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河

作者:清泉涌溢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134,枞阳上码头的弄堂


      134,枞阳上码头的弄堂

      我曾经工作的企业,在枞阳老街的上码头。老街的上码头,生活在枞阳老街上的居民人尽皆知,沿着枞阳老街的正大街,从照相馆进去,沿街都是铺着麻石条的路,两边住家的老旧青砖灰瓦的民房,店铺里的门也是老式的木板排上的门。

      老街的上码头,依山傍水,山是绵延不绝的达观山,水是蜿蜒曲折枞阳河。老街上码头的街道有三条街,河街、中街、后街,河街在南,后街在北。老街的街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有蛟台巷、臭塘口、三胜巷、渡船口、澡堂里等等,也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小巷弄、小夹弄。

      枞阳县糖果食品厂座落在老街的河街,银洲路7号。河街的名字叫银洲街,街道以前属跃进街居委会,现在属胜利居委会。从枞阳糖果食品厂的大门出来,沿左手上银洲街,一路沿街的门面都是木板门。街上曾经有牙刷厂、元钉厂、芦席社,苎麻厂和枞川小学。

      曾经,在那热情似火的年代里,枞阳牙刷厂的雅致牌牙刷,那可是全国闻名,雅致牙刷,一毛不拔!元钉厂的大铁钉,那焠火是钢钢的。芦席社里的芦席,苎麻厂里的苎麻,都是远销大江南北。更有那枞川小学里的朗朗读书声,常常在我的思绪里梦回萦绕那天真烂漫的童年。

      枞阳县糖果食品厂大门的对面,有一户姓杨的人家,杨姓人家的屋后和东侧,是一座砖墙围起来的大院子,大院子里住着糖果食品厂里的职工,厂里人和老街上的人都习惯地称它为糖果厂宿舍大院子。在糖果厂宿舍大院子的东边和西边,有两条从银洲街连接着中街巷道,厂里的人喜欢叫它们为大弄堂和小弄堂。

      大弄堂在东,是一条比较宽的街道,麻石条路,从枞川河岸由南向北,走过河街,走过大弄堂,走过中街,经过蛟台里巷直到后街。枞阳县印刷厂的东侧为蛟台里巷。穿过蛟台里巷到后街,从老公安局西侧上达观山。

      达观山虽然不高,但也是逶迤起伏,山的南坡顶上,有一处遗迹,便是汉武帝浔阳浮江,枞阳射蛟的射蛟台。蛟台里巷往后街的近旁,有一口古井,那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子升井;杨子升井至今保存完好,井圈是整块的圆形麻石凿空而成,古井水依旧清澈见底。

      枞阳上码头的大弄堂,长度约八九十米,宽度约四五米,大弄堂进口东边的当头一家,开过油条店,饭店,商店;大弄堂进口西侧有饭店,铁匠铺,油条店,县糖果食品厂门市部。大弄堂铺盖的麻石条路面,被行人走得光滑锃亮,说明从前经过大弄堂的人,熙熙攘攘。

      大弄堂进口的对面,是山窑店,豆腐店,理发店,蛟台里,枞阳县印刷厂。大弄堂长不算长,那些年,可是热闹非凡的地方。去河街单位上班的员工,去枞川小学上学的孩子,去乘坐芦花渡船的行人,都要经过大弄堂,特别是早晨,大弄堂街道两边,卖菜的农民在上码头中街东段摆不下菜篮子的时候,也挑着菜担子来大弄堂的道路两边摆放。那些年,上码头中街东段为菜市场,中街中段,即枞阳县印刷厂的大门前为柴炭,米糠,小猪市场。菜市场,柴炭市场,叫卖声,此起彼伏,人声鼎沸。

      小弄堂在西,小弄堂的巷道狭窄,长约八九十米,宽约1.5米。沿着杨姓人家的屋角拐进小弄堂,一条沙土的小路,夹在两边的灰砖麻石围墙中间,东边的围墙里是糖果厂宿舍大院子,西边的围墙里是枞阳县的老糖瓷水瓶壳厂和面粉加工厂。相比之下,徒步走小弄堂比大弄堂清静许多。小弄堂往中街的出口西侧有枞阳县城关农民交易所,粮食加工厂和远近闻名的臭塘。对面是枞阳县印刷厂,小锥子社,老阳城食品厂。

      1983年夏天,枞阳河的洪水泛滥,淹了枞阳县城,大水退去后,这一年的秋天,我夫妻俩租了臭塘东水岸上的吴祥云老人家的房屋。那些年,臭塘里的水清清澈澈,清澈见底,臭塘岸边,绿草如茵,生长着许多的柳树,臭塘里的鲫鱼,弯丫鱼,黄古鲳鱼很多很多。1983年秋天至1984年春天,每到星期天休假的时候,偶尔在臭塘里钓钓鱼。那些年,臭塘的塘面宽阔,是现在的臭塘好几倍大。臭塘,在上码头河街和中街之间,三面都是居民房屋,西边是臭塘埂,埂外面是枞阳河,河对岸是一片辽阔的滩涂,滩涂上和沿河两岸,生长着郁郁葱葱,密密麻麻,铺天盖地,一望无际的芦苇,微风拂过,成片的芦苇如波浪起伏。正如著名作家金晓武先生描写的枞阳河这片芦苇荡所说:“风把丝丝作响之声阵阵送来,扣入耳中,如浪舔沙,如波吻岸,且愈来愈响。”“到了夜晚别有一番情趣,静中生情生意。如雨不止,风不息,风吹雨打,芦叶互相敲击。芦叶传响,细雨生声,更是妙趣横生。”这就是老桐城家喻户晓的八景之一,枞川夜雨的所在地。

      那一段时间,我租住吴祥云老人家的房子,去单位上班都要经过米糠加工厂,棉被加工厂,枞阳县城关农民交易所,折转进入小弄堂,小弄堂的出口,正对着我工作的枞阳县糖果食品厂的大门。1984年夏天,白长惠厂长,姚胜利厂长,分配一间房子给我,我夫妻俩带孩子住进单位河边宿舍,从此以后,走上码头小弄堂次数少了,走上码头大弄堂次数多了。从前,枞川小学的南边,枞阳河岸上,有一处远近闻名的芦花渡口,那些年,乘坐渡船的人,不计其数。那些年,中街有新华书店,东风理发店,东风饭店,制秤店,打白铁店,照相馆,柴油机厂,洗澡堂,山窑店,南货商店,县印刷厂,小锥子社,阳城食品厂,家具厂,县电机厂等单位。后街有县邮政局,县公安局,人民银行,毛巾厂,拘留所,看守所等单位。

      许多居民住在上码头,上码头中街两边的店铺,鳞次栉比,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在我的记忆里,印象深刻的是上码头的山窑商店钱双六经理和小锥子社张复启师傅,钱双六经理和张复启师傅,他俩为人善良,热情开朗。山窑商店为土产杂品商店,负责人钱双六经理。钱经理是上个世纪七十年初进入山窑商店工作。经营上码头小锥子社老板张复启师傅,1980年5月份待业,当年,在正大街裁玻璃店隔壁,知青有十五六个人,制作玻璃镜子,后来,玻璃镜子店改为服装店,1986年10月份,张复启顶父亲职,进入小锥子门市部,做车工,车小锥子,锅铲把子,圆桌脚等,只要是圆的木料都能车。张复启师傅在2000年6月份,从城关镇房管所,买下小锥子门市部房子,从此,干个体户,至到2020年结束。

      枞阳老街的上码头,我在那里住了二十多年,在枞阳县糖果食品厂工作三十多年,三十多年来,不知道走大弄堂和小弄堂的路多少来回?枞阳老街的上码头,留下我太多的美好记忆!

      现如今,枞阳上码头正在有条不紊的重新建设中,要不到两年,枞阳上码头一定像枞阳老街的防洪墙一样,成为崭新靓丽的旅游景点,为风景如画,青山碧水的大美枞阳,再添一处旅游胜地!

      后记:写作此文时得到韩双生老师指点,特此致谢!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748480/135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