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第1章
对于萧定,我对他的感情是随着偷大文章的推进,随着小陈对他情感的变化而逐渐变化。在他对小陈欺负狠了时,也会像别的读者一样骂他一句:“渣定”,毕竟心疼小陈是从头到尾的,可至始至终也对萧定没有太多的恨,更多的是怨,恐怕这都源于对其童年不幸遭遇的同情,而在他心狠手辣、冷漠无情的背后有品位到一些人情味,感受到丝丝情意,又让我对他的好感增加了几点。他聪颖、严格、勤政,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不管是不是出于权力的贪恋,都不可否认在这个皇帝的统治下,多数老百姓还是可以安稳度日的,他和日后的萧谨比起来,更适合这个宝座。
作为一个人来说他有很多的缺陷,作为一个皇帝来说他还是当之无愧的。
“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蝴蝶效应”,西方有这么一个歌谣,更形象得说明了这个道理,讲的是一个坏了的钉子造成了一个国家的覆灭,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件事,却因为种种偶然的交织而形成了最终结果的必然。回到《将军令》这篇文章,当年□□的皇后娘娘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场宫廷后宫的争斗,经过盘根错节的关系,会发展到皇帝献表投降,强敌压境这样的地步,她是怎么也不愿承认,这件被铭刻在历史耻辱柱上事件的始作俑者竟然是她。
一次贪欲——巫盅之术,改变了一个纯真少年——萧定的命运,而当这个孩子韬光养晦,最终手握生杀大权,站在权利最高顶峰的时候,他的怨恨瞬间爆发,利用帝王的龙威更改了很多人的命运转轮,有的就此停歇,有的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他自己也和其中一个人的命运纠缠在了一起,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是剪不断,理还乱。
一、
年少的经历,让萧定饱尝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从中学会了如何逆境中求生存,如何利用消沉麻痹对手,如何在黑暗中忍耐从而盼来希望的曙光。这也为日后再次失势后的生活奠定了基础。本该青春叛逆的时期,因要顾全大局,均被压制下来,而当束缚被取消时,萧定立刻释放历年所积的怨愤,再加上对导致他幸福生活终结的人的痛恨,使这个少年性格发生了质的巨变,登基后立刻进行残酷性报复,心狠手辣令人惊骇。并且至亲的先后背离的多重打击下,除杨梁外,不再亲信于任何人,变得越来越多疑,哪怕是曾在自己落魄时给予自己点心的韩有忠。他事后重重奖赏于他,却并不相信此人会对自己一辈子忠心。在他心里,只有杨梁,只有这个幼年相伴、青梅竹马的爱人,是会永远忠心于他的,虽然经过登基后一系列事情后,杨梁也与他渐行渐远,萧定内心始终不愿意承认是自己暴虐的行径使杨梁失望,从而两个人疏远这一事实。“遇燕事件”恰好给他找到了恨的源头及理由,是这个女人,是她害得他和杨梁感情不和,她是这种恶劣变化的罪魁祸首。由于杨梁愈加与自己隔阂,一方面,他紧紧拴住杨梁,却也在地方顺从他,希望他能回心转意,和自己和好如初;另一方面,萧定将恨的砝码加注在遇燕的身上,尽管是这个人已经消失了,却丝毫不能减轻萧定对她的恨,因为他已经认定了爱情,他最后也是唯一拥有的情感之线是被这个女人扯断的。
二、
若不是遇燕与陈家有血缘关系,那就是上天的有意安排。
如果陈则铭不是如此面容,那么这对君臣或许会成为君明臣贤的典范,毕竟萧定也是惜才之君。如果陈则铭晚些遇到萧定,在萧定明白杨梁的变化源于自己而非他人之后,那结果或许与后面大相径庭。然而就像萧定所言,即使假设了,人生会重来过吗?答案当然是不会。当萧定看向杨梁时,尽管杨梁故作轻松,还是被他看到那一瞬的真实,不信任与不理解,而后的笑容更是在欺骗他:杨梁,你在后悔没有救那个她,你在担忧我会迁怒他,既然在你心里我已如此,那我再错些又有何妨。有如赌气的心理作用,让萧定和陈则铭这两根本不相干的平行线相交了。
萧定第一次看到那副面容,遇燕临死前那扭曲怨恨的脸就会在眼前晃,有如阴间追来的报应,令萧定觉得十分恐慌,他讨厌、害怕这种感觉,这种感觉曾伴随他多年,顶着有名无实的太子虚衔,呆在阴冷的东宫里,而即使那时至少他还有个避风的港湾,而现在……恨是需要发泄的,恐慌也一样,看着那张脸被逼迫、抵抗不得的样子实在是种快事。
那颗逍遥丸,究竟是萧定想让陈则铭重蹈遇燕额覆辙,还是想看看杨梁会怎么做,难以判断。而杨梁不仅救下了陈则铭而且还与他越走越近,这让萧定十分恼火,杨梁还是对遇燕旧情难忘,不过是长相相似也让他如此上心。而此时恰巧听说陈则铭与其表妹之事,于是招荫荫入宫,一来,让杨梁爱莫能助;二来,让这个“遇燕”尝尝失去爱人之苦,以报“她”当年夺爱之恨,或许还抱着我得不到的,你就更别想得到的想法。这是精神上的折磨,远胜于身体上的伤害,时不时让这对恋人相聚,送只木猴、玉狮子之类的玩物,不用看都能猜到陈则铭是什么样的表情,也能让除了国事还是国事这种无味的生活有些趣味。
萧定对陈则铭的恨随着杨梁对越来越忤逆与日俱增,他嫉妒杨梁对陈则铭的保护,那种感觉本来是该属于他的,而杨梁越说此人有才,他越是打压不用,不仅如此更加变本加厉地折磨、侮辱陈则铭,将对杨梁的不满全部发泄在陈则铭的身上,然而随着和陈则铭相处日子的增多,那张脸对他的冲击也渐渐开始消减,有时心情愉悦时,看着那张脸也不觉得有那么不舒服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杨梁的突然辞世。
三、
杨梁的死给萧定巨大的打击,那是他唯一的爱人,当年杨梁为了保护遇燕发下毒誓,如今真的应验了,萧定虽然知道杨梁的死是匈奴所为,却将其归咎在陈则铭身上,一时恍惚甚至拔剑要杀他,然而陈则铭那抵挡的几招就如杨梁在世一样,一时间萧定怔住了,也是从这时起他发现陈则铭竟然几分像杨梁,他似乎已经当他就是杨梁了,他要陈则铭主动取悦他,而陈则铭的眼泪使他明白,这个人并不是他,杨梁曾经说过此人有才干,而且自己也听他谈论过兵法,只是没有实践过……也许此人真是将才,就算不是,也可让其就此死心,毕竟给杨梁报仇,重振□□国威是当务之急的,不妨一试。
陈则铭第一次出征,大获全胜,不仅使朴吕国弃暗投明,还引得周遭数十国前来朝拜,□□国威大振,也令萧定龙颜大悦,对于这次的功臣陈则铭,及其跨越冰川作战的奇迹令萧定终于另眼相待,惜才之心,使他对陈则铭有了些好感,随着的是折辱之意减退。
在他酒醉时,将他送入自己寝宫,望着他的睡颜,轻轻在他手心上划着,似乎床上之人是他的爱人。即便是听到他喊“荫荫”除了一脸醒酒水外,再无其它动作。甚至开始和他说些心里话,并在战后洗劫朴吕国这件事上,力保下了他。在随后的战役,不设监军,战后亲自视其伤势,并赐予名贵药物。
自从陈则铭第一次出征后,萧定再也没有随意碰过他,虽也不时招他入宫,却都是谈论国之要事,而私底下交流的事情更表示他已视陈则铭与他人不同。随着萧定第一个孩子敬王的降生,初为人父的他更是将陈家宠上了天,一时间陈家圣眷方隆,京城无双。
太后的话,让萧定终于醒悟到杨梁与自己的隔阂,并非一个遇燕决定的,而是他自己造成的,甚至察觉到自己曾有要杨梁死的念头。不禁大受打击。而不知从何时起,或许就是陈则铭出征前那个晚上,当他看到陈则铭运用杨梁的招数时,他对杨梁的感情开始有些转移,甚至看到陈则铭转身就认为是杨梁要走。他近乎恳求的挽留下陈则铭,尽管周围有那么多宫人,他仍感觉到恐慌,想找一个能给他温暖、让他心安的地方,以前是在杨梁身边,现在……竟然是陈则铭,这个他曾经视为发泄工具的青年。他拿着玉讲着往事,他要陈则铭和他同塌而眠,这样他才能放心入睡。
如今的陈则铭对于萧定如同逆水中的浮木,为了让他适应男子之间的□□,萧定不反常态,不再去逼迫他,而是主动去取悦他,就是要让陈则铭忘去以前的痛而体会到这期间的快乐。他已经失去了杨梁,而这个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总之,他不想失去。
萧定多疑的性格不会因为他对陈则铭渐生好感而消失,在私下谈论朝中之事时,他从不将自己的想法透露给他,只是听陈则铭的意见。律延的事让他瞬间就疑心到陈则铭身上,而看到他必死的忠心后,萧定就不再追究,甚至尽量给他解围,将谈话保持在良好的气氛中,不再给人居高临下压制人的感觉。
就算是床弟之间,萧定不再对他抱亵玩之意,尽管还时不时戏弄他一下,却也无太多恶意。有时候对他也是异常的温柔,突然颊上一吻,令两个人都是一怔。不知何时,一种莫名的感情开始滋生发芽。
当年杨梁不愿做佞臣,至少他还爱萧定;而陈则铭从一开始就是皇帝逼迫的,如果说对他的感情,可能用恨字更靠谱些,在陈则铭心里,萧定夺了他的最爱、毁了他的尊严,尽管现在萧定对他已判若两人,但从小受的教育,令他无法接受被压在男人身下的屈辱,却无论怎样都是隐忍,而陈则铭的这种性格让萧定很是不喜,特别是他能感受得到那隐藏在深处的不甘心。
四、
一次无意间的偷窥,荫荫看到了让她震惊的一幕,从而成了宫变的参与者。而萧定从一开始就已掌握了一切,而作为荫荫恋人的陈则铭,萧定不希望他牵涉到这个这件复杂的事情中,所以提早警告他不许二人继续来往。经过以前的事情,他似乎开始相信陈则铭的忠心,却仍不免怀疑,毕竟荫荫和陈则铭的关系非比寻常。当前线再次告急时,他是权衡再三才让陈则铭出征的,并且一反上次派了自己的心腹太监韩有忠做监军。而此时萧定也在做个试验,在他看来,人性就是有仇必报的,他要看看有这样开头的人,究竟可以对他对他忠心到几时。不得不说萧定的性格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要证实他的判断是正确的,所以接到密信时有大笑的冲动,他终于可以将陈则铭撤换下来了,以免成了宫变的外援;另一方面,他却想信任陈则铭,所以在大笑的同时他也会很愤怒,因为他觉得被背叛了,只有相信了,当结果相反时才会失望,从而变成怒气。
萧定自小聪颖,旨意出去后就发现自己中计了,然而他决定将计就计,迅速部署对策,急招吴过上京委以重任,一切都安排好了,等着就是将陈则铭打入天牢后,引出那个幕后指使者来。吴过在行刑时突然出现都是萧定安排好的,受审,主谋出现,报信,下旨,阻止,然而这一切打得都是时间差,在这个过程中,萧定或许会想到陈则铭会受伤害,但是他刻意忽略了这一节,为了大局,哪怕牺牲自己也是一样的,人不心狠难成大事。这次倒真的不是针对陈则铭而为之,有些不得已而为之的意思。
而当陈则铭带着身心俱伤的躯体来见萧定时,萧定除了说了些场面上的话再无其它安慰之语,这点连吴过都看不过去。然而萧定却不以为然,其实自从他派韩有忠监军,就有鼻子灵的嗅出了皇帝对主帅的不信任,萧定要的就是这种感觉,他是故意冷落陈则铭,他要有夺他兵权的理由,当他让陈则铭戴罪立功时,似乎已经猜到了这次仗可能会败,果然不出所料,陈则铭大败而归,萧定也终于将他削了兵权,并有了暂时不再起用他的理由,这样也断了荫荫他们利用陈则铭的兵权而反的可能性,陈则铭也避嫌了。而萧定没想到的是,陈则铭因此患了严重的头痛病。萧定还曾疑心过他是借托病辞官,由此看来萧定不希望他辞官,是打算宫变之后,重新起用他的,而那时就没有荫荫这个问题了。然而天就是那么不随人愿。
五、
宫变当然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当萧定看到当夜唯一宿职的将领时,不禁苦笑,他已经做了足够的努力让陈则铭和这件事无关,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撞上了这个节。调将吗,时间不等人,差一点就功亏一篑,不得已按计划行动。这也是为什么后面萧定会说过:“什么为什么?因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不让你烧死她,难道等他们回过神出来杀我?”不禁概叹,天意弄人。而当得知荫荫死讯后,陈则铭的反应远远出乎了萧定的意料。而当陈则铭质问萧定时,萧定的一时意气之举绝对是火上浇油,令陈则铭彻底失去了理智,做出了最冲动的举动:弑君!在封建社会,直视君王都是不敬,何况将手扼在天子的脖颈上。作为皇帝的萧定被臣子如此犯上,自然是龙颜震怒。当陈则铭以当年的遇燕为由逼迫萧定写下圣旨后,也清醒了不少,立刻撕毁圣旨磕头以求家人平安,却让萧定误会了其心中也有三弯九饶,并非真正忠厚老实。而此时萧定也已经是怒火渐消,陈则铭的举动无疑给了个台阶给他,让他找到了君王的尊严。当萧定看到满脸泥土泪水的陈则铭,亲自用袖子给给他擦抹干净,类似的情景也发生过,当他看到仍是一身囚衣的陈则铭,立刻埋怨吴过,怎么不给他换身好衣服,而第三部最后他看到落魄的陈则铭会觉得不适应,在他的心中,他的人就得是威风的,一箭风驰电掣,身后一片叫好,得是这样光彩照人的,可什么时候陈则铭在萧定心里也成了他的人?
将陈则铭关进天牢,在萧定心里这是顺理成章的,不管怎样你都是犯罪了,看后文萧定还真没有动他家人之心。而这句话在陈则铭那儿就成了你刚才的努力都是白费,进天牢就意味着连坐家人。而萧定刚才的举动在他看来是种玩弄,悔,害了家人对萧定抱了不该保的希望,伤心,萧定竟然会这样对自己,在他心里,自己不是应该和别人不一样吗?
萧定看到陈则铭反抗时,并没有任何举动,只是蹙紧眉头,而当看到陈则铭对他不屑一顾的表情时,却是无名火起,这似乎和以前的一幕相似了,当萧定看到陈则铭要走时,以为是杨梁,立刻厉声喝他站住。而这时的心火,又代表什么,也许真应了太后的话,即使杨梁不战死沙场,他一再忤逆自己的结果可能就是……杀心往往就是一瞬间,这是他一直不愿意承认的,却在此时得以了证实。而那一箭射出,不就和律延一箭重合了吗,萧定突然意识到从什么时候起,在自己心中,陈则铭和杨梁似乎重合了。那一箭他失去了杨梁,这一箭时不时又要失去另一个人?
六、
萧定的意气之举,成了导火索,让陈则铭终于放弃了忠诚的信念。不知是不是那一箭让萧定的心里起了变化,他还是有些后悔了,或者说怕了,以至于当再次看到陈则铭时,才有些轻松。他不想再追究什么了,只希望对方给自己一个台阶,这样他就可以保下他了。然而他不知道陈则铭在狱中的痛定思痛的打算,只看到这个人是丝毫不给自己面子,陈则铭的性格本就被萧定不喜,何况又是这个时候,自然引得龙颜大怒。他要惩罚陈则铭的顽固、不识好歹,着实让其吃些苦头,此时真的又是意气所为,如果说按律治罪,不如说是和陈则铭怄气。而当他恨恨地写下“遇大赦之日,亦不得赦免”时,还是有些犹豫,这句话写下就是表明他再也见不到他了,就如他刚才想保他一样,归根结底还是不想失去。
最终还是狠心掷笔。
七、
当萧定和陈则铭再次见面已是四年之后,陈则铭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了政治中心,然而此次他是来复仇的。萧定虽然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却也看出来此人的改变,惊涛骇浪收于眼底,自己的若有所思也无法动他,两个人对垒,最可怕的是你对对手的不了解,而这也是萧定为什么要防他,这样陌生的陈则铭让萧定从心底担忧,何况还有那次弑君的前科,所以每次出征,他都会部署大量的兵将来防御。他本预计救驾后就找个借口那换掉他,没有兵权的陈则铭就对他够不成太大威胁了,然而事不随他愿,他越这么想,前方就越不太平,他给陈则铭的兵将少,并非他想借沙场杀人,如果是那样他就不会有以后的疑问,为什么从没有想过要除掉他,他给自己的结论是自己太糊涂了。他是要让陈则铭打败仗,这样他才有理由像上次那样夺他的兵权,然而陈则铭真是战神,即使那么少的兵将也依然场场俱胜,这不能不让萧定郁闷,以致每次听到他取胜,都是高兴不起来。而上次做的实验,依然没有结果,他还在继续做着,这个人究竟被逼迫到什么地步才能会反,所以听到杜进澹说陈则铭依然没异动时,他也是无法高兴,这种感觉长达数年,也让萧定对陈则铭生出一种特殊的恨,一是,时时得提着心,二,就是自己论证一直得不到验证。而这种感觉终于在陈则铭逼宫时,得到了纾解,也让萧定找到了恨的源头,从而感到格外的畅快。
八、
萧定被陈则铭软禁于深宫中,本来他等待“死”,却被告之“活”,而活必死更难,那是他最不堪回首的一段记忆,却被人又放了回去,让他重新体验生不如死的痛苦。这宛如一个轮回,当年废太子萧定,现在的废帝萧定,虽然称呼不一样,却是一样的落魄,一样的浑浑噩噩,从前的感觉全都回来了,这不能不让萧定再次重拾那种恨,以前是太后那些人,现在则是陈则铭!这是彻骨的痛恨!
萧定和陈则铭本来是有很多次机会可以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从而往好一些的方向发展,然而不知是该说天意弄人,还是他们的性格导致了不可化解,最后变成了刻骨的仇恨。这不能不让人叹息,如果大略的看文,估计都在想他们之间除了恨,根本就看不到情,我只能说他们的这段情产生的太特殊了,埋得太深了,以至于不仔细看是看不到的:
在我看来,陈则铭对萧定的好感最初建立在他对他的知遇之恩上,而后就是肌肤相处,性能产生出情,这不是没可能,至少已经让陈则铭觉得萧定应该待自己与他人不同。再后就是他第一次出征后,萧定对他不再亵玩,而是比较尊重,有时依赖,有时温柔,不能不让他有些心动,而比较关键的是,那次萧定主动取悦陈则铭,让他知道男子之间也会产生这样的快感,以前的坚持是无谓的。
而萧定对陈则铭开始的好感就是他的确是个将才,后来他发现自己和杨梁的裂痕与遇燕无关,陈则铭也确实对自己忠诚,而关键的是,有时候,陈则铭像杨梁,他对杨梁的感情开始转移到陈则铭身上,他失去了杨梁,他不想再失去这个。
文章仓促而成,本来想写萧定的心路历程,因为看到最近有些人发言,实在对萧定有些不公平,所以打算写文,算是为他说几句话吧。没想到后文把小陈也带上了,感觉文后面已是乱七八糟了,不知所云,而且也没想到篇幅会这么长。以至于后面第二部、三部都没时间写了,所以就此先停笔了。也许有时间会继续写吧,只是也许。
以上观点都属个人观点,希望不同观点的tx谅解。(病句、错词一大堆,我懒得往回看了,大家凑活看吧)
最后一句:偷大,加油啊!我动笔的前提都是建立在你有这么好的文的基础上啊。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