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评 共有70条长评,分4页,当前显示第4页。
№61 网友: 评论:《醉玲珑[中、下卷]》 打分:2 发表时间:2008-07-05 13:10:32  所评章节:79
冷漠将军醉玲珑,红颜辅夫成帝业。  
文案:
完美的现世爱情支离破碎以后,宁文清无意间启动了九转玲珑阵,回到古代,成为□□凤氏仕族女子凤卿尘,卷入江湖与庙堂的纷争。一个帝王的驾崩之谜,一脉皇族的混乱血统,一件上古巫族的镇族之宝,精彩情节纵横交织。凌王之冷、汐王之稳、湛王之雅、溟王之魅、十一之俊、十二之狂,面对各样的情感攻势,卿尘如何选择?在接踵而来的皇位争夺战中,卿尘又如何与四皇子夜天凌并肩作战?而当夜天凌想要隐居避世,她也会欣然同往吗?当九转玲珑阵再次启动,命运又将发生何种颠覆呢?
个人书评: 冷、雅、俊、狂,红颜为谁醉?
这本书呢文笔就不说了,细腻,环境设置也很好!我想感叹一下人物啦!
首先,当然是凤卿尘啦~作为一个现代人,她并不是象某些小说写的一般,利用现代科技,在古代玩得风生水起的!她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她中规中举,会爱,怕伤害,真正融入了当时的年代!她对爱情专一,并且为了爱的人,可以牺牲自己,好美的人啊!
四王子夜天凌,他让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他是一位将军,一位治军严谨,冷漠的将军,就象我看过的《帝王业》中的萧綦一般,让我不由自主的喜欢,他霸气,霸道,冷!但是他冷漠的外表下心却是热的,你对他好1分,他便还你10分!帝王,皇后,他们爱情忠贞,现代难有的爱情让你唏嘘不已~
十一王子夜天澈,澈,喜欢这个字,干净,他也是将军,平时潇洒,一支银枪舞的赫赫生资,可是为了躲避阀门间的政治婚姻,他请战边疆,最后为了一个承诺,马革裹尸还。
殷采倩,原来不懂爱情,倾慕着凌,为了不嫁给十一,离家出走,意外混进了凌的军队,同时也是十一的,他们吵吵闹闹,骑马射箭,欢声笑语留在了边城那茫茫荒漠!采倩大概一直没有感觉到,爱情已经来了,她和十一,也许会过得很完美!可惜的是,十一已经离开了,采倩也许后悔了吧,在众人面前宣布,即使十一不在了,依旧嫁给他!希望十一可以知道,他和她也是完美的!
七王子夜天湛,君子如玉,可惜他长得太象女主的爱人了,只是好事亦是坏事,女生不由自主的想亲近他,但是他始终不是他啊!
卿尘最终选择了自己最爱的人,并且一心只为他!
反正我乱七八糟的说了些,就是想说真的蛮喜欢这部小说的!
总结:冷漠将军醉玲珑,红颜辅夫成帝业。
我用几句小诗概括下人物吧~
卿尘,玲珑解语,与夫共谋帝王业。
凌,千里烽烟,恩□□负完妻愿。
湛,王侯事业,是非成败缘于情。
澈,马革裹尸,风流英武弹指间。
采倩,红颜入军,一盏青灯讼永生。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62 网友:娟宝 评论:《醉玲珑[中、下卷]》 打分:2 发表时间:2008-03-10 00:38:12  所评章节:67
夜天凌闲步到池边,一直强忍着笑:“到底是不是?”
  卿尘俏脸飞红,银牙轻咬,“你看不出来啊!”
  夜天凌似乎实在是忍不住了,笑得双肩微抖:“开始确实是,没看出来。”
  卿尘哭笑不得,她是绣的……好吧,是针法差了点儿,但也不至于看不出是什么吧?眼见夜天凌一脸的戏谑,雪影三两下跳到夜天凌肩头,蹲在那里神气活现,也不知它最近是怎么讨好的夜天凌,现在时不时连肩头都可以蹲一下了。“卖主求荣的家伙。”她信手丢了朵兰花过去,雪影身形一转,急忙跑掉了。
  夜天凌含笑在池边蹲下来,白衣微松,襟怀半敞,“绣给我的?”他低声问道。
  卿尘斜飞他一眼:“不是!”
  “哦?”夜天凌低下身来,笑看着她,“不是给我,那是给谁?”
  卿尘抬手抢那腰带,被他一闪躲开了,深深的眸光笼着她:“是不是给我的?”
  卿尘半仰着头,妩媚地看他,唇角浅浅带笑:“你是天子,腰带上都要绣龙才行,我这又不是龙,怎么是给你的?”
  夜天凌蓦然失笑,心中极是畅快,拿着那腰带再看。卿尘便问道:“是不是龙啊?”
  夜天凌挑眉:“嗯,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
  卿尘抿着嘴,双手环上他脖颈,“真的是?”
  “嗯,”夜天凌一本正经地点头,“真的越看越像。”
  卿尘眼中狡黠的清光微闪,攀着他的手略一使劲,就将他往玉池中拉来。夜天凌也不反抗,顺势将她抱住,两人双双坠入池中。卿尘顽皮心起,站稳之后便拿水去泼他,夜天凌这身刚换的衣衫反正已经被她弄得湿透,索性抄水反击。两人孩子一样在玉池中笑闹躲让,层层水珠飞溅,竟玩得不亦乐乎,哪里还有半点儿帝后的样子。
  直到卿尘玩累了耍赖,夜天凌将她抱回榻上擦干了身子,舒舒服服窝在那里。雪影凑过来被卿尘抓住,点着它的脑门要罚,雪战不知从哪里玩回来了,围着卿尘直转圈。卿尘对夜天凌笑道:“四哥你看,还来了个求情的。”
  夜天凌眯着眼靠在榻上:“那就请皇后娘娘高抬贵手,饶了它吧。”
  卿尘道:“陛下圣谕,臣妾岂敢不从?”说着拎着雪影的手一松,雪影忙不迭地就往夜天凌身边躲。
  夜天凌显然心情不错,破例允许雪影趴来胸前,刚刚抬手摸上它的脑袋,卿尘却伸手把雪影拎开,“谁准你趴在这里了?”
  雪影被丢到雪战身边去,两只小兽滚成一团。清香淡雅袖袂拂面,她已经舒舒服服地枕上了他的胸膛。他唇边勾起惬意微笑,这个女人,居然和一只小兽吃醋。
  他垂眸看她,目带笑谑之意,她扬一扬修挑的眉稍,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夜天凌感慨一句:“女人。”这时忽听外面晏奚隔着屏风急声说道:“启禀皇上,韦州八百里急报!”
  夜天凌拂开珠帘步下龙榻,晏奚拿了急报入内,火漆红印,竟是军报。
  夜天凌看过之后,眼底几分笑意深深一沉,眼底精光熠熠,剑锋般明锐,转身对卿尘道:“这个万俟朔风,居然和吐蕃开战了。”
  圣武朝之前,西北一带的大片领土原来一直控制在西突厥手中。□□与突厥交战,吐蕃趁机北扩,夺取领地。柔然族取代突厥之后,双方一直对峙。
  赤朗伦赞此人野心勃勃,圣武二十七年景盛公主病逝,吐蕃与□□关系曾一度陷入紧张。三年前湛王兵慑边陲,联姻西域,使得吐蕃暂时不敢轻举妄动。万俟朔风那时也刚刚站稳脚步,休养生息,培植势力,尽量避免事端。
  这几年□□内政不稳,吐蕃趁机又蠢蠢欲动。夜天凌一面厚赐嘉封,示以安抚,一面扶植万俟朔风,助他扫清突厥残余势力,先后灭掉同罗、仆固等散游部落,统一漠北。如今柔然今非昔比,与吐蕃的矛盾也日益显露。
  五日之前,万俟朔风借事主动挑起争端,亲引三万铁骑,以快袭战术突袭吐蕃军队。赤朗伦赞也非平庸之辈,即刻引兵北上,双方在琉勒河一带短兵相接。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63 网友:娟宝 评论:《醉玲珑[中、下卷]》 打分:2 发表时间:2008-03-10 00:37:59  所评章节:66
轻轻洒洒一夜的小雪,妆点了肃穆宏伟的帝宫,又是一年秋去冬来。
  旋转飘飞的轻雪落到清华台,未及积下便化作了雪水,暖融融的地气一呵,四处落得兰露点点,芬芳清冽,倒似进了细雨滋润的晚春。玉兰树下,凤鸟鸾鹤闲步展翅,不时一声清啼婉转,空灵悦耳。
  两排紫衣侍女手挑盛着兰花的竹篮,袖袂飘曳,穿过琼苑步入清华台,翩跹恍若瑶台仙子。五色池旁水雾缥缈,卿尘正仰面躺在玉榻之上,身上随意罩了件夜天凌的衣袍,宽襟长衣散散垂落,别有一番闲雅的风韵。
  夜天凌倒是端身坐在榻前,一手有意无意地抚着卿尘散泻身旁的长发,一手在眼前奏疏上批了几个字。五色池的内池连着殿中温室,刚刚沐浴过后,一时不想去御书房,他便命人将今天的奏疏取到了这儿。事情不多,和卿尘谈笑间便大概处理妥当,难得清闲的一天。
  侍女们进来将池中残余的药草清理干净,复又将一勺勺的兰花撒入池中,碧池兰若,微香清淡。卿尘拍了拍趴在身上的雪影,将手里一份奏疏放回案上,“真让殷采倩留在北疆吗?”
  夜天凌低头嗯了一声,稍后说道:“她既执意请求,便成全她。”
  卿尘想了一想,说道:“也好吧。”然后反手又去取下一份奏疏,刚刚摸到,突然手底一空,那奏疏已被夜天凌抽走,转手放到了案头她拿不到的地方。
  “干什么?这边你不是都看完了吗?”卿尘问道。
  夜天凌没回答,只点了点剩下的那些奏疏:“你看这些。”
  这意思便是那份不让她看,卿尘奇怪道:“为什么那份不给我看?”
  夜天凌道:“无聊琐事,不看也罢。”
  卿尘转过身来琢磨他的神情,夜天凌原本低头写东西,被她盯了会儿,一笑将笔搁下,“刚才我进来,你藏了东西不给我看,先说说那是什么?”
  卿尘侧首,眨眨眼睛:“不告诉你。”
  夜天凌就指了指那奏疏,对她一摇头。卿尘凤眸一瞥,挽了头发站起来,雪影从她身上跳下来凑往夜天凌身边。她拨开珠帘,一边走一边道:“你不给我看,我也知道是什么。”
  夜天凌道:“那便不必看了。”
  “不看就不看。”卿尘身上外袍滑落,沿着浅阶步下五色池,浸入水中,浮香氤氲乌发飘散,池水温暖得让人心骨松散。她半合双目靠在玉石池边,信手拨弄着一朵清兰,心思还是转到那道奏疏上去了。
  定然又是请求皇上册立妃嫔的奏疏,上次冷宫之事后,这种奏疏就没断过。皇上即位三年多,至今六宫虚设,臣子们早就不以为然,尤其与凤家对立的阀门势力不愿见凤家之女把持内宫,自然要在此事上动些心思。先前他们都还摸不透皇上的想法,只见帝后情深意重,便是有些奏议,也轻描淡写,可突然出了冷宫事件,便好像积蓄已久的洪水终于找到了出口,一时汹涌而来。
  夜天凌极少和她提起这些,但这几个月来见他接连提拔凤家亲族,卿尘便也能知道大概。中枢平衡,没有什么比让这些仕族阀门自行牵制最有效,凤家无论如何也不会容他人动摇了皇后的地位。而夜天凌最终同意殷采倩留在北疆,或许也有此事的缘故吧。
  他替她守着呢,他和她的家,谁也别想踏足一步。卿尘缓缓吐一口气,往水中沉下几分,突然听到身后一声低笑。她回头,夜天凌正看着雪影从垂帐后面叼出的一样东西,笑不可耐。卿尘一愣,险些从水里就那么站起来,“雪影!”
  雪影闻声,“噌”地窜到了夜天凌怀里,尾巴一摆缩起来,一双蓝晶晶的眼睛斜瞅着卿尘。卿尘气结,雪影叼出的正是她刚才不肯给夜天凌看的东西,这时候拿在夜天凌手里,是一条腰带,玄玉色的底子,金丝嵌边,上面绣的是……
  夜天凌端详着,面上笑意加深,看了又看,问:“这是……龙?”
  卿尘恨不得把雪影揪过来打一顿,攀着池边伸手:“还给我!”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64 网友:娟* 评论:《醉玲珑[中、下卷]》 打分:2 发表时间:2008-03-10 00:36:43  所评章节:63
此评论等待管理员复审中,暂被系统自动屏蔽,审核通过后即可展示!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65 网友:娟宝 评论:《醉玲珑[中、下卷]》 打分:2 发表时间:2008-03-10 00:36:18  所评章节:62
宣室之中灯火通明,殿前内侍又换了一班,个个低眉垂目站在华柱深帷的暗影里,不闻一丝响动。
  晏奚笼着袖袍静立在御案之侧,有些犯愁地抬眼看了看那些奏疏。
  连着几天了,皇上每晚与湛王议事过亥时,紧接着便是这没完没了的奏章,待看个差不多,也到了早朝的时间。湛王蒙御赐九章金令,可以随时出入宫城,但如此连夜奉召却也少见,而且是密召,接连几天下来,朝堂上的局势又是一番不显山不露水的改观。
  夜天凌略紧着眉,放下手中一份手本。这是漓王的手本,今年五月,漓王与华翊郡主殷采倩启程前往雁凉,到达雁凉后不久,却一同奏本回京,请求将澈王灵柩安于北疆,不再迁葬。
  夜天凌与卿尘几经商议,终于准他二人所奏,降旨修王陵,建祭祠,并将雁凉改名武英。之后复迁附近郡中百姓三万余户,扩城通衢,在原武威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间增设武英都护府,使之成为镇守西北边疆的重镇。
  天帝驾崩,漓王奉旨回京赴丧,昨日刚刚到达伊歌,除了带回殷采倩请求留在武英的奏章,又接连上了两道手本,一道是例行述职,另一道自然就为了皇后迁居长宵宫的事。
  面前还有一堆没有处理的政事,夜天凌却有些心浮气躁,站起来在室中走了会儿,便缓步踱往殿外。晏奚见状忙跟了上去,却见皇上在阶前一站便是半个多时辰,不动也不说话。
  左右宫人都知皇上这几日心情欠佳,处处小心。晏奚和殿前当值的卫长征对视一下,卫长征悄悄沿着皇上目光去处,往宫城西北角方向抬了抬眼。晏奚掂量了一番,便上前道:“皇上,今晚月色倒不错,看了这么久折子,不如走动走动,松缓下筋骨。”
  夜天凌倒没反对,月色极好,清清静静铺了一天一地,琼殿瑶阁,玉池秋水,缥缈如仙境。他心里有事,一直若有所思地负手而行,不知走了多久,忽听晏奚低声道:“皇上,再往前就是长宵宫了。”
  夜天凌脚步一顿,目光掠往晏奚身前。晏奚低着头心里七上八下,大气也不敢出,但再一抬头,却见皇上已往长宵宫走去。
  宫宵影重,幕灯摇曳,长宵宫平檐素阁,庭园清寂,月洒青玉瓦,霜华千里白。
  碧瑶服侍皇后睡下,刚要转身熄了宫灯,听到帐中低低叫道,“碧瑶。”
  碧瑶转身,见皇后拥了被衾坐起来,“娘娘,还有什么事?”
  卿尘抬手,牵着罗帐静了半晌,“我睡不着。”她起身步下帐榻,碧瑶忙给她披了件长衣。她侧身看着穿窗斜洒的月色,那月光直照到心头,浮浮沉沉,一片如水的明亮。她突然拢了衣裳,转身便往外面走去。
  “娘娘你去哪儿?”碧瑶连忙跟上。卿尘越走越快,心头异样的感觉呼之欲出,仿佛前面有什么在等待着她。这里不像含光宫那般宫深殿广,她数步便出了寝室,转到外面,步上阶前。
  碧瑶跟在身后,往前一看,“啊”地轻呼出声。
  园中清辉似水,有人独立庭前,玄裳半湿,素衣深凉,不是皇上又是谁?
  月上中天,秋风白露玉阶寒。卿尘立在离夜天凌数步之遥的地方,飘摇云裳似携了月华,青丝半散,落落风中。两两相望,夜天凌忽然大步上前,猛地抬手将她抱入了怀中。碧瑶眼中微觉酸楚,悄然屏息退下。
  卿尘被夜天凌紧紧抱着,他身上带着秋寒浸透的微凉,却又有温暖的气息透过衣衫包围了她,她轻轻推一推他:“你怎么来了这里?事情解决了没有?”
  夜天凌没有松开她,只点了点头。他自登基以来始终不立妃嫔,众人皆知皇后独尊后宫,极受宠爱。武台殿前一番争议,连皇后都因此被打入冷宫,谁人还敢忤逆抗旨再犯龙鳞?帝后合葬之事,无人敢再置一词,朝堂上下清肃。
  卿尘在夜天凌怀中仰头,“那怎么还闷闷不乐?”
  夜天凌看向她,伸手轻轻抚摸她的面颊,良久,深深一叹:“清儿,这江山天下,我终究还是委屈了你。”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66 网友:娟宝 评论:《醉玲珑[中、下卷]》 打分:2 发表时间:2008-03-10 00:35:35  所评章节:60
夜天凌对他们的话闻如未闻,漠然道:“朕的话都没听到吗?”
  内侍们只得上前,却无人敢放肆,只低声道:“娘娘请。”
  卿尘举步而行,似乎无意转眸看过夜天湛,随即便被带出了武台殿。夜天湛蓦地一愣,卿尘目光中有着阻止他的意味,而那转头的瞬间,他分明还自她眼中看到了一丝别样的光芒。
  秋风淡,秋草长,椒房空旷,秋尘四起。
  碧瑶自外面回来,气得眼中带泪,不过是去寻一床被衾,处处都受冷言羞辱,这长宵宫中人情势利,凉比秋风。
  梁间蛛网积尘,地上碎叶枯败,屋中只有一方冷硬的低榻,旁边放着个黄木几案,简陋至极。卿尘素衣散发,立在窗前静静望向那片清透遥远的天空,对眼前的处境倒是安然。
  碧瑶快步上前道:“窗口风凉,娘娘快别站在这儿。”她一边说着一边转身去掩窗子,不料窗棂上满是灰尘,一动便飞了满身,呛得她一阵咳嗽。
  卿尘走到低榻前,长袖轻扬,扫开榻上浮尘,坐下来细看碧瑶的神色,笑笑说道:“早说了让你别去,碰钉子了吧?”
  碧瑶恨恨地蹙了眉:“都是些什么东西!一个个拿腔作势。我好言相求,他们……”她说了两句,怕惹卿尘不快,强忍下来,只是看着屋子犯愁:“这样子晚上怎么办呢?不行,我找这里的掌宫女官去。”
  卿尘道:“我的话你都不听了?哪儿也别再去。我刚才见外面倒有不少菊花,陪我出去看看。”她一边说着一边站起来,便往外面走去。
  碧瑶怔住,“娘娘,你怎么还有心情看这些,这是什么地方啊?”
  卿尘微笑道:“这地方怕是得住上些时日,四壁徒然看着怪单调,不如院子里好些。”
  碧瑶急忙跟上她:“娘娘不快想想办法,看这些花草有什么用?”
  卿尘道:“想什么办法?”
  碧瑶忍不住道:“也不知道皇上这是怎么了……”
  卿尘淡淡一回头,碧瑶话就只说了一半儿。卿尘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步出回廊,信手撷了一朵菊花。碧瑶见她神情悠然,闲步赏花,攒着眉道:“人都说皇上不急急死太监,这倒好,娘娘不急,急坏我这丫头。这不过是些自生自长的菊花,有什么好看的?”
  卿尘在一丛金菊面前站下,风一过,点点素香落了满袖,“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你心不静,自然看不出这花自生自长的妙趣。”
  碧瑶愁道:“静得下来吗?”
  卿尘笑而不语,突然听到脚步过来,紧跟着有人道:“皇后娘娘倒真有雅兴,这时候还有心情赏花。”她和碧瑶转身看去,见几个青衣玄裙的女官站在身后,为首的一个年约四十,眉眼苛刻,面带冷笑,正打量着卿尘。
  卿尘看一眼她的服饰,对她这样不敬的态度倒也不意外,淡声道:“这长宵宫中的菊花开得不错,宫苑也清静。”
  那女官道:“娘娘以后在这里可以慢慢清静,日子还长着呢,但就怕娘娘熬不住。”
  她话中连讽带刺,显然是存心来寻事的,碧瑶气道:“皇后娘娘面前,你这是怎么说话呢?”
  那女官冷笑道:“皇后娘娘?我在这宫中几十年,还从没见哪个娘娘进了这里还能走出去,皇后娘娘又怎样?到了长宵宫,就要按长宵宫的规矩,任谁都一样!”
  “你……”碧瑶气得不轻,卿尘以目光制止她,问道:“你是掖庭女官?”
  “不错。”
  “各宫各殿的琐事,我平日里过问得不多,倒不知道长宵宫原来还有自己的规矩,说说吧,都是些什么规矩?让我也听听。”
  卿尘语气轻缓,目光扫过眼前,无喜无怒。那女官似乎一掌击在水中,空不着力,浑然不觉已经溅了一身的水,“长宵宫的规矩娘娘很快就知道了,别的不敢说,千悯寺里湛王妃怎样,娘娘今后在这儿绝不会差了半分。”
  卿尘一双凤眸略略一细,尚未及说话,便听到一声厉斥,“大胆!竟敢对皇后娘娘放肆,还不掌嘴!”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67 网友:娟宝 评论:《醉玲珑[中、下卷]》 打分:2 发表时间:2008-03-10 00:35:00  所评章节:59
立刻有两名内侍上前将秦国公架起来,群臣大惊,旁边的长定侯连忙叩首苦劝道:“陛下开恩,秦国公元老之臣,年事已高,岂能承受得了这笞杖重责?”
  众人一边求情,秦国公却一边仍是死谏,“不以礼法,国之将危,臣死不足惜,还请陛下以国为重!”
  皇上平素对这些元老重臣礼遇有加,今天却像是动了真怒,目视前方,眼角也不曾往下瞥一下,那副神情绝然坚冷,无端令人心寒。
  湛王在旁看得透彻,这段时间整顿亏空,皇上手段之利落,决心之坚定,行事之彻底,让朝中不少人闻风自危。今天这些大臣中有些的确是食古不化,抱着礼法不放,却有更多是妄图借此生事,搅乱朝局。皇上今天一反往日从谏如流的做法,甚至不惜行廷杖之举,显然是心中有数,有意为之。面对这些仕族阀门、皇亲公侯,想要将亏空顺利查下去,必要有雷霆手段慑服朝堂。所以对于皇上的冷酷行事,他不能劝。
  但他身边的灝王性情仁和,眼见情势愈演愈烈,终于忍不住上前劝道:“陛下,朝事有异议,大臣劝谏并无过错,即便所言不当,也应宽以待之。陛下此举,恐使今后谏官畏言,群臣缄口,还请陛下多加斟酌。”
  湛王眉梢轻微一紧,随即扭头看向皇上,只见皇上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澜。这时忽听殿前内侍亮声禀道:“皇后驾到!”
  晏奚心中大喜,湛王也暗中松了口气,这场风波闹得太大也不行,也只有皇后能从中缓和了。
  皇后凤冠朝服,妆容端肃,在几名女官的随侍下沿着白石御道步入武台殿,侧首看过殿前正受责罚的大臣,神色沉静。待到阶前,她轻敛襟带,盈盈拜下:“臣妾参见陛下。”
  夜天凌冷肃的神情略缓,亲手扶她:“皇后平身。”
  卿尘却没有顺着他的手起身,看了看阶下,婉转说道:“臣妾尝闻,自古刑不上大夫。今有朝臣当庭受责,臣妾实不忍相见,恳请陛下先宽恕他们。”
  夜天凌手上一僵,垂眸见那九翟四凤冠上翠钿柔静,衔珠低垂,卿尘这样跪拜在身前,明红鸾衣的长襟铺展身后,纹丝不动,不折不扣是一个贞静贤淑的正宫娘娘。他冷冷收回手:“你也是来劝朕的?”
  卿尘抬头道:“臣妾听说陛下欲开启穆帝寝陵,如此一来,岂不惊动穆帝灵宫?想必太后泉下有知也是不忍的。陛下仁孝,定不会令穆帝与太后难安。朝臣纵言辞激烈些,陛下罚也罚过了,便不要继续追究了吧。”
  夜天凌眸心清寂的色泽无声沉下,仿佛整个寒秋的深凉都敛在了其中,“那么太后与穆帝合葬一事,你也反对?”
  卿尘道:“臣妾确实以为不妥。”说这话的时候她与夜天凌两两对视,细密的羽睫淡淡一扬。
  殿前静极,夜天凌看了卿尘良久,霍然拂袖转身,“朕已说过,再有谏议此事者,当同此例,你难道没有见到?”
  卿尘仍旧静稳俯身:“臣妾既为皇后,则对陛下有劝谏之责,陛下即便因此要责罚臣妾,臣妾亦无怨言。”
  夜天凌背对着她,抬眼往殿前扫去,群臣只见皇上面色一沉:“来人!将皇后带下去!”
  此时若说带下去,便是就地受责。众臣闻言惊骇,就连坚持死谏的秦国公也是一呆。
  旁边内侍皆不敢相信这亲耳听到的旨意,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晏奚惊得魂飞魄散,没想到连皇后前来都无济于事,急忙跪下求道:“陛下,娘娘千金之躯,怎经受得了杖责……”
  夜天凌皱眉打断他:“皇后恃宠而骄,忤逆犯上,送长宵宫闭门思过。”
  长宵宫乃是掖庭冷宫,专门幽闭犯错妃嫔。皇上话音落后,四周大臣“哄”地一乱,随即化作一片死寂,无人再敢多言。
  “臣妾遵旨。”卿尘垂眸说着,缓缓起身。
  这时大殿前突然有两个声音同时响起,拦下了近旁的内侍,“臣有话要奏!”“请陛下三思!”一个是凤衍,一个却是湛王。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68 网友:nihong1118 评论:《醉玲珑[中、下卷]》 打分:2 发表时间:2008-03-10 00:34:14  所评章节:58
现在把后面一部分贴上来以饷读者们
雨过天凉,秋风满阶。
  放眼御苑,百花凋零,落木萧瑟,唯有清湖碧波连天色,秋空万里,黄叶翩飞。
  沿着湖中横跨两岸的练云堤,一个着深青笼纱袍服的内侍快步自武台殿方向过来,因为走得太急,帽冠上垂下的缀珠长缨急剧晃动,他却根本顾不得整理。
  待进了清华台,那内侍脸上已经渗出薄薄一层热汗,到了寝殿前急忙对当值的侍女道:“烦请通报一下,求见娘娘。”
  这时正好碧瑶从寝殿里出来,问了他几句,便道:“你跟我来吧。”
  那内侍跟着碧瑶入了寝殿,深殿之中越走越暖,空气中隐约漂浮着杜若清香。转过静长的殿廊,入了内宫,碧瑶让他在外稍等,先行去禀报。
  那内侍屏息静气站在下首,悄悄抬眼看到锦绣流云屏风之后,侍女层层挽起紫绡纱帐,依稀便见皇后斜倚在凤榻之上。碧瑶近前低声说了什么,一个柔和而略微慵然的声音似透过屏风上的云水转了出来,“是什么事?”
  那内侍忙趋前跪下,低头道:“启禀娘娘,晏公公命小人速来请娘娘,请鸾驾移步武台殿。”
  皇后问道:“怎么了,皇上今天不是在武台殿吗?”
  那内侍道:“皇上今天在武台殿议事,笞责了数名大臣,连秦国公、长定侯等都要牵连上了,眼下没人能劝得住皇上,只好来请娘娘。”
  轻轻一声环佩清响,凤榻之上皇后由侍女扶着起身。那内侍觑见皇后移步转出了屏风,轻柔的月色云裳散披在身上,乌发如瀑,衬得双眸幽深似秋水,而那声音亦比方才静冷了几分:“这是为什么?”
  “似乎是为了太上皇与和惠太后合葬的事,诸位大人奏本上谏,结果惹怒了皇上,就成了这般局面。”
  卿尘缓缓移步,蹙眉细想,一转身,对碧瑶道:“换朝服,去武台殿。”
  武台殿前,晏奚站在皇上身后不远处,心急如焚。阶前执刑内侍往上看来,他不动声色地将足尖向外挪移,阶下会意,动杖行刑。
  几名大臣除去官服,俯身撑地,笞杖在内侍手中高高举起,半空中划出一个凌厉的弧度抽上脊背,“啪”的一声震响,不过数下便已鲜血横飞。
  血色点点,落上青石地,接连不断笞杖落下的响声,听得人心惊胆战。好在执刑内侍得了晏奚暗示,明白皇上是要杖下留人,手下声势虽骇人,却都留了余地。否则重笞下去,不用见血便能摧筋裂骨,这些文臣们又哪里经受得住?
  秋风肃杀,卷得殿前广场之上枯叶乱飞。皇上负手立在高高撑起的华盖金伞之下,冷眼看着下方继续死谏不休的大臣,面色淡淡,喜怒难辨。
  天帝入葬东陵,牵扯到帝后合葬的事宜。按仪制,天帝生前所册封的孝贞皇后、殷皇后以及事后追封为和惠太后的莲贵妃都应该合陵同葬。然而却有不少大臣认为和惠太后先后侍奉过穆帝与天帝,此时不应与天帝合葬,因此上书表示异议。
  但意想不到的是,皇上看过奏表后,居然降旨开穆帝陵,迁太后灵柩入葬。这一来朝臣们更是无法接受,连日具表奏谏,面折廷争,竟逐渐发展为太后是否能入葬皇陵的争论。今日一早,有名殿院侍御史怀揣奏表长跪武台殿前,又是为了此事。
  皇上置谏不纳,命人将坚持苦谏的御史逐出殿外。谁知这位侍御史竟手抱廊柱大声疾呼:“陛下能开天下士人之言,何以独不听臣之谏?臣今日以死谏言,以正天听!”说罢返身就撞往廊柱上,若不是内侍拦得及时,当真就要血溅朝堂。
  这一来激起在场大臣们同心之气,纷纷趋前跪奏,言辞激烈。却谁也没有料到,一向宽仁的皇上当场震怒,即刻下令架出为首的两名大臣廷前笞责,命众臣出殿观刑,再有敢言此事者便按此例,严惩不赦。
  “陛下此举有悖礼制,臣窃恐社稷危乱,为陛下忧之……”秦国公话未说完,便见皇上龙袖重重一甩:“带下去!”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69 网友:贤一 评论:《醉玲珑[中、下卷]》 打分:2 发表时间:2008-01-19 18:21:00  所评章节:36
我们的十一  
  管夜夜要了授权,往跟朋友一起管的论坛上搬文,顺便重温。
  刚刚贴到了中卷的三十六章——人生长恨水长东。十一去了。
  还记得初看醉玲珑时,四四形容清冷,七七君子如玉。可我最爱十一,我们十一,就如他的名字——澈。他始终是最最干净,最最快乐爽朗的那个人。
  可是这个最最让人心疼,最最令人开心的十一,就这么去了,他去的那么快,甚至,我还来不及反应一下,眼泪就掉下来了。不禁埋怨夜大是后妈,呵呵,毫无根据呢,夜大要是还算后妈,这也就没亲妈了。关心则乱,果不其然。
  很佩服夜大取名的水准,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十一,你与四四那一醉还没有完成,你还没给我们找个美娇娘,你还没看到你敬重的四哥荣登大位,你怎么能走,你怎么可以走,你怎么舍得走!!!
  第一次看到十一走的时候,正是半夜,我开个笔记本,寝室的人都睡了,其实当时的情形挺搞笑的,我自己一个人摸着黑,憋憋屈屈干干巴巴地看着笔记本,可是看着看着我就傻了,怎么会,怎么死的是十一,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啊!!!木颏沙史仲侯巩思呈夜天汐,你们统统给我去死!如果是我,卿尘,我真的不确定我会不会救木颏沙,虽然是各随其主,但刽子手是他,我不能原谅!还有夜天汐,你真配不起汐这个我最喜欢的字!!!甚至埋怨四四和七七,你们怎么不去死!凭什么我们十一要受牵连!!!凭什么!
  明明,明明已经守得云开见月明了,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后来想想,自己也觉好笑,发生这种事,谁也不是高兴的,我不过是一个看客,有什么资格去责备他们,实在太荒谬。其实留下来的人最痛苦,常说凡事不能往深处想,越是简单,才越是快乐。卿尘,四四,七七,采倩有多痛,也只能是一个悔字。又有什么用呢?人已去了。
  世人笑我太疯癫,可是谁又能真正看的穿,每个人都是身在局中,走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如此,只有步步为营,只有你的手段压过他的手段,只有......
  所以到最后,便谁也不怨了。
  我是一个过客,甚至过客也称不上。喜欢卿尘,最爱这种女主,聪明强悍。喜欢十一,我想,没有人会忘记十一的,他就住在我们心里,套句广告词,心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呵呵 ^_^
  突然想起苏轼,当初看他的江城子,真是跌破眼镜,打死我也想不出他能写出这么温柔寂寞的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十一,你在千里之外,可还安好......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70 网友:coco 评论:《醉玲珑[中、下卷]》 打分:2 发表时间:2007-12-11 02:26:58  所评章节:65
论矛盾性格的处理  
【偶从论坛转的,原作者思思】
论从读者还是作者角度我都很欣赏夜的态度,发生事情时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今日我也奉上一篇长评作为前两个短评的补充以及补偿。
夜说矛盾实际上就是卿尘。“人的性格本身就是矛盾多变的,在人生的进程当中,在你追求不同东西的时候,自身也在不断用不同的角度去面对这个世界。”这话本身并没有任何不对。事实上,古今中外许多文学作品的人物都不是单一的脸谱化人物,复杂的充满人性的人物才是真正有血有肉的。但这些人都不是卿尘。
我为什么这么说。举两个简单的例子。第一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几乎不看红楼的人都知道黛玉身上兼有机敏活泼与多愁善感两面性。这两面很矛盾,非常矛盾。但同样又非常hexie。因为曹雪芹给了足够的立足点。那就是黛玉的才华。她的才情赋予她机智幽默,同样又是她的才情赋予她敏感善感,对人性的内心的体察。因为有了这个基点,人物的两面性得到了共融。
再举一个通俗小说的例子:《且试天下》。且试的主人公风夕也是矛盾的人物。她的潇洒不羁与她的高贵肃杀是同时存在的。但仍然不让人觉得矛盾突兀。因为她的不同性格属于不同的身份,面对不同的人和事。有了这个缘由,她的行为有了合理的解释,她让读者产生的是共鸣和怜惜。
可是卿尘呢?卿尘性格的矛盾是没有一个准确立足点的。夜自己能否准确地分析是什么导致了她的淡然又是什么使得她迅速的杀伐?我们看到的是夜给予她近乎完美又方方面面的性格。多才、善解人意、杀伐决断、甚至玩世不恭。然而这些外壳的中心是什么呢?
从最初的淡定到后来的杀伐中间其实是没有过渡的,更没有原因。夜用了很多华美的辞藻来描写她的外表描写景色,描写看似内心活动的东西,但涉及到实质的内心世界其实是很空的。这个人物其实是别人很难产生共鸣的。
性格之于人并非是作者有意的叠加而应该是人物本身自然发展的融合。好比方读者看到的应该是一个圆,无论什么角度过去都属于完整的同一个圆而非一个多边形的各个棱角。这样的人物才是有血有肉,才足够的丰满而有灵魂。
作者在一篇文里并不仅仅塑造一个人物,塑造的是一批人物。这一批人物都可以从不同方面表现作者的所思所想,作者的人生观、思想观。因此一个作者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优点叠加在一个人身上,要知道适度的舍才可能换来更多的得。
自从寐语以后,夜是我第一个认为文笔与才华都不亚于她的作者。爱之深不免责之切。好的作者不应该是一个技术工人,仅仅把所有的好放在一起,而应该是一个艺术家。我不想看到的是,这篇文的开头有步步的味道,中间有帝王的感觉,而结果却是且试的结果。那么,这对夜的才华而言是最大的浪费。
写这篇长评里足足跳电三次。重复写到第三遍才完整。这份心思于我在JJ是从未有过,至于能不能让夜明白,会不会挨砖听天由命吧。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此处默认展示文章最新的100条评论,更多评论可到章节内查看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