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山河岁月长

作者:丽君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十三章


      曼青第二天一大早起来,被知警察局里来了人,让全家都到正厅去。待她和母亲赶到,已经站了一屋子的人,老姨太太,新姨太太,可比过年还聚得齐全。曼青拉着母亲找了个不被注意的角落坐下。
      家里女人多,但今天都一反往日,一个个安静坐着站着,不敢言语。
      警局的刘探长清了清嗓子问道:“沈老夫人,沈老爷,鄙人听说昨晚,沈家的老太爷被刺身亡,可有此事啊?”
      老夫人只是喝茶,并不答话,沈光平回答说:“刘探长,确有此事,下人不规矩,偷了几块银元,被我父亲当场抓住,本想让她交出东西,息事宁人也就罢了,可那小丫鬟不知好歹,见来人是我羸弱的老父亲,竟用剪刀刺死将他刺死,哎,真是家门不幸啊。”说完,用袖子抹抹眼角的泪花。
      刘探长眼睛撇撇喝茶的老夫人,又问:“那犯人现在在何处啊?“
      “那女子拿了钱欲逃走,在偏门被家丁瞧见,捉了回来,她自知死罪难逃,招供之后,已经咬舌自尽了,她在渝州城也无亲无故,就命下人把她埋在后山的了。”
      “自尽了?”
      沈光平忙说:“是啊,当场就死了。”
      刘探长狐疑的看了沈光平一眼,继续询问:“既然是偷盗,那可有什么人证物证?”
      这回还不等沈光平回答,沈老太太有些不耐烦的说:“人证?我们沈家人都是人证,你随便找一个问问,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沈光平赶紧接着说:“昨天太晚,没好意思惊动局里的兄弟,本想一早通知刘探长,没想到您还亲自跑一趟。我们沈家的所有人都在这儿了,您随便问,至于物证,她偷的那几块银元,还在父亲书房里,如若需要,我立马派人拿来。”
      刘探长听了他的话,脸色才好一些,说:“沈老爷,新政府发的法令,各位应该都清楚,出了命案,应当第一时间通知我们。你们如此擅自处理,搞得我很为难啊。”
      “刘探长,这都是在下的不是,事发突然,我们也是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昨日本来是家父的寿辰,宾客满堂,热热闹闹的。老爷子也是许久没这么开怀了,可谁知如今喜事变丧事,做儿子的这心里….”说罢,又留下两行泪来。
      看到沈老爷如此动情,旁边的姨娘们也拿着帕子抽抽搭搭起来。
      刘探长板着的脸松下来道:“沈老兄,节哀节哀,我们也是奉命行事,毕竟事关人命,才一大早来打搅。沈老夫人,您请见谅。”
      “刘探长,您这话就和我见外了。您这也是为我们着想。这件事确实是沈家处理不当,还劳您特意跑上一趟。如果刘探长不放心,沈家上下随您翻查,我们全力配合。您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刘探长见他如此识趣,又看沈家上下老老小小全堆在屋子里,遂把他拉到一旁,低声说:“查嘛,倒是也没有这个必要,你去叫人把赃物拿出来,我好带去局里交差。就是就是我手下的兄弟们,一大早跟着我跑这一趟,总得给他们点儿交代,你说是不是,沈老爷。”
      沈光平立马会意,脸上堆着笑容说:“这个好说,好说,刘探长才上任不久,沈某知您公务繁忙,才不敢贸然上门打搅,等家父丧事一过,探长一定给我个面子,到家里来坐上一坐。一会儿我叫管家送大伙回去,自然不会怠慢了各位。”
      刘探长此时语气已全然缓和了下来,亲切的说说:“我此次来,局长也是再三关照我,说沈家是咱们渝州的大户,平日应和局里多走动才是。”
      “那是自然,日后还得请刘探长多多关照。至于局长那边,在下在警察局里确实没有熟悉的人,只有拜托刘探长多帮帮忙。”
      刘探长点点头说:“这些都好说。”这才转过身,对着沈家众人说:“我看今天事情,既然都了解清楚了,那刘某就不打扰了。”说完带着人走了。
      沈光平忙示意管家去送,想起什么,又把他叫回来,在他耳边交代了几句,才让他去了。
      沈家人为这事儿,一早上在前厅聚了个齐全,本来人人都紧张的不得了,生怕被警局的人盘问。如今人走了,一个个在背地里长舒了一口气,盼着这场风波快点过去。警察局当天下午又派人来做了些记录,就算了结了。沈家人见他们没再找上门来,自然也没有人想去过问一个不知名小丫鬟的死因。
      沈老太爷的尸首,按规矩在正堂停灵三天,请了庙里的法师诵经,三天三夜都不能停。沈家孙辈轮流守夜,光蜡烛香和火纸,没见间断过,不知烧了多少出去。还有不少沈家的远房亲戚朋友,从外地前来吊唁,这一干人等的吃饭住宿,安排起来简直比寿宴时还要忙碌。
      曼青由于病着,只在第一晚守了一夜,就被重远叫着回去休息了,待到出殡那日再过来。家里也就她最清闲,剩下的孙辈,都争着表现,每天正堂里都跪着一堆人,哭哭啼啼,赶都赶不走。生怕自己落了下风,遂都是卖力嚎哭,一个个像比赛似的,无论怎样也要比旁人哭的凶。
      沈老太爷去的突然,沈家人毫无准备,连棺材都是临时做的,城里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木材,沈光平高价从外县连夜运来,可也只够做内棺的,最后外棺只能用本地柳木凑活。请来城外寺庙的住持,算了下葬吉时,又在祖坟里选了风水最好的地方。
      到了下葬这天,沈家所有人都披麻戴孝,沈光平携着沈重远走在最前面,父子俩一起执着引魂幡,后面跟着由二十四人抬的棺木。因为府里女人众多,哭声一阵高过一阵,有几个最伤心的,还得由丫鬟们搀扶着,才不至于哭晕过去,勉强前行。后跟着一群下人,端着一会儿要供奉的食品物件,走在最后。看着沈家这绵延不尽的送葬队伍,路边的人都在议论不停,最近城里有不少传言,说沈老太爷在寿辰当晚突然过世,其中必有蹊跷。
      渝州的规矩,新坟要有专人在此后七七四十九天,每日来烧纸祭拜,沈重远常在铺子里忙,自然不可能每日腾出时间来,沈光平把这事儿交给了三太太出的二少爷沈毅,为了这事儿,三太太高兴了好几日,觉得儿子终于得了老爷的青眼,不停地嘱咐沈毅要多尽心。
      丧事过后几天,沈府却又为另一件事,闹得不可开交。沈老太太要把老太爷的姨太太遣送出府,让她们自谋出路去;除了生育过女儿的两位,其余的,分发些钱,就要把人赶出去。一时间,在沈府里的各处都能看到哭闹成一团的女人,她们拉扯着丫鬟手中的包袱,好像这样就能避免她们即将面临的未知命运。娘家有人的还好,带着这些年攒的金银首饰,风风光光的回去。亦或是拿着分来的银钱,在外制上处房产,也算是勉强能过活。
      最可怜的就属才进府不久,在外已没有亲人的桂姨娘。她自己不过是十几岁的年纪,家里人得瘟疫死光了,她一路南上,逃到了渝州,碰巧沈府要买丫鬟,便把自己卖了,被哌在老夫人院里做些扫撒的活。后不知怎么,跟了老太爷,被抬为妾。算算也还没伺候老太爷多长时间,自然也没攒下什么钱,这出去,岂不是要饿死。
      她一大早就在沈老夫人的院门前,长跪不起,谁劝也没用。下人们只好进屋禀明情况,请沈老夫人做定夺。
      “老夫人,这桂姨娘已经在门外跪了一个时辰了,您看?”丫鬟忐忑的询问她。
      沈老夫人靠在榻上,由丫鬟扇着扇子,正在打盹,听到禀报,微微张开眯着的眼睛问:“怎么,她是嫌给的钱不够?”
      “我们问她,她也不说。”
      “再给她加两个银元,打发走。”
      小丫鬟出去了,不一会儿又进来,说:“回老夫人,把钱给她,她说不要这些,只求要见老夫人。”
      沈老夫人这两日心情不错,竟答应见她。
      桂姨娘一进门,就跪在地上磕了个头说:“老夫人,求您别让我出府,我家里人都没了,在这世上无依无靠,求您可怜可怜我,容我在府里住下吧。”
      “我们沈家可不养闲人。”
      “老夫人,您让我做什么都行,只要留下我,我一定每天尽心尽力伺候您。”她泪流的满脸都是,也顾不上擦,只是伏在地上,不停请求。
      沈老夫人一声嗤笑,说:“喜桂,记得你两年前进府的时候,也说要好好伺候我,可没两天,就成了老太爷的妾,你说我怎么信你。”
      桂姨娘不停地磕头,边说:“老夫人,以前的事都是我的错,您大人有大量,大人有大量,只要您留下我,我后半辈子,当牛做马的报答您。”
      “现在老太爷不在了,沈家就是我做主,我可是一向说一不二。”
      “求求您了,我出了府,就没活路了,求您收下我这条贱命吧。”
      沈老夫人又合上了眼睛,皱着眉头,对身边的婆子甩甩手,示意她把桂姨娘拉出去。桂姨娘挣扎着不肯走,四个婆子一起抬着她出屋,回到院子,命她收拾细软。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064461/1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