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出使团

作者:清愚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将军篇06


      大唐女官:

      子时的更声在远方遥遥响起,公主已经趴在我怀里睡着了。我想,她一定做了一个很美的梦,因为她很久没有这样笑过了。

      我叫小宫女熄了灯,就这样抱着公主,在窗前一坐就是两个时辰。也不知道公主又梦见了什么,脸上的笑意没有了,我伸手一摸,冰凉凉的,泪水沾了公主满脸。

      我拿出绢帕给公主擦拭,忍不住长叹一口气,窗外树枝上的雪扑棱棱掉落在地上。

      这是在西域过得第二个年,以后还会过第三个年、第四个年、第五个年。等到第五个年过完,立春便会有圣旨下达,召出使团返回长安。崔使君、夏使君、龙司药、徐琴师、陆校书郎、白画师、周绣娘、陈木匠、卢铁匠……

      他们所有人,都会踏着春日的飞絮与日光,跋山涉水千里迢迢,重回大唐长安。而我、公主,则会留在西域,年年岁岁,生生世世……

      这样一想,真是令人不开心呐。

      使者们的日子充满了希望,而我和公主,则要没有盼头地过完一生。

      公主还好,她肩负开化边民的责任,她会被写进史书,会被百姓爱戴。唯一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只是我罢了,只是像我一样从唐宫跟过来的无名宫女罢了。

      遣唐使:

      这种晚上,最容易寂寞,也最容易伤怀了。

      我离了宫宴,本想找崔使君喝喝酒,说说话,却看见他扶着宴会上跳舞的碧眼舞姬回去了,便很自觉地没有去打扰。

      说起来,那个碧眼舞姬上去跳舞的时候,崔使君还问我有没有兴趣,我笑着摇头,他连声道我没趣,还说我这么不近女色,不会是有断袖分桃之癖吧。

      我告诉他,我就是愿意洁身自好守身如玉,你这种人不会懂的。

      他笑着说他也是被生活逼的。

      我问:“生活怎么逼你了,生活把刀架在你脖子上逼你眠花宿柳了吗?”

      他说:“可不是。”

      说罢就端着酒壶离席了。

      我自己在宴会上坐了一会儿,觉得无聊极了。崔使君忙着、谭女官不想理我,我自己在池塘边走了走,想一些事情,想我的未来,想想西域,想想大唐,再想想维海。

      当我走到后花园抄手游廊的时候,听到隔墙不远处,徐琴师在弹琴,陆校书郎念自己的诗;再往前走几步,又听到白画师和周绣娘斗技,在一处比拼是白画师的牡丹画得好,还是周绣娘牡丹绣得好;再往前走几步,又听到李将军和陈木匠、卢铁匠,一起耍枪舞刀,聊小时候做过的调皮事……

      从游廊的窗格望过去,可见灯火大盛,人影两三,姿态各异,像一幅人世图景,以最美好的姿态,镌刻在游廊的墙壁上。

      药女:

      我听着宫宴上乐舞的声音,自己待在房里,坐在灯下,看了一晚上医书。

      再过三个新年,就要回大唐了,技艺可万万不能生疏了,待回了宫,这可都是我安身立命的根本。

      我一边看书,一边注意着更声,估摸着差不多公主要起床了,便早早地做好醒酒汤,去公主殿前等着。

      忙完公主这边的事,我又将多余的醒酒汤热一热,端去给崔使君。

      崔使君给了我不用听传唤便可自行进门的权利,于是我推开门唤了声使君,才发现我来的不巧。锦被里钻出一个碧眼的姑娘,肤色白得发光,体型均匀,体态柔媚,该瘦的地方瘦,该胖的地方胖,绝不含糊。

      我哎呀一声笑了,连连后退说:“我打扰使君好事了。”

      崔使君从棉被里钻出头,皱着眉头让我赶紧端过去,他头疼得紧。我应了一声,在崔使君身边跪坐下来,他就着我的手喝汤。喝完之后,崔使君又问了我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才让我告退,并让碧眼女子送我出门。

      碧眼姑娘早已穿好了衣服,乍看之下,简直惊为天人,我愣是不敢看第二眼,生怕晃瞎了我的眼睛。

      一路无话,临出门之时,我赶紧说:“劳烦姑娘了,崔使君要起床了,快回去服侍吧。”

      那姑娘高傲地抬了抬下巴,说:“不着急,使君今日不急着起呢。”

      我心想我照顾崔使君这么久,他的作息我还不知道吗,你这跟我杠什么呢?只见那姑娘笑了笑,刹那间芳华流转,面颊生辉,我连忙闭上眼睛,一时间适应不了她散发出的强光。

      她说:“姐姐,以后就是一个院子里的姐妹了,该多多关照妹妹才是。”

      我的眼睛被她晃得受不了,脑子也跟着转不过来了,问道:“谁跟你是一个院子的,你也要来尚食局不成?”

      她叫我别装傻了,说:“你我这等身份,能接触到崔使君这样级别的官员已是天幸了,自然要好好抓住,我们都是一类人,用不着互相试探。”

      我顿时就懂了。而后有些可怜这姑娘。

      瞧她那碧眼,怕是不懂得中原的规矩。以她的身份,怎么可能真的被迎进家里,成为“一个院子里的姐妹”。我本欲告知她真相,但转念一想,告诉她她也不会信,不仅不会感激我,反而认为我嫉妒她。罢了,有些道理,总要自己摸爬滚打地才能悟出来。

      遣唐使:

      “夏季,四月,江左水患频仍。”

      我在崔使君房内读到这些内容时,心里咯噔了两次。

      一次,是在我看到自己的名字,夏四月,竟成了水患开头时;另一次,则是看到谭晟的家乡,成了水患发生地时。

      崔使君的朋友在信里问,是否可推荐治水良才。于是崔使君坐在案头,一面写信回复友人推荐家中从弟,一面给弟弟写信,叫他跟着治水官员多学点东西。

      我将此事寻个机会告知谭晟,本想叫她不要担心,崔使君的弟弟已经跟着朝廷官员去治水了,有好消息会传信回来的。谭晟却说,她没什么可担心的,她离乡的时候,家中只剩下一个妹妹,而她在五年前收到了妹妹辞世的讯息,在她的家乡,已经没什么可令她牵挂的了。

      “更何况,反正也已经回不去了,不是么?”

      我对她说:“对不住啊,不该跟你说这些的。”

      谭晟离开后,李暮将军从一旁闪了出来,眼睛里亮着光芒,牢牢望着我,对我说:“能否请使君带我一见崔使君?”

      我想了想,说:“将军想见崔使君,自去见便是。”

      将军却一撩衣袍半跪下来,声音洪亮。

      “我想经崔使君推荐前去治水,为国做事,为陛下分忧,劳烦使君替我引荐!”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将军篇06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332612/16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