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老爹重生记

作者:屋中闲人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3 章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备忙。
      五亩田,三个汉子收拾起来也不过两三天的事儿,接下来晾晒换粮还都是王大河的事儿,一时还抽不出手来办事。几十年功夫过去了,王大河走路上,有时连人都认不大准,干脆埋头先干活。
      另一边,听说是要送王祝去学堂,可这几天,姜美霞冷眼看着王家母子没有动静,还以为是送到村子学堂去,又或者是明年再去,只提前在她面说,给她这个后娘敲打敲打的意思。心下松了口气,毕竟她是知道的王大河小时候是在县城里念的书,那花费可是不小,也就前面的公爹有手艺有本事才供得起。
      结果转天,王大河从门外接了两条腊肉,让她打理打理好看些,找他娘备上其他东西,把他小时候用的那几本书找出来。
      到了时候,王大河早早就把王祝喊起来吃早饭。
      一家子沉默地吃着早饭,姜美霞忍不住咳了两声,笑着说:“这个柱子不是要进学堂了吗。我给连夜他做了个书袋子,你那个都是那么多年的了,要不等会儿换上,也好看些?”
      王祝拿眼去看王大河,王大河听了这话,多看了眼姜美霞。他这媳妇儿,他是知道的,待自家人是好的不行,待“外人”就不行了,吝啬着呢!上辈子就没见她给前头两个专门做些什么,这是新进门的缘故?
      “大河?”姜美霞叫他看得浑身不自主,脸上的笑都挂不住了,在桌下悄悄地踢了王大河一脚。
      王大河反应过来,一口应下,“行,等会儿一道拿上就是了,换起来麻烦。”转头问他娘,“娘,书箱什么的都准备好了吗?”
      王大娘给他夹了筷子咸菜,“都准备好了,许夫子的规矩,娘记着呢!”
      “那就好。”王大河哪怕再过一辈子,还是不大知道怎么和他大儿子说话,干脆也不说话了。
      王祝埋头给妹妹喂饭,他们村里的夫子不是姓何吗?他还没反应过来,能在村里上学就很不错了。他的小伙伴念书后,就再也不和他们一道玩乐。
      姜美霞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吃完饭的,他们这样的乡下人还真去县城里开蒙念书的!
      上河村位置好,离清源县很近,走路也就一个半时辰,有牛车也就半个多时辰就到了,到最近的镇上也就半个时辰。
      正是如此,村里人更喜欢去县城赶集,而不是去旁边的镇上。既然决定了要送王祝去念书,念个差劲的村学堂,夫子连个秀才都不是,这是糟蹋谁呢!
      他小时候就在许夫子的学堂里读书,那个调皮捣蛋劲儿啊,都硬是叫许夫子压着念到了四书五经,更何况王祝这个上进的。
      王大河沉默地赶着牛车,走在土路上,这时候路上一个人都没有。
      一个颠簸,王祝扶着旁边的书箱,看着前面父亲高大的后背,在颠簸下,悄悄拉住了王大河衣摆。
      王大河握着鞭子的手停了一瞬,“到夫子那里,要听话,许夫子严厉的紧。”他前些时候专门去拜会了几次许夫子,不然,哪能说去学堂就能去的?
      王大河不自在的紧,“你进了学堂,半月回来一次,自己照顾着自己点,书箱底下有个三个荷包,里边各装了25文,你自己分开藏好了,没了再跟我说。学堂里夫子管饭,粮食银子都交过了,你,你多吃点。”
      真是好多年没有跟王祝说这么多话了,话都不顺畅咯。王大河忽然自嘲地笑笑:“要想吃个啥,自个儿拿钱去买,男子汉大方些,不够就回来说话。但要是叫老子知道,你在里头,不好好学!”
      王大河回头瞪了王祝一眼:“老子打断你的腿,叫你从县城给我爬回来,记着了!”
      王祝都快不记得他爹有多久没跟他这么说过话了,他的小身子抖了抖,“知道了!”
      小孩子的声音带着颤,王祝早慧,又叫他外祖家影响的,很是不会撒娇,全然不懂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他爹不开口,他也不说话,亲父子一个车比陌生人还生疏。
      父子俩迎着晨曦到了县城,王大河先把牛车寄放在城门口,一手提着书箱包袱,一手拉着王祝往里去。北边还在打仗,到门口还得盘查,守城的哥几个难免得些好处。
      王大河是打小在县城里混的,城门口的小兵都是认识的,见了他招呼道:“大河兄弟,有些日子没见了,听说你又娶了房媳妇儿?”
      王大河顺手挨过去闲聊:“是哦,这月里太忙了,赶明儿在老刘那儿请兄弟们一道吃酒,一定要来啊。”
      “那可不能不去,有宰你的机会,我能错过了?这是干啥呢?大包小包的?”小兵笑嘻嘻地应道,“这是干啥呢?带着孩子,还大包小包的?”
      “哈哈哈,这是我家小子王祝,送许夫子那里识几个字”,王大河拉过身后的王祝介绍道。
      他只能打个哈哈哈,他就是看着面熟,实际早不记得人家叫啥了,前两日轮值的是另一个记着名儿的,“哎呦,你先忙着,我得去夫子那儿,回头咱再说话啊”
      “成,常来常往的,我记着了。”小兵也知道读书人的脾气,这要是迟了,说不准一会儿就又回来,他可不好耽搁,王大河发起火来,他可不想接着。
      清源县是个小县城,也就五六条街。本国商人子不得科考,下九流一样。王家原算是匠户,前几年才转了农户,本是没秀才收他的,但许夫子是个例外。
      许夫子五六十岁的人,在家坐馆,南巷尽头那家就是。当初是为了老母的医药费,夫子是家中独子,日子艰难,便打了有教无类的幌子,什么人家的孩子都收。
      哪怕现在家境转好,也还是和当初一样,学资直接收银钱。城里其他秀才公都耻于与之为伍,但偏偏这十几年县里考上的两个举人俱是出自许夫子门下,也是有些意思。
      王大河自幼调皮捣蛋,但很讨夫子喜欢,就是出了学堂,每每入城也要拜会夫子,帮着夫子干点活,关系很是不错。
      只到门口,王家父子就听见门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让人不自觉矜持有礼。
      “叔明,夫子可在?”王大河轻声问门前捧着本小书的小童。
      叔明扎着两个包包头,听着声抬头看见王大河就笑开了,“在呢,在呢。王叔快进来,夫子刚刚还在念叨你呢!”
      果然,等许夫子上完课,出来一见王大河就问他,“来了?进来。”
      “夫子”,王大河恭恭敬敬地给夫子行礼,一回头想介绍下王祝,发现王祝学着他做弟子礼,才想起来忘记教他了。
      “嘻,听声音,夫子的咽喉可是大好了。”王大河很有眼色地给夫子递茶。
      “大好了,多亏你带来的膏药。”许夫子也不摆脸色了,指指王祝问:“可是带你家大儿来入学的?”
      “正是,就盼着他能跟夫子您学到点道理。”
      “来,上前来,你名甚?几岁了?在家中可识字?”许夫子干瘦干瘦的,留着长胡子,一板起脸来,看着严肃的很。其实心里都有数,王大河早交代了,如今只是看看小子的言行。
      王祝看了王大河一眼,恭敬地上前回话:“小子姓王名祝,今六岁,尚未开蒙。”
      许夫子又问了些平日做什么的小问题,见他口齿清楚,还算大方,心下满意,便爽快的把人收下了。
      王大河把东西准备的齐全,但拜孔子像、敬茶、开智等等一溜下来,都到中午了。
      许夫子留饭后才放他们父子自己出去置办东西,毕竟王祝得住在许夫子家,大部分行礼虽说能从家里带,但一些个小东西还是得现买,比如零嘴干粮。王大河凭着记忆,小时候他上学堂,他爹都会给他买些吃的,怕他在学里饿了,又没的吃。
      如今依葫芦画瓢,王大河领着王祝转着县城买吃的,顺便带他认认路。
      跟在他身后的王祝第一次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他的父亲。一路上,从夫子家到镖局都有人与王大河打招呼,张口“大河兄弟”,闭口“王哥”,从店里掌柜到路边小贩,就连街边小乞儿都远远招手!
      三条街下来,好似没有人不认识王大河,人人都停下来问候两句。
      这与村里人见了王大河都绕道走的模样天差地别。
      王祝简直惊讶得不得了,他可是知道他爹王大河是上河村的村霸,打小那些小伙伴都不敢欺负他,但没想到他爹在县城里竟然有这么好的人缘?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752629/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