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皇后养成记

作者:月半妞妞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每个人都有八百个心眼子


      二月底陛下下旨让燕王一家从凤阳回京师,六部共议,定下了四月里就藩的黄道吉日。皇后思念儿子、儿媳和孙子,让他们一家四口提前回京,一家人回宫团聚些日子。
      徐达也从前线回京,为燕王府挑选燕山三卫。
      御书房里,燕王和太子正在听朱元璋的教诲。
      “这次诛胡惟庸,朕准备了好多年。动手前,老大你借题发挥干的不错。汪洋素来糊涂,接待使团的奏折他也是糊里糊涂的,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呈送了。汪洋一死再看不出来朕要收拾胡惟庸的大臣,蠢笨如猪,留着何用?知道朕要收拾他,还不上奏折参他的,那跟咱也不是一条心,留着也没用,该杀的杀,该罢官的罢官,咱们家不花银子养闲人,更不能花银子养别人的人。”
      太子躬身道:“父皇所言极是,儿记下了。儿已经把此次没有上折子参胡惟庸的官员名字都造册登记了。正在选拔人才逐批替换他们,这些人我派出去的密探会细心观察,确实不能体会上意的,罢免;只要略微和胡惟庸有牵扯的一律处死或者流放,不再浪费时间甄别审讯,快刀斩乱麻一刀切。”
      朱元璋素来看中太子,最不满意的就是他优柔寡断、妇人之仁。如今太子能迅速控制局势,打击起异己不遗余力,让朱元璋十分满意。
      想起扳倒胡惟庸以后该如何走下去,朱元璋还是想问问两位儿子。
      “老大,如今朝臣是什么意思?朝中有哪些言论?”
      “回父皇,原本父皇这次处理胡惟庸手段凌厉,朝臣素来惧怕父皇的威严,并无人敢有不服。不过也有几个老顽固死脑筋的提议另选丞相,管理中书省。”太子回答。
      “听那些迂腐的酸臭文臣之言,咱们大明还和之前那些个朝代有什么分别?权利总归要在自己手里才踏实。要我说,父皇就下旨,太子哥哥暂时掌管中书省,过个一年半载,直接让大哥做丞相。也没有哪条国法说储君不能当宰相,统领群臣。”
      正说着李忠来报,徐达在外求见。朱元璋马上宣他觐见。
      徐达进来与众人见礼后,朱元璋说:“天德你来的正是时候,刚才太子说,胡惟庸伏法后,许多大臣属意你做丞相,不知老弟可愿意统领群臣替老哥哥我分忧啊?”
      徐达诚恳地说:“徐达自20多年前追随陛下,但有驱使,莫敢不从。陛下若让臣去平叛、攻城,我欣然领命。我乃一介武夫,只会上阵杀敌。陛下和太子殿下都清楚,我这丞相之位是陛下抬举我给我提高地位,我常年在外征战,这丞相的名头实在是聋子的耳朵摆设罢了!”
      朱元璋看了太子一眼,太子连忙对徐达说:“魏国公莫要推辞了,如今满朝文武,父皇最信任的人,唯有徐叔父了。如今朝中群龙无首,还望您受命于危难之间,统领百官,为父皇分忧。”
      徐达一听连忙给太子做了一个揖:“太子殿下能这么说,微臣感激不尽。只是陛下是知道我的,我是个粗人,向来都是在沙场上直来直往卖命。这帮文臣,心眼太多,我是真斗不过他们。多年来我避开朝堂在外征战,就是为了躲着这些七心六窍的读书人。胡惟庸也好,刘伯温也罢,就连李善长我都和他尿不到一个壶里,一句话弯弯绕绕多的让我心慌、头疼。若让我统领百官,实在是要被这些聪明之人愚弄,反而误了陛下和太子殿下的大事。”
      朱元璋听徐达这么说,频频点头。听他说完,又说:“燕王刚才提议,让太子暂管中书省,行丞相之责。天德意下如何?”
      徐达脸色一沉,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万万不可!燕王孩子心性,此提议略显幼稚。太子是储君,身份尊贵,又替陛下监国。燕王的提议,反而像是丞相地位比储君尊贵似的。况且,原本陛下将胡惟庸治罪,合情合理合法,如此一来倒好似帮太子从胡惟庸那里夺权似的。”
      徐达说到这里,朱元璋面色一冷,徐达看了一眼,慌忙说:“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朝廷百官的权力哪一个不是天子给的,也就是胡惟庸有不臣之心,做出许多大逆不道之事,为人所不齿。”
      看朱元璋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下,徐达继续说:“依微臣愚见,这朝廷已有六部,分管各类朝政,六部规制齐全分工明确,有不决之事直接上奏陛下群臣共议就是。再汇报给中书省,等左右丞相裁夺后再上奏陛下,实在是多此一举,耽误了许多大事。要我说,直接裁撤中书省,从此不再要丞相。六部尚书已经是一品大员,直接由陛下统领。”
      徐达此言,正合朱元璋的心意。他费尽心机,处处挖坑给胡惟庸罗织罪名,说到底最终目的就是收走丞相的全部权力。君权不再受相权的限制。
      他虽是这般心思,不过还是假惺惺地说道:“这丞相存在有千年之久,先秦到现在。如今说取消就取消,只怕百官不会答应啊,又要上奏反对,烦人的很。”
      徐达听了,一脸气愤:“这帮文臣,很多时候真是吃饱了撑的,闲的很。陛下可还曾记得,当年分封诸王去各地做藩王时,一帮臣工说汉有七王之乱,晋有八王之乱,前车之鉴,不可分封诸王重蹈覆辙。”
      朱元璋点点头说:“的确如此,朝中如今还有许多大臣反对。”
      徐达说:“陛下、太子殿下,臣说句僭越的话,西汉的七王之乱别说没成功,就算是成功了,这大汉天下不还是在刘邦子孙手里吗?八王之乱导致晋朝南迁,司马家总是还有半壁江山吧?”
      朱元璋连连点头,这徐达不愧是自己的老伙计,总是明白自己的心意。
      徐达继续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倒是没有分封自己的诸位皇子,猜忌长子扶苏,没有加强皇族的势力,原本设计的万世基业,二世而亡。秦朝如此,唐宋也是如此。唐朝到最后,节度使不就是一方诸侯,行使的正是藩王的权力,比藩王更像土皇帝。宋也是如此,即便开国二帝武将出身,也没意识到皇族统帅三军的重要性,仁宗虽仁,还不是军队弱小,后来更是出现宋徽宗那般只会养花遛鸟的亡国之君。”
      他说到这里,这下连太子和燕王都忍不住点头称是。
      徐达有对着太子说:“陛下是开国明君,高屋建瓴,目光长远。诸王分封各地,就是太子殿下的铜墙铁壁。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就是这个道理。太子对于诸位王爷来说,长兄如父,无有不服。即便后世子孙,诸王中有能力出众者也只会鞭策君主发奋图强。何况只要陛下和太子殿下不断完善对藩王各项管理政策,还怕藩王翻出什么浪来?”
      朱元璋拍着手说:“天德此言,振聋发聩,让人拍案叫绝。老大,朕就是这般想的。”
      说罢,又对徐达一番夸奖。末了说:
      “天德,这闺女和女婿好不容易从凤阳回来了,过不了多久就要去北地就藩,我让皇后安排下,过两天让老四两口子回去看看你们。老四啊,你去送送你岳父。”
      徐达连忙跪地谢恩告辞,在燕王的陪同下离开了。
      “徐达是个厚道人,对朕从来都是忠心耿耿,真没有看错他。一个徐达,一个常遇春,还有一个汤和,都是除了咱们家人外,我最信任的。你看他就是一个纯臣,不贪财不恋权,本本分分。你不要觉得他是老四的岳父就对他有防备之心。”
      “儿谨遵父皇教诲。儿与燕王毕竟一母同胞,他年少时争强好胜对我多有不服,自从娶妻生子后愈发稳重,在诸位兄弟中最是尊敬儿臣。有他镇守北方总比其他人放心。”
      这边朱棣陪着徐达出宫,两人相视一看,都默契地没提刚才发生的事儿。徐达问着女儿和外孙的近况,朱棣认真地回答着。不多时就到了宫门口,二人才道别。
      朱标从御书房出来刚到东宫,就有小太监过来回话。
      “奴才几人轮番换人不远不近地跟着,燕王与魏国公说着燕王妃与世子和小郡主的近况。魏国公又说了几句燕王妃在娘家过于娇惯,让燕王多包涵。又说燕王子嗣不如周王多,燕王的姬妾也才一人,怕陛下和皇后娘娘觉得燕王妃善妒不懂事,让燕王广纳姬妾,多生子嗣。魏国公行伍之人走路极快,不多时就到宫门口了,别的就没有听见。”
      燕王挥挥手让他下去了,沐英的话言犹在耳,对燕王他真的做不到绝对放心。
      回到房中,燕王把下午在御书房发生的事儿,一五一十告诉妻子,然后自豪地说:“岳父大人,不愧是久经沙场之人,反应很快。父皇和太子殿下都各种试探,都能轻松化解,说起话来合情合理滴水不漏,难怪深得父皇信任。”
      妙贞在一旁也是五味杂陈,这天家富贵,真不是常任能相守的。这父子、兄弟、翁婿之间真是各怀鬼胎,各种斗法。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733072/77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