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不曾来过

作者:斋月斋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重逢却陌生


      夏天,对于王静怡而言是一个适合窝在家里吃吃冰激凌、看看小电影的季节,除非必要,绝不出门。宋哲不断打趣她说:“如果你的粉丝知道他们心目中的女神时年是个整天赖在家里的小懒猪,不知会作何感想。”收获了王静怡扔过去的一个抱枕。
      “宋哲我告诉你,宅才是新时代女神该有的生活方式,是女神的标志性行为,你这个奔四的老男人是不会明白的。”
      “好好好,是我不懂你们这些奔三的小女孩的生活方式。”宋哲宠溺地反击。
      这个夏天,王静怡却不得不暂别她心爱的小窝,出趟门,而且目的地还是跨越大半个中国的北京。
      王静怡把在八月的炎夏出行称为堪比满清十大酷刑的当代第一大酷刑,对于这次北京之行,王静怡也是思量了很久才下定的决心。她要去跟新锐导演冯至签约,卖出她去年集结出版的小说《曾遇见,念一生》的影视版权。虽然直接签约再把签约书寄去北京能让王静怡省事许多,但是为了与冯导就某些细节问题进行商讨,王静怡最终还是准备亲自去一趟,毕竟,这是一本对她意义重大的小说。
      没错,作为一名被戏称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非要秀才华的死宅型女神,王静怡是个颇有些成就的小说家,出版8本小说,总发行超8000万本实体书。
      作为被众多粉丝与评论家称为最会虐杀的小说家,王静怡的小说始终有“爱情的刽子手”之称,充斥了惨烈、犀利与沉默的忧伤,这也让她在一众温情脉脉的言情小说家中脱颖而出并迅速被国内小说界认可。而最让外界震惊的是,这位一向钟情无底线悲剧的小说家有一天写了一本虽然依然是悲剧结尾,但无处不荡漾着温情脉脉、缠绵悱恻而又荡气回肠的纯美爱情——《曾遇见,念一生》——风格不同,手法不同。同年,这部历时两年精心写成的长篇小说获得了新小说最佳故事奖。
      王静怡在接受《小说界》的采访时曾说:“我为了它,倾注了我前半生所有的才华与感情,到了它,我与我的小说才终于获得了新生。”由此可见,这部对当代小说界震撼颇深的小说对王静怡更是超乎其本身以上的重要。
      而这个夏天,为了这部被打上“新生”烙印的小说,王静怡决定北上,跨越大半个中国,从南到北,回到北京。这个决定是艰难的,而这艰难的程度完全可与当初她决定写这样一本小说相提并论。
      虽然出发前宋哲亲手包办了一切,但是到机场时还是相当不放心,又扯着王静怡严肃认真地交代了一番,从“下飞机记得打电话”到“旅馆的一次性用品千万别用”等等,直到最后时刻,才放王静怡去登机。王静怡有百分之百的理由相信,如果不是宋哲明天要作为重要发言人参加国际基督教文化交流研讨会,他绝对会亲自把自己送到北京,然后时刻监督自己的衣食住行。
      她的这位男朋友,在外面是一副高冷狂霸学者风,在她面前却始终按捺不住内心深处的一颗叨叨老妈子操劳心。
      等到已经过了安检,王静怡不经意的一回顾发现宋哲依然站在原地,意识到她的目光,迅速对她挥手笑了笑。
      这些年,他一直把我照顾得很好。王静怡想。随后登了机。
      从A城到北京,三个小时的距离。
      三小时的路程对王静怡来说实在是短暂至极,这得益于一本名叫《旅行的艺术》的书,她一直习惯带着它出远门。这是一本与她有相当深的渊源的书,在过去的年华里她购买了五个版本,而她手上的这本,出自译林出版社最新版本。
      对于这样一本她早已烂熟于心、不知重读了多少次的书,她既没有必要按照秩序从第一页开始阅读,也不必刻意从某一页继续。她了解它,就像了解自己手中的纹路,她理解它,就像理解心口重重的年轮。从前、现在,她曾翻来覆去,就像翻复自己的生命。
      王静怡随手翻开一页,进行默读。
      “云朵带来的是一种宁静,在我们下面,是我们恐惧和悲伤之所,那里是我们的敌人和同仁,而现在,他们在地面上,微不足道,也无足轻重……”
      飞机上的时光只是一刹那,当王静怡再次欣赏《自动贩卖店》时飞机已经安安稳稳停在首都国际机场,王静怡把书合上,下机。
      是北京的6:45,远方的天空雾蒙蒙一片,夕阳的残影显得有些模糊不清,与王静怡印象中的北京很不一样。
      王静怡很快就取到了行李,刚走到大厅就一眼在人群中看到了秦洛洛——冯至派来接她的女生,这是个显眼的女生,短发、阳光,可爱,与照片唯一不同的是真人更容易让人亲近。同时,秦洛洛也发现了王静怡,边往这边跑边喊:
      “时年大大,这边。”
      时年是王静怡的笔名,她从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随手拈来名字会成为一步步火遍大江南北的小说的作者。
      “等了很久了吧?辛苦了。”
      “没有没有,我们也才刚到。”
      说话间,秦洛洛已经接过了王静怡手中的行李箱,大概是从前总有宋哲鞍前马后惯了,王静怡也没拒绝。
      “嗯,那我们走吧。”
      “好的,时年大大我们这边走,车子就停在这边的停车场。”
      “北京这些年好像变化很大啊。”看着这么个阳光可爱的女生,王静怡的话也自觉地多了起来。
      “是呀,简直是一天一个样地变化,速度太快了。”
      “是有点快。”王静怡不经意间笑笑,接着话题与秦洛洛聊了起来。
      等到从北京的雾霾聊到交通的时候,他们进了停车场,秦洛洛的话头突然一转,指着一个方向对王静怡说:
      “时年大大,我们到了。”
      看着已经撒欢似的拖着行李箱跑起来的秦洛洛,王静怡一边赞叹着青春年华,一边好笑地把目光转向了那所指的方向,一辆黑色桑塔纳,两个男人。他们本来站在车头聊天,此时因为秦洛洛的声音把目光转向了这边。
      从王静怡的角度过去,她首先看到的是站在外面一点的那个男人,接着才是原本藏在方柱后面,随着她一步步向前而显露出来的男人,而当她看清楚后一个男人的脸时,她的脚步不受控制地一顿。
      这是怎样的一幕呢?是否能够穷尽言语去描写?
      王静怡已来不及收回那对着第一个男人扬起的打招呼似的微笑,却又因为看见了第二个男人而无法任由这个微笑再肆无忌惮地绽放,于是这个微笑不自然地僵硬扭曲,伴随着压在书本上越来越苍白的手丧失了它本来的面貌。
      而那个人,不受影响地、自顾自地镇定自若。
      是他——似笑非笑的眼眸,微微上翘的唇角,身着一件格子衬衫,左手还按在车盖上正准备收回。
      三米之外,站的确实是那个他。王静怡从没有认错过这个人。
      三米之外的那个他,目光如寂然的黄昏,悠悠转转,朝着王静怡的这个方向。他就站在那里,没有多余的动作。简直要让王静怡为了她的一顿而羞愧至死。
      幸好,这一顿只占据了这个空间里的时间的微不足道的短短一秒不到,这短短不到的一秒里面对面的两个人已完成了那一眼尤为漫长的对视。等到下一秒到来,王静怡重新扬起了一个得体的微笑,秦洛洛已经开始相互介绍。
      “时年大大,这位是严宽,也是助理。而这位是赫赫有名的金牌编剧赵青川赵老师,相信时年大大一定听说过。”
      “你们好,我是时年。”
      “你好,赵青川。”
      这是一句完全挑不出错的开场白,收获了一句合乎情境的对接,在今天,在机场外。王静怡庆幸自己已经开始了新生,早已不是从前那个会脸红会失措的女生了。而对面的赵青川,得到了他一直想要得到的,成了一个沉着、帅气、事业有成的成功男人。
      如果场景不是这么仓促,如果对面的人不是如此像个陌生人,此时的他们应该热情拥抱,碰杯庆贺,为彼此今天的成就。王静怡想。
      很快,行李被放入后备箱,车子驱动离开飞机场。两个男人坐在前排,两个女人在后排。
      预想的沉默并没有出现,秦洛洛这个小话痨一路上扯着王静怡说个不停,虽然王静怡总是有点心不在焉,但不得不说,身边有个声音还是有效的缓解了她那有些焦虑的心。
      有时候秦洛洛也会扯着赵青川一起聊,赵青川每次都很绅士地回话,语气客气而周到,比任何一个初次见面的人都要做得好。也许只有王静怡从中感受到一股陌生,这陌生来得隐蔽,甚至可能只是她的一时错觉。
      故人重逢。已是陌生。
      最初的那几年里,王静怡总是忍不住去设想两人重逢时的场景,从天气、灯光到衣样、神态,都费尽心思地去臆造。后来那两年,王静怡顿悟,那些不论是诗人、学者还是她自己赋予重逢的意义其实都根本从来不会存在于现实,现实的强光只会将前世今生作弄得苍白无力。痛苦是一个人的,回忆是一个人的,记住忘记都是一个人的,一切的重逢都没有意义,从来没人记挂过什么。
      两人对面,相视已然陌生。那些从前,只剩一闪而过的残影。
      王静怡庆幸自己早已悟了。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次写,请多多指教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177150/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