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总有一种期待
总有一种期待
甫入大学,我就被学校浓郁的学术氛围所感染,而要说到最具学术气息的地方,莫过于图书馆了。
刚入正门,迎面便是庄严肃穆的朱敬文先…生的半身像,两侧是铜塑的八个大字,“为国储才,自助助人”。
多年来,朱敬文先生将此格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出生清贫的他深知教育的重要,在具备一定经济基础后,他成立了“朱敬文教育基金”,使数万学子从中受益,优秀青年得以深造,为中国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人才资源,同时,敬文精神也随之得以广泛传播,为后来者助学奉献做了榜样。
虽说很敬佩朱先生的助学举动,但坦诚地说,生长在小康家庭的我,并不能理解朱敬文奖学金对于贫寒学子的意义,直到去年暑假,我的思想才出现了重大转变。
为了充实自我,我选择到山区支教。刚下车,我就震惊于眼前之景:学校的围墙是用土堆砌而成的,上面不均匀地铺着大小不一的漏洞;教室的木门仿佛经历过狂风暴雨的摧残,在风中摇摆不停;操场更不必提,一茬茬的野草从碎石子堆里奋力而出,跑道上的橡胶七零八落……
随后开展的课程教授让我更深刻理解到了贫困山区孩子对教育的渴望:没有课外读物,他们就将捐赠的书翻上一遍又一遍;即使听不太懂普通话,他们也聚精会神地听我上语文课;笔和纸都是他们的“宝贝”,轻易并不动用,更常见的场景是三三两两聚在树荫下,用树枝在地上演算着课后习题;上下课的铃声并不是城市孩子习以为常的电子音乐,而是校长用木棍敲击铃铛的清脆声响……
回来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不知道从大山深处能走出多少满怀希冀的大学生,但我知道如果没有外界的资助,他们的大学梦大多会半途夭折,换句话说,受到资助的不仅是学生个人,也是整个家庭,更是一个山村。
由此,我才真正理解到朱敬文先生所做的是怎样旷古绝伦的事业,他不仅使个人价值得以实现,还为千千万类似的家庭带去了生活的希望,更为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实现助力。联系到自身,我着实羞愧难当,同时也暗下决心,要时时以“敬文精神”激励自己不断前行,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不忘祖国的抚育之恩,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抖擞振奋,总有一种精神她驱使我们不断寻求“爱人、爱国”。这种精神包括敬文精神,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它可以来自于我,来自我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世界从不缺乏令人感动的事和人,难的是我们摆脱旁观者的思维禁锢,奋力成为这样耀眼的存在。常怀悲悯之心,遵循内心的道德尺度,力量与感动便会随之纷涌而来。
我期待着。
插入书签
昨天写的东西,没贴上来,怎么说呢,很长时间没有写这些征文什么的了,就很不顺,烦人啊,真的,如果长时间不写点东西真的什么都写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