,平安长大成人的却只有两个。满堂娇的阿公人称甘豆腐,本来是挑担上街叫卖的货郎,后来逐渐累积了家业才在城西的坊内开了自己的小食店,勉勉强强也能得温饱富余。他年轻时精力全注入维持一家的生计之中,并没有多少时间分给妻子和儿女,直到两个孩子相继夭亡之后才开始悔恨不已,渐渐关心家里面。
满堂娇的粘人表弟甘善,比她小了六岁,是她病亡的舅舅的遗腹子,舅舅死后三年,舅母就改嫁到了京城,年幼的甘善一直是跟着甘豆腐夫妇长大。甘善出生的时候也是白白胖胖,见过的人没有不喜欢的,偏偏他的母亲不太待见他,等着甘善满周岁之后,满堂娇的舅母就拼着回娘家了,一天也不曾多待。
满堂娇在城西过得快乐,在别人家女孩子十岁能织素,十一能裁衣,十二诵诗书的时候,她宁可陪着表弟玩泥巴和带着红烧到处溜哒也不喜欢碰机杼和看书,上学堂也老是迷迷糊糊就过了大半日,她想着要是有这么一些书,里面没有之乎者也甚至是没有文字的,都是一些简单易懂的画,看起来简单易懂,也用不着动脑筋该多好。好在这样的天真持续没多久,她发现了除课本以外的书籍了,虽都是和课本一样的都是密密麻麻的字,她却再也不会看得头昏眼花了。从十三岁开始,她意外的迷恋上了坊间流传的传奇小说。她开始变得规矩许多了。传奇小说里面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花前月下两情相悦都是她所好奇向往的。作为女主角,她不仅仅得要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聪明伶俐善解人意,最重要的还是花容月貌、倾国倾城。她有意无意的学着,背了几首名家诗词,弹得了简单的音韵,耐着性子燃香写字画画,寻找养颜方子。如此用功的向着女主角的方向靠拢,最后却坚持不了多久就无疾而终,她还是更愿意花时间在吃上,帮阿公试着新菜样她永远也不会腻味。
她十三岁,大家某一日才反应过来:“ 满堂娇这姑娘可是越长越好看了。”她在心中暗暗自喜,说不出有多高兴!第一反应还是犹豫要不要继续变成书里女主角的样子。原先的小丫头开始懵懵懂懂的通晓人情世故。这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起码大家开始发现她也是一个大姑娘了 。
少女情怀总是诗。
她走在街上,会幻想着恶少欺街强抢民女,有路过的王公贵子英雄救美。然而锦城一向太平安康,二世祖中间有不拘于一城、游山玩水的风气,加上城里的各坊武侯抓得紧,街市井然有序,无果。
每月逢十和阿婆到寺里烧香许愿的时候也偷瞄周围有没有风流俊俏的才子和可以她四目相对上。然而并没有才子像书里那样,向她传情达意,许是因为去不了和尚庙,无果。
到城中有名的店铺里采买,总换上素净衣裳,一副端庄优雅的淑女范儿,不自觉往柜台后面张望,企盼有万贯家财的主人出来见到她这个朴素坚韧的女孩觉得眼前一亮莫名相熟。然而出来的雇工们总是嫌弃她,以为她是乞儿,站在那里碍手碍脚影响店里买卖,就催促她离去,也无果。
读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样的诗句,满堂娇也不免歆羨。远近看,算是与她一自幼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却是城东的果子铺的冷缅。冷缅姓冷人也冷,看见满堂娇总是不搭理她,不许她近身。满堂娇偏爱吃他们家的果子,从儿时起就时常带着丫鬟去大把大把采买,和冷家上下十分熟捏,只有奇怪的冷缅,她怎么讨好他他都不理,虽然年纪相当,但满堂娇觉得和他的关系,不如和大了十八岁的冷大哥的关系亲近。
最后,她愈发觉得冷大哥就是如同书上描写的翩翩佳公子,他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笑起来令人如沐春风,说话的声音低沉好听,最主要的是,冷大哥做的果子,放眼全城也找不到比他还好吃的了。她芳心暗许,连城西也少去,在果子铺里赖了好几日。最后的最后,在她住在城西的一段日子,只听闻冷大娘看不下冷大哥独自一人多年,找了媒人给冷大哥相了好几个姑娘,可算成了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
少女的心都碎了,初生的情愫无疾而终,大概因为生不逢时。
消沉了几月,由冬末转至夏初,满堂娇也满了十四岁,正是豆蔻好年华。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