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自由行

作者:水中的落叶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164章,开启制造模式,(中)


      至于选择何种枪支,喻梅萍心中已有定论,她不想再从火绳枪开始,亦步亦趋的慢吞吞跟着世界潮流,因为那是要死人的。那样的战场,必然非常惨烈,那样做必然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何况人的耐久力是可以练出来的,而某些爆发力是天生的,面对像猩猩一样的蒙古人,满洲人,短兵相接,单兵对抗是非常不明智的。既然基础工业的雏形已经有了,基础化工也在慢慢的开始,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单独要素,但它融入在三要素中间,提升工业基础的目的就是能够制造更先进的武器,来碾压原始的野蛮的生产力,非接触战斗是她当时跟房启成说的,喻梅萍也准备这样做的。
      早在浇筑特种钢模具时,喻梅萍特意关照王革命要制作几根直径6.4毫米的模心,这是她准备要拉拔无缝钢管用的,既然选择了6.4毫米直径,喻梅萍的设计指向已经很明确了,就是仿造臭名昭著的38大盖。许多人对38式步枪都是说的一无是处,什么贯通伤啊,射速慢啊等等,仿佛就是一根烧火棍。其实喻梅萍做了大量的对比后,发现38步枪对自己最合适,当时的日本人研制这一款武器是有他道理的。理由有不少,首先说说枪弹,步枪的枪弹直径,一般是6.5毫米和7.92毫米,后世的微冲不算,那太先进了。别看只差了1点多的毫米,两者之间的重量和体积却差了1.5倍,38步枪是6.5毫米子弹直径的,标准的日军单兵装备,每个士兵身上携带有三个子弹盒,前面一左一右各一个,各容30发子弹,腰后一个子弹盒,是60发,如果再加上步枪弹仓里的5发,总共携带有125发子弹,足以支撑2~3场中等规模的战斗,而同样的容积,7.92毫米的子弹只能携带80发;再说贯通伤,意思是子弹从前面进去,从后面出来不留在体内,那是因为38步枪的子弹射速高,射程远,贯通伤只有在没有遇到大动脉内脏器管和人的脑袋等重要的部位才能保证不会致命,但是中弹以后今天不死,不保证明天或者到下个月的今天不死,满族人的治病方式,是靠萨满来跳大神解决的,遇到了这种事情能不能够康复只有天晓得,但是至少保证中弹的人在战场上失去了战斗力;38步枪加上刺刀长度达166.3厘米,即便是短兵相击,也不惧对方,何况是士兵枪膛里还有子弹,打不过扣一下扳机就解决问题了;古代的火绳枪兵,是没有卧倒射击这一规矩的,因为子弹要从枪口里塞进去,还要加上通条,个子矮的人脚都要踮起来,那可是弓箭的好目标,可38枪是后装子弹,即便弹舱里面子弹打光了,压弹的过程也可以卧着,完全可以躲在战壕里不受伤害,如果配上一顶钢盔,各种防身的铁甲都不需要,这就大大减轻了士兵的负重;一支38步枪,加上刺刀只有8斤2两,而一支火铳,因为怕炸膛,枪管都做的又粗又重,没有几十斤是出不来的,许多火绳枪兵打仗的时候前面还要带个支架,否则无法保证枪的稳定;还有一点很重要,38枪的配件制作非常简单,除了木把都是钢制的是的,没有塑料,也没有冷轧不锈钢板做冲件,工艺上要简化不少;至于射速慢的问题,这不是目前能解决的,喻梅萍即便能出图纸,制作出来的公差也太大,1/10毫米的精确度完全满足不了,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制作出来的连发枪,子弹往往容易卡壳,还不如单发的。
      当然如果真要把这种枪造出来,即便按照眼前这个进度,喻梅萍估计也至少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火药的问题还没见踪影,所有的设备还仅仅停留在图纸上,子弹壳的冲压需要铜,现在远远不够。还有一个最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标准化,如果集合谷里所有的工匠,进行大协作大攻关,喻梅萍相信两个月就能搞出一把样枪,可是那又有什么用?如果造出第2把第3把,只要少微略有误差,相互的零件就不通用,子弹也不通用,这就回到了老路,必须要有一个标准化的工艺,生产出来的东西要流水化,每一个部门只做一样通用零件,这个规范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这需要时间和技术的沉淀。
      目前许多事情都是齐头并进,接下来就要有所取舍,该快的地方快,有的只能缓一缓,造枪这件事也属于缓的,先把基础打牢了。
      喻锦要出谷了,是喻梅萍让他去襄阳的,这一次他带上许多东西和人,一个工程队,专门修建十家庙到迎宾饭店这一段的路面,半条路面一修,保养期满了以后再修另半条。喻梅萍嘱咐,中间要留出冷热伸缩缝,缝里面就用猛火油提炼后剩下的东西填充,这样一来整个过程需要两个月,两个月之后,谷里的几座水泥住宅房也正好建成,有了用钢筋浇筑水泥的经验,谷里的两支工程队出谷去替换,建造新的迎宾楼大楼。喻梅萍准备建4层大楼,这倒不是她不能往上建了,而是她准备3层4层今后改成旅馆,既然是旅馆就要供水,屋顶上要建蓄水池,受动力扬程的限制,喻梅萍估算最多15米。按3米3一层来算,楼顶的高度已经达到将近14米,已经是极限了,不能再往上建了,在往上建就无水可供了,水泵现在虽然没有,但今后总会有的,只要锅炉能制造出来,动力就有了。
      喻锦还带出去一批商品,这段时间王革命已经铸造了不少铁锅铁铲和农具,还有许许多多的玻璃工艺品,喻梅萍准备把这两个铺面先开出来。
      所有的铁器都是民用的,连菜刀都没有一把,没有一样可以做得了凶器,跟打仗的兵器根本挨不上边。这段时间在刘养成的带领下,玻璃工艺的制作有了质的发展,加入了各种色彩之后,所做出来的摆件五花八门,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那就是精美无比,对于透明的东西,大明人的认知里面只有水晶,但水晶是要雕琢的,雕琢之后的水晶很难达到透明程度,价格也奇贵无比,而且不是彩色的,如今谷里生产出来的这些工艺品,不光是晶莹剔透,栩栩如生,而且还带着鲜艳的色彩,是个人都会喜欢的,当然价格也不菲,这是高端的东西,喻梅萍当然不会贱卖。
      那么多铁器出谷,对于眼下大明对铁料的封禁,喻梅萍当然也做足了准备,她耳提面命悄悄的对喻锦说了一大番话,让他回去对喻夏传达,并叫他转告喻夏,所有的环节一节都不能少,所有的证据都要保留。
      喻梅萍又另外交给了喻锦一个任务,就是派人到全国各地去收购稻种,各种地方的品种无论产量高产量低都要,如果有可能,最好能找到琼州那边,甚至更南面的安南和占城,那里的稻种更高产,当然与这里的气候环境肯定是不适应的,那就需要杂交,
      至于商行的名称,喻梅萍心里也早有准备,今后神农谷的队伍如果和外面交手肯定是要叫神农军的。武器也一样,肯定也是以神农为名称。军和民两者必须要分开,谷里今后所有出的民用产品,全部以迎宾为商标,那么商行的名称也就成为迎宾商行,这和迎宾楼饭店成为了一体,喻梅萍要把迎宾大道打造成迎宾商品的集聚地,迎宾商品以隐蔽的方式流入大明各地,不过批发到外面去的商品中间最好找几个代理人,让襄阳迎宾躲在后面。这件事喻梅萍跟喻夏曾经交代过,喻夏知道该怎么办。
      平板玻璃的制作还在准备中,平板玻璃和镜子喻梅萍准备作为下一批商品再出谷,东西要慢慢的推出来,让大明人要有个适应的过程,慢慢的接受。
      还有一个铺面正在筹备之中,那就是承揽建筑工程,这个事情不急,等道路开建,新的迎宾大楼起楼,再加上安装的玻璃窗,这样的实体广告打出来,不需要再花力气去推销。
      对于稻谷,喻梅萍对喻锦交代清楚,这是重点中的重点,一定要花精力花力气,不惜一切银两得到,因为这是今后提高稻谷产量的唯一途径。
      喻梅萍又把注意力转向到了3号谷里,王革命的模具已经打磨的差不多了,而且都已经镶嵌进了轧机之中,第1批喻梅萍准备轧制的全部都是圆钢,而且只轧制三个规格,直径6.5 、10和12毫米的,这三种规格只要质量合格建造三层小楼房已经足够了。
      轧制的过程喻梅萍正好有事,没有去现场,不过她一再提示王革命,操作现场的工人,一定要事先演练许多遍,这项工作太容易出安全事故了,现在的轧制钢材,不像后世那样是全自动的,每一道轧制的过程中间,工人都要拿着铁钳,把上一道轧出来的通红的铁条,塞进下一道工序的模具口中,这项工作虽然出的力气不是很大,连女人都能上岗,但是危险性很大。爷爷的地条钢车间,就有一个工人因为一个疏忽大意,大腿被烧红的钢材烫了个对穿。
      辛苦浇灌的的果树,马上就要结出果子来了。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5202177/166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