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探亲
第二天,天还未亮,石大力一家已经点起火烛,全家在黎明的昏暗中忙碌起来。
最痛苦的莫过于柱儿了,从被彩姑叫起,到迷迷糊糊的让彩姑帮他穿上了衣服抹了把脸,再到食不知味的半闭着眼吞了早饭,直到出了门,被冷冽的冬风一吹,这才算是醒了过来,摸黑出了村子,他开始有了精神,好奇的东张西望了起来。黯淡的灯笼只能照亮一小片地方,好在出门时已经略有天光,正在一点一点的亮起来。柱儿难得这么早起来,凌晨的山路令他觉得很是新鲜,黑乎乎中,与白日里见的都不太一样,被积雪压弯的林木树影迷蒙,白雪发射着有限的光线有些阴森,远方的山林全是黑乎乎的一团,与黯沉的天色若即若离。鸟儿们都还没出窝,寒冷压抑了所有的虫儿,周围静的有些毛骨悚然,只有他们一行,在泥泞又打滑的山道上一深一浅的脚步声与沉重的喘息声,听一清二楚。
山路很不好走,虽然羊肠小路因为来往的山民而踩光了积雪,但泥泞的路面混着晨间冰冻的雪水,时常打滑。石大力费力的牵着毛驴,扶着驴身上驮着的包裹,同时又暗中注意周围的动静,以免遇到意外;彩姑一手牵着杏儿,让杏儿也抓着柱儿别走散了,另一手时不时的帮着丈夫扶正毛驴,更是隔三岔五的扫视一下身边的三人,生怕走着走着有孩子落了队。
难走的山路直到正午,才因霜冻被阳光融化而变得略微好一些,柱儿与杏儿也从刚出发的兴奋与好奇,因为连续的步行而疲惫的无精打采。石大力早已预料到这个情况,所以才借的毛驴,一则可驮货物,最重要的是还能给媳妇孩子们当坐骑代步。只是,驴只有一只,石大力就在早晨路稍微好走了些后,趁着孩子们兴致昂扬时,让彩姑先坐上毛驴,留存体力,到了孩子们感觉到累了,就换成两个孩子同骑毛驴,彩姑下来走一会儿。由于早饭吃的早,加上连续赶路体力消耗大,午时大家感觉到肚子饿了,取出准备好的干粮边走边吃,却不歇脚,生怕耽搁了时间,不能及时赶到九山村。
到了将近傍晚,毛驴前一晚吃的玉米甘薯高粱等混合的精饲料终于体验出了作用,不光驮着一身包裹还有彩姑以及杏儿,柱儿则趴在爹爹的背上打盹,一家人的重担全压在石大力身上,艰辛的赶路,好不容易在太阳刚落山时,将近了九山村,见到了前来等待迎接的彩姑大哥王大、柱儿和杏儿的大舅。王大是个实在的老实人,彩姑没出嫁前,王大一直对这个妹妹爱护有加,因而兄妹两关系很是不错,久别重逢,两人都红了眼睛,握着手久久没说出话来,梗咽的喉咙里了。
剩下不多的路就好走的多了,王大帮着石大力牵起了毛驴,石大力只需背着依旧半梦半醒的柱儿,彩姑和杏儿已从毛驴上下来。彩姑与大哥走在一起,听大哥王二谈着家里这些年的状况,杏儿就牵着彩姑的手,也在一旁细细聆听。
王二告诉彩姑,父母一切安好,身体也还不错,能吃能睡,听到她回来很是高兴,这些天总说着要好好看看外孙。彩姑仅在柱儿出生不久后,带着柱儿回过躺娘家,之后包括六年前那次回娘家,都没把柱儿带上,杏儿更是一次也没去过九山村。
王二还说,兄弟妹妹中,除了他家三个彩姑见过的娃子,小妹与小弟都有了娃,尤其是小弟。说着,王大也有些乐开了,边对彩姑与王大力说着边比划着巴掌:“这小弟阿添,真够行的,六年前娶的媳妇,之后一年一个崽生到现在了,五个,整整五个!全是男娃。弄的他现在都快不敢和媳妇睡一起了!”彩姑听了直咂舌,连连说小弟王添的媳妇不容易。那会儿她见着王添媳妇阿云时,他们刚结婚,一个刚刚十五岁的小丫头,单纯的不行了,没比现在的杏儿看起来大多少。
杏儿听着,觉得干娘的娘家,哦,应该说是姥爷姥姥家,似乎挺热闹的,有那么多的兄弟姐妹,除了彩姑的妹妹也就是她的阿姨外,都住在一个大屋子里,平时肯定特开心。直到她看到了那间所谓的大房子以及几天留住与亲戚们的交往后,她才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简单可笑。
不过此时,一行人依旧有说有笑,谈论着过往的趣事,说着新的变化,很快就到了九山村。
没离开过石家村的柱儿和杏儿,都吃惊的看着比石家村大上数倍的九山村,杏儿还好些,虽然对幼年时没了印象,但也许记忆中还深埋着一抹行过千里的痕迹,惊讶只维持了第一眼就平复了;柱儿就不行了,因为后半段的路都是他爹爹背负着他走的,他还好好睡了一觉,这时,精神矍铄,唧唧喳喳个没完,甚至还借着此时挨家挨户中的朦胧灯火,试图点一点究竟有多少房子!只觉得怎么数也数不明白,房子后面还是房子,看不到的地方似乎还有更多。柱儿立马得意了起来,他在想:回去可以好好和小伙伴们吹吹牛了,我的姥爷姥姥家,是这么一个大地方!
只是,当对姥爷姥姥家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待与憧憬时,真正到了门口,柱儿傻住了——那散乱细木混着泥土垒的篱笆,破败的间隙可以清清楚楚看到院中的屋子,的确实三间屋子,但一点儿也不大,甚至比他和杏儿的睡房看起来都要狭小。墙头顶棚亦如篱笆般岌岌可危,只觉得积雪随时都有可能把房子压塌。
彩姑没说什么,但杏儿在一旁听到了她轻轻的叹息。彩姑不动声色的拽了拽柱儿,把儿子从难看的呆愣中唤醒,又往身后藏了一藏,以免小孩藏不住心事的模样,让长辈看了尴尬。
彩姑笑的很僵硬,不过还是笑着,带着丈夫儿子走进了破落的院子。柱儿总算是回过了神,表面上努力保持着平静,心里强烈的震撼着:天哪,这三间破烂的土胚房子里,怎么能接二连三的跑出那么多人?!这、这都是怎么装进去的?!更神奇的是,现在,着所有的人,簇拥着他们,开始往中间的那个屋子里挤!柱儿真有些担心,中间的那个屋子会不会被挤爆了!他偷望了眼姐姐杏儿,从杏儿的眼中也发觉那抹隐藏的神色,姐弟两默契的交换了个眼神,把疑惑强吞回肚子里,跟着父母与亲戚寒暄了起来。
看到兄弟姐姐,彩姑暂时忽略了其他,久违的情绪喷发出来,等到进了正屋,见到花白了头发的父母,更是再无法遏抑泪水,扑进了父母的怀中。年老的父母这么多年下来,对女儿当时的那丁点儿不满,也早随着时间烟消云散了,湿润的老眼泛着泪花,粗糙皱纹的手轻抚着女儿。
杏儿一时也被这番情绪感染了,眼眶有些湿湿的,忽然间感觉到柱儿拽了她一下,疑惑的对上柱儿的眼神,只见柱儿眼中闪着狡黠,往边上某处示意着让杏儿看。杏儿偷偷的看了一眼,差点没笑出声来——正是他们的小舅和小舅娘牵或抱着的五个儿子,王一二三四五,五个呆呆的小家伙,模样都很接近,一眼就能认出。
本来他们还想再交换几个眼神的,但长辈们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他们,瞬间,所有的眼神都交汇在了他们身上。姥爷姥姥招呼着他们上前去,亲热的拉着他们的手看上看下,不过,显然是对活泼敦实的柱儿更感兴趣,一个劲儿的看着柱儿连说“好好好”。等看到了杏儿,姥爷姥姥眼中都有一点儿疑惑,还是姥姥对彩姑问了出来:“这……这大闺女什么时候生的?怎么看起来似乎比柱儿大些?我记得柱儿不是你们第一个娃吗?”彩姑含蓄的应了句:“后来的,”特地还强调了句,“都是咱家的娃,可懂事了!”只是,此话一出,杏儿明显看到了姥爷姥姥眼中,那本就不热切的眼神中更是淡了下去,之后也不过随口问了她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便不再搭理她了。杏儿心中凉凉的,喉咙有些酸涩。
彩姑见此很不高兴,但看在父母年迈的份上,还是把话忍了下来,只是摸了摸杏儿的头,轻轻在她耳边说:“你姥爷姥姥就这样,就喜欢男娃,不待见女娃!别多想,咱们住几天就走了。”
就连柱儿都看出了一二,小嘴一撅,甩开抓着他不放,一个劲儿说话的姥爷姥姥,牵起杏儿的手,一溜烟跑到屋外去了。
杏儿释然了,爹娘弟弟都对她那么好,她已经很幸福了,至于别人,她小小的心中,也无需多虑。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