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汉灿烂(三国)

作者:山又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颖阴荀家】

      中平二年二月二日,在这个诸事皆二的日子,韩庭怀揣着既期待又忧伤的心情,一大早就被阿娇从被窝里哄出来穿衣打扮。

      韩庭今天要去荀家拜访,为的是上学的事情。

      期待的是又能见到从叔荀彧,忧伤的是小小年纪居然要去上学?

      他过完年才五岁!

      韩庭昨日表示:“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就连光武帝时的大儒王充也是八岁才入的学!”

      荀氏狠狠地打击了他:“不是让你入学,是让你跟着先生读读书,写写字就行,旁听一下也行。”

      韩庭忍不住翻了个大白眼:得,这跟入学有什么区别吗?有人就是见不得我在老宅逍遥快活。

      韩馥也觉得荀氏说得有道理。

      因为他一直觉得荀氏说得有道理。

      韩庭只能用“没有知识就无法调/教韩馥怎么做一个大佬”来说服了自己,学就学吧……

      好在老宅一干人等都安排得井然有序,倒也不用他太操心那边了。

      韩庭今天穿了一身新制的对襟黑色儒服,等穿好才想起,看来这事情是早就蓄谋好了的。

      因为远还没有到束冠的年龄,阿娇只用了一根紫色的发带给他束发。

      但阿娇梳得仔细,透过铜镜看,小郎君的模样活泼又不失端庄。

      休沐在家的韩馥今日高冠丝履,也穿了件黑色儒服,不过领口绣了几朵红色的云纹,拜访的虽然是亲家,但也是宿儒,自然不能失了体面。

      因着开学定在二月初十,韩青今日也不必跟着去。

      荀氏看着父子二人打扮,丈夫温文尔雅,儿子活泼可爱,站在一起养眼极了。

      临了出门前,荀氏似乎想起了什么,跟婢女交代一通后喊住了父子二人。

      等婢女取来了东西,韩庭定睛一瞧,原来是朱砂和笔。

      韩庭瞬间洞悉了她的目的,慌忙捂住了额头。

      荀氏拿笔蘸了朱砂,瞪了他一眼:“朱砂开智,开了‘天眼’后你就能眼明心明,以后读书事半功倍。”

      韩庭虽然对这种迷信说法嗤之以鼻,但他一个孩子又有什么办法抗拒,当然是欣然接受啦。

      乘着牛车进到城里,来往的行人络绎不绝,韩庭很快被道路两旁整齐的院墙门户吸引了注意力。

      “父亲,这城里跟乡下也是一样的格局?”说起来,这还是韩庭头一回进城。

      见着儿子的眼神惊奇不已,韩馥便给他充当起了导游。

      据导游韩馥介绍,汉朝不管是县中还是乡里,实行的都是里坊制【1】。

      相比乡下简陋的墙垣,颖阴城里的墙垣更加整齐,宽阔的街道呈棋盘式将城里分割出大大小小的方块,这些方块就是百姓居住的“里”了。

      每个“里”都环以高墙,设里门,里门平常由里中百姓轮流看守。

      大的“里”东南西北开各开一个门,小的“里”一般就开两个门。

      颖阴县城很大,总共设有六十多个“里”,韩家那片叫做“平中里”,进了城,经过五个大小不一的“里”,再往西边走就是荀家所在的“高阳里”了。

      一路上有不少作儒生士人打扮的人往高阳里这边走,的想必是路远的学子都提前回来了。

      他们或三五成群高谈阔论,或独自捧个书边走边看,或对着墙自说自话,颇有学风盛行的模样。

      等牛车到了高阳里门口,韩馥似乎有意卖骚:“你知道荀氏族人居住的地方为什么叫高阳里吗?”

      韩庭眨着一对天真无辜的眼睛说:“我还是小孩子,肯定不知道呀。”

      韩馥轻咳一声,正色说道:“荀氏旧里叫‘西豪里’,那会儿出任颖阴县令的苑康是渤海郡人,因说‘昔日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今荀氏亦有八子’,所以此地就改名叫高阳里了,一时传为美谈。”

      韩庭心想:看来这苑康也是个秀儿,既傍了古人名声,又吹捧了荀氏一大家子。

      现在文人之间都流行互吹,好家伙,他刚上岗就吹了八个,而且荀氏门徒那么多,这一吹传颂的人可不多嘛。

      守门的里民四十来岁,脸上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核查了身份后夸了句“韩府君家的小郎君真俊,小小年纪瞧着就有一股子书香之气。”,就大方地放行了。

      这高阳里平时出入的高官显贵、文人墨客不要太多,守门的人自然是要能说会道且识大体的,而且他母亲出自荀氏,也算是半个自家人,夸奖的话,谁不爱听。

      车夫把牛车停在外头,韩馥和韩庭大手拉小手,带着仆人拿着拜帖和礼物便进了高阳里。

      一进里门,就隐隐约约有读书声从连片的屋舍深处传来,连鸟儿也爱听,纷纷啼啭起来。

      韩庭看了眼脚下,主道上的青石板干净整洁,上面还残留着一些水渍,显然是每日都洒扫的。

      两旁的草地上,一溜烟栽种的都是槐树,此时树上都抽条了,发着嫩绿的枝条,闻着有一股清香的味道。

      韩庭心想着,看来先秦时的厚槐之风影响颇为深远,俗话说,门前有槐,升官发财。

      这时代读书不光是为了陶冶情操,掌握知识,更多是为了在朝堂上一展抱负,做了官,自然能提高家里的生活品质。

      荀氏学堂是民间的私学,论藏书和师资力量不如雒阳的太学多,但是光光凭借“荀氏八龙”的名声,足以做到士人心目中的求学圣地,它和汝南的袁氏学堂并称为“民间的两大太学”。

      太学也不是想上就上的啊,那基本都是提供给官宦之家的子女读书致仕的地方,寒门士子多半都是在私学完成的开蒙,运气好的得了先生的赏识,再举荐到太学,也不是未曾有过先例。

      沿着主道直走,深处那片白色屋舍就是荀绲家的宅院。

      荀绲家和荀氏学堂的宿舍呈对角之势,那些读书声就是从宿舍里面传来的。

      将拜帖交给荀绲家年轻的门房,门房礼貌行礼后便匆匆进去通报了,不一会儿他脸上就挂着恭敬的神色回来:“韩府君和小郎君请随我来,主人在楼阁等候。”

      韩庭一路走一路看,荀绲家虽然没有韩家占地面积大,但规划是典型的文人士族家的庭院。

      前院就栽种着几棵树,黑瓦白墙上镌刻着几行龙飞凤舞的字,像是大家手笔。通过一道圆形拱门,进去就是中院。

      左边是几排住人的屋子,右边起了一座三层的楼阁,阁楼依水而建,池边种着花草,池里养着鱼,带路的门房示意荀绲在楼阁之上等候。

      顺着漆成红色的木质旋转楼梯,二楼锁着门,里面书架林立,似乎是藏书阁。到了三楼,只见荀绲闭目坐在席子上,荀彧在一旁煎茶。

      韩庭往栏杆外看了一眼,这边刚好能看到荀氏学堂的大院子。

      韩庭被韩馥拽了一下,于是收回了目光,跪拜在地上,口中恭敬喊道:“二郎拜见从太/祖。”

      “嗯,两年多未见,二郎个子倒是长了不少。”荀绲睁开眼睛看着面前的小豆芽,布满褶皱的脸上浮出笑意。

      韩庭赶紧怒刷好感度:“我看从太/祖一点也没变呢!”说完对着荀彧弯腰拱手道,“二郎见过从叔。”

      荀彧听得韩庭如今字正腔圆,也对着韩庭拱了拱手,笑道:“阿庭长大了。”

      韩馥也朝荀绲行了礼,荀绲大手一挥,示意他们坐下。

      此时水已煮好,荀彧动作优雅地把滚烫的热水倒进盛着茶末的大瓷碗里头,又撒了些葱姜进去,持着木勺搅拌一下,替荀绲和韩馥分了茶。

      韩庭对这股味道完全没有兴趣,他前世虽然也爱喝茶,只是东汉的茶里加了葱姜,他闻着确实不太对付。

      韩馥说明来意,乃是为二郎读书的事。

      荀绲端起茶盏喝了口茶,回味了半晌才说道:“学堂里头最小的学生也都八岁多,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一般来说,小孩八岁外出求学,他才五岁,年纪确实是有点小了。

      韩馥心想:这是婉拒了?

      韩庭心想:婉拒好啊,还能多玩几年哪!

      谁知,荀绲还有话没有说完:“二郎聪明伶俐,我倒很喜欢。不如跟着我开蒙写字?”

      韩庭一脸懵逼,您好歹是个大儒,收学生这么随意的吗,一句喜欢就完事了?

      韩馥美滋滋地嘬了口茶:“令公肯教二郎,文节求之不得。不过今日没有准备六礼束脩,明日我带二郎过来拜师。”

      韩馥心中大石落地,荀氏昨夜还在枕边对他敲交代了一番,要是他说不好,回来就不许上床睡,只能在榻上休息。

      荀绲捻了捻花白的胡子,笑道:“二郎之前念过《诗经》,如今都读过了什么书?认了多少字了?”

      韩庭本想脱口而出,什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都会背,但这些东西的进度也太快了,也不符合他的形象,他还是个孩子。

      韩庭隐瞒了一番,说道:“阿庭在父亲的书房里读过了《孝经》、《大学》和《中庸》【2】,字也认得两三千个了。”

      “阿庭当真不错,”荀彧脸上春风和煦,忍不住插话道,“没成想都认得这么多字了。”

      荀绲哈哈大笑:“文若五岁时,尚不及阿庭。”

      荀彧面色未变,倒是很不在意:“父亲说的是。”

      荀绲调侃完荀彧,阁楼上的铃铛响了。

      原来是家中仆人不便上楼打扰主人读书,有事就在楼下拽挂着的铃铛禀报,荀彧听见铃声便匆匆下了楼。

      荀彧走后,荀绲给韩庭讲起了当下的升学流程。

      原来孩童开蒙读书一般先识字,读《孝经》、《大学》、《中庸》来建设基础的三观,再读《论语》、《孟子》建设人生观和价值观,读完后就啃更加晦涩的“五经”来升华思想,期间穿插着名家大儒的心得体会,了解当下的流行文学,待到束发之时就可以入太学继续进修了。

      韩庭问道:“太学结业后,是否就可以入朝为官了?”

      说话间,荀彧已经上楼来,他手中拿着一封书信,面色不甚好看,想来是有大事发生。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1】里坊制,汉代的行政划分是州-郡-县-乡-里,里坊相当于现在的农村外面都环以高墙,设里门由吏卒和里民管理,城里的里坊全城实行宵禁。
    【2】小孩开蒙,现在还没有“三百千”,最早的《千字文》也要到南北朝;“四书”的概念要到宋朝,四书此时是分开说的,“五经”的概念在汉武帝的时候就有的。
    有人跟我反馈前面写了一章惨烈的(作者暴风雨似哭泣),我是要写轻松沙雕文风的人啊!(摔),所以我会控制我寄几的!(暴风雨哭泣求收藏)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069181/15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