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理科生啊(科举)

作者:竹笋尖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大朝会


      孙姑娘也会回赠一些小点心、小饰品一类的,反正之前只在家长口中出现的人,在自己的认识里面丰满起来,交流也渐入佳境,不会因为独处而磕磕绊绊的一句话都说不全,孙家姑娘还专门想自家堂叔请教了景清的爱好,希望能让两人之间更有话题,

      等到景清启程返回翰林院时,就在府城门口看见了师傅的小儿子,自己未来的小堂舅子守在一辆马车跟前,不用多想,这肯定就是自己未婚妻呀,

      如今对姑娘们的束缚并不严重,大户家的姑娘们在有家长兄弟陪同下也是能出门走一走的,等到景清来到马车跟前,小舅子向他点了点头,就叫了自家小妹下来,临别时间短,还是交给小妹让两人说说话的好,虽然他比自己爹的徒弟小两岁,可他还是要叫自己一声舅兄的

      “孙姑娘”“裴公子”

      “噗呲”两人相视一笑,经过几天相处,尤其是在老师儿子组织的一次春游宴会上的熟悉,两人早就算是初步了解对方,却在见面后开口都十分生疏,不禁笑了出来,

      可两人都没提把称呼改过来的事情,只默默的待在一起站了一会儿,看得旁边的大舅哥颇有些着急,却也没办法催促,只得眼不见心不烦的走远了些,

      直到临出发前,小厮站过来表示无声的催促时,两人才开口道“你”“你”,有一种无言的小默契在两人中间升起,坐在出发的马车里面,景清心中还有一点小甜蜜,和当时喜欢长公主时不太一样,大概是独自暗恋和两人谈恋爱的区别吧

      汇合了一起出发的希冉,总少不了被好友调侃两句,两人都是意气风发的新科进士,路上也是十分顺利,不到两三天就赶到了临时国都,这里算是临近直隶,大军和基本的指挥调度中心都集中在这里,

      如今乾朝都是有两个中心点,一个是临时国都,接近乾与鞑靼接界点,武将和后勤调运主要集中在这里,例如户部和算得上皇帝秘书智能的翰林院,工部也有一个右侍郎跟一半底层官员在此,刑部单独受令与陛下的刑戒堂等其他各个部门也有分出一小部分驻扎在此,

      而另一个就是冀州府城,是北方经营十年的经济重地,其中承担研发任务的匠作坊在内的工部,官员调度的吏部和文学研究的礼部几乎都集中在此,主要是从事军队的后勤保障,后方的民众稳定管理等工作,

      景清进翰林院事肯定的事情,程希冉考进了自家老师做主管的刑部,本来是不用赶来临时都城这边的,但是当时考试之后成绩公布,他被选入了归陛下直辖的刑戒堂,刑戒堂与御史台和锦衣卫有些相似,但却在处事方法上有两者融合之处,

      他们很少会像锦衣卫一样探查文武百官的全部隐私,有点像御史台的闻风奏事,但又不会没有抓捕权,只要拿到证据就能抓人,但他们没有处置权,都要禀告陛下经过刑部核准才能进行处置,不管如何,和算得上陛下身边侍卫一样的,一文一武的天子近臣,

      估计是看上程阳程希冉身后没有出息的家族,而师傅的助力他也拿不到全部,毕竟他师傅裴家叔公,自己的儿子也考中了举人,族中还有亲近而足够出息的裴景清裴晏平瓜分资源,这样的程希冉不会和裴家有特别深的牵绊,却也能得到不小的庇护,很适合做效忠天子的孤臣,既不会被当作用过就扔的利刀,也不会担心他过多的站队问题,

      虽然少了很多的人脉关系帮助,但是只要程希冉能坚持下来,以后的前途都不会太差,只要到他儿子成才立住,程家就算是起来了,孤臣之路不算好走,可他算是家族的开路之人,筚路蓝缕,比那些有家族荫蒙的更辛苦是必然的,不过有裴家支持,只要不是什么要命的大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危险,自然,有多大的前途也就更看他自己的本事,

      等两人趁着天还没黑透前,城门没关闭时进了临时府城邯城,因着匆忙赶路才赶上关门前进城,两人都没多注意周围就抓紧时间回家了,却没看见茶楼上坐着的身影,
      “裴晏平定亲了?”
      “是”
      “时也命也”
      “您...”没等后面的侍从说完,那个身影便站了起来下楼去了。

      待景清两人好好睡了一晚,就精神抖擞的前去报道了,本来两人打算第二天再进城,时间宽裕还不辛苦,可在路上家里仆从忽然传来消息,说是后天陛下要提前召开大朝会,这对希冉来说没什么关系,但是景清被授的是五品官,要上大朝会的,总不能赶到之后什么也不准备,就直接第二天就去上朝会吧,

      故而两人只好在路上急行军,可算是留下了一天的余量,能让景清有时间报道销假,认识一下新同事们,对朝会多一点了解,

      翰林院掌院学士是四品官,在景清上面的也就五个人,同级的有七八个,因着翰林院做上下沟通之事,工作倒不算特别繁忙,自然有不少人有闲暇关注一下这位新科状元,另外两位榜眼和探花离家较远,至今还没回来,其他小进士只能算是六品官,不太能引起这些人的关注,

      “裴晏平见过掌院大人。”来报道的景清被引去见了翰林院的头头赵无言,这位赵大人是皇后娘娘的堂兄,陛下早在战乱开始之前数年就开始准备,自己妻族自然也被接到了边州,但因为一些变故,赵家还有不少人留在当时的庆朝国都开封,

      后来随着少帝南迁,虽不能说权势逼人,但也能说衣食无忧,更在乾朝建立的时候就有专人接了剩下的人过来,这位赵大人是当时恰好在边州中一人,自然要比南边的亲人们发展要好,如今不到四十岁的他已经算是半只脚跨进了内阁的大门,

      这位算得上陛下小舅子的赵大人也隐约知道一些陛下对这位小裴大人的重视,他不知道青霉素是这个人研究出来的,但隐约知道当时为北方边军,提供大量军资的几个生意,是眼前这个年轻人给出来的,

      这也是后来陛下提拔裴文道和裴焕傏时,几位核心官员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的原因,你要是也能源源不断的提供这么多钱,大家就同意在你能力最大限度给你升官,当然如果是酒囊饭袋之类的是这种情况,还能自觉把生意捐出来,更多的可能大概是被荣养起来,

      这位赵大人还从自家妹子那里得到过不少别的消息,隐隐绰绰不甚清晰,但也能充分了解这位小裴大人甚得帝心,以自己的地位和身份,虽说不至于谄媚,但结个善缘总不会错的,所以也算是很是亲和的嘱咐了几句,就只叫了一个性子较为温和的侍讲,让景清跟着他做事,这件事情就解决了,

      正式步入工作的景清,一天里面只勉强的认准了一起工作的同事们,在带领他的刘大人的指导下,初步了解自己未来的工作,翰林院主要做几件事情,一是为当今的陛下拟定圣旨,不过这一般是几位从四品待诏的活计,既能露脸,又能显示身份,

      而几位五品侍讲,一是负责更新传到各地的邸报,让大家都了解京城的政治变化,二是为陛下讲史,这个职能视皇帝的性格而定,如今的陛下对史书也算是比较重视,一个月大概会找人讲史五到六次,这七八位侍讲或多或少都给陛下讲过史,不过是讲得好和讲的不好,从而导致召见频率变化的区别,

      因着明日就是大朝会的缘故,这位带教刘大人还算是细致的,讲解了一遍大朝会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虽然在家时家中叔公和老师都认真教导过他,但是第一次大朝会还是能有人带着复习了解一遍更保准一些,

      下班后的翰林院,几位主要的大佬们都匆匆的回家,为明天早上凌晨就开始的大朝会养精蓄锐,几位新入职的小萌新们也没心情出去聚会,自从当今陛下设定了大小朝会的规定,还从没有过这种大朝会提前的事情,

      市井上也有些波澜流言穿出,没资格上朝的人们只能自己在心中胡乱猜测一番,也就放下等消息,而有资格上朝的官员们心中只能是想的更多,不过这个大朝会没有立刻召开,倒是让大家心情不是那么紧绷,不是什么十万火急的大事就好。

      第二天凌晨一点多钟,景清就被小厮叫了起来,开始梳洗打扮,迷迷糊糊的用凉水冰了冰脸,这才算是清醒过来,他昨天晚上下值之后,只了晚饭大概还不到晚上七点,就上床睡觉了,如今凌晨醒过来只有一些忽然早起的难受,倒是没多少没睡够的意识模糊,

      强塞了两个噎人的鸡蛋之后只少少的抿了一口水,还不知道这第一次提前召开的大朝会上有什么大事呢,即使很不习惯凌晨起床的景清,没有任何食欲,也强逼着自己咽下了两个鸡蛋,鸡蛋不大再加上不喝多少水,就不会有饿着和上厕所的问题,也没什么大的味道,很适合上大朝会食用,

      再在官服里套上两件夹袄,毕竟五品官是站在大殿最后面,紧邻着殿门口,凌晨三四点钟,那凉风可不是闹着玩的,准备完毕之后大概到了两点钟,家里马车刚出门行走在路上,黑漆漆的没有一点亮光,莫名的在外赶路的马夫竟有些害怕,

      不过等他赶车转了几道弯走在主要干道上时,就遇到了不少的马车和骑着马的官员,他家公子官职最低,他忙着乖乖让路还来不及,再者说如今人也不算少,也就不再感到害怕了。
    插入书签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3章 大朝会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5033966/3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