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在修仙

作者:蜀山卧月眠霜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历朝历代到底谁是一把手?


      殷商:相(又称“尹”)
      西周:冢宰、太师
      春秋:太宰及其他
      战国-秦:丞相、相国
      西汉:丞相→大将军大司马领尚书事→宰衡
      东汉:尚书台→太傅or太尉录尚书事→丞相
      曹魏:录尚书事→中书监和中书令→丞相
      两晋:中书监、中书令或丞相
      南北朝:中书舍人、侍中
      隋: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三省长官
      唐:三省长官、同平章事、(枢密使)
      宋:同平章事、枢密使、宰相+太师

      商朝(约前1600年-约前1046年)

      相(尹)

      商朝的“相”又称“尹”,其工作内容是辅佐王治理国家。

      伊尹为商朝名相,曾放逐商王太甲,待其悔改后才把他迎回(说好的要辅佐商王,结果把王流放了……这就是三千多年前的伊尹带的好头)。

      及殷成汤居亳,初置二相,以伊尹、仲虺为之。(【文献通考-职官考三】)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冢宰、太师

      周武王死后,周公以冢宰之位摄政,所谓“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论语》)。

      太宰于殷为六太,于周为六卿,亦曰冢宰。周武王时,周公始居之,掌建邦之治。(【文献通考-职官考二】)

      传说周朝的官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其作用类似王的导师、辅弼和监护人。三公之下有三孤、六卿;六卿以冢宰为首,负责具体政务。

      周成王在位期间,周公担任太师,兼任冢宰。《文献通考》认为,太保召公和太师周公相当于周朝的宰相。

      周公以太师兼冢宰,召公以太保兼宗伯,是以加官兼相职也。(【文献通考-职官考二】)

      周时,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亦其任也。(【文献通考-职官考三】)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太宰及其他

      春秋时期,东周王室初设卿士,后由“太宰”执政,然而这并不是很重要,因为彼时的王室已经很弱了。

      各诸侯国的执政官名目繁多,楚国称莫敖,后改令尹;秦国称庶长;齐国称相;宋国称大尹;郑国称当国;吴国称太宰;晋国称中军将。

      战国-秦(前476年-前207年)

      丞相、相国

      丞相、相国是秦的最高行政长官。丞相可能有左丞相和右丞相各一人;宦官赵高担任丞相时,称其为中丞相。

      秦悼武王二年,始置丞相官,以樗(chū)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庄襄王又以吕不韦为丞相;及始皇立,尊不韦为相国,则相国、丞相皆秦官。(【文献通考-职官考三】)

      西汉(前202年-8年)

      丞相→大将军大司马领尚书事→宰衡

      西汉前期也由丞相总理朝政,不过后来汉武帝提拔亲信,成立了所谓的“内朝”(又称“中朝”),与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相对。内朝的主要成员有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等官。汉武帝死后,外戚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成为最高执政官,丞相的权力相对削弱。

      这个“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是怎么冒出来的呢?其实“大司马大将军”这个职位,原本是汉武帝为了尊宠小舅子卫青而发明的。

      初,武帝以卫青数征伐有功,以为大将军,欲尊宠之,故置大司马官号以冠之。后霍光、王凤等皆然。(【文献通考-职官考十三】)

      而“尚书”则是皇帝身边的文员秘书。“领尚书事”约等于后来的“录尚书事”,“领”、“录”意为兼管、参与决事。只有权势很重的官员才能加此头衔,以综理政务。

      然中书、尚书之名,始于汉。……盖尚书在汉时乃御前管文书之所,故汉人上书言“昧死上言尚书”。(【文献通考-职官考三】)

      汉武帝时,左右曹诸吏分平尚书奏事,知枢要者始领尚书事。(【文献通考-职官考五】)

      汉末,王莽掌权,“官为宰衡、太傅、大司马”(《汉书》),尊荣到无以复加,然后就篡了位。

      东汉(25年-220年)

      尚书台→太傅or太尉录尚书事→丞相(曹操)

      东汉废除了丞相一职,设太傅,其地位在三公之上。三公即大司马(后改为太尉)、大司徒(后改为司徒)和大司空(后改为司空)。

      三公名义上相当于宰相,但汉光武帝却让跟随左右的尚书们协助处理政事,于是实际权力转移至尚书台,此所谓“政归台阁”。

      尚书……至后汉则为优重,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盖政令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文献通考-职官考五】)

      汉光武帝死后,时而有太傅、太尉录尚书事辅政,犹如周之冢宰。

      和帝时,太尉邓彪为太傅录尚书事,犹古冢宰总己之义,薨则罢之。(【文献通考-职官考五】)

      曹操秉政后,复置丞相,大权在握。

      后汉废丞相及御史大夫,而以三公综理众务,则三公复为宰相矣……至于中年以后,事归台阁,则尚书官为机衡之任。至献帝建安十三年,复置丞相,而以曹公居之。(【文献通考-职官考三】)

      三国-曹魏(220年-265年)

      XX录尚书事→中书监和中书令→相国(司马昭)

      魏以权重者录尚书事,综理朝政。曹丕称帝之后,置中书监、中书令,使其掌管机要,并改丞相为司徒。尚书的地位下降。

      而文帝复置中书监、令,并掌机密,自是中书多为枢机之任。(【文献通考-职官考三】)

      “中书”的由来跟尚书关系很大。汉武帝时,曾让宦官(司马迁)干尚书的活,称之为“中书谒者令”,这说明当时的尚书和中书的性质相同。

      因汉武帝游宴□□,始以宦者典事尚书,谓之中书谒者,置令、仆射。(【文献通考-职官考五】)

      魏明帝时中书监、中书令权力尤重。

      及其明帝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其权重矣。(同上)

      魏末,相位恢复,由司马昭居之。前有曹操,后有司马昭,可见丞相之位的恢复已成为权臣篡位的信号,而尚书令、中书监则多半是其篡位的帮手。

      东汉之末,曹公为丞相,而三公则杨彪、赵温,尚书令、中书监则二荀、华歆、刘放、孙资之徒也。魏之末,司马师、昭为丞相,而三公则王祥、郑冲,尚书令、中书监则贾充、荀勖、钟会之徒也。盖是时,凡任中书者,皆运筹帷幄、佐命移祚之人;凡任三公者,皆备员高位,畏权远势之人。而三公之失权任,中书之秉机要,自此判矣。(【文献通考-职官考三】)

      两晋(266年-420年)

      中书监、中书令或丞相

      东晋的王导还算是名实相副的丞相,但王导死后,丞相之位即被罢去。总体说来,两晋时期掌管机要的还是中书省。中书监、中书令就相当于宰相,如风流宰相谢安,其官衔为中书监录尚书事。

      魏、晋以来,中书监、令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以其地在枢近,多承宠任,是以人固其位,谓之“凤凰池”焉。(【文献通考-职官考五】)

      据说中书省的长官中书监、中书令本来是同乘一辆车入朝的,直到中书令和峤看不惯中书监荀勖,搞了一辆专车,从此中书监、令才分车而坐。

      稍提一句,两晋时候担任过中书监、令的人颜值都很高啊,比如中书监庾亮,中书令王献之、裴楷(点击查看《魏晋十大帅哥赏鉴》)。

      自魏、晋以来,宰相但以他官参掌机密,或委知政事者则是矣,无有常官。其相国、丞相,或为赠官,或则不置,自为尊崇之位,多非人臣之职。其真为宰相者,不必居此官。(【文献通考-职官考三】)

      行宰相之实的人不加宰相之官,被封为相国、丞相的人,则多半是要造反。

      南北朝(420年-589年)

      中书舍人、侍中→大丞相(杨坚)

      南朝(宋、齐、梁、陈)士族衰落,寒族崛起,君主多重用出身寒门的中书舍人,也就是中书监、中书令的手下。彼时中书省掌管国内机要,中书舍人既有权拟定制诰,又负责奏事,权势很大。

      齐永明初,中书通事舍人四员,各住一省,时谓之“四户”,权倾天下,与给事中为一流。……梁用人殊重……自是诏诰之任,舍人专之。(【文献通考-职官考五】)

      司马光认为,东晋时,皇上常与跟随左右的“侍中”议论朝政,这意味着侍中开始分化中书之权。南北朝时亦如是。

      此则或掌机密,或录尚书,或综机权,或管朝政,或单侍中,或给事中,或受顾命,皆为宰相也。然侍中职任机密之司,不必他名,亦多为宰相。(【文献通考-职官考三】)

      梁侍中功高者在职一年,诏加侍中祭酒,与侍郎功高者一人对掌禁令,此颇为宰相矣。……陈侍中亦如梁制。(【文献通考-职官考四】)

      北朝也差不多,多以侍中辅政。北周仿效周礼,以大冢宰为宰相,后又设左、右丞相。直到杨坚出任大丞相,才罢去左右丞相。杨坚你懂的,又要改朝换代啦。

      (北魏)……尤重门下官,多以侍中辅政,则侍中又为枢密之任矣。

      后周大冢宰亦其任也,其后亦置左、右丞相。大象二年,以杨坚为大丞相,遂罢左、右丞相官。(【文献通考-职官考三】)

      两晋和南朝时期最奇葩的特色在于宰相喜欢放飞自我,东晋的王衍就是有名的不好好干活的宰相(参见《魏晋十大帅哥赏鉴》)。南朝梁的何敬容勤于政事,结果反被同时代的人耻笑。

      自晋、宋以来,宰相皆文武自逸,何敬容独勤庶务,为代所嗤鄙。……睹白署空,是称清贵;恪勤匪懈,终滞鄙俗。是使朝经废于上,众职隳于下,小人道长,抑此之由也。鸣呼!伤风败俗,而使何敬容之识理见讥薄俗者哉!(【文献通考-职官考三】)

      隋(581年-618年)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三省长官

      在魏晋南北朝这个过渡时期中,“三公”逐渐成为一种荣誉称号,而实权先后转移到了尚书令、中书监令或中书舍人和侍中手中。自隋朝开始,三省六部制正式取代三公九卿制。

      隋朝实际有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殿内省和秘书省五省,但以前三者最为重要,也只有前三者的长官才算宰相。

      与此同时,号为“三师”的太师、太傅、太保都徒有其名,只用来尊崇大臣。号为“三公”的太尉、司徒、司空虽可参预朝事,但其位常缺。

      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长官为尚书令和左右仆射,下设吏部、礼部、兵部、都官部(刑部)、度支部和工部。

      内史省为中枢制令机构,相当于中书省。长官为内史令,属官有侍郎、舍人、通事舍人、起居舍人、主书录事。

      门下省为侍奉谏议机构,长官为纳言,副职为给事黄门侍郎(隋炀帝时为黄门侍郎),属官有录事、通事令史。另有谏议大夫、散骑常侍等。

      唐(618年-907年)

      三省长官、同平章事、(枢密使)

      1. 中书、门下吵不停怎么办?

      由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的这套制度,听上去十分完美,实际操作起来却可能遇到困难。因为门下省若不否决中书的提案,就没有存在感;而中书省一被否决就屈从的话,身为制令机构的尊严何在?于是乎两边争执不下,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低得可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朝设置了所谓的“政事堂”,让门下省和中书省的长官在那里议事,吵出个结果来再拟政令。

      2. 第一个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靖。

      除了三省长官之外,其他官职也可以加“参预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宰相。自李靖被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世勣被封为“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后,这两个官职便成了宰相的新名目。唐后期宰相基本都叫“同平章事”。

      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贞观八年,仆射李靖以疾辞位,诏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而平章事之名,盖始起于此。其后,李勣以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谓同侍中、中书令也。而同三品之名,盖起于此。(【文献通考-职官考三】)

      3. 宰相队伍的预备队员:翰林学士。

      唐玄宗时设立的翰林,负责帮皇帝拟定重要诏令的文案,分化了中书舍人的职权。

      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翰林学士用的纸)。后选用益重,而礼遇益亲,至号为“内相”,又以为天子私人。(【文献通考-职官考八】)

      4. 新的怪胎出现:枢密使。

      唐代宗时设置了由宦官担任的内枢密使,类似于汉武帝时期的中书谒者令,即让宦官管理文书。其结果是枢密使逐渐侵夺中书门下的宰相之权。五代的枢密使由士人而非宦官充任,时而由宰臣兼之。

      宋(960年-1279年)

      同平章事、枢密使、太师(加官)

      1. 宋朝皇帝又双叒叕给宰相改名的时候,肯定没考虑学历史的同学的感受。

      宋初,设政事堂(即中书门下),宰相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

      宋神宗时,恢复三省制度,以“尚书左仆射”为左相,兼任门下侍郎,以“尚书右仆射”为右相,兼任中书侍郎。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苏辙在随后的元祐年间官至门下侍郎,所以说他当过副宰相。

      宋徽宗时,改左仆射为太宰,兼门下侍郎,称“首相”;改右仆射为少宰,兼中书侍郎,称“次相”。

      宋钦宗时,恢复神宗时制度。

      宋高宗时,以左右仆射兼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宰相,参知政事为副相。

      宋孝宗时,改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左、右宰相。

      所谓同平章事者,唐初虽以称宰相,乃以处资浅之人,在参知政事之下……中世以后则独为真宰相之官,至宋元丰以前皆然。(【文献通考-职官考三】)

      2. 枢密使上位。

      宋朝的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合称“二府”,枢密院的长官称枢密使。宋朝的枢密院主要掌管军事,但它实际的管事范围和中书门下不无重叠。至于枢密使对政务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力,还得看具体任职的人。

      宋朝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文献通考-职官考十二】)

      举个栗子,北宋名相文彦博担任枢密使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后来蔡确做了宰相,同为宰臣的司马光想废除雇役法(新法之一),蔡确表示这种大事一定要跟枢密院的章惇商量,结果章惇果然反对司马光,司马光就很无奈了。所以枢密院虽然另有分工,但宰臣议事时拉枢密院的长官凑个票数总是可以的。

      五代时的枢密使文武参用,宋朝枢密使则多由文官担任,亦有宰相兼任枢密使(开禧后成为定制)。如虞允文,官拜右仆射,加同平章事,兼枢密使。他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读史注书写诗文还会考试的那种,但也会指挥作战,曾取得采石大捷。

      允文儒臣,奋勇督战,一举而挫之,亮乃自毙。昔赤壁一胜而三国势成,淮淝一胜而南北势定。允文采石之功,宋事转危为安,实系乎此。及其罢相镇蜀,受命兴复,克期而往,志虽未就,其能慷慨任重,岂易得哉。(【宋史·列传一百四十二】)

      3. 还记得太师、太尉这些荣誉称号吗?

      宋朝以太师、太保、太傅为“三师”,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这些都是“加官”(即兼领的官职)。名相赵普和文彦博,以“太师”的荣誉称号致仕(即退休),王旦、吕夷简以“太尉”的荣誉称号致仕。虽然退休之后并无实权,但名义上却比当朝宰相更加尊荣。

      此例一开,权臣便开始动心思了。结果是蔡京、秦桧以相臣特拜太师,其他擅权专政者也欲效仿,难怪古装剧里的太师通常不是什么好人呢。

      这里提一句,根据宋史记载,包青天影视剧里常出现的庞太师庞籍,其人治军严峭、治民惠爱,名声不差。他官至宰相,而以“太子少保”致仕,既不是权奸,也并非太师。(【宋史·列传七十】)

      元明清三代,因在《文献通考》成书年代之后,笔者手头的参考依据较少,在此不详述。如有兴趣,可回复“官制”二字,查看《中国古代官制》的读书笔记。

      总结一下,宗室担任重臣,天然就是皇权的威胁;武臣外戚摄政且意图废立皇帝的,历史上太多了;以为寒门出身的读书人比较好控制,结果委以机要之后他们照样擅威弄权;架空三公三师之位,将实际政务交托给品级较低的官员,原本不甚尊荣的较低品级官名,很快就成了政府首脑的新代名词;怕丞相权重所以弃之不用,但有实力的人若想夺权,自有办法将之恢复。

      什么君主贵为天子,盗窃名器者多矣~所以皇帝不好做,资质略为平庸一些,就被权臣气场分分钟碾压啊。

      PS:关于周公到底是太傅还是太师,三公各自兼任一卿还是二卿,我表示很凌乱,求高人指点…(如果你是穿越来的,我保证不说出去);另,冢宰亦称太宰,晋代太宰实为太师,为避司马师讳而改之。本文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乱世女参军
    努力更新中~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533389/3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