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江山

作者:笔落江山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皇城破



      本来,对于守住东北,溥年心里是很没底气的。

      放眼望去,整个大清就没几个打过胜仗的将军,所谓的龙虎之狮,都是糊弄人的,大清军队就是纸老虎,长枪一捅就破了,怎么守东北?

      而今张作霖的横空出世,顿时让溥年大喜过望。

      要说这世界上,最熟悉东北的人,非土匪头子张作霖莫属,十多年东躲西藏的土匪生涯不是白混的,他对东北地势了如指掌。

      袁世凯之所以能轻而易举的拿下义和团,是因为袁世凯有在朝鲜对付东学党的经验,对贫苦民众的心里把握精准到位,但是哪怕是袁世凯领兵来东北,也绝不如土生土长几十年的张作霖更熟悉东北的山脉地形和人民。

      最重要的是,张作霖够猥琐啊,让他在东北熟悉的土地上跟沙俄打游击,最适合不过了。

      天时,地利,人和全了,溥年就不信守不住东北这一亩三分地!

      仗着历史经验,溥年十分精准的指出了沙俄入侵的路线和计划,“不出意外,沙俄一定会从海兰泡出发,占领黑河,攻瑷珲城,途经嫩江,攻向齐齐哈尔,两面夹击,包抄清军于寿山,其后南下进攻吉林,最终占领哈尔滨。”

      “……”

      张作霖听他三言两语就把东北给说没了,眼皮直跳,很想问他大清的军队都是死的吗?

      但是最终,他也没能说出口,只能咬牙领命去研究作战计划。

      东北国际大学在孙文的教导下,日益开明,国际学子们一片好评,然而在世界大局势下,各国局势依然紧张。

      历史终于走向了万众瞩目的农历庚子年。

      这年的一月份,离京城最近的河北,义民们自发组成的义和团,已经发展到百万之多了。

      为什么各省都有义和团,各省的义和团都很秀,却唯独河北人数远超其他各省,一枝独秀呢?

      这都是托袁世凯的福。

      他将山东义民们‘保护’的无路可走,这些人只能另谋出路,纷纷转向了离山东最近的河北。

      各省‘义民’们群起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大肆破坏铁路,电线,洋行,教堂,他们人数庞大,且聚居地分散,洋人们束手无策,频频向政府施压。

      敌强我弱,慈禧一忍再忍,最终忍无可忍,被洋人几番逼迫后,她终于发现自己一把年纪了,原来也会想要跟人拼命。

      而她拼命的底气,就是从日本搜刮来的大清水舰,和陆地上成千上百万的义民。

      列强频频施压,让慈禧太后惩治义和团,甚至放出了狠话,说如果你们大清自己不动手,那么我就要替你们动手了!

      然而慈禧太后听罢,只是冷笑置之。

      扶清灭洋的‘义民’,这些可都是自己人啊,她为什么要对付自己人?如果洋人敢动手,千万的大清义民们,必然会跟洋人拼个你死我活,到时候,通过义和团来反洋,通过洋人压制义和团,一举两得,她完全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啊。

      于是慈禧太后不但不管,甚至还招来已经辞职的老朋友李鸿章,又给他升了官——两广总督,让他对外透露出消息,她要废皇帝,立新帝!

      这个新帝,自然就是她前不久刚册封的大阿哥,溥年。

      她甚至将溥年的身份转入了同治皇帝的子嗣之下,同治皇帝是慈禧太后的亲儿子,也就相当于是她的嫡亲一脉。

      溥年在国际上的声望,还是很好的。

      人民公报刊发的圣种圣煤上,频频刊登他的名字,让各国列强耳目一新的东北国际大学,也是他创办的,《天演论》《仁学》等文学巨著和小汽车等科技产品的研发,几乎都少不了他的名字。

      虽然溥年年龄不大,但是国际名声,却是满朝上下没几个人能相比的。

      但是光绪皇帝在列强心目中也是很开明的,要知道光绪皇帝之所以被废,不止是因为戊戌变法,更是因为政治上太过激进——他要立宪。

      这才是触动慈禧太后最后一根弦的根本原因。

      然而这项举措,在列强眼中,却是大清改变的标志,他们是极其看好的,思想开明的大清,能接受新文化的大清,对他们文化商品的传播和发展都有利,而迂腐的连电线火车都不能容忍的大清,只会阻挡他们的进程。

      李鸿章借着升官发财办宴会的机会,无意间将消息透露了出去。

      列强们需要一个开明先进的皇帝,溥年公开教授的杂交水稻技术,让各国都获益了,所以各国使臣对溥年倒是充满感激和善意。

      但是最终的结果是,大部分人反对。

      小部分支持者觉得,溥年既然能公开圣种的培育技术,开办国际大学,其思想先进程度绝不亚于光绪皇帝,且他对洋人一视同仁,对外国人而言是个好现象。

      然而反对的人觉得,光绪皇帝是一位敢开辟历史先河的,敢于将自己的利益放于国家之后的国君,这样的皇帝百年难遇,不是哪位开明的皇帝都愿意君主立宪的,而君主立宪的好处,是能消除慈禧太后这样独揽大权又顽固不化的掌权者。

      而且很明显,从李鸿章放出的消息来看,慈禧太后跟大阿哥是一脉,光绪皇帝是一脉。列强们此刻对包庇义和团的慈禧太后恨之入骨,自然反对的居多。

      他们不止对大清国事指手划脚,对慈禧太后更是步步紧逼,见她迟迟不回应,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派兵炮轰了京津的门户大沽口。

      想立皇帝没成,反而被炮轰了家门的慈禧太后怒不可及,“筹款调兵,召集义民,勤王抗敌,共渡难关。”盛怒之下的慈禧太后竟然给天津电报总局的盛宣怀发布宣战诏书,公开向十一国宣战。

      盛宣怀一接到这份电报就吓坏了,觉得天都要在塌了,他手指一直在打哆嗦,觉得自己马上就要变成千古罪人了,这封电报怎么都发不出去。

      夜里,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问他夫人:“如果我变成了千古罪人,你怎么办?”

      他夫人想了想,问:“你变成千古罪人之前,能先跟我一声吗?我可以先打死你,替你化解这场浩劫。”

      “……”盛宣怀欲哭无泪的跟他夫人说了这件事。

      他夫人就说:“将信发给李公,让他去拿主意吧,你只是个小小的电报局局长,你说话顶什么用?你能筹款调兵,还是能召集义民?你除了发发电报你还能干什么?天塌了有高个儿顶着呢,你怕个啥。”

      盛宣怀一想,也对,于是急忙连夜将这封电报发给了两广总督李鸿章。

      李鸿章看到这份电报也吓坏了,觉得天都要塌了,他手指也在打哆嗦,但是他抬头看了看天,觉得从他往上数,实在是没有人能替他顶着了,又看了看身旁的夫人,夫人身体也不好了,还是不打扰她了。

      他叹了口气,咬牙给慈禧太后回了一封电报:“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意思是我不相信这么荒唐的命令是太后您这么圣明的人发布的,肯定是朝中有奸诈小人擅自篡改了您的旨意,我就不执行了。

      这就能看出李鸿章的情商了,既给了慈禧太后台阶下,又没有抗旨,一语双关。

      由两广的李鸿章打头,经电报局的盛宣怀,一路到山东的袁世凯,从南到北的官员一见圣旨他娘的居然还能这么回,都瞪直了眼,惊呆了,李鸿章给他们做出了圣贤书一般的示范,给他们的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官员们纷纷大喜过望,连忙跟风上书。

      “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为了解决洋人跟国民的矛盾,他们甚至自发组成了一个联盟,叫东南互保。跟洋人签订协议,规范各自的责任和划分双方的势力范围。在洋人已经抢占了租界的形势下,打又打不过的情况下,这是唯一和平相处的办法。

      然而一心想利用义和团跟洋人拼命的慈禧太后被他们气的半死,义和团得知后,更是大骂李鸿章、袁世凯、盛宣怀都是卖国贼!

      群众爱国热情汹涌澎湃,难以自抑,遭罪的还是在大清做生意的洋人。

      终于,英国、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奥匈帝国、沙俄,甚至连已经伤筋动骨的日本,都响应号召,积极参与,组成了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登陆了。

      跟康有为等人计划围园劫后,刚计划好就消息泄露了不一样,此次八国联军行动极其迅速,基本上是各国海舰一开到天津就开打了。

      由德国之前打算入侵青岛的军舰“开士”号、“晚蔡司”号、“康茂冷”号打头阵,直接对天津大沽开炮,列强见状,也纷纷加入了战团,十多艘不同国家的军舰,从不同的海岸出发,甚至没能引起清朝的注意,就打了清朝一个措手不及。

      大清的军舰都没能从港口开出来,八国联军就已经攻破了紫禁城。

      他们甚至没有商议,只用了一天就攻破了大清的皇宫,速度之快令全国为之哗然。

      他们约定俗称的默契,并不是蓄谋已久,也不是计划周全,甚至不全部是因为对义和团的愤怒,更多的,是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打到清朝最高统治者的皇宫,就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益。

      利益,才是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898707/4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