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作者:澹台逍遥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0498章谈诸葛亮


      人们对成功者。

      都是比较宽容的,人肯定会有缺点错误,人无完人,有毛病才正常,现在的赵卫东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人了。

      有句名言:

      成功者是不被责备的。

      赵卫东的担心,说明他还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并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还很冷静、很理智,谦虚谨慎是一个,特别好的品质,有不少的人成功后就忘乎所以,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听不进不同意见,我行我素。

      其实这是一种智商低的表现。

      聪明的人在取得成功后,会更加的小心,更加的谦虚谨慎,因为他在成功的过程中发现。

      要取得更大的成功。

      就要集中更多人的智慧。

      每个人自己的头脑就是再聪明,也是有限的,为什么从古至今,就流传着一句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是一个天才的至理名言,为什么呢?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言过其实,哗众取宠而已,三个臭皮匠,怎么可能顶个诸葛亮。

      诸葛亮只有一个。

      臭皮匠可以有无数个,为什么只有诸葛亮的,智慧之名流芳千古,而无臭皮匠之名流传下来。

      其实成就诸葛亮大名的。

      就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

      就像是让诸葛亮,名声大噪的七擒孟获之战,说的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仍要继续放他走,孟获及其他土著首领,终于对诸葛亮彻底信服了,不肯离去,孟获说:

      “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此后南中再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叛乱,这个谋略确实是,极好的谋略。

      照理说应该是。

      诸葛亮想出的谋略。

      因为他是三国时期,最优秀的军事家之一,可事实并非如此,这个谋略竟然是,失街亭的马谡提出的,诸葛亮是想要夺取魏国,占据中原恢复汉朝的王权,想北伐是原,可是因南部少数民族叛乱问题严重,便采用了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

      取得惊人的效果。

      从此南方少数民族,再也没有叛乱,蜀国的南方成了最稳定的后方,因此诸葛亮就能,毫无后顾之忧的。

      北伐中原。

      看到这些,可能有的人就会认为,马谡的军事才能,肯定超越了诸葛亮,不然他自己怎么,没有更好的谋略。

      要用马谡的谋略呢?

      而事实呢。

      并不是如此,诸葛亮当时也认可了,马谡的军事才能,才让他担任主将守街亭,可是他当主帅后,问题就暴露出来了,马谡确实是熟读兵书,可是他不能活学活用,死搬硬套,而且刚愎自用。

      才造成街亭失守。

      让整个战役失败,诸葛亮只得挥泪斩马谡,可能这就让很多人糊涂了,会有那么好的谋略的人。

      为什么?

      打仗就不行了呢?

      不能打仗的人,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好的谋略?这就让很多的人费解,其实,另外还有一句,至理名言回答了这个问题:愚者三虑必有一得,智者三虑必有一失。

      也就是说。

      诸葛亮是不可替代的,而臭皮匠是可以替代的,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韩愈的

      “马说”

      讲得更加的透彻。

      世有了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成现代的语言就是:

      世界上是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千里马,只是辱没在愚蠢的养马人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样,死在平常的马厩之内,并没有千里马的名声。

      日行千里的马。

      吃一餐要有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对待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

      只是这样的马。

      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

      但因为吃得不饱,力气就不够,他的潜在能力,也就无法发挥出来,甚至因为肚子饿,有可能想和普通的马一样,都有可能做不到,怎么能够让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

      对待千里马的方法对待它,虽然在喂养它,却不能满足它的需要,听到千里马的声音,却不能明白它的意思。

      却拿着鞭子面对它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呀!\"

      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从上面的古文,我们可以知道,诸葛亮也是一个,有识人之才的伯乐,他手下同时也有一班的谋士,也是他的智囊团,是协助他指挥打仗的,其实诸葛亮,就是在用自己的军事才能,在指挥打战,同时,也知道每个人再聪明,也是有局限性的。

      也有可能。

      会有考虑不到的地方,需要其他人的智慧提供互补,才能更好的指挥打仗,因为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不允许出现错误。

      只要有出现失误。

      付出的都是鲜血和生命。

      很明显诸葛亮手下,也有不少的智囊团成员,能够成为智囊,肯定是很有才能的,因此对于每个战役,每个智囊都有,自己的战略设想,都有战术意见,有那么多的意见。

      有那么多的谋略。

      每个智囊都能引经据典,到底要采纳那个智囊的策略,这就特别需要高超的才能了。

      这就要求。

      诸葛亮要有一双慧眼。

      知道那个智囊的谋略最好,更为高明的就是,还能看清每个智囊谋略的得失利弊,更加高明的就是,通过了解每个智囊的谋略后,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出更加高明的战争谋略。

      这才是主帅型人才。

      而像马谡这样的人,就不是主帅型人才,他只能是参谋型人才,虽然说讲起兵法,他能涛涛不绝。

      甚至比别人。

      看的兵书还多,甚至记得比别人还牢。

      如果他没有天分,只能是一个“匠”人,因为匠人只会,不断复制前人东西,只有技能技巧,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识,这样的人只会死搬硬套教条,这样的人因为熟读兵法,当参谋还是很称职的。

      他不管提出什么谋略。

      只是给诸葛亮参考的,诸葛亮能够看出,马谡的计策是好是坏,好的就采纳,不好的就放弃。

      因为兵法确实的前人的经验。

      也不是每个人。

      都能把所有的兵法典籍,倒背如流的,能够过目不忘的,绝对是极少数的人,因此就是诸葛亮,如此被神化的军事家,也需要有一帮的智囊,帮助他一起指挥作战。

      其实也就是说。

      诸葛亮也不是万能的,他也需要别人的智慧,为他指挥作战,提供众多的思路。

      可能有些人会说。

      诸葛亮也并不怎么样呀。

      其实真的这么说就浅薄了,诸葛亮确实是很有才能的,而且还是有多方面的才能,而那些参谋智囊,也确实是熟读兵书,晓畅军事谋略,但他们只是“匠人”而已,只能是提供主帅的参考意见。

      他们擅长的只是纸上谈兵。

      独挡一面他们不行,也就出现了,做为参谋极为出色的马谡,他第一次当主帅就碰得头破血流。

      葬送自己的性命。

      对于古代兵法,如果不能活学活用。

      如果只会照搬照套教条,这样去带兵,没有不失败的,马谡当时也就想当然的以为,他把营寨扎在小山顶上,士兵在冲锋的时候,居高临下,可以势如破竹,他以为敌人来了,肯定会向上发起进攻。

      而他的士兵住扎在山顶。

      再加上敌人远道袭来,本已是疲惫之师,再向山上攻击,士兵更是疲劳,而自己是守株待兔,以逸待劳。

      再加上又是居高临下。

      肯定是势如破竹了。

      可马谡没想到的是,敌方并不会听他指挥,还有他也没有想到,敌人数量那么多,敌方将领马上发现,马谡扎营有问题,山顶没有水源,也知道从山下往上攻,对自己不利,自己只兵多只要自己把山围住。

      山上自然不战自乱。

      最后大败而逃,被诸葛亮挥泪斩首,这就是“匠人”与“大师”的差别,因为匠人只掌握技能技巧。

      他从师傅那里。

      学会了知识,且具备了模仿的能力。

      其实匠人只是学会了,能复制前人东西就行了,他们只有复制的技能技巧,缺少对事物全面的见识,也就是说他们只会依样画葫芦,没有创新的能力,甚至不能活学活用兵法。

      其实学习兵法。

      重在掌握其灵魂,用兵要重势,这其实是千古不易的真理,在《曹刿论战》中,就有十分经典的描写。

      鲁庄公和曹刿。

      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冲锋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

      又登上战车。

      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全军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

      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都耗尽了。他们的士气低落,而我军的士气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这个战例。

      就是成功用势,战胜敌人的经典范例,在敌人三次冲锋,都无功而返的时候。

      此时敌方的体力已经耗尽。

      士兵的士气也低到极点。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669578/498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