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歌

作者:衫下草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徐仁甫


      又过了近个把月,宫里又热闹起来了。除夕将近。
      腊月初八,京城收到了一条好消息。洛阳将军徐仁甫大捷而归。
      衍朝的两位地方将军,分别是晋阳将军柳程封和洛阳将军徐仁甫,两位将军在当初常琰帝还是藩王的时候,全力助常琰帝进军京城,清君侧,扶新帝。故而常琰帝入主京城后便立即封柳、徐两人分别为晋阳和洛阳将军,赐军权,各自驻守在两地。
      柳程封在西北的晋阳,而徐仁甫则在距离京城正北一带的洛阳,这回,徐仁甫打的是匈奴流散的分支军队。
      早在常琰帝登上帝位之前,匈奴之乱就已经被先帝麾下的武将平定,再加上多年来武力镇压与和柔政策相结合,匈奴在几易领导者之后,与衍朝已然处于和平状态。只是匈奴分支众多,而那边的王位刚刚易主,匈奴的国家大权骤然交给了一名十四岁的新君,各个分支的长老开始蠢蠢欲动,欲趁乱谋位,新君向衍朝求助平息内乱,而徐仁甫的洛阳军是地理位置离匈奴那边最近的地方军,故而常琰帝便遣徐仁甫前往平乱。
      谁知,那匈奴军权全然不掌握在新君手里,而是分别拿捏在几位资格老的武将手里,徐仁甫虽说面对的是那一群反军,却等同于面对一整个匈奴的军事力量。原本这样的消息递回京城,常琰帝还欲筹措援军前往,却还不待援军出发,洛阳将军的捷报就回来了。
      喜讯来时正值腊八节,常琰帝大悦,下旨在全京城的寺庙前搭粥铺,分发腊八粥,全城共庆洛阳军大胜与新年将近之喜。而徐仁甫也获准,携全家归京共度除夕。

      消息来的时候是在腊八节,而到了腊月二十,徐将军也进京了。见过了常琰帝,徐仁甫全家回到了在京城的旧宅里。徐宅造得不甚华丽,反而是十分简洁,与徐将军那一派武将的作风不无差别。
      “峯儿,陪你母亲先回房,为父出去一趟。”徐峯是徐仁甫的独子,徐仁甫在洛阳也是携家带口。徐峯如今也已十九,再过小半年也即将到及冠的年纪,在徐仁甫底下为左副军之职。
      “是,父亲。”徐峯应道,便陪着母亲莫氏回了后院。

      徐仁甫出了门,摆手支开了小厮和候在门口的马夫,没有骑马,也没有坐马车,只是步行前往。徐将军似乎是故意不愿过于高调,并只是穿着面料普通且颜色单一的常服,也无任何装饰,还绕了几条小巷子,才来到目的地。
      丞相府。
      徐仁甫没有带任何小厮,便亲自上前敲了门,前来开门的是个衣着不凡的少年,不像是守门的小厮,倒是像个年轻的管家。少年似乎是知道徐仁甫会来,见到来者十分低调,也没有任何疑问的神情,而是了然地将人迎进门,并十分礼貌地将徐将军领入会客厅。
      徐仁甫在会客厅坐着,下人们迅速上了茶,一尝,确是不错的上品。
      只坐了没一会儿,一个沉厚的男声传入会客厅:“徐将军赏脸前来,乔某人有失远迎,失敬失敬!”人未见,声先至。
      徐将军听言站起身,见乔相刚刚走入大门,边握拳鞠了一礼,道:“乔相乃一国丞相,何必如此谦逊。”
      “哎......”乔相一幅十分热络地模样,将徐将军扶起来,“你是立了大功的洛阳将军,朝廷赞赏有功之人,徐将军自然当得本相敬重。”随后用十分有深意的眼神看着徐仁甫。
      徐仁甫笑了笑,却不似是友善的表情,而是有些阴鸷:“晋阳将军也是立了功之人,乔相怎么不敬重敬重那柳将军?”
      此话说的就是当初柳将军立了大功,却不但没有封赏,还被皇帝借了名头留下一女在宫里为质的事情。此事发展至此,乔相的推波助澜有莫大的“功劳”。
      乔相听言,非但没有发怒,反而爽朗地笑出声:“哈哈哈!”又直直地盯着见到乔相大笑而一脸诧异的徐将军,说道:“这就是徐将军和柳将军的差别了。”
      徐仁甫冷笑一声:“我们都是替陛下打下天下的将军,有何不同,倒是我们武人心思粗鄙,和京中只善于舞权弄势的某些人,大不相同。”
      乔相听了此话,并非没有觉出其中具有的讽刺意味,还是没有发怒,可见他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而他接下来的话,更是出乎徐仁甫的意料。
      “徐将军为柳将军打抱不平,本相自然理解,也不欲与徐将军的出言不善计较一二,”乔相在上座坐下,顿了顿,接着说道:“家中小女年方二八,已然及笄一年有余,今日请徐将军前来,还望徐兄替小女的婚事留个意,但凡有年轻有为的男子,便替本相筹措一二,如何?”
      徐仁甫诧异非常:“乔相女儿的婚事,还需我一介莽夫留意,何况我常年在边疆......”徐仁甫本想说自己远在洛阳,这么可能会比乔相的人脉广,但话说到这里,他才明白,乔相并非话说的本意那样,而是......
      是徐峯,乔相这是要撮合徐峯和乔家女儿的婚事。
      徐仁甫了然,原先接到丞相府的邀约,便已经实在不理解乔相的用意,但到了这会儿,他似乎全然明白了。
      乔相这是要拉拢自己呢,乔相的筹码表面上是徐峯和乔家女儿的婚事,实则是许了洛阳军得以在长安有个后盾,甚至许了徐家现今乃至未来几代的前程。而徐仁甫的筹码便是军权,那是文官们再受皇帝宠信也遥不可及的东西。
      这似乎是个不错的交易,互补而双赢,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乔相要军权有何用?难不成他要谋反?不,谋反一事,成即为王,败则为寇,乔相向来受常琰帝信任,又是朝中数一数二的文官,地位极高,有何必要赌上一切,去做那会留下千古骂名的事情?
      那乔相为何要军权,为何要拉拢武将?徐仁甫实在想不通。
      徐仁甫一介武夫是会想不通许多事的。
      实际上,乔相这是要为自己在皇子夺嫡的过程中,既自保,又站队,而做好准备。
      虽说目前朝中公孙琅的势头是三个皇子中唯一有望皇位的,还封了太子,但公孙琅为人过于刚正,从不私下拉拢朝臣,连一点半点好处都不知道给,朝中大臣为他效力,很多都是出于对君王和储君的忠心。实则,公孙琅手里,几乎没有可以拿捏的臣子。
      也就是说,不过是没有人与公孙琅斗罢了,但凡有个皇子稍有些野心,与他唱对台戏,储君的位置还指不定花落谁家呢。当然,这一切常琰帝也看在眼里,故而常琰帝并不给皇次子和皇三子任何机会,这是誓要保公孙琅直到登帝位为止呢。
      乔相怎么会不知道朝中这样的形势,对于前朝大臣而言,一旦新帝登位,就要致力于赢得新帝的信任,否则,被他人占据了新帝心腹的地位,他这个丞相的位置可就不保了。
      常琰帝从前在封地,并不是长子的他早就不认为自己有可能为皇,故而在子嗣方面并没有十分在意,错过了最年轻的时机,如今虽说作为长子的公孙琅不过二十出头,可常琰帝已经五十有六了。
      这把年纪,谁都不知道会不会有新帝突然登位这样的事情发生,更何况常琰帝也是武将出身,战场生活条件艰难,早年间落下的伤病在晚年报复了出来,身体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乔相此时拉拢徐仁甫,并非要自己做什么大事,不过是想替公孙琅拉拢一些权臣,并向太子表明立场,为自己今后的荣华富贵和不失帝宠做下铺垫罢了。
      这件事情上,乔相想得通透,两位最有实力的武将——柳程封和徐仁甫,他只能选一个,否则动静太大,一旦引起混乱,计谋外泄,会导致自己吃不了兜着走,而徐仁甫的夫人,姓莫,是太子太傅莫之航的妹妹,拉拢了徐府,拉拢莫府也就相当于成功了一般。
      当然乔相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柳程封,但当时柳程封在晋阳的好名声不是空穴来风,传到了京城也是事实,此时再拉拢实在是太高调,故而乔相推了一把,干脆让柳程封在常琰帝心目中的形象差一些,也好再寻机会接近徐仁甫。
      故而柳将军回京前的那日,乔相才推波助澜,为的就是削弱柳府。而莫之岭则是个意外,当然,乔相对此也不是十分诧异,毕竟莫之岭这样的人,软硬不吃,且远比他哥哥莫之航难啃多了。不过乔相并不为此担心,他认为莫之岭翻不出什么花来,何况还有莫之航制约。
      这样的筹措乔相考虑得通透,但徐仁甫却脑筋没有那么灵光,怕是要想许多时日才能明白。
      “兹事体大,徐将军要考虑一段时日也是自然,不如我们过几日再约,也好让徐将军你与夫人商量一番。”乔相真的徐仁甫还没理解这其中的用意,便提出送客,也好给徐将军一些时日琢磨。
      给乔家女儿介绍婚事怎么会是令人为难的大事呢?乔相此话,也就印证了徐仁甫一开始的猜测,但徐仁甫还是没有明白这其中的深意,故而他一脸狐疑,只不过嘴上答应下来:“自然,自然......”
      就这样,徐仁甫摸不着头脑的回去了。但乔相明白,徐仁甫并不傻,否则也不会屡立战功,不过在这种事上反应没那么快,想必回去想几日,便会明白自己的意思。
      看着徐仁甫被年轻的管家送出门的背影,乔相心满意足地在脸上显露出了笑容,似乎胜券在握。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655969/1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