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学调声
  过了期中演出,就要筹备结业大戏了。在小镇游学的最后一天,他们将要登上琼花剧院,配合大老倌们一起来完成一整部剧,这就不是折子戏这般简单了。

  粤剧咩老师开始搜集大家的意见。

  婷婷对粤剧情有独钟:“我想演粤剧人的故事,呃……怎么说呢,就是想把以前粤剧人生活演出来。”

  知知带头支持:“是啊,我们住进粤剧小镇,住进红船里,天天练身段练功架,就是粤剧人的一员了,所以演粤剧人的故事,最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男生们却有其他见解,墩墩站起来:“我想演打仗的戏,要打倒日本鬼子!保家卫国!”

  大家受第一天看的《还金记》影响颇深,一个个都喊起“打倒日本鬼子”“保家卫国”的口号。

  粤剧咩老师沉思一会儿,摸着胡子说:“好了,我知道给你们班排什么剧目了,下午去排新戏,上午就继续学更多粤剧的知识吧。”

  “好耶!”同学们很期待安排给他们的新戏。

  粤剧咩老师抬起爪子向前走:“快跟上吧,今天上午是念白老师的课。”

  同学们跟着粤剧咩老师来到学念白的教室,和练功房不同,这里和学校教室一样,有一排排整齐的课桌椅。

  大家按学校的座位坐好,一开始见老师没来,都交头接耳地说着小话。

  不一会儿老师进来了,念白老师穿着长大褂,白白的胡子,戴着圆圆的小眼镜,有道骨仙风的意蕴。

  他捋一捋胡子:“同学们好啊,我是你们的念白老师。”

  “念白老师好。”大家在现实中很少看到这么打扮的老先生,个个伸长脖子,好奇极了。

  念白老师乐呵呵道:“大家来粤剧小镇都有一段时日了,已经学过唱、作、打,今天就让我来教教大家粤剧的‘念’。学念之前,先来教大家粤曲的调声和押韵。我们粤曲讲究字正腔圆,发音准,找准调声和押韵的规律,对于我们唱粤曲也好,念白也好,都有极大的帮助。”

  知知举手问:“老师,什么是调声啊?”

  念白老师说:“这位同学问得好,调声也就是我们普通话的声调。普通话有四个声调,而粤语复杂一些,有九个声调。太多了,怕大家记不住,就给大家简单归纳为平声字和仄声字。”

  “平声字,读起来比较绵长,且字音、声腔、口型和发音都不改变。简单点理解,就是普通话大部分的第一声、第二声的字,都可以归纳为平声字。例如‘黄河’、‘珠江’,这些都是平声字。”

  同学们一起跟着用粤语念:“黄河——珠江——”

  婷婷戳戳知知的手肘,小声说:“的确是诶,黄河两个字在普通话里都发第二声,珠江在普通话里都发第一声,所以都是平声。”

  念白老师继续讲:“仄声字,字音短促,不能延长。即使勉强拖长,嘴型和发音部位都会发生改变。普通话的第三声和第四声都为仄声。例如‘日月’、‘早晚’都是仄声字。”

  同学们大声朗读:“日月——早晚——”

  婷婷在知知鼓励下,大胆举手发言:“日月的普通话发音都是第四声,所以都是仄声字。早晚都是第三声,所以也都是仄声字。”

  念白老师呵呵大笑:“同学们真聪明。但是,万事都有例外。普通话的第一声第二声的字当中,有一部分字,用粤语白话读起来,非常短促,这些字称为入声,属于仄声字。”

  墩墩挠挠头:“啊?还有这样的字?”

  念白老师在光幕上打出一些词语,分别是“活泼”、“凹凸”、“积极”,让同学们用粤语来读一下。

  大家七嘴八舌地读起来,明明在普通话里都是都是第一第二声的字,但是用粤语读起来,竟然很短促,而且还可以故意读得一卡一顿的,像小火车一样。

  念白老师又出了一版词语让大家轮流说出平仄,有的同学很快就可以答出来了,有的同学得普通话和粤语都念出来一遍才能说出答案,还有的模模糊糊,只能竖起耳朵听前后左右同学的提示,也算勉强答出来。

  念白老师说:“学好粤语和学好普通话一样重要。我们古汉语的发音跟粤语比较相近,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一般来说,平声相当于我们普通话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上声相当于我们普通话的第三声,去声相当于我们普通话的第四声,而入声就是我们粤语中的入声,也就是那些短促的音。其中,上、去、入三声共同归于仄声音。”

  同学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知知举手问:“老师,我们学这个平仄有什么用啊?”

  念白老师给她举起大拇指:“问得好。我们从小到大背古诗,我们的古诗就讲求声调铿锵,平仄谐和。”

  他挥手,身后的光幕出现大家都会背诵的《登黄鹤楼》。

  同学们大声地用粤语朗诵:“《登黄鹤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念白老师问:“有同学尝试分析平仄吗?”

  墩墩原本是不爱学习的孩子,但是来粤剧小镇之后,觉得粤剧挺好玩,这课他也就迷迷糊糊听进去了。

  “老师,我来试试!”他第一个举手:“白—平,日—仄,依—平,山—平,尽—仄。黄—平,河—平,入—仄,海—仄,流—平。”

  这时候知知举起手来:“不对,我们上古诗课学过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所以这里的‘白’虽然在普通话里是第一声,但是用粤语发音非常短促,所以它是入声,属于仄。”

  “哇——”同学们纷纷鼓掌,对平仄的认识更深入了。

  小龙第三个举手:“我继续说。欲—仄,穷—平,千—平,里—仄,目—仄。更—仄,上—仄,一—仄,层—平,楼—平。你们看看对不对?”

  念白老师带头鼓起掌:“真棒,你们是我带过的最聪明的学生!”

  墩墩牛轰轰地说:“都说不能把我们困在教室里面学,刚刚打几场功夫,来这里一听,我就懂了。”

  大家都纷纷点头,而且粤语是大家家乡的语言,朗诵起来格外亲切。

作者有话要说:
张法刚 主编. 广州市群众艺术馆 编.粤曲唱写入门[M]. 1979
王力.诗词格律.[M]. 2004.4
王之涣《登黄鹤楼》
←上一章 下一章→
以上显示的是作者精选展示的最新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作者精选评论, 请点击这里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