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朝后宫传奇:琼楼梦已阑

作者:梦琪璇轩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九章香殁之四


      德国公使克林德一向对大清朝持轻蔑的态度,对于总理衙门一味把义和团拳民杀德国传教士的事归咎于民怒,强调政府无能为力的事情尤为怒火中烧,再一次的抗议无效后,走出总理衙门的他已然决定以清廷无力控制局面为由向德皇威廉二世申请派兵自保,也是合该有事,克林德在回使馆的路上遇上了义和团队伍,拳民并不理会他德国公使的身份,见他是个洋人,立即拦住了他的去路,偏偏他正在火头上又一贯气焰嚣张,于是没拉扯多久就被拳民一刀砍掉了脑袋。
      消息传到总理衙门,端王载漪仍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与克林德相识的荣禄则是倒抽了一口凉气,当即递牌子进宫请见慈禧皇太后。
      无故杀死德国公使,慈禧皇太后也知道非同小可,果然,国际舆论立起风波,其余驻大清的各国公使为了自身的安全更是联结向各自的君主呼吁清廷已无法控制当前事态,强烈要求派兵前来镇压拳乱。
      情况瞬间变得不可收拾,慈禧皇太后连忙在仪鸾殿召开紧急御前会议,把皇帝也从瀛台提了出来一并参与。
      皇帝听闻如此糟糕的局面是百感交集,同时亦意识到皇太后在这种关键时刻允许他参与重大的军国政事无非是想以防万一,只要他参与了决策,倘若出现不测,皇太后可以将罪名推到他的身上,实现他所剩无几的政治价值。
      当以载漪为首的主战派和主和派为到底应该镇压拳民以安抚各国公使,稳定形势还是干脆对八国宣战一事进行激烈争辩时,皇帝感到无比的痛心,到载漪滔滔不绝地宣扬着义和团刀枪不入的神功足以对付外国联军的时候,皇帝真心看不下去了,顾不上自己傀儡的地位,忍不住对其怒道:“端郡王,你这样的主张是把一场灾难往国家身上引!”
      载漪厌恶地扫了皇帝一眼,语带嘲讽:“如此说来,皇上这回是主和了?奴才记得甲午年间皇上一力主战,不知道圣意为何反复无常呢?莫非是因为曾经打过败仗便怕了洋人?”
      “朕身为一国之君岂会惧怕国家之敌?全因形势不同不能混为一谈而已!”皇帝凛然道。
      慈禧皇太后瞥了皇帝一眼,心里相当不满,她这次对义和团的神功是充满期许的,希望如载漪所说的趁着这次机会给那些可恶的洋鬼子一个教训,没想到皇帝竟一反常态站在主和那一方,总要和她的想法唱反调!于是,她带着反感地开口问道:“那皇帝尽管说说自己的想法?”
      “回皇爸爸,儿子主和并非是因为惧怕洋人,也不仅仅因为当前国运再经不起战争的浩劫,此次的情况与甲午年截然不同,完全可以通过约束拳民,消除祸乱的因素,对外国众公使表示尊重和保护从而得到解决。”
      “皇上这样说摆明了是不相信拳民,反而打算把洋鬼子当祖宗供奉起来。”和端郡王载漪同仇敌忾的庄亲王载勋出言讥讽。
      皇帝不理会他的歪理谬论,继续道:“朕是不相信所谓的‘神功’护体,诸位臣工可以想想,京师有史以来曾经出过像如今这样糜烂的局面吗?义和团的拳民虽有忠勇之义,可是未经训练的民团,能够让他们仅以血肉之躯去跟列强的军队对阵相搏吗?这样能持久吗?持这种打算的人也是拿民命为儿戏,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不顾国中积衰,妄谈开战岂不是拿江山社稷开玩笑?”
      慈禧皇太后冷笑,问道:“如果那些洋人定要开进京师,我朝不战坐以待毙吗?”
      皇帝回答道:“皇爸爸,寡不可以敌众,弱不足以匹强,纵观古今中外,断乎没有以一国之力能敌众国的可能,若各国果真派兵至京师,和谈周旋为上策,其次为迁都。”
      然而,皇帝的话只是废话,慈禧皇太后绝不肯听他的,早已打定主意顺从载漪、载勋的建议对众国宣战,甚至当载漪提出让义和团拳民攻打使馆时,皇太后连亲信荣禄和王文韶的规劝都听不进,对主战派的意见表示赞许,皇帝心焦如焚,上前拉住总理衙门大臣、内阁学士许景澄的手,含泪道:“竹筠,你曾出洋担当过使节,在总理衙门办事多年,外间情势数你清楚,此战应与不应你是明白的啊。”
      许景澄亦泪眼相对,奏道:“皇上,闹教堂伤害教士的交涉,过去曾有例案。至于杀使臣,围攻使馆,即使在国际上亦属罕见,只会进一步激怒各国,臣认为此事应格外审慎。”
      慈禧皇太后看见君臣二人泪眼执手相望,心头火起,怒喝道:“拉什么手?不许私谈妄议!”
      兵部尚书徐用仪、太常寺卿袁昶与许景澄一并力劝皇太后三思,然,慈禧皇太后下定了决心:“凡事应顺应民心,今日之事,诸位大臣可以作个见证,我是为江山社稷不得已而宣战,若拼力一战仍未能保全社稷,大家应体察哀家的苦心,切勿将后果归咎于我一人身上。”
      “老佛爷放心,奴才敢担保拳民能用神功击退那些洋鬼子为您出了这口恶气,况且若错失良机一定将后悔莫及,老佛爷务必要把那些胆敢阻挠的人治以死罪才是。”载漪用不怀好意的目光瞄向痛心疾首的皇帝,信誓坦坦地道,在他看来此仗要是赢了绝对可以顺利废帝,即便输了也不过是牺牲掉义和团,还可以把责任推到拳民身上。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目睹眼前匪夷所思的疯狂,面对这场可知未来的灾难,无法阻止这一切的皇帝忍不住流着泪凄然道:“战端一开,朕一身死不足惜,然而天下苍生呢?”
      奈何,认同他的人听了只能同声一哭,其余人嗤之以鼻。
      散会后,仍未肯放弃希望的皇帝在被带回瀛台前寻机会拉住了荣禄道:“我知道你也并不赞成开战,皇太后对你一向倚重,有机会请你再劝一劝啊。”
      荣禄是不赞同开战,可是为求自保也不能公开反对慈禧皇太后的决定,只敢在背地里为皇太后谋定后路,看着面前一脸哀恳的皇帝,亦禁不住在心里叹息,依他认为,皇帝确实是一个忠厚善良的年轻人,奈何命运不由人。
      “奴才勉力一试便是。”
      初夏,天气刚有些热,这份清廷头脑发热同时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宣战的诏书以皇帝的名义颁下了。
      在御前会议中主和的徐用仪、许景澄、袁昶等一些臣子以言语离间、莠言乱政等罪名处死。
      下达荒唐的诏书,屠杀忠谏的大臣,这全然是亡国的景象,被关在瀛台的皇帝望着一潭碧湖泣不可仰,祖宗打下的大清江山正一步步地崩裂……
      皇太后为何不将自己这个主和的皇帝一并处死?省得活着眼睁睁看着一场能够预见的悲剧上演。
      脱轨的一切以疯狂之姿滚进血肉筑成的堑谷当中。
      这确实是一场能够预见的悲剧。
      既然大清国正式公开宣战,那么列强的军队亦出师有名,大举向着天津与北京进攻,并且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便攻陷了天津,在天津沦陷二十天后,大队联军沿着运河两岸对京师发动了攻击,义和团与侵略军浴血巷战,一批又一批地倒在联军的屠刀之下,眼看京师告急,天子脚下枪火连天。
      听到从远处传来的阵阵枪炮声,想起四十年前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圆明园被一把火烧掉的往事,慈禧皇太后不寒而栗。此刻,她当真慌了,没料到义和团的神功竟如此不堪一击,亡国灭朝就在眼前了。
      害怕悔恨充斥心头,首先想到的念头便是殉国,慈禧皇太后不禁泪流满面:“万一联军打进宫来,我只好一死以殉国了……”说着想起了还在瀛台的皇帝,续道:“把皇帝也叫来,让他一并殉了干净。”
      被紧急召来的荣禄安慰道:“圣母皇太后请勿作此言,事情还不到这个地步,依奴才之见,如今皇太后和皇上最好往西边避一避,让奴才们留在宫中与洋人交涉,等风平浪静再恭迎两宫圣驾返京。”
      听荣禄这么一建议,慈禧皇太后缓过神来,寻死的念头消失得无影无踪,恢复了些许平静:“没错没错,你说得极是。”
      决定了避走,接下来自然是抓紧时间安排出行的事宜,慈禧皇太后沉下脸来考虑着,时间仓促,只能乔装避难赶往地方再作打算,且此事不能大张旗鼓,否则危险不说,若宫眷们蜂拥过来个个哭闹要跟着,必定乱成一片,搞不好弄得自己也走不了,只能直接通知决定携带的人员,迅密行事……至于留守京中的人选,想着想着禁不住悲从中来,想当年避走热河,京师里尚有恭王坐镇与英法议和,肃顺固然可恨,却是个有才干的,皇帝一行乘舆,沿路宿卫森严,供应无缺,如今呢?忠荩干练,擅长交涉的臣子掰着手指能找出哪个?就剩个七十八岁的李鸿章,还病在上海,好一个枯木凋零,朝中无人的凄凉景象。
      深叹一口气,慈禧皇太后对荣禄说:“你立即去安排几辆出宫要用的车马,通知李鸿章进京主持议和。”转身又对李莲英说:“小李子,你去打点些出行要带的行装,必要简便为上,为我备一套不起眼的汉人妇女服饰,之后把皇帝带去神武门前候着。”
      两个人应声匆匆而去,慈禧皇太后由二总管崔玉贵和荣儿寿儿陪着待在大殿中,心神不宁地思考着内宫里需要携带的人员。
      想到后宫,不能避免地想起被关在北三所的珍妃,这两年来她没怎么想起她这个人,终于把她从皇帝身边掰开,囚禁起来折磨,皇太后原打算一直就这么关着她,等必要时再悄悄弄死,反正取她的性命不过是掐死一只蚂蚁一样易如反掌,她并不焦急,可事到如今这个局面,重新勾起了她对这个小妖媚的深仇大恨。
      载漪载勋那伙人利用义和团的什么神功来哄骗她固然可恶,可是如果不是珍妃这个狐媚子唆使皇帝脱离她的掌控,甚至和她对着干,离间她与皇帝之间的深厚情感,所有的事情不至于弄到今日这个地步!
      慈禧皇太后决定了绝不把这个罪魁祸首带着一起避走,可是,就这样把她丢在北三所饥困而死?摇摇头,这断乎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由北三所想到了景祺阁,从景祺阁绕过去,在北端的贞顺门内有一口浇花井……
      瞬间拿定了主意,慈禧皇太后转身对荣儿寿儿说道:“你们一个去钟粹宫、永和宫通知皇后和瑾妃,一个上寿康宫通知皇贵妃、瑜贵妃,珣贵妃、瑨贵妃几个,把准备出宫避一避的事情告知她们,让她们简单收拾一下然后到神武门集中,对了,让她们千万别穿旗装,得打扮成普通汉家妇女的模样,衣裳须低调不扎眼,记住不许到处声张。”
      两个宫女领命而去,慈禧皇太后沉着脸对崔玉贵道:“跟我一块去颐和轩。”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上古异宝传之五曜神珠传奇
    另一篇正在写的小说,在历史的背景中带奇幻色彩,亲们也可以过来一看给予意见,这个与结局已定的历史小说不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060621/5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