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无数山

作者:海带大少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一百零四)萧齐来使


      北魏皇帝的寿筵,自寿辰之日起,足足延续了三日。这三日,百官朝贺,举国欢庆。

      陶清漪抱着她才过满月的儿子在寿筵之上亮相后,便继续呆在桂吾宫足不出户,将那热闹的欢庆氛围隔绝在外了。

      袅袅端着食案从殿门外进来,弓着身子将那食案上的餐食摆在了陶清漪面前。

      “娘娘,您听说了吗,七皇子殿下今早以死明志,头都撞破在大牢的墙上了,牢头上报上去,谁知皇上却连面都没出……”袅袅小声道,又恭敬地举了茶壶,给陶清漪倒了茶。

      前日皇帝寿辰之上,祝寿的皇亲国戚、文武百官携着寿礼一一拜贺,这其中七皇子元敏的贺礼尤为独特,是一株从南洋漂洋过海而来的珊瑚宝树。珊瑚宝树在北魏本就尤为珍贵,更何况据七皇子所言,他那株珊瑚宝树是天然形成的一个“吉”字。在座众人闻言都摩拳擦掌,准备一饱眼福。尤其皇帝,那面上喜色难掩,听那元敏诉说,便扬了下巴,示意他将这树赶紧抬进来,让大家一睹此树风采。

      兴许是那几个抬树的小太监用力过猛,方将那珊瑚宝树抬过殿门,其中一人就被同伴伸出的长腿绊住,堪堪地跌在地上。他一跌倒,其他三人也陆续跌倒在地,那蒙着锦布的珊瑚宝树顿时也侧摔了。

      这一变故让整个大殿一派震惊,等到离得最近的几个大臣想起来去扶那树,谁知那树被扶起再揭开,枝桠却是断的断残的残,远远看过去,这高大的珊瑚宝树眨眼间竟成了一个大大的“凶”字。

      “吉”字变“凶”字,在座众人,皆瞠目结舌,大气也不敢出。气氛一度僵滞下来,等到皇帝回过味儿来,当即满面怒容恨不得要杀人。他立刻唤得侍卫将元敏压住,又叫人当场绑了那四个太监,若不是顾及着自己正值寿诞,怕是要当场就将人给宰了。

      那元敏当即被这变故吓住,一直到有侍卫近身,才大喊着“父皇冤枉,父皇饶命!”

      可那皇帝正值气头,哪里还会顾及此番事情是否是事出意外。

      元敏被皇帝下至大牢,原本以为皇帝气消了便会将人放回去,谁知这才不过三日,他竟想不开要以死明志了。

      “七皇子如今呢?可是有事吗?”陶清漪接过袅袅递来的茶,不禁问道。

      袅袅摇了摇头:“幸好救得及时,命是救回来了,可是却一直昏迷着。方才听宫中的贺公公说,如今七皇子高烧不退,还不停地说胡话。这般想来,这七殿下还真是倒霉,明明那珊瑚宝树,是多么吉利的一个物什啊!”这般说罢,似乎又想起了什么,才又小声道:“娘娘,公子今日进宫了。”

      陶清漪一蹙眉头,胸口因为袅袅这话而“扑通扑通”乱跳起来。

      “公子……公子进宫为何?是为七殿下求情吗?”陶清漪故作镇定地说,但那心中却无来由地总冒出一些甜蜜的酸涩来。

      那袅袅摇了摇头,满面愁容:“听说是大齐来使了,皇上招公子入宫。但我总觉得今日公子入宫,不是什么好兆头。”

      “袅袅,我一直没有问你,你是齐人吗?”

      袅袅一滞,随即点了头:“是。当年公子恩慈,葬我父母,看我孤苦无依,又出钱出力照料,今生我无以为报,来生还愿遇见公子,当牛做马也要还公子恩情……”

      看袅袅说得诚恳,陶清漪实在不好意思打断,待她说完了,这才又道:“那既是齐人,却为了公子去帮魏人夺权,你不觉得……不觉得……”她“不觉得”半晌,终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形容词。

      但袅袅似乎是明白了,清浅地一笑:“娘娘,您相信公子吗?”

      陶清漪一怔,原本想要点头,却僵持了半天,终究没将那头颅点下。

      似乎是非常理解陶清漪,袅袅并没有强求,见她望着自己,袅袅道:“娘娘,在外人看来,公子是在大齐呆不下去,这才被迫北上的。可是实际上,公子并没有那样无能。当年南郡王萧昭业荒诞纨绔,大齐朝野内外怨声载道。尚书令萧鸾一众多次规劝无果,偶遇公子点拨,这才得以成功发动政变,废杀萧昭业,改立新安王萧昭文为帝。可谁想,萧鸾野心膨胀,旁支篡位,不仅逼迫萧昭文退位,还在几个月后谋害了他!当权之后,萧鸾更是大肆屠杀高帝、武帝子孙,甚至就连襁褓中的婴儿也难逃厄运。手段残忍,心肠歹毒,简直令人发指!”袅袅一张脸绷得紧紧的,似乎是陷入回忆,她那脸上现出一些悲恸神色。

      陶清漪宽慰了几句,她这才重重叹出气来,又接着道:“当年时值公子旧疾复发,又加上有心之人投毒,公子一时无暇顾及萧鸾野心。但即使如此,公子也在病榻之上多次表示出后悔。并很快召集势力,希望夺回正统。但……”袅袅嘴角浮出一丝苦笑,突然望向陶清漪:“大齐皇室人才凋零,虽还有皇子在世,但皆是扶不起的阿斗,有的甚至比阿斗还要不如。公子曾多次表示愿意扶持正统上位,但您猜那些皇子们说什么?”

      陶清漪蹙了眉头,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心中一阵打鼓。但听那袅袅道:“他们竟然叫公子魏狗,说公子是杂种,让他不要多管闲事……”袅袅说着,握紧双手,“但即使是这样,公子还是不计前嫌去营救那些所谓的同宗同族,可是……可是到了最后,那些人竟然听信谗言,以为公子救他们是不安好心,到了最后不仅自投罗网,还将公子给出卖了……”

      “萧鸾早有心除掉公子,公子暴露后,萧鸾曾派人诛杀公子,但被公子逃脱。此后这才北上,说是为了寻求北魏庇护,实则是因为在大齐伤透了心。娘娘,您可知,那种被孤立,被排斥的感受吗?我想,那种感觉定然是糟透了吧……”袅袅说着,又是一阵唏嘘。

      陶清漪听着这一番话,胸腔里尽是压抑。一种无以名状的情绪袭上心头,酸酸涩涩,却又有苦说不出。

      她张了张口,好半晌才从有些喑哑的喉咙中挤出一句话来:“那些公子的同宗呢?到了最后,那些人还不是被萧鸾杀了?”

      其实,陶清漪是不肖问的。作为大齐子民,萧鸾暴虐早有耳闻。只是,不曾想,那萧子杞竟是有如此一段不为人知的经历……

      但,却是又不甘心不问。那种感觉就像是被人用力握住喉咙,却又不给个痛快,非要活活折磨着,才肯罢休。

      袅袅闻言点了点头,末了才又道:“娘娘,您方才问我,为何作为齐人要帮魏人夺权。其实,在我们这些人的心里,齐魏本没有区别。有区别的,只有当权者的是非好恶。公子他,恐怕心中也是这样认为。

      又道:“其实,无欢少爷曾经问过公子,为何不趁着北魏的势去打萧鸾,说不定还能夺回正统。但公子却说,萧鸾虽将高帝与武帝子孙屠戮殆尽,但为君期间整治吏政,勤俭爱民,实则也是位明君。他不愿因为权位之争,再陷百姓于水火。公子的母妃,元彩娘娘虽是北魏出身,但在大齐深得民心,尤其我们边境子民,都很爱戴她。她此生最大的心愿,便是齐魏再不起战争,这与我们边境子民的心愿如出一辙。公子他,与他的母妃一样,也是个心慈良善之人。这一生虽坎坷颠沛,唯独不忘初心。我们这些边境遗孤,自是愿追随于他,唯他马首是瞻……”

      陶清漪听了此番话,很理解地苦笑一下。过了好久,这才想起什么,又道:“袅袅,你可知道,公子与那北魏皇帝,是何仇何怨吗?”

      袅袅一顿,随即摇了摇头:“这我倒不清楚。”又补充说:“我并未听闻公子与这北魏皇帝有什么仇怨。”

      陶清漪一怔,继而默默地点了点头。

      ……

      与袅袅料想的不错,萧子杞今日入宫,遇见的的确不能算作什么好事。

      大齐此次使臣来访,除了带了大魏去年逃难至齐的流民,还带来了大齐最近一批的新茶。

      如今的大魏,茶叶几乎全靠与大齐通商供给。大齐往魏输送茶叶、胭脂、绣品,大魏往齐输送优良的马匹与宝石,互惠互利,相得益彰。

      萧宝丛作为萧鸾第四子,此次来魏,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在宣扬他们才是真正的萧氏正统。

      皇帝坐在永安殿中,一面听着那大齐跃王萧宝丛侃侃而谈,一面趁人不注意,抬手掩过一个大大的哈欠。一众大臣分列左右,分别与那萧宝丛对答,气氛从容和谐,若不是那萧宝丛身旁的老臣,突然站起身子说一句:“皇帝陛下,请问我大齐前陵安王殿下,可还好吗”的话,气氛恐怕还会更好。

      座上的皇帝眯着眼睛望着堂中的那位萧齐老臣,见他神色一派坦然,捋了捋胡子,忽然亲口说了句“还好”。

      “那吾等有个不情之请,可否请陵安王殿下,出来与我们一同叙旧呢?”那老臣望着皇帝,不卑不亢,似乎并未因为皇帝严肃的面色而退缩畏惧几分,“陵安王殿下在大齐时,曾为我大齐陛下出谋划策,为整个大齐乃至于皇室都做出卓越贡献,此次我们来魏,出行前皇上还万般嘱咐,一定要让我们带陵安王回家……”那老臣说得恳切,一张脸上的表情也跟着生动起来。

      只是皇帝闻言,嘴角却不动声色地挂了些许嘲弄。一直等到那老臣说完了,他才道:“可是据朕所知,贵朝国君近两年忙着肃清内里,高帝、武帝子孙几乎要被屠戮殆尽,此时你们要回陵安王,莫不是……”这个“莫不是”之后,皇帝恰到好处地闭了嘴,但说一半留一半的话,却更能引人遐思。一时间,在座大魏官员皆将目光望向南齐使臣们。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新的一年,祝愿大家猪年大吉,诸事顺利。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877427/10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