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太监不一样

作者:莲锷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定名进贺


      成化十一年五月十九日,皇帝下旨,命礼部拟字,为皇三子定名为“祐樘”。至此,皇三子在世一事,等于是公诸于众。

      一时之间,外廷向皇帝道贺、请求立国本等上疏络绎不绝。诸臣因探明皇帝心意,因此才有如今这些举动。

      而这时,皇三子朱祐樘,对此事仍是懵懂不知。他正缩在母亲背后,玩着手里的蝶翅几(即七巧板),全然听不进面前的张敏等人的禀告。

      纪芸则是强撑病体,坐在榻上,耐心听着张敏说道:“……前日,皇上特命礼部与翰林院,请诸位先生拟好字进上来。起初,礼部送来了‘福楷棨榘’四字。娘娘您最是博学多才,一听便知,这些都是极好的字眼。可皇上还觉得略有不足,又重新命再拟更好的上来。直到昨日,皇上御笔朱批,才钦点了皇子的睿名。可见皇上待皇子何等看重!”

      纪芸脸色苍白,她此时身上虚汗已将中衣打湿。但她面上仍是带着笑意,微微点头,又颤巍巍起身,朝紫禁城方位遥遥下拜,口中称颂圣恩。

      待她行过礼,一旁的莹镜连忙上前,扶纪芸重新坐下。

      张敏又道:“娘娘今回,大可放心了!如今万岁每日里都会亲自过问皇子一事,对娘娘玉体,更是叮嘱吩咐下来,让太医院院使、院判亲自为娘娘诊治。想来娘娘洪福,不日必能痊愈!”

      纪芸便道:“我这陈年旧疾,还要劳烦万岁过问,当真该死!就请张伴在御前,为我向万岁磕头。待我日后能行动,必亲到万岁面前叩谢圣恩。”

      张敏连声谦逊,十分恭敬。如今因皇三子身份已定,眼见着纪氏也要从麻雀变凤凰,因此内安乐堂这里,都是人人喜不自胜。

      纪芸见外头想来道贺、走门路的人越发多起来,她却是深感不安。每日里纪芸一个外人都不见,只是照样交由张敏与莹镜等人办差。

      他们正在这里说话,忽然听得外头脚步声响。纪芸身上一颤,莹镜已经快步走到门旁。

      果然看见是院外的小内使前来回禀,说是皇上派了司礼监太监前来向纪娘娘问安,同行者还有御马监的太监,说是代安喜宫娘娘来的。

      莹镜一听,便命快快有请。纪芸拢拢身上衣袍,在莹镜的搀扶下,走到堂屋门前。张敏则护着皇子,数人一同在阶前等候。

      少顷,果然看见十余人进来。为首者,乃是一个年约五旬,身穿大红袍服的太监。此人便是司礼监次辅,名叫黄赐。今次正是奉皇命而来。

      莹镜一眼瞥见,在黄赐身旁,不是别人,正是汪直。其余内官,都跟随在后,显然这些人里头,黄赐为首,而汪直虽然年幼,却也只是仅次于黄赐而已。

      黄赐一见纪芸与皇子,连忙上前,磕头行礼,口中只道:“娘娘皇子请上座!折煞奴等了!”

      众内官都一同下跪,请纪芸与皇子入内安坐。纪芸便道:“诸位大伴特意前来,又身负圣意,我怎好坐着迎客的?方才未及远迎,还请见谅。”

      黄赐连连磕头,只道:“娘娘如此说,奴等真不敢起来了!”

      一旁的张敏便与莹镜过来,请纪芸与皇子进去先坐好。纪芸这才转身,与儿子一同重新坐在榻上。

      这时,黄赐等人才起身。黄赐与汪直在前进了堂屋中,身后诸人则不敢入内,只在阶下垂首侍立。

      黄赐与汪直,又朝纪芸与皇子行过大礼,这才重新站好。

      纪芸虽不回礼,则对莹镜道:“莹儿,你代我去请两位大伴快些坐下,休要再行礼了!”

      莹镜躬身领命,便款步前来,请二人入座。黄赐便笑道:“娘娘待奴等宽恩,若小的们不领,反倒不恭。既如此,奴等便暂且坐下,谢过娘娘!”

      黄赐对莹镜一笑点头,摆手示意她不必相扶,自己缓缓坐下。

      莹镜又走到汪直身边,抬手来扶。汪直看也不看她一眼,一撩袍子下摆,自己朝上作了一揖,口中只道“谢娘娘!”,然后便坐下了。

      莹镜重回纪芸身边站定。这时,她听得黄赐笑道:“今日奴等前来,乃是奉万岁吩咐,特意问候娘娘与皇子。不知娘娘玉体可好?每日里进食如何?上回御药房所进的药,用了可曾见效?”

      纪芸一一听着,不住应是。待黄赐说完后,她回得两句,便觉头晕吃力。于是便向莹镜道:“莹儿,你来说,好让黄伴能回去覆旨。”

      于是莹镜便将纪芸的近况回禀。黄赐见这小姑娘说话有条不紊、落落大方,不禁点了点头,又道:“既如此,就请大家这些日子里要继续好生侍候娘娘与皇子,不可轻怠。若有何事,只管命人来御前回覆便是。”

      莹镜与张敏躬身答应。黄赐又向纪芸说道:“万岁挂念娘娘与皇子,只是见娘娘要静养为佳,因此一时不便召见。皇子进大内多走动,自是不妨。三日后,恰好又是每月经筵日,万岁让奴等过来,传话给娘娘与皇子知道:那日奴等还会过来,请皇子到宫中文华殿,与诸位大臣亲见上一面,以慰众心。”

      纪芸一听,又再站起。她低头听着,说道:“万岁厚爱,奴婢感激不尽!一切但凭万岁作主,奴婢在此,先叩谢万岁眷爱皇子之恩!”

      说完,纪芸拉着儿子,颤颤下跪。黄赐与汪直连忙站起,不敢受她的礼,连声请纪芸上座。

      纪芸到底还是支撑着行了礼,这才又再坐下。

      原来彼时因皇帝上朝甚少,朝会已经形同虚设。而自正统年间起,由内阁学士们为首,百官陪侍、在文华殿为皇帝讲经释义的经筵,正是诸臣难得亲见皇帝的日子。

      因此,这经筵,也就渐渐取代了朝会,变成臣子们借讲经之事、实则向皇帝进谏的大好时机。

      经筵一月中只有三日才举行,乃是初二、十二与二十二这三日。成化帝这回,正是借着经筵日,好让皇三子初次与众臣见上一面,无非就是为了再次向朝中表明:意欲立此子为太子。

      纪芸知道此事极为重大,因而如今一听黄赐所说,顿感安心。

      朱祐樘虽不知就里,但见母亲神色凝重、莹镜又朝自己微微点头,他只得先放下手中之物,低头坐在一旁听着。

      黄赐见这纪芸如此识趣,更是笑意不绝。他本就是一张团团脸,又兼眉眼弯弯,因此看上去十分和气。

      与黄赐不同,汪直坐在一旁,只是默不作声。

      待黄赐与纪芸说过正事后,汪直这才起身,朝纪芸说道:“奴等这次前来叨扰娘娘,乃是奉安喜宫贵妃娘娘之命,进服道贺。贵妃娘娘此前向万岁上表,奏请皇子一事。圣心宽慰,因此准奏贵妃娘娘所请,赐下黄袍绣裙,奉与娘娘!”

      说完,汪直走到门前,拍了拍手。阶下两名内官,手持盖着黄绫的托盘,快步而来,到门前才停下。

      莹镜与张敏过来,接过托盘。汪直又向纪芸说道:“请娘娘休要推却,领下袍服。万岁有话,说是知道娘娘在病中,因此不必再磕头了。”

      纪芸听见,自不免又是一番致谢。她知道这汪直是代安喜宫前来,因此更是对其另眼相看,又再三请上覆贵妃,说是待自己身子一好转就会前去拜见。汪直自是答应下来。

      纪芸此时才看清,汪直虽然年幼,但身上却穿着一袭大红五彩妆花纻丝过肩云蟒曳撒,腰间螭虎白玉带。

      纪芸心想:“黄赐身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乃是次辅,位高权重,他身穿这坐蟒袍,也不出奇。但汪直小小年纪,居然也能身穿御赐的蟒服玉带。可见此人的圣宠,似乎还在旁人之上。看来之前那些传言,确实不假!”

      纪芸又见汪直模样俊雅,举止斯文,话不多而气度沉稳,令人一见之下,不由自主便心生好感。与之前张敏所提及的那个嚣张太监,实在不似是同一人。

      朱祐樘对这些大人们说话,既听不明白又不关心。但他眼见汪直年纪不大,他在内安乐堂平日里所见的都是年长内官,并无一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

      因此如今见到汪直,朱祐樘颇为好奇,不住打量他。这时他突然问了一句:“你这内官,管什么的?”

      纪芸来不及制止儿子,听他语气唐突,脸色一沉,正要说话时,却见汪直一笑,说道:“回皇子,小的在御马监,管着马匹草场。除了马匹,还有九只大象,也是小人管着的。”

      朱祐樘听了,好奇道:“大象是什么?长什么样子?”

      汪直笑道:“那象个头比马还高,身子足足有一间房子那么大!两只耳朵像葵扇,鼻子有这么长,还能吸水喷水呢!”

      汪直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朱祐樘本来十分胆小,一直不敢见外人,但如今见汪直年幼,说话又十分有趣,他不禁听住了,满脑子想着要去看看那大象长什么模样。

      纪芸见汪直与儿子有说有笑,一旁的黄赐等人也在含笑听着,这才放下心来。

      她打量一眼身旁的儿子,见他双眼转动,满脸好奇,不禁心中叹气。

      纪芸止住气喘,吩咐儿子下来。她指着黄赐与汪直,对儿子下命道:“这两位大伴,是奉皇命而来,乃是钦差。你不可无礼,一位是代皇上、一位是代贵妃。你去,向皇上与贵妃磕头行礼!”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825618/8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