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全集

作者:林闲云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2 章


      行为的向爱性:
      行为的向爱性是缘于人性对最好情感和最好感受的双重向往,这是一种不需要过多证明而却绝对需要他人共同努力的人性需求,因为,对爱的任何感受都是以他人的共同努力为先决条件的,所以,爱就绝对需要很多个你你我我的共同努力。

      爱的标准:
      最好情感和最好感受是爱的唯一对象,也是爱的唯一坚守,最好情感、最好感受和爱就像光和影那样相伴随。所以,最好情感和最好感受必须相互依存。
      原则性标准:爱不管在何时何地都具有绝对的改善性。
      替代性标准:一方的改善在弥补另一方的缺失后还能有额外的补偿---这里的补偿是最好感情和最好感受间的相互补偿。

      爱的对比性:
      爱与其它活动具有目的优先性,也就是说在从事任何活动时都应该以爱作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给人性的向爱性以合理性证明。

      爱的结论:
      在每个人都是供求者的爱情市场最好的供求状态应该是接近于“0”的存在,所以,爱的意愿应该最大可能的得到满足,也就是说爱的意愿在合理的情况下应该是接近于“0”的存在。这结论是以个人和社会都高度自由、需求又合理为基础的。

      简 24岁 已婚

      (一)

      婚姻和电子游戏极相似,游戏程序是机械的,但婚姻也不是人性的。知道这点外,我还要记住:是我在适应婚姻而不是婚姻在适应我。
      婚姻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习俗,选择他是我主动的,其它的可能都是被动的。

      婚姻是互利的。相互利用是建立和维持关系的必备条件,所以,利用的相互性是在一起必然产生的现象。

      (二)

      婚姻是寻找爱的游戏,寻找爱也是婚内生活最主要的活动。

      有没有爱情在婚前是不重要的,因为在婚姻中我们都要无数次地去寻找爱。

      (三)

      爱情对婚姻来说是随便的,这种‘随便’是针对爱的情感的。
      “爱跟肌肉一样是种持续刺激的结果,爱跟肌肉一样也是种重复的过程”,‘训练跟重复’就是爱的方法。婚前有没有爱是不重要的,因为,只要方法是对的,结果就错不了。
      婚姻是爱的实验室,只要不放弃就会有爱的成果。
      爱上丈夫是容易的,把爱人间发生的事重复到一定程度对谁都不是太难的(爱是由行为诱发的情感,行为的重复性会让思维产生错觉,错觉一旦持续并有效的重复就可以让意识上当)。
      我的经验就是证据:爱不爱是由意识决定的而意识本身又来自感觉。 如果不爱一个人只要和他发生只有爱人间才能发生的行为,并把这种行为持续足够长的时间就会产生爱的感觉,一旦这种感觉持续存在爱的意识就会从中滋生。
      通俗的说法是:“爱他才会跟他做那些事”这样想久了就会觉得“做那些事是因为爱他”。
      人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人的多重性决定了爱也只能是□□跟思想的结合。

      (四)

      婚内爱情和婚外爱情一样都时刻需要某些行为的刺激和引导。
      爱情和婚姻其实没有存在质的飞越,它们的区别也不是本质性的。婚姻与爱情一样也充满着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是由人性的自主性决定的。

      (五)
      人的社会性和自主性决定了婚姻的开放性。
      婚姻少不了他人的参与。他人的参与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也不管是婚外的还是婚内的都具有交易性。
      林盛堂也是以交易的形态出现在了我的生活里。

      (六)

      男人就像河流在相似的河段不管踏入多少次经验总是相似的。

      我的婚后生活几乎说得上是种‘翻版’。和一个男人相爱过就会无意间在另一个男人身上重复着以往的生活。和丈夫所做的事和‘与林盛堂发生过的’几乎是非常相似的,也只能是相似的。所以,我才从没想过要忘记林盛堂,他的存在像个导师一样默默地传授着那些与爱有关的技艺。如果忘记林盛堂,那我无疑要在丈夫身上再学那些爱的技巧。

      (七)
      我从林盛堂身上得到的经验是种引导,也是种导向。
      我们的经历引导着我走向另一个男人,过去的那段生活又成了现在婚姻生活的导向。所以我选择另一个男人不可能是为了忘记他,我现在的婚姻生活可以说是那段生活的延续。
      (八)
      多年过去了,我还是改不掉他刚走时的那个习惯:下班后站在门口、四处张望、像是在等待又像是在寻找……这种无意识的动作大概持续几秒钟。
      不得不承认,林盛堂成了我婚后生活的‘地图’,也成了我潜在的‘目的地’。
      ‘我的生活不能没有他’这种结论不是得自经验是来自我的想象,在我的想象中不能没有他。有人说过‘想象是一个人的未来’,也许林盛堂真的是我的未来。要是他真的出现在我的婚姻中,我想在开放的社会里那决不是难题。

      我性林、名颖 今年27 已婚

      (1)

      地球人都知道和女人一起生活是种交易,她们不会无缘无故的和我在一起,我同样也不会毫无要求的和女性建立关系。个人需要的多样化决定了交易的复杂性,交易可以以任何一种名义进行但都不会是单一的。
      婚姻是我跟身边人做的交易,婚姻生活也是我渴望的一种生活体验。

      (2)

      简就睡在我身旁,她的沉睡是承诺也是保障。熟睡的开放性所具备的承诺性和保障性不仅是对□□的也是心理的。
      一个女人陪睡是种安慰,这种安慰是对生活的弥补也是对未来的保证,如果不出意外这种行为还会持续发生。

      (3)

      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婚姻就会成为双方共同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我们对习俗的接受程度。
      爱情对婚姻不是决定性的,气氛成了我们走向婚姻的动力器,决定婚姻的不是爱情而是婚姻所营造出的气氛。
      婚姻对我们两个人来说是可变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又是决定性的。气氛作为外在压力会一步一步地把我们送到属于多数人的道路上来,也可以这样说是婚姻的气氛促成了我跟简的婚姻。

      (4)

      婚姻是自由的这是选择婚姻最充足的理由。
      婚姻的束缚不是来自婚姻本身,婚姻只是种形式,形式本身是不具备力量的—— 一个没有力量的事物就不可能对人的选择形成阻碍。

      (5)

      我选择结婚是想和简有个比较固定和长远的关系,而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最好的就是婚姻。
      婚姻对多数人来说都是为了挽回对方而不得不做出的让步。
      爱情是男女走在一起最理想的借口,而强行把一个人留在身边最好的借口则是婚姻。婚姻是占有他人最好的保证。长期的占有一个人这是个非常自私也是个非常好的梦,而婚姻似乎是完成这一美梦的关键。

      (6)
      走进婚姻很难说是为了幸福,因为幸福可以和婚姻无关,婚姻也不是爱的结晶,它更注重和强调的是责任。
      婚姻更多的是责任简恐怕也这样认为。婚内很多资源都是共享的,身体也不例外——身体是私有的却是被动的。这个被动有时来自外界,有时来自内心的欲望。无论如何,身体是没法摆脱外界的压迫的。婚姻同样也讲究对身体的干预,一旦走进婚姻,我们就要为对方背负一些责任,责任里面包括满足对方的生理需要。我们被婚姻捆绑在一起,捆绑又不是毫无目的的,这个目的就是在对方需要时要负起责任。

      对身体的共享是解脱也是负担。

      (7)

      共享的承诺不仅是在身体也在物质上。
      物质作为生存最基础也是最迫切的需要,这种需要在婚内得到了法律和道德的双重保障。婚内的物质共享是种很自然的现象,这种自然几乎达到了共有的程度。只要结了婚一个没有任何收入的人是可以对那个月入千万的人说:‘这是我们的共同财富’。这不是‘几乎是’而是‘真的是’事实,这种事实已成为了现代人的思维习惯。

      (8)

      物质上的共享也是一种付出,这种付出时常以共享来掩饰它的最终目的,因为满足一个人的需要另一个人也会从对方身上得到回报。
      物质是走向身体的保障也是走向身体的基础。

      物质在两性中有时像‘避孕套’、有时像‘玫瑰花’。

      (9)

      我是个有钱人。
      不管简为什么和我结婚都摆脱不了钱的阴影。钱是我最突出的优势,否定了一个人的优势就无法爱上对方。
      钱对一个认为自己有钱的女人来说它就不是最重要的,简是富二代,这多少都能在婚姻中淡化金钱所形成的阴影。
      财富绝对是个诱惑可不是唯一的诱惑,因为物质上的共享不是建立婚姻的唯一好处。

      (10)

      婚姻的共享原则成了个人最佳的理财途径。
      婚姻本身就是种投资,对有钱人来说也是,简以婚姻为名参与了我的生活,这本身即是投资也是回报。
      对婚姻的投资是‘最好的付出’获取‘最高的回报’,回报率是相当惊人的,因为付出本身也是种回报。
      婚姻的回报几乎是全方位:物质上的、荣誉上的、身体上的、欲望上的,这些人类最渴望的需求都能从婚姻中得到。

      (11)

      婚姻背负着使命那它必须是具有权力的。
      婚姻许给我拥有简的权力,那这个权力同样赋予了她。婚姻同时也是一张进入对方生活的入场卷,双方相互间是可以‘随意出入’对方的‘界线’的;‘随意出入’那就意味着不受外来者的干预,这就必须要忠诚来护航。要是彼此之间不忠诚,那‘随意出入’的权力就得不到落实。

      忠诚的内涵一直在变却无法褪去它的野蛮性,但这种野蛮也是一种智慧。
      忠诚虽然带着自相残杀式的野蛮却不能说它一无是处,因为忠诚既是对承诺的保障也是对承诺的进一步落实。
      婚姻需要承诺。
      我的承诺不是针对忠诚而是针对婚姻的。对婚姻的承诺相对容易些,所以,如果简要让我许下有效的承诺的话,我只能宣誓保证不放弃婚姻。

      我正站在婚姻的一个新起点上,这是一个把背叛与忠诚揉搓在一起的时代:一个不管是背叛或者忠诚都要面临‘理性’与‘欲望’责难的时代。我可以保证不背叛婚姻,对妻子忠诚我做不到。
      婚姻是个未知数,婚姻生活不仅受外界的诱惑还受内心欲望的抗议。外界以它的宽容、体谅、美丽持续不断地发起攻击,这种攻势没有任何一颗现代心能够抵挡。

      (12)

      简睡着了。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嫁给我,也不知道她对婚姻的认识是什么?我对婚姻的态度是消极的,但消极并不就是悲观。
      我和简的婚姻只有一个未来,这个未来绝对不会是白头到老,对初次结婚的恋人白头到老应算得上是奇迹。我喜欢随着性子做事,我承认创造不了那样的奇迹。所以,不管在婚姻中发生什么我们都应尽量体谅对方。

      我叫林盛堂 今年31岁

      (01)

      我们的爱情是曲折又漫长的一次长跑,要是把我们的爱情比作马拉松赛那从终点起才不叫浪费。
      我跟简性 *关系的建立用几句话概括就是:过程是曲折的、结果是顺利的。

      (02)

      情侣有聚也有散、我跟简也不例外。
      我们又相聚了。躺在这张熟透了的床上还不知道怎么开始。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是一段由纯洁主宰的路程——这里的纯洁不是心理的、是□□的。

      (03)

      纯洁作为一种信仰一度被世人奉为美德。纯洁确实可以说得上是种美德,它以束缚身体为手段为被占有提供了思想上的依据。纯洁是种占有他人的美德。在个人意识可以自由的时代、在一个替代品满天飞的时代,在一切都是善变的、一切都是可变的时代,纯洁必定要重新定义。
      纯洁已经不是这个社会的时尚——纯洁已被取代。

      (04)
      纯洁是虚伪的。简就睡在我身边,背叛已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此时的纯洁也只是迈向背叛的前奏。

      (05)

      简和林颖之间以婚姻为基础相互建立了占有这一契约(男人和女人在一起原本就是一种利用和被利用关系,为了保证利用的道德性就必须提高对占有的认可度),他们都必须履行某些约定以此来维持他们的夫妻生活,如果被占有的承诺不被双方遵守那交易就得不到保障。
      做为人妻,她对丈夫有忠诚的诺言。而对我呢?就不确定了。所以,即使今晚她什么都不让发生我也不会责怪她。毕竟,我不清楚在她的承诺中是否还保留对我的付出。

      (06)

      占有也不可能是绝对的,忠诚同样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忠诚作为一种承诺它可以和某些行为脱节。
      拿婚姻作比方,婚姻就好比是承诺而忠诚只是走向婚姻的过程——今天起码是这样。但只要忠于婚姻的承诺是绝对有效的,行为上的不忠并不必然违背忠于婚姻的事实。忠诚只是一种走向承诺的凭据,凭据绝对可以和承诺脱节。

      (07)

      有些忠诚对婚姻是完全不必要的,比如:性与爱。
      在理性和生命都在呼吁珍惜资源的大背景下确实只能如此。

      (08)
      我和简正处在一个由欲望主宰的空间里,如果我们做了些什么绝对不能用合理这两个字来概括。背叛在今天或许算不上理性但要是把它与理性扯在一起谁都不敢指责背叛,因为它有一个被世人信仰的理性在为其撑腰——那就是幸福。
      幸福起码是不让自己憋得难以忍受。
      背叛虽然有自由和幸福撑腰却还不是日常习惯,因为人类早已让忠诚主宰了我们的生活。
      忠诚对人们来说还是一种快乐,一方的背叛对另一方还意味着失去。在他人的参与不认为是一种相助行为的今天,背叛绝对不可能是自由的。所以在忠诚遭到普遍置疑的今天背叛依然被视为耻辱,这就没什么不可理解的了。
      可忠诚难道不也是种耻辱?如果说背叛的耻辱是外在的话,那忠诚的耻辱则来自我们的内心。

      (09)
      背叛就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生活,这样的结论在今天已没什么新奇的了——它像早晨的那抹霞光一样不可避免。
      不可避免的东西最后总会成为习惯。

      (10)
      自从跟简相见后我就时时刻刻想再拥有她,可那需要的不再是勇气和热情而是她的成全(我们已不再是情人也不再是性伴侣,我占用她的名义早已失效了)。
      可在一切都表明可以拥有时最终总会被拿起,这就是人的惯性——不管是为了欲望、还是道德感。

      (11)

      再次玩起昨日的游戏对我们或许就真的只是个借口。
      在欲望与别人或与世俗发生冲突时,我们就需要借口的帮助才能从欲望的煎熬中逃脱。
      说谎对我们来说只是为了告诉对方‘最好应该是这样’。

      可背叛时常也是种忠诚,区别的只是忠于他人还是忠诚欲望。忠于内心的欲望是一种回归:回归自我的回归。
      自我的忠诚往往才是真正的忠诚。
      忠诚会在借口中得到了昭雪,忠诚在忠于他人的煎熬中注定被改写。
      在忠诚中再次迎接、回归自我的本真,往往需要的不是勇气而是大家的共同成全。

      (12)

      今晚我就需要借口才能重新和她走进那些我们都忠爱的游戏。我们都知道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了,那怕只重复曾经的亲密瞬间也会因为现实的某些原因而产生不一样的心态。我们只能从现在开始,想再次进入那些热爱的游戏我们必须再续往日的恋情——那些以爱的名义发生的游戏也只能用爱去重启双方才能更好的适应。
      我本以为爱只是我为性找的借口,在投入到性游戏中去时才发现原来性才是我走向爱的门槛。做完爱之后我才发现心里爱着简,她虽然没说爱我之类的话但从她那带着娇气的抱怨中我能感觉得到当初的那份真情。

      对于别后的生活我们都很少提起,因为我们都知道只要在一起就还会有爱。

      (13)

      简成了背叛的一个起点也让我发现了可分的爱情。
      这就是现代爱情,在游戏时代强者将面临更多的玩家,在一场游戏中我们有时会以一对二或者以一对三……这就是现代爱情——多个异性都能与我们共舞的现代爱情。

      如果说现代爱情是开放的,那这种开放性是属于整个人类的。

      我是叶华 今年25岁 身高165厘米

      (1)

      我喜欢坐在林盛堂身上让敏感部位来个有距离的亲密接触。我很喜爱这种游戏。这些游戏不可以和色情画等号,因为这些肢体上的触碰有时是不针对□□的——它们只是在性游戏的边缘。
      你别动、不许抱我、别摸我、不能吻我、想都别想,如果他想反抗或者有要进入性游戏的举动我就会这样警告他。
      我的警告时常都不是有效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接下来最好该发生什么。

      (2)

      我不认为性和爱是可以分离的,更不可能只为了高潮而发生性行为。我认为爱是唯一的、性也是,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两样东西我都给了同一个男人。

      (3)

      环境对我的行为具有预先决定性,在一个环境中成长就无法逃避环境的教诲。
      我对爱的唯一性的认同不是凭空成长起来的,我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在为什么和异性在一起前内心就早已形成了和异性在一起将注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是环境性的。
      ‘他们都只爱一个人’这是在很小的时候对爱情的认识,这个认识深深的影响了我以后的感情生活。

      (4)

      从认为只爱一个人到真的也只能爱一个人也许不需要过多的努力,但对爱情观念的坚守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复杂到需要社会中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维护。

      社会宣传在爱情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是从一本漫画中认识的爱情,后来在书本中、电影里我还是遇上了相似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都有个共同点,就是他们之间的爱是‘唯一的’——她们都只爱一个男人。
      爱的唯一性就这样从外界走进了我的意识中,在还不知道男人的真正作用前,社会就已成功的把对男人的忠诚植入了我那纯真又稚嫩的意识里。

      (5)

      我不仅从漫画、书本、电影里认识到了爱的唯一性,还从身边的男女身上猜到了爱的唯一。
      我是在看着身边一对对男女中成长起来的,这些情侣的存在无疑是最有力的证据——证明了那些艺术中爱情观的真实性。
      一个男人只和一个女人在一起这就很好的证明了他们爱情的‘唯一性’。
      从艺术中我知道了爱的唯一,从身边人那我猜到了爱的唯一。

      (6)

      从对唯一性的认识到对唯一性的信仰离不开社会的宣传,我当然无法确切地感知身边情侣的恋爱心态,只能从他们的行为中去猜测他们的爱情心理。我的猜测是以艺术作品为依据的,缺乏真实但却不能说是虚假的,因为爱的唯一性不仅在艺术中、也在生活中得到了证实。
      身边这些情侣对唯一性起到了示范作用,这种示范作用又是对唯一性的强化。如果身边的男女都过着另一种生活(一种与爱的唯一性相反的生活),那我就会从这些示范人群中猜出另一种爱情观。

      (7)

      惩罚在爱情观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翻开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除了‘唯一性’外,还有对违背‘唯一性’带来的抛弃性后果——后果无一例外都是悲惨的。
      爱上两个男人对任何女人都是一种折磨。
      他们都认为爱上两个男人是一种有待纠正的情感偏差,爱上两个男人的最后总会以主人公的忏悔和痛苦结束,这种后悔深深地影响着我。

      (8)

      爱的唯一性是关于真相的问题,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个真相,所以,爱对我来说就只能是‘一’的选择。
      不管选择的真正内幕是什么,选择肯定是植入产生的效果。植入是无法回避的——人本来就是教化的结果。
      教化的最大力量就是让我觉得真相就是这样,当我由衷的信奉某个真理时就会被这个真理所控制。
      在重重的包围下爱的唯一性成了我的真理,这就是教化的力量——它在告诉我爱是什么时就在劝说我该怎么做。

      (9)

      信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必须是相互的,我信仰爱的唯一性那爱的唯一性就必须给我足够的能量来维持我的信仰。
      给‘唯一性’注入能量的不是忠诚是纯洁。
      任何一种价值观的成长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纯洁更是如此。
      一本漫画的力量是无足轻重的,但它往往承载了社会中的某些大观念。我并没从那本漫画中发现纯洁,但却发现了与纯洁关系密切的唯一性。唯一性是纯洁的外在表现,是通向纯洁的唯一途径。在我信仰‘唯一性’的同时就正走在纯洁的路上,但那时的纯洁并没真正的发挥作用,是爱的唯一性滋养了年少时的我。

      (10)

      社会对纯洁的态度是通过各种媒介来传播的,纯洁得到了社会人士的普遍支持。
      让一个观念成为某领域里的核心价值观需要漫长的宣传。社会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纯洁不可否认的成为了多数人的价值取向,这绝对依赖于社会有权势人士对纯洁的大力宣传。
      要想让纯洁成为众人信奉的真理就必先保证纯洁的社会地位,让纯洁成为某领域里的核心价值、赋予纯洁以优越感这就是社会给纯洁的地位。
      纯洁绝对算得上稀有证件,它的有效性是被多数人认可的。纯洁作为证件不是对能力的认可而是对人品的赞美,只要你拿着这张证件就能拥有实实在在的优势。
      纯洁能赢得他人的好感,而好感又是相互帮助的基础。

      (11)

      纯洁对我来说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
      不纯洁就一定要背叛,而背叛就一定会受到惩罚。纯洁是以爱的名义做出的妥协,选择纯洁是我主动的,所以我才说纯洁即是主动的也是被动的。
      在纯洁成为核心价值的社会环境里,我对纯洁的信仰就算达不到理性高度但起码是种生存智慧。

      (12)
      尽管我的爱情面临多重挑战,但在奋战中信仰一直都在给我注入能量。
      我把爱的唯一性当成了真理,是我把纯洁当成信仰的结果。
      现代人的爱情不管坚信的是什么,其中都少不了个人智性的参与。让我沉浸于‘爱的唯一性’中,那‘爱的唯一性’就必须能满足我对爱的心理需求。
      至于我的爱情,我只能说:“林盛堂是个恶魔,可他却给了我爱的天堂”。

      雨熙 今年二十九岁 我怀孕了

      (01)

      怀孕对身体和生活都是种伤害,也绝对算得上是在自毁形象。

      想像大家那样这就是我自毁形象的潜在动力,怀孕总是有原因的,这些原因肯定有社会的、也肯定有个人的。

      (02)

      按礼我们也应该结婚,因为这是一种习俗,可习俗又不是规律。

      结婚证是权威机构对个人做出承诺的凭证,至于承诺什么在这就没必要说清楚了。
      结婚证和婚礼一样都是两性生活中的一种习俗,似乎是必不可少的但却都不是必须的。我跟林盛堂领不领证、办不办婚礼都不会影响我们的关系。我跟他像多数办过婚礼、领过证的人一样该发生的还是发生着,我想就算不登记、不办婚礼那该发生的还会一直发生下去。

      (03)

      没有婚姻但我们之间也有一份承诺。
      与多数人不同的是:承诺的保障性不是来自权威机构、也不是身边人的认可而是来自我们的内心。来自心的承诺由于缺乏强制机构的保障,只能依赖彼此之间的信任才能确保我们对安全感和占有欲的期待。
      我们都没有通过结婚证这种有效性极高的凭据去确保我们的关系,我们相信了对方的承诺也把对方的承诺当成了真正的权威。

      (04)

      转眼间,我跟林盛堂相处已快十年了。虽然没登记、没办婚礼,可我们与那些登过记和办过婚礼的人表面上没什么不同,现实中我们与他们确实也没什么不一样,但不能说完全没区别,我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没有通过外在的权力机构去强化彼此相互帮助的责任性。
      男女间的关系不得不承认在逐渐的从外界走向内心,这或许不是条好的出路但绝对是种进步。我们和别人相比这种现象则更明显。林盛堂相信在需要时我会留在他身边,我也相信在需要时他会出现在我的面前,这就是信任给我们的力量。在面临真正的需要时,我们会对对方说:“我需要你”;而那些结过婚的人则会说:“我们是夫妻”。这看起来区别不大,但我们是直接走向对方而他们却借用了外界的权威。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父母,这对乡下人和城里人最大相似之处在于他们的婚姻。他们也登过记,也是一对被权威机构认证了的夫妻,至于办没办婚礼我就不知道了,但可以肯定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夫妻。他们也像城里的夫妻一样,在闹矛盾或者在需要对方时总是经常拿夫妻这个名义说事。我知道这种无意是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无疑是在对社会力量的求助:‘我们是夫妻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你都要尽到夫妻应尽的责任’,这难道不是在强迫对方?当然,我也不是说不借助夫妻这名义就意味着自由,可起码它给个人的自主性留下了更多的空间。
      如果我真的非常相念林盛堂,我不会用任何名义让他意识到我是借助这些名义的权威让他做出妥协,我会让林盛堂感到他的决定有很大的自主成分在里面。
      是的!在我想林盛堂时我只会告诉他:“我需要你”。

      (05)

      人类的互动不是为了索取物质,就是为了享用物质。
      在物质时代人对物质的依赖才是绝对的,满足一个人的需要物质应是个开始的地方。
      要是我对林盛堂说“你是一种物质”,他肯定会反对。如果我对他说“你的存在具有物质性”,他肯定不会抗议。其实我只是换了个语法,意指并没有变。物质可以被我们消费,作为物质性的人同样也可以。人与人间的消费是双向的,我在消费林盛堂时、我也在被他消费。

      (06)
      最时尚的消费不是对产品的而是对人的消费。
      消费人已成为了时尚中的时尚。
      时尚引导着我的消费也影响了我的需求。
      对时尚品的消费不可能是盲目的,时尚品本身就具有多种用途。
      对物质的追求已成为了时尚,这种时尚在受公共道德的限制,过分的追逐物质还是被指责的。不管是出于嫉妒还是算计、世人的指责多少都会影响我们的消费观,贪婪或者与负面色彩有关的词还是深深的牵制着我的消费习惯,这种‘被牵制’本身就是对消费美德的认可。无节制的消费或者过分的享用物质这应是多数人的梦想,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从没这样去生活。
      ‘最理性消费’还会在别人眼中形成即贪婪又盲目又虚荣的坏形象,为了保持一种被世俗认可的形象多数人都会做个符合消费时尚的人。

      (07)

      消费男人也是一种消费时尚,这种时尚已形成一种习惯。
      在法律承认、确保个人自由的今天对男人的选择还是不能自主。
      法律成全我可以像街上的性工作者那样走向迎面前来的任何男人,可这样的消费梦想却永远只能成为我的梦想。

      (08)
      在我眼里林盛堂不是个称职的工人也做不了称职的男人。他没有固定的职业,工作在我看来更像是为了离开我而找的理由。
      他擅长逃避也擅长承担责任。
      相互照顾是一种习俗。我不是在为林盛堂开脱,我不需要他照顾、他也不需要我照顾,在各自都是独立自主时谁就不再是谁的责任。
      逃避责任是种自由,这种自由时常也是双方的。林盛堂不在我身边,这种自由属于我的、也属于他的。
      自由不可能是绝对的,对责任的逃避也不可能是全部的。对责任的逃避肯定是自私的,但在他的自私中我往往能过上另一种我喜爱的生活。
      和他在一起我的自由很另类,那种自由很理性也很叛逆。

      (09)

      人的生活和思想不需要向他人全部公开,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秘密。我和林盛堂都有各自的生活,自然而然的也就有了各自的秘密。很多事情我们都不向对方公开,它们有的成了不公开的秘密、有的只是因为不揭穿才成了秘密。
      我跟林盛堂过着异地恋般的日子。这种恋情是不可能纯洁的,我们的不纯洁是理智性的。
      我们没有完全公开自己的情感世界,也没有完全公开各自的性生活,不忠在我们之间已成为了不是秘密的秘密。
      忠诚是情感和行为的总和。
      纯洁也是情感和行为的总和。
      让‘不忠’成为‘秘密’是在掩饰、也是在成全。
      掩饰是为了避免陷入不忠的困境。
      在我的世界里不忠很难理性化却可以把它感情化,所以我们也才都把那些不能说的事藏了起来。林盛堂的不忠成为了我的秘密、我的不忠也成了他的秘密,我们就是用这种不公开的方式来糊弄我们的情感的。秘密成了我们粉饰对方不忠的工具,粉饰只能是双向的、我在粉饰我的不忠时也粉饰了林盛堂的背叛。

      (10)

      纯洁是种算计。
      纯洁起初是用来限制女性的,在女性的优势提升到一定程度后才普及到男性身上。从算计女方到共同约定这种进步代表了一定的智慧,可离理性还有很长的路程。纯洁就算发展到今天依然无法摆脱本身具有的算计性,纯洁似乎也只能是种算计。
      纯洁给了我们算计对方的利器,也成了古人算计我们的武器。
      纯洁是维持两性关系的工具,它本身就是种约定。纯洁自然是维持两人关系的工具,在我们的关系可以被另一种工具维持时纯洁也就变成次要的了。
      (11)

      纯洁是种信仰。
      信奉纯洁和对上帝的信仰不管在作用上还是在效果上都很难发现它们间的真正区别。林盛堂不相信上帝、我也是。这是我们的又一个共同点。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信仰纯洁。
      我跟林盛堂都是不纯洁的。
      我很喜欢现在的生活,它能让我有足够的空间去玩那些吸引我的游戏。
      我的生活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林盛堂在就有他的恋情,他不在就有我的派对。

      我 林盛堂 31岁

      (14)

      性 *必定是种同盟关系。
      做一个真正的同盟者并非是件容易的事,不管我们为了什么走在一起都必须达成共识。结成同盟并不困难,但复杂的人性会让维持这种关系变得不易。
      结成同盟除了一起抵抗外人还要实现对方的需要。就像雨熙那样,满足我的心理和生理需要这是她成我盟友的硬性条件。
      同盟意味着互助与成全。

      (15)

      要想留住雨熙我必须满足她的原则性需求,同样,要保持现有的恋人关系她也要满足我对自由的需要。

      我跟雨熙的同盟关系是忠诚的也是不忠诚的,但只要这种关系不破裂那我们的同盟关系就是合理的。

      (16)

      我的性 *观和世界观一样都是唯物的。唯物是以物性为基础的,我的同盟来自她们的物质性存在——她们的存在必须是身体性的。我们的同盟是建立在对方的身体上的,所以我的性 *同盟常常会以背叛的形式发生转移。
      虽然我们的爱情生活是短暂的,但同盟关系却可以是长久的。那种暂时的性 *关系我们维持了很长时间,我们现在的同盟关系早就经过了考验。我不敢保证同盟关系会长久,但是我认为性 *关系是暂时性的。

      (17)

      人的脚步走到哪同盟关系就会延伸到哪。
      叶华是另一个拥有与雨熙同等同盟关系的女性。
      叶华喜欢玩肌肤触碰游戏,我是她唯一的性 *伴侣。

      (18)
      每个人都在做选择,区别的只是‘一’或者‘多’。叶华与我就不一样。在面对异性时我们都做了选择,不同的只是数量:她选择了‘一’,我选择了‘多’。

      适应另一个人往往是过好生活的基础,同样也是保持好关系的基本要素。像我努力适应她那样,叶华也在尽力的适应我。我们早就适应了对方的爱情生活,正是这迥然不同的爱情观成全着我们的性 *同盟。

      (19)

      存在感在我们的爱情中是个关键词,我跟叶华在这一点上又存在很大分歧。我的侧重点在□□,而叶华则是在心理。
      我对叶华的爱是以她的□□存在为基础(心理上的存在对我是种虚无,我不否认这种存在的真实性但我认为这种存在没有现实意义),所以我只在她的□□面前保持忠诚。
      我知道她们中只有叶华才把纯洁当成了爱的理念。简的婚姻、雨熙的情人这早是现实,对现实的承认和接受并没影响我们的爱情。我从不在缺席的情况下以其它名义去占有她们,对叶华的占有那不是我的本意——纯洁是叶华自己给自己送上的礼品(如果这份礼品让我受益那也不是来自我的压力)。
      对缺席的态度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将决定我们的性 *行为。我承认我是唯物的,叶华则是唯心的,我离开了她就和雨熙进入了性 *游戏中,我不在缺席中去感知爱情是因为这种性 *丧失了可体验的对象。
      纯洁就必须对缺席者保持忠诚,那不仅是一句浪费就能概括得完的。
      (20)

      我不知道叶华是怎样适应我的,但可以肯定她在爱和我中找到了平衡,这种保持平衡的力量肯定来自我们的性 *游戏与她的爱情信仰。

      (21)

      在同等同盟关系中简是唯一结了婚的女性。
      我参与了她的生活但却没有干预她的婚姻,简和谁结婚那完全是她一个人做主的。
      我不知道是我成全了她的婚姻,还是她的婚姻成全了我们?没有三个人的婚姻。无论真相是什么?我的缺席对她的婚姻是必不可少的。
      缺席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22)

      自由不是从谅解与支持中产生的,存在就是干预、存在就是占有。要想让简充分的自主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她。
      和林颖生活这是简的需要,我的离开成就了她的婚姻、也给了她应有的自由。‘适时的离开’这种谅解是维持我们关系的法宝。
      在简需要的时候留在身边这是责任,在她不需要的时候离开这也是责任。
      这种拯救虽然是自私的但自由是属于双方的,从这一点上说拯救所产生的效果也应是双向的。
      我并没有要求简离开丈夫,我知道那是她的权力。自由给了她选择的权力,她的选择也给了我自由。如果要破坏她的婚姻必须破坏自由为基础。破坏自由和破坏爱情在现代背景下虽然不能画等号,但对自由的破坏无疑是从核心部分瓦解爱情。从这一点上说对离开的尊重就是在挽救我们的性 *同盟。
      离开有时等于拯救。

      (23)

      能把自由责任化就能让离开合理化。
      为友情和亲情暂时的离开是得到谅解和支持的,因为我们认为自己在其中也负有责任。由于大家对责任都心存认同,所以在成全中我们也会得到一份满足。只要我们都对责任有认同感就可以让离开变得合理。
      她们偶尔会说舍不得让我离开,却都没有因此责骂过我,是因为她们知道‘离开’是她们应给我的权力。她们在爱之名下成全了我的离开。她们都知道离开后我会做什么,正是因为了解会发生什么才说得上谅解。她们谅解了我的离开,承认我的自主权是次要的,她们彼此间对责任的认同才是让我离开的真正原因。
      我能陪在叶华身边在一定的意义上就是谅解与成全的结果。

      (24)

      我跟多个女人建立关系如果不在时间上做安排是不可能的,和其中任何一个女人在一起不是为了自由而找的理由,我只是在不可避免的离开中选择与另一个女人玩爱的游戏。这跟别人玩电子游戏没多大区别,只是对象变了而矣。如果在摸屏幕和女人间给你们提个见意的话,我希望你们都能把时间放在女人身上,因为你们的游戏能成全另一个人的幸福。

      (25)

      我从来不认为离开是在逃避、也不认为那是种罪过,因为我们生活在人和科技的社会里就注定每个时刻都有的选择。

      (26)

      以这句话来结束我的日记:
      爱的责任是传统的产物,也是两性间最重要的伪装术。
      责任是对外的,这种对外的责任是造成浪费的心理因素。
      性 *已成为人类最大的浪费。这一浪费是通过‘等待’这一途径来实现的(我们往往把‘等待’理解为‘爱和责任’)。
      性 *浪费甚至发展成了如此怪异的现象:就是浪费本身得到了世人的赞美。把浪费视为美德这绝对是对生命的践踏,可现实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知道浪费不可避免,但不应得到赞美!赞美的后果就是颠倒了世人对手段和目的的认知次序,赞美手段那目的就必须受到谴责,这不怪异么?

      物尽其用那才不浪费人生。
      要是在人身上寻找可再生资源那性 *肯定名列其中,性 *的可再生性是随身体的老化而逐渐消退的,在消退前能最大化的去享用那才是人生最迫切的问题,毕竟,人生仅此一次、生活也不可复返。
      要是经验告诉我们性 *的体验是最好的,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沉浸于性 *中?
      最好的体验要是被限制,理性的生活就难见天日。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923463/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