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体质就是我

作者:木木二悦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19 章


      时间很快就滑进六月初,马上就要过端午节;今年的节令比较早,杨沐沐他们是6月13日考试,连考两天。杨沐沐仔细理了理自己五月份的账目,发现五月的开销因为修建围墙而增加了不到30元钱,外加40元外汇券,主要是饭钱和让付时他们去友谊商场买零食及赞助付时他们小团体扩大集体行动的行动经费。做为饭钱的那三十元钱于哥代表春华要给沐沐免了,因为崔爷爷、刘爷爷他们觉得自己有愧于杨沐沐爷爷临终的托付,可是杨沐沐不这么想:围墙一直都是那样,如果要说不安全那么爷爷还在的时候就已经不安全了,要修也肯定是爷爷自己拿钱出来请人修。现在杨沐沐自己不用花钱,还被记者给报道光荣了一把,只是出点饭钱不是纯赚了嘛??
      登报的事情是这样的:岳聪带着大拴、小柱还有大小承一起用琉璃片大围墙外侧拼了‘热爱祖国、领袖万岁’八个艺术字和花朵、松树什么的,被来往的邻居看到后就到单位提了一嘴,觉得这围墙修得挺有创意。没见想到被自己单位的人给传到了某个当记者的亲属的耳朵里,记者同志正愁没有好的新闻点,听说这事还真的来了杨沐沐家墙外边拍照,并且采访了街道办。街道办的同志们包括于大哥则是一面好好的宣传了一把自己街道,一面夸奖杨沐沐作为四有新人,虽然孤身一人,仍然热爱学习、热爱祖国,还把自己的心意用于与美化环境结合在一起。大家都说,以后要多推广杨沐沐这样的模式,让街道美化与热爱祖国、热爱领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了表彰杨沐沐的先进事迹,街道办向市里申请批了一个优秀居民的奖状发给杨沐沐,并且还发放了二十元奖金。杨沐沐很开心,白赚了一堵有电网的加高围墙还得了二十元钱,实际自己只出了十元钱啊!
      春华作为立足点是为四邻街坊服务的国营饭店,这端午节的粽子是必然少不了的。况且作为北京比较核心的街道,街道办事处也需要和各兄弟、各友好单位进行亲切的粽子文化交流,而交流的主角-粽子依然确定由春华负责制作。杨沐沐是根本没注意到端午节的到来,主要是考试日期日益临近,学校的功课格外紧张。还是端午前两天五月初三这天沐沐妈妈的同事兼好闺蜜秦安娜阿姨打来电话说下午下班时候会来沐沐家,一是看看沐沐,二是把端午节的慰问品给沐沐送过来。因为已经邻近中考,所以等沐沐放学到家已经是5.45分,沐沐赶紧的去春华拿了晚餐再回到家边吃边等着秦安娜尽管有些失礼,可杨沐沐在还没放学时就已经饿了。
      外交部离杨沐沐家很近,秦安娜是在六点过一点到的。秦安娜是乘她丈夫的专车来的,秦安娜嫁给了一位开国受勋的青年将军。秦安娜的爱情故事还挺曲折蜿蜒。解放时秦安娜已经28岁,她放弃美国的生活回到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说是为了追求爱情,其实主要是为了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秦安娜家是旅居美国的英藉华侨,对祖国的强盛与华侨们在海外国家生活的影响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无数次秦安娜的祖父和父亲感叹要是祖国能够强盛独立该有多好,更有无数华侨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而废寝忘食的工作、节衣缩食甚至是变卖家产古董,换成物资钱款捐献给国内的抗日军民。
      秦安娜在美国读英语言文学系研究生时因为一张照片她爱上了一位八路军的军官。那时正是抗战的僵持阶段,有国内号召一致抗日的爱国人士及外国友好人士在美国举办中国军民抗日救亡摄影展览及为中国抗日军民募集善款和医疗物资活动,秦安娜一家都去看了展览并且捐了款。而秦安娜作为语言翻译更是参加了多次的摄影作品拍卖及捐赠物资的义务活动,就是在这次的展览中,秦安娜看到了一位在前线阵地笑容灿烂的认真学习的八路军年轻军官的照片。秦安娜是越看到越喜欢、越看越心动,于是她决定做一件疯狂的事情:那就是寻找她的爱人,她要回到中国去嫁给他,秦安娜要和她的爱人一起共同战斗,把侵略者赶出去!-当然前提条件是她爱的人还没有结婚并且愿意接受她。
      秦安娜本来打算立即回国的,可是没想到她自己家里发生子一系列的事情阻止了她的行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在政府的号召和同学以及导师的鼓励下,秦安娜不顾家人的反对回到祖国参加祖国建设。在回国后秦安娜虽然已经不抱希望但她还是拿着当时的照片及照片说明向接待他们的总理夫人打听自己所爱的人的情况。秦安娜是幸运的,她的爱人还是单身也没有中意的人,于是在组织的撮合下两个跨越万里重洋的有情人结合了结婚了,那时秦安娜30岁,他的丈夫36岁时。秦安娜的丈夫在建国后第一次授勋时被授予少将军衔。秦安娜在进入外交部工作后就和同样是归国华侨的沐沐妈妈成了好友及闺密。沐沐妈妈牺牲时秦安娜正好在休产假,(否则那次秦安娜也可能会光荣的)秦安娜听到沐沐妈妈的事情就马上登门看望并且积极为沐沐争取和办理相关的烈士子女待遇及手续,更是在沐沐爷爷去世后经常的看望沐沐、关心沐沐的学习生活情况。
      秦安娜这次来看沐沐可是拿了很多东西,所以才会乘她丈夫的车并请她丈夫的警卫员帮忙搬东西。单位发了5斤糯米、两斤红豆、两斤绿豆,一斤红枣,5斤带鱼,两瓶雄黄酒和两瓶桂花酿以及特供粽子票、肉票、外汇券等票证。除了单位发的东西,秦安娜还给沐沐拿来5斤特供面粉和10斤精米、5斤大黄米、5斤小米还有一篓大闸蟹,一篓新鲜的银杏。本来单位发不了这么多东西的,因为秦安娜和沐沐妈妈的华侨身份额外多发一些物资外,还额外发了一些票证和外汇券还有酒。秦安娜补贴给沐沐的粮食主要是她丈夫的供应以及战友、下属帮忙蜇摸的。秦安娜还告诉沐沐她作为外交部烈士子弟是可以在高中毕业后直接入学就读国际关系学院的,更何况沐沐的外语水平不错并且会英、法、德、日、俄五种外语。
      秦安娜强烈的建议沐沐报考高中,因为国际关系学院是国家直属的重点大学,专门为培养外交人才而设立的本科院校,除了有严格的政审环节外还对学生的外貌、语言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秦安娜认为沐沐各项条件都非常不错,除了年纪小了一点,但年龄也不是招生要求里的硬性要求,所以秦安娜希望沐沐能够继续升学;如果沐沐有什么困难尽管和她说,因为秦安娜和沐沐妈妈曾经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过-假如她们两个人有任一个先离开人世,那么剩下的那个人要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那样把对方的孩子抚养长大。所以秦安娜曾多次要接沐沐去自己家生活,可是现在的沐沐一是早就习惯了一个人生活,另一个是沐沐觉得自己爷爷去世时安排的挺妥当的,她完全没有必要去别人家讨生活去,即便是像妈妈一样喜欢她的秦安娜阿姨也一样,毕竟俗话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更何况沐沐觉得自己家明明就是个超级钻石窝!
      沐沐谢绝了秦安娜邀请她去自家过端午节的邀请,因为那天不是周末根本不放假,临近考试每天放学也逐渐拉后;再说秦安娜不怎么会做饭,她的手艺比春华里厨艺最一般的于哥也还差着点呢。沐沐在送走秦安娜后就把东西整理好,自己能吃的留一些,再给春华打了电话请于哥过来把大闸蟹拿去处理;还有可以做粽子的米粮她打算第二天早晨去春华吃饭时捎带过去,毕竟她现在除了能煮米粥基本没有会做的饭食。
      外汇券杨沐沐想自己去友谊商场买东西用,她的鞋子和衣服都小了不少,尤其是鞋子好多都挤脚穿不了了,票证除了留下部分自己用的,多余的看看春华里的熟人有没有需要的,其他耐放的豆子和酒她准备放着,马上天就热了,她可以煮个绿豆稀什么的,喝了解暑,她的记忆里自己很喜欢喝甜甜的豆稀的。
      五月初四正常上学,特别的就是吃到了一个提前小锅煮的肉粽,味道太棒了!结果在中午放学回来吃饭里意外的碰到了于哥的大哥-于大哥,说是特意来给她送包裹单的,上午邮递员来的时候杨沐沐上学不在家就把包裹单子给放在了街道办。杨沐沐看了看包裹单子上的时间,都是一个星期内就需要领取的,三张包裹单:一张是上海寄来的,一张是东北寄来的,最奇怪的是第三张:居然是广州寄来的。东北和上海经常会有包裹寄来,这两个地方一个是杨沐沐爷爷的老家那边的远房亲戚,一个是杨沐沐奶奶成长的地方,按照杨沐沐爷爷交待她的,这两个地方一直是和家里的生意有密切的相关性,虽然没有直接的亲属关系,但家族数代一直都在经营。
      有东西寄来就收着,如果有多余的票证或是物资可以给这两个地方交换一下然后寄回去:比如东北回礼就可以选上海寄来的布料、糖果或是多余又紧窍的自行车票、手表票、糖票的;给上海回礼就选东北寄来的山货、粮食什么的。但不论是哪个地方,他们现在有一部分经济来源正是杨沐沐爷爷和妈妈生前帮助他们联系的外贸生意,和两地之间的物资交换。杨沐沐记得以前爷爷还活着的时候家里收到的包裹都挺大的,那一会吃完午餐自己还是寄自行车去邮局,只是希望不要跑三趟才好,要不到时干脆叫一个三轮车。
      杨沐沐刚要吃完午餐时,付时和陆必强就进了春华。付时看出杨沐沐眼睛里的疑问就主动对她说“我们今儿去学工了,结果一同学的手在机床上受了点伤就解散了,”又喝了口水才又接着说“伤得应该不算严重,但是看着挺吓人、血淋淋的!”
      陆必强正好点好菜饭,交了钱回来,就见他一屁股坐在板凳上灌了一大口水才说“这天还真是要热啦,去学工也不提前打声招呼咱也好带水壶,这叫一个渴!”然后又问杨沐沐“沐沐,你们学校去学工、学农了吗?”
      杨沐沐还真不知道,就是在星期一早会的广播上听到去学工、学农的通知,可是谁知道是怎么安排的,毕竟杨沐沐她们年级作为初三年级一直是在紧锣密鼓的准备考试,每天都是做试卷、讲试卷的。说到试卷杨沐沐就有好多的怨念,那试卷都是油印的,一不小心挨上一蹭就模糊不说弄到衣服上还不好洗,后来沐沐也只能随大溜也拿了一副套袖搁学校,只要是摆弄试卷就给套上。
      听见杨沐沐回答说不知道,陆必强就等着吃饭,他说自己饿得能吃下一节火车,付时问杨沐沐中午是直接回学校还是回家休息一会,沐沐告诉他自己得去邮局拿包裹。
      陆必强听见了马上说“那我们哥俩也陪你一块去,万一包裹大哥哥们保证给你妥妥的搬运回来。”
      陆必强说这话也是基于他自己和付时的经验,邮局那边只有在包裹比较大时才会给包裹单子,一般要求本人在7天左右的时间内去取;如果是比较小的包裹邮递员会直接给送到家里来,毕竟邮递员都是骑二八大杠自行车,车把和后座会安装统一的印着‘邮局’字样的大帆布包,车头上的是个中号的一般放挂号信、电报、公文等急要件;后边是两个很大的帆布袋,主要是放报纸、小包裹、普通信件什么的。这时候的邮递员比现在的片警还熟悉自己投递范围内各家各户情况,哪家有在外地当兵的、工作的,哪家有关系好的外地亲人,哪家经常有汇款、信件等等,人都门清的很,因为所有的信件、包裹、汇款单都是从邮递员同志们手里分发给大家的。
      陆必强和付时的父母都在外地,只有他们俩在北京陪伴爷奶生活,所以父母经常给他俩邮寄当地的特产或是糖果、衣服、钱票什么的,因此付时和陆必强经验十足,更是他们那边邮局的常客。
      杨沐沐想了想觉得这样也是好的,毕竟她也不知道三个包裹会大到什么程度,但按记忆里的情况上海和东北的历来都是挺大的。等陆必强和付时吃完午餐后杨沐沐也正好从家里骑着自行车出来与他们俩在胡同口汇合,再一起骑着自行车去离杨沐沐家不远的电报大楼领包裹。
      其实电报大楼叫电报大楼是因为这是一幢完工不久的5层楼房,其实是邮政总局的办公大楼,就在长安街边,一楼临街所以做了一个很大的邮局门市部,门口有大大的两个红字‘电报’,这两个大字应该是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后期才被拆除的。其实这儿是全功能门市部:售卖邮票、发电报、汇款、收寄包裹,尤其因为邮局离北京火车站很近所以被南来北往的人称为电报大楼,包括北京本地的也管这栋楼叫电报大楼-邮政总局大楼表示本座很委曲,但是本座不说-杨沐沐他们的包裹不是在一楼临街的大厅领取而是在电报大楼后边的院子领取的(以后咱们还是继续把这里叫做简单明了的‘电报大楼’)。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149770/1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