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之破译红楼密码本

作者:东南一语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探春



      “我先卖卖关子,先不说林黛玉,先说其他人吧。”老爸接过老妈递过来的茶喝了一大口,又继续道。

      还是第五回:

      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也有四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这个是谁的判词呢?”老爸停下来问。

      “探春呀。”老妈很干脆答道。

      “是的,里面关于她的曲子是:

      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谜底呢,就是郑-成-功。”老爸拖长了音。

      这次三个人没有惊讶地叫一声,很耐心听老爸下文。

      “先跟你们说说明朝那些事儿吧。”老爸又要开始讲历史了,这是姐弟俩最爱听的。

      “1644年崇祯帝在北京自缢后,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了南明。

      郑成功因为抗清出色,被南明的第二任皇帝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被人称为‘国姓爷’。

      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降清,郑成功拒不投降,他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潮州,揭阳、普宁、惠来、厦门等地都有他的战绩。

      1658年郑成功统率水陆军十七万与浙东张煌言会师,大举北伐,由海路突袭、包围南京,当时南京市民已经十几年没有看到自己的军队,纷纷兴奋地蓄发改装。”

      讲到这里时,老爸很激动地做了下手势。

      “但可惜啊,时运不济,最终遭到清军击退,后来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厦门、金门。1661年他率军横渡台湾海峡,击败了荷兰驻军□□。

      判词中的‘东风’,寓意‘成功’,明朝诗人用‘东风’来形容郑成功和张煌言的军队。当时大家把抗清复明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

      “那清明和风筝是什么意思?”若荷提问,“因为后来探春的一条谜语也提到了这两样: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谜底应该是风筝。先问风筝什么意思?”

      “探春的生日是三月初三,是上巳节,又称女儿节,民间素有三月初三放风筝的习俗,风筝和曲子中的“一帆风雨路三千”应该都是表明他在远离京都的地方。那个大海和大船,也都是郑成功海上生涯的写照。”

      “那两次提到清明又是什么意思呢?时间点吗?”

      “清明节会做什么?”老爸反问,顿一顿说:“祭奠先人,所以看到最多的是花圈正中的那个‘奠’字,郑的繁体字左边不就是个‘奠‘字吗?”

      “哇,原来如此,汉字真是妙。”弟弟恍然大悟道,“那,风筝的‘筝’谐音‘郑’吗?”

      “没错,我还没想到这一点呢。”老爸摸摸弟弟的脑袋肯定道,“还有很多证据,譬如郑成功的朱姓是皇帝赐的,探春是庶出,是赵姨娘生的,都不是嫡子。探春大义灭亲赵姨娘也如历史上郑成功和父亲决绝关系。”

      “还有,郑成功是一代儒将,不光写得一手好字,诗词也写得极好,他的书法作品潇洒豪放、骨格奇岖。”

      探春的房间里有这样的描写:

      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堆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联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这看上去那里像闺房。”老爸补充道。

      “有道理哦。”大家都称是。

      “哦,台湾岛上芭蕉多,所以探春自号‘蕉下客’?”若荷思忖道。

      “这个蕉下客可能还有一个典故,就是黛玉提到的‘蕉叶覆鹿’,是说《列子·周穆王》里面的一个故事,讲‘郑人有薪於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这里应该也是在提醒‘郑’这个姓。”

      老爸果真懂得更多。

      ”那作者真的是怕我们看不懂,不停地给暗示。“弟弟笑道。

      "那真真国,会不会就是真的郑国?”老妈提醒道,“薛宝琴说她小时候去一个真真国,碰到西洋头发的人,有个小女孩佩着倭刀,倭刀不就是日本刀吗?郑成功的妈妈就是日本人。然后他收复的台湾是从荷兰人那里打回来的,所以有西洋头发的荷兰人。”

      老妈的观点也很独特、合理。

      若荷则留意到了一点:郑成功,师从名士钱谦益。

      郑成功进攻南京,前期形势大好时,钱谦益写了《金陵秋兴》:“长干女唱平辽曲,万户秋声息捣砧”。可惜后来功败垂成,他伤心写下《后秋兴》组诗:“荷锄父老双含泪,愁见横江虎旅班”。

      在冒襄的资料里,查到过当时有人怀疑“冒家通郑”要告他,冒襄的大儿子嘉穗就是在1655年因牵连“通海案”而被捕。

      所以郑成功和冒襄有关联。

      若荷自从怀疑冒襄是作者后,碰到线索都会往他身上扯。

      而老爸还有更多信息分享。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探春影射了历史上的郑成功。
    1)判词中的清明含义:清明节花圈正中的那个‘奠’字,郑的繁体字左边就是个‘奠‘字。
    2)郑成功被赐名‘成功’,被人称为‘国姓爷’,但非嫡出,与探春一致。
    3)探春出的谜语迷底是风筝,她生日是三月初三,民间素有放风筝的习俗。另外“筝”谐音“郑”。“蕉叶覆鹿”的典故是郑国人,暗示“郑”。
    4)宝琴提到的真真国,是真的郑国?郑成功的妈妈就是日本人,书里有小女孩佩着倭刀,倭刀不就是日本刀。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898900/2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