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三国

作者:羽书迟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张绣降曹-官渡之战前的风向标


      公元200年(汉献帝建安五年),中国当时最强大的两股势力曹操和袁绍发生了著名的官渡之战,官渡之战的意义在于胜利者将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战争爆发前,双方展开了对其他割据势力的争取、拉拢工作。我们先盘点一下官渡之战前,全国有哪些割据势力,他们的倾向如何?
      首先,割据时间比较长的有刘表、刘璋,他们分别割据荆州和益州,地盘不小,时间也有十几年。
      其次,新生的一些势力,如孙策、张鲁,他们分别割据江东和汉中,孙策割据时间五六年,张鲁则从刘璋分裂而来。
      另外,还有一些非主流的势力,如刘备、张绣、马超、韩遂及辽东的公孙度等,他们的特点是地处偏远或与中原联系很少,或没有稳定的地盘和未建立政权的架构。
      刘表应和袁绍走的更近一些,当年二袁反目时,袁术与公孙瓒有勾连,而袁绍则与刘表勾连,这其实也很好理解。袁绍和公孙瓒早有矛盾,二人为争夺河北斗的不可开交,刘表和袁术邻近,互相撕扯也是常有的事情,朋友的朋友是朋友,敌人的敌人也是朋友。
      刘璋与其父刘焉割据益州十几年,一直隔断与朝廷的联系,与袁绍相距太远,更是没有任何交集。他唯一闹心的是从益州分裂的汉中张鲁势力。
      孙策本来与袁术关系密切,袁术灭亡之后,他与曹操走不到一块,常常想趁虚袭击许昌,让曹操非常忌惮,对人说孙策“莿儿难以争锋”。但孙策最终没能成为官渡之战的搅局者,他在官渡之战前夕遭遇刺杀身亡。他年仅19岁的弟弟孙权继位,东吴尚需要时间稳定,对曹操而言,江东的危险排除了。
      张鲁原是刘璋手下,后来叛刘自立,他家族人员很多被刘璋所杀。张鲁割据汉中,北有关中,南有益州,关中归附曹操,不但阻挡张鲁,而且阻挡了西北马腾、韩遂等人进入中原,这些势力暂无危险。
      辽东公孙政权,其势力原本跨辽东、山东半岛,后来曹操夺取山东,其势力就只剩辽东。公孙政权一直纠结于进取中原还是割据一方,最终割据一方占据主导地位。由于袁绍势力强大,公孙政权一直心存畏惧,双方并没有交兵的记载说明两者没有接壤或尚处和平阶段。总之公孙政权并没有明显偏向哪一方。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必。
      剩下的就只有刘备和张绣。刘备原本在吕布的逼迫下,投降了曹操,反过来帮助曹操消灭吕布。曹操一直对刘备心存提防,刘备利用时机,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再次占据徐州,这件事发生在官渡之战前。曹操为了专心对付袁绍不得不亲征,击败了刘备,重夺徐州。刘备转投袁绍。张绣是董卓部将张济的族侄,董卓被杀后,张济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一支保存下来,即使是李傕、郭汜败亡之后,张济势力也一直存在,只不过他没有稳固的地盘,实际上与流寇无异。张济意外身亡后,他的军队由张绣统领。
      这么多势力,为什么说张绣归顺曹操具有风向标意义呢?我认为有三点原因:
      一、袁绍强,曹操弱的割据下,在其他势力基本定位的情况下,张绣的决定很有代表性。
      二、曹操代表朝廷,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红利仍在。
      三、张绣曾击败曹操,杀了曹操之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可谓有深仇,但最终张绣选择了投降曹操,可见曹操的气度胸襟、视野、格局之大已为世人共知。
      张绣归顺曹操之前,双方多次交战,当然大多是曹操胜利,因为曹操的军队,其精锐善战天下闻名,况且曹操对付流寇很有一套。
      张绣最初依附刘表,刘表让他率军队屯兵宛城,张绣有相对独立性,又能为刘表的北部屏障,为之防御曹操。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张绣自知无力抵御,率军投降。因曹操私生活不检点,私纳张济之妻邹夫人,引得张绣大怒。当然也有说是曹操暗自结交张绣部将胡车儿,让张绣恐惧。于是,张绣趁夜偷袭曹操,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被杀。张绣追击曹操被击败,于是退回穰城,再次依附刘表。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曹操再次南征,包围了张绣据守的穰城。不久退兵,张绣率军追击被击败。曹操再行北撤,张绣不听贾诩劝阻,强行追击,曹操亲自断后,大败张绣。后在贾诩建议下,张绣收集散兵,再次追击,击溃了曹操的后发部队。
      张济、张绣之所以可以把一支近似流寇的部队带了七年时间,要归功于贾诩,连后来投降曹操也是在贾诩力主之下确定的。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随着袁绍消灭了公孙瓒,曹操消灭了袁术、吕布,袁绍和曹操都完成了决战前的收官,他们之间必然有一场决战,双方展开了对张绣的争取。
      张绣一开始是想投奔袁绍,原因很简单,袁绍实力更强大。贾诩却当面回绝了袁绍的使者,指出袁绍、袁术兄弟之间尚且不和,怎么可能善待他人。贾诩指出投降曹操的三点好处:
      一、曹操代表朝廷,投降他名正言顺,不算丢人;
      二、曹操实力更弱,得到张绣,必然更高兴,也更重视;
      三、曹操志向远大,心胸宽广,度量很大,必然会不计前嫌。
      张绣于是投降了曹操,曹操大喜,亲自接见张绣,说有小过错,不要记在心上。见到贾诩时,拉着他的手说“使我天下闻名的人是你呀!”曹操封张绣为扬武将军,让儿子曹均娶了张绣之女,双方结为亲家。张绣后来官至破羌将军,食邑达2000户,超过很多曹操亲信故旧。
      就这样的结果而言,张绣投曹是正确的选择。但再看下去,张绣于207年(建安十二年)去世,当然也有人认为是被曹丕逼迫而死。他的儿子张泉继承宣威侯爵位,后卷入魏讽谋反案被族诛。张绣和他的家族仍逃不了被灭的命运。不知道是曹操的宽容大度只是一种假象还是割据者投降的宿命。不管怎么说张绣的命运,他自己无法真正的把握,谁让他曾是一方割据势力呢?所以从张绣的命运也可以看出曹操思想的变化。
      对于官渡之战的袁、曹双方而言,张绣降曹有风向标意义,意味着:
      一、曹操的后方即告无忧,不必担心有人攻其后背。
      二、曹操和袁绍之战实则是朝廷与军阀之战,人心归向哪里不言而喻。、
      三、有识之士,如贾诩已知曹操、袁绍优劣所在,从而知道谁将笑到最后。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贾诩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他可以化繁为简,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455496/2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