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她公子的古代生活

作者:在坑底等你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表哥


      待解决完常庭县的一切事宜后,李沐言辞别养父母和妹妹阿紫后,便骑着骏马赶往平成县。

      一路上行人如织,大都是些过路的商人。

      平成与常庭是临县,地处雍州的地势相对平坦之处。雍州位于西北,地势复杂,有平原、山川,以及高原,是抵御外敌的重要军事战略之地,但历来是穷苦之地。

      礼朝成立后不久,随着蒙古国的败降,雍州的战略重地的地位也逐渐削减。蒙古国纳入礼朝的版图,经过多年的教化,蒙古大部分人都会说中原话,而雍州也成了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进行商业贸易的地方,从过去的穷苦之地,变成繁荣强盛的地方。

      草原上的羊皮、骏马、牛羊、奶制品等源源不断的从雍州流入中原,中原的丝绸、瓷器,粮食等也从雍州向西方传出,而处于欧洲的外邦人也有从陆上的丝绸之路千里迢迢来到礼朝,可见李朝荣的平成县首富的含金量是有多高。

      到了家中,李沐言稍事修整,打算去拜见父母,还未到便被下人告知父亲母亲在前厅待客。

      来的客人是谁呢?,李沐言向身边的小厮询问。

      “回大公子,来人是扬州府舅老爷家的大公子钱通文。”,小厮回答。

      心里有了底,李沐言由小厮带着去了前厅,刚进大厅,便看见旁边椅子上坐着一个年轻人,对着他父母有说有笑,嘴里喊着姑姑、姑父。

      “父亲母亲,沐言回来了”,众人听见声音朝他看了过来,李沐言喊了声:父亲母亲。看到他来了,李父向他介绍,“这是你舅舅家的大儿子钱通文,比你大两岁。”

      年轻人忙起身,“这就是沐言表弟吗?果然一表人才。”李沐言向他行礼,“见过表哥”,李沐言虽然知道李家的一些事,但对舅舅家的事是丝毫不知。眼前的男子,相貌俊美,言谈举止自然大方,没想到是自家表兄。

      钱通文一路舟车劳顿,李父见他精神不佳,便让小厮安排他去客房休息。钱通文自小体弱,近些年好了些,但一路上舟车劳顿,他身体极度疲惫,先前同强撑着姑父姑母、表弟说了会话,一回到客房立刻熟睡过去。

      钱通文离开后,李父便严肃地告诉沐言,钱通文来李家的目的。

      李沐言的外公钱老爷致仕(退休)后,便跟着儿子扬州刺史钱萧和一起住,几年前中风瘫痪床上,这两年有些好转,勉强能够开口说话。

      李沐言认祖归宗后,李父便修书一封,将事情告知钱家,老爷子一听此事很是激动,喊着要见见沐言,钱萧和便让大儿子去李家将沐言接到钱府。

      外公要见他?李沐言有些意外,既然钱通文来都来了,他肯定是要去钱府一躺了。向李父表示愿意去看看外公,李沐言便回去了。

      李沐言对外公家的事知道的不多,便问云儿,“今天表兄钱通文来家里,我对他家不太了解,你把你知道的事跟我说说吧。”

      正在清理橱柜的云儿停了下来,听公子询问舅老爷家的事,便走到他跟前,将自己所知娓娓道来。

      据云儿所说:舅舅钱萧和是个大官,膝下育有二子二女,二个女儿都已出嫁,大儿子钱通文,年二十,聪慧好学、性格温和,很得李家上下喜爱。

      小儿子钱通武,年十六,性格任性张扬,喜欢玩乐,以前很喜欢来平成玩,李家下人对他避之不及。前年他来常庭拜见李父李母,出去玩的时候将福生带了出去。

      如果只是玩乐还好,他竟将福生带去青楼,还好青楼里有李老爷生意上的熟人,托人给李家报信,将福生给领了回去,打那以后李家上下便不待见钱通武。

      李母听闻此事很是气愤,便修书一封给舅舅说明此事,舅舅将小儿子训斥了一顿,此事才罢休,后来钱通武便很少来李家了。

      稍微了解了舅舅家的一些情况,李沐言想起自己对福生的承诺,便拎着装满零食的大包、小包去了福生的院子。

      刚到院前便听到院内声音嘈杂,步入院内,发现福生与几个小厮围在一起吆喝着,走近一看,原来他们在斗蛐蛐儿。

      小厮们见是大公子来了,纷纷停了下了,站成一排向他行礼问好,旁边的福生犹豫着喊了他一声“哥哥”,这场景让李沐言很是受用。

      让小厮们收拾了还在地上撕咬的蛐蛐,李沐言拉着福生的手走进屋内一同坐了下来,他将一些装着奶糖、蜜饯和糕点的零食包交给一旁的丫鬟,嘱咐她每天给福生拿点,不可多食。

      李沐言将留下来的一包云片糕打了开了,喂给焦急等待着的福生。

      看着福生吃的脸颊鼓鼓的,一脸享受的表情,嘴里嘟囔着,“好吃”,素来不喜甜食的李沐言破天荒地尝了两块云片糕。味道香软,甜度对他来说还是高了些。

      看着福生,李沐言觉得若不是他天生痴傻,现在定是个翩翩佳公子。李家将福生养的极好,虽然痴傻,但是很是乖巧懂事,讨人喜欢。养好这样的孩子,可见要付出多少心力,难怪母亲身体羸弱,不过也有可能一半是因为他,李沐言这样想着。

      见福生吃完点心,李沐言拿出手帕给他擦去嘴边的点心屑,又和福生说了会话,问他喜欢吃什么、玩什么,跟他约好下次陪他出去玩,之后才离开福生的院子。

      之后李沐言也没再见到表哥,直到第二天,李沐言清早出去,才碰到一觉睡到今早才醒的钱通文,两人“表兄表弟”的寒暄了一阵,钱通文邀请他一起出去玩玩,李沐言闲着也是闲着,便陪着这位表兄出去走走。

      李沐言虽然每年都会来平成祭祖,但是很少在这里游玩,对平成县反而不太熟悉。钱通文来过几次,每次都会到处逛逛,倒是知道一些去处。

      他们来到一处叫做鸳鸯湖的地方,虽然已入秋季,大部分荷叶已经凋零,湖面上还是有一些荷花还绽放着,向人们呈现它独一无二的美丽。

      湖面上偶尔游过几对鸳鸯,湖水清澈,将湖中心的亭子以及远山映照在水中,看起来别有一番风味,确实是个好去处。

      如此美景,李沐言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一首《洞庭湖》, “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他知道诗人写的是湖中夜景,只是想不出其它合景的诗句。

      身旁的钱通文是个实在的文人,听见李沐言念的诗也未嘲弄他,只对他说着赞扬的话,李沐言有些羞愧,自己在一个古代文人面前卖弄学问,实在是班门弄斧。

      李沐言与钱通文步入湖中心的亭子里观看风景,因为已经错过观景的最佳时期,一路上遇到的人也不算很多,亭子里已经有一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倒像是一家人过来游玩。

      李沐言和这些人中,年长的男人攀谈,他说他是从临县过来的商人,此次来平成是为了采买一些货物,因为路途很近,便带着家人出来散散心。

      这位老者气度不凡,见多识广,又加上知识渊博,几人便又多说了几句。

      时间过得很快,说说笑笑之间已是日斜西山,李沐言与钱通文就此打道回府。

      回程时,听说李沐言是习武之人,钱通文有些艳羡,说他从小便体弱多病,一直无机会学习武艺。

      礼朝历来文武并重,对科举人士各方面的考察相当严格,尤其是君子六艺,朝廷认为,为官者若无健康的身体是无法担负起繁多的政务,因此钱通文止步于举人不前。

      经过多年的调养,钱通文的身体已经好转,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生病,前几年他来鸳鸯湖游玩还是坐着轿子来回,现在步行已无大碍,仅仅会有些疲乏。为了仕途着想,钱家这两年也让钱通文学习武艺,由于从未学过,钱通文学起来颇为吃力,但是现在也能够应付科举了。

      礼朝开设文举、武举,文人精通六艺者为佳,寒门学子也书院也会教习,武者要求识文断字(精通兵法谋略者为佳),非常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这样说说走走,不多时他们便回到了李家,刚好天色微暗,大概酉时二刻。

      李家设了晚宴来为钱通文接风洗尘,一家人坐在一起,推杯换盏,好不热闹。期间李父李母想多留钱通文几日,他以在准备明年科举,事务繁多需早点回去婉拒,约定好再休息一日,后天便带李沐言去扬州。

      李父李母见他如此坚定便就此作罢,又问了他一些科举的事情,晚宴结束,众人各自回自己的住处。

      因为李沐言要去舅舅家,总不能空手而去,李家在第二天一早便去采办好一些礼品,让沐言带去扬州给舅舅、外公。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长评2
    本文文笔流畅,结构完整,主角身份设定较为新颖,金手指特殊,值得一看。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162347/6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