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康熙39年
顺天发生乡试舞弊案
康熙三十八年(1699),顺天乡试发榜以后,有的考生写成文章张贴的街市上,揭露考官不念寒士之苦,利欲薰心,趋炎附势,把朝廷高官的子弟尽列前茅,部院大臣数十人的孩子也都取中,不问文章优劣,只问给多少贿赂钱,结果,满汉富豪大室一片欢腾。文章中还列举了大学士王熙、李天馥,尚书熊一潇,左都御史蒋宏道,湖广巡抚年遐龄等子孙通贿中举的情形。这次乡试的正副考官是修撰李蟠、编修姜宸英,于是,便有“老姜全无辣气,小李大有甜头”的传言在民间散布。十一月初三日,江南道御史鹿祐疏参李蟠、姜宸英等纵恣行私。康熙帝命复试后对李蟠等严加议处。康熙三十九年正月二十八日,顺天科场复试,由康熙帝亲阅。他对大学士说:这次科考的确不公允,考官等人也太懦弱。朕认为,什么事都应合情合理。即使是宗室大臣的孩子,也不应徇情。你们把这些试卷取走,可传九卿科道齐集详阅,再把情况上奏。二月初一日,顺天科场经过复试,康熙帝再次传谕大学士等:朕起初认为必有答不完卷的人,等到翻阅考卷,才发现都能写出文章,也是值得高兴的事。至于落第的人在外怨谤,也是在所难免,不能杜绝。于是,试卷就在九卿面前启封,照所定等第,缮写进呈,三等以上的仍令会试,四等中确实不行的,即令黜革。原主考官李蟠遣戍关外,姜宸英病死狱中。原来,姜宸英七十岁才做官,因眼花看不清,为李蟠欺骗,入狱后气愤而亡。
徐柯逝世
徐柯(1627-1700),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枋弟。明诸生。工书、画。明亡,父汧殉难。杜门不出,居二株园,四方宾从每造访之,为文酒游讌之会。卒年七十四。著有一老庵集。
孙思克守河西挂绫匾
康熙三十九(1700)二月,著名的“河西四将”之一孙思克病逝,年仅四十二岁。孙思克,辽东广宁卫(今辽宁北镇)人,隶汉军正白旗。他初为王府护卫,后授佐领、参领等职,又任甘肃总兵、凉州提督等官,在镇守河西地区中做出了贡献。他出任甘肃总兵官时,厄鲁特蒙古一些部落不顾地方官府劝阻,进至凉州(今武威)西南边的大草滩一带放牧,还扬言率大兵掠夺凉州一带。孙思克一面主动与厄鲁特蒙古各部首领联系,明罚定法以彰信用,讲修敦睦以市恩惠,开诚布公以结诚心,向灾恤患以修邻好;一面又安不忘危,整顿营伍,训练士卒,经过多年努力,终于使当地民族矛盾有所缓和,边防巩固,社会安宁。在平定噶尔丹叛乱期间,一次,孙思克率领七千绿旗兵和三千八旗兵分批从宁夏出发,沿黄河北上。在穿越大沙漠时,因水草奇缺,气候恶劣,人困马倒,行军缓慢。孙思克当即决定,他率领四千精兵先行,其余留在当地看护军粮。结果,全军不仅摆脱了困境,而且在追歼噶尔丹的作战中发挥了良好作用。大军凯旋时,康熙帝特别派遣侍卫远道欢迎他,还赐御笔诗扇一把,诗中写道:“天讨恭行日,军威战捷时。列营张犄角,扼吭有偏师。立见究追尽,能承节制奇。鹰扬资远略,宿望在西陲。”康熙帝召见他时,命他坐在御榻右侧,又赐御书“雄镇秦关”绫匾,以表他镇守河西三十余年的功劳。
陕西官员贪污赈银
康熙三十九年(1700)三月初三日,清政府查明陕西官员贪污赈银一案,并对有关官员进行了处理。先是,陕西咸阳百姓张拱等叩阍,呈告康熙三十二年原任巡抚布喀等,以百姓缺乏种子不能耕种,应给银两购买,而官吏侵蚀并不发给。接着,布喀呈告川陕总督吴赫,于借百姓种子银中侵蚀四十余万两。康熙帝派遣刑部尚书傅塔腊、江南江西总督张鹏翮前往查审,并将吴赫解任审讯。案发后至今已经两年,直至康熙三十九年三月初三日,才查明当时种子银共计五十余万两,发给民间共三十九万余两,原同州同知蔺佳选、蒲城知县王宗旦、朝邑知县姚士塾、华州知州建中均侵扣用银与五十万两之数相符,布喀所告不属实。于是,清政府决定,将蔺佳选、王宗旦处斩监候,姚士塾、王建中已病故免议,侵扣银追还;吴赫于另案议罪革职,其他有关官员也分别给予处分。康熙帝对官员清廉问题十分重视,此后不久,他曾对大学士等人说:自古帝王用人行政,皆赖大臣荐举贤良。但是,大臣荐举有时也会有看不准之处,有的开始贤良而后又发生了变化。从今以后,朕只看居官操守是否清廉为主要根据,决定他的提拔与黜免。
苏州踹匠罢工示威
康熙三十九年(1700)五月,苏州踹匠罢工示威。这次斗争的起因,是由于短头(踹布业主)克扣工钱。结果,踹匠首领之令一出,千百踹匠随从,成群结队,抄打竟无虚日,以致包头吓得躲了起来,各什么地方也束手无策,没有人敢动工开踹,变乱形势,比以前任何一年都厉害。商民受困,将近一年。苏州是棉织业和丝织业的中心,在织布的染色工序上,需要众多的匠人,脚踹巨石,将染色布匹整压光结。踹匠多为精壮的青年工人,生活贫困,但他们相互团结,富于斗争性。在此之前,从康熙朝初年开始,苏州踹匠就多次发动反抗斗争。有一年,踹匠领袖窦桂甫因年荒米贵,发传单约会踹匠停工,要求增加工银。布商呈请官府弹压,窦桂甫被决杖驱逐。康熙三十一年(1692),又罗贵、张尔惠等领导踹匠,要求增加工资,捣毁官府告示,聚众殴抢货物。清政府出面干预后,许多踹匠被枷责,罗贵等十六人逃生。结案后,七十六家布商将官府命令刻立石碑,踹布工价,仍定为每匹一分一厘。康熙三十九年苏州踹匠罢工示威后,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踹匠的管理,防患于未然,规定:嗣后苏州踹匠,要听众长洲县、吴县典史协同城守营委员督率包头约束,平日申明条教所开,察其行藏,不许夜间行走生事,以及酗酒赌博。包头要负责盘查踹匠来历,设立循环簿。尽管官府管束很严,直到康熙朝末年,苏州踹匠的斗争仍很活跃。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