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梦

作者:袁卫宇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昔年种柳


      期末考试后,开始了漫长的暑假。暑期燥热,沈季路把暑假作业完成,就到了雅典奥运会开幕的时间。

      沈季路对体育不是很感兴趣,只是关注了一下中国队的获奖情况。中国队获得了32枚金牌,名列第二。同时,一个叫刘翔的运动员,在110米跨栏比赛上,一跨成名。

      高二开学,文理科分班。沈季路、顾咏絮都在理科班,不仅同班还是同桌,李君毅、何嫣也跟沈季路在一个班。宋老师依旧担任他们的班主任。刘若虹也是理科,但和顾咏絮不同班。

      陆安、萧潇和张寻之都在文科班,同一个班,陆安和萧潇还是同桌。陆安依旧担任班长。

      分科后,沈季路感觉少了一些乐趣,可是能和顾咏絮成为同桌,沈季路又觉得很开心。

      某天,沈季路和顾咏絮一起在校园散步,走着走着,就到了池塘边。沈季路看到了他种的柳树,于是就说,“这是我一年前种下的柳树,还活得好好的,不容易”。

      “你什么在这里种柳树”?顾咏絮非常疑惑。

      “呃,桓温种柳这个典故,听说过吗”。沈季路笑着问。

      “没有啊。说来听听”。顾咏絮笑了笑。

      “东晋大司马桓温,年轻的时候,在金城种了一颗柳树。二十多年后,桓温率军北伐的时候,路过金城,看到当年种下的小柳树,如今需要几个人才能合抱。正值深秋,柳树的叶子都掉光了。桓温非常伤感,折了一根树枝,说道‘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然后泪流满面。我也想学学古人,感受一下时光的流逝”。沈季路讲起了典故。

      “哇,你真像古书里走出来的人。你这古人做派,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顾咏絮笑着说。

      “唉,其实也没什么,我就是蛮喜欢这个典故的。这个典故经常被后世的文人引用。南北朝文学家庾信,写过一篇《枯树赋》,最后几句就引用了这个典故,非常有名”。沈季路笑了笑。

      “嗯,我想听听”。顾咏絮说。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沈季路也有些感慨。

      “听起来蛮有意境的咧”。顾咏絮笑了笑。

      “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也借用了这个典故。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沈季路说道。

      “才子啊,佩服佩服。你读理科真是浪费”。顾咏絮笑了笑。

      “过奖了。文学就是一点小爱好。理科才是我的方向”。沈季路有些不好意思。

      “你懂的文学典故,真多呀。果然是读书人啊”。顾咏絮笑着说。

      “哈哈。你也是读书人啊,整个苏相实验中学的学生,都爱读书人啊”。沈季路哈哈大笑。

      “比不了你啊。你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啊”。顾咏絮笑着说。

      “《枯树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这篇文章非常值得一读。建议你有机会一定要看看”。沈季路说道。

      “好啊。我一定会去看的。值得你向我推荐的,肯定是名篇”。顾咏絮笑着说。

      “我有时候在想,等到二十年后,如果我再回到实验中学,再回到这颗柳树旁边,会是怎样一副情景”。沈季路忍不住有些感慨。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顾咏絮淡淡一笑。

      “但愿如此吧。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沈季路感慨颇多。

      “嚯嚯,啥是你的初心咧”。顾咏絮笑着问。

      “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沈季路一本正经地说。

      “你一直都是啊”。顾咏絮笑着说。

      “哈哈。我也这么觉得”。沈季路笑了笑。

      沈季路和顾咏絮两就这样聊聊天,感觉很舒服。

      晚上,顾咏絮偷摸去了趟网吧,通过电脑查到了桓温种柳这个典故,和《枯树赋》全文。顾咏絮不由得暗暗欣赏沈季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居然有这样的才情。真的很了不起。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194885/2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