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朝后宫传奇:琼楼梦已阑

作者:梦琪璇轩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四章战祸之七


      转眼到了十月初十慈禧皇太后六旬万寿当天,原定在颐和园进行的典礼因与日本的战事停修了景点,故改成在紫禁城举行。
      自十月初一,内外臣工受令穿起了蟒袍补褂,宣告隆重的祝寿活动正式开始,从这天起宫里天天排满了各种庆祝活动,直至十月十七方告结束。
      初十这天是寿庆的高潮,慈禧皇太后一身明黄色的冬季朝服,头戴薰貂朱纬金凤东珠朝冠至寿皇殿列圣前拈香行礼后升皇极殿宝座接受皇帝率诸王公大臣等行三跪九叩礼,礼毕还内廷再受皇后嫔妃公主格格福晋命妇等人的参拜。
      一整套的礼仪行毕,慈禧皇太后再乘八人花杆孔雀顶轿至阅是楼院内降舆,皇帝率皇后并瑾珍二妃跪接,在那里进膳、进果桌、看戏,连续三天大宴群臣。
      好不容易盼到这一天,原本心情尚佳的慈禧皇太后逐渐发现跟在身边的皇帝心不在焉,连强颜欢笑都称不上,不,不止皇帝,细心观察王公大臣中也不乏忧心忡忡之人,而后宫呢?连那个平日总不消停的珍妃都变成没嘴葫芦一般,更别提一脸死气沉沉的皇后侄女和唯谨唯慎的瑾妃,几乎没有一个人脸上带着的是由衷的笑意!她怎么可能无知无觉?
      她知道朝廷现在在打仗,可她仅仅想在这几天内开开心心热热闹闹地过一个整寿,这难道是一个奢求?
      或许真的是个奢求。
      整个氛围令她感到她强求来了奢华铺张的典礼,却得不到真心诚意的祝福。
      她真正想要的并不是表面的安富尊荣,而是天下臣民衷心的爱戴和祝福,尤其是皇帝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孝敬。
      然而,皇帝的脸上只有焦灼和凝重!
      这境况比十年前她五十大寿都不如。
      十年前,她还能把面带笑容说着贺寿之辞的湉儿搂进怀里,尚能感受到母慈子孝的欢愉。
      台上正演着《牡丹亭·游园》‘杜丽娘’婉转妙丽地唱着:……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此刻听在慈禧皇太后耳中却觉纷乱刺耳。
      皇帝无法喜逐颜开,就在刚才,他接到了前线递上来的急报,日军于九连城上游的安平河口泅水过江成功,攻陷了虎山,鸭绿江防线全线崩溃,在他向皇太后贺寿的时刻,日军开进了旅顺。
      主和派一心寄予希望的俄国和英国,俱是隔岸观火的心态,所许的调停承诺仅停留于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际性的行动。
      皇帝恨不得立即召集军机要员召开紧急会议,然而现实中他依然要陪在圣母皇太后身边听着靡靡之音。
      “行了,别唱了!”皇太后突如其来的一声断喝,震得台上台下的人如从梦中惊醒一般。
      一阵鸦雀无声过后人们陆续跪成了一片。
      皇帝带着些许茫然转头看向皇太后,只见皇太后原本一直带着尊贵雍容笑容的脸垮了下来,看着自己的眼神流露着一种无可奈可的哀伤:“停吧,没心思看了,先散了吧。”
      听皇太后这样说,皇帝亦不禁垂首悲叹。
      窒闷的心情直到十月十七典礼完结仍旧没能换得一口松缓。

      不管怎么样,圣母皇太后的六旬万寿总算是过去了,皇帝从种种令人身心俱疲的繁文缛节里脱离出来专心一志重新回到战事上的调度指挥来、题本堆得像小山,比起累,皇帝更多的是气愤,早前他曾电谕李鸿章分析过日军极有可能由海道载兵至山海关登陆,旅顺、威海卫为渤海门户,然而海面相距非常宽广,经黄海一战,海军兵舰多有损伤,一旦被对方趁夜进攻,炮台恐轰击不及,日军若冲破这道防线,那么北洋沿海口岸皆岌岌可危,此时应设法调度,相机迎击,以免坐困,可是前线对此置若罔闻、无动于衷,北洋舰队一直龟缩在威海卫港内不敢驶出海面,通向旅顺、大连的花园口岸,竟无一兵一卒防守,战机一误再误,果不其然旅顺失陷,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遭到日寇的血腥屠杀!
      看到这条消息那一刻,皇帝简直涌上欲杀人的冲动,可是他非常明白,李鸿章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抗旨不遵,保船避战,定是皇太后背地里让他不用顾虑,积极请俄国使节策划调处,皇太后亮出了主和的旗帜,主和派的大臣们自然有恃无恐。
      皇帝感到欲哭无泪,他这个九五之尊说到底在关键时刻不过就是一个光杆司令。
      可是该办的事情仍需继续,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安维峻的折子令皇帝又喜又惧,这份《请诛李鸿章疏》字字铿锵,不仅列数了李鸿章祸国殃民的罪行,还义正言辞地指责当今皇太后听信宦官李莲英,干预朝政、专权误国的行径。
      ——皇太后既归政皇上矣,若犹遇事牵制,将何以上对祖宗,下对天下臣民!
      短短的一句话深刻地牵动着皇帝的心魂,宛如知音,可是皇帝可以想象到皇太后得知这份奏章之后将会如何愤怒,安维峻恐怕性命难保。
      这样耿直无惧的臣子,皇帝实在不希望他因言丧命,然而,如何才能使其幸免于难?
      要瞒过皇太后是断不可能的,皇帝苦苦思索着,陡然灵机一动,着寇之钰到军机处宣一道圣旨:
      近因时事多艰,凡遇言官论奏,无不虚衷容纳,即或措词失当,亦不加以谴责。其有军国紧要事件,必仰承皇太后部训遵行,此皆朕恪恭求治之诚心,臣民早应共谅。乃本日御史安维峻呈进封奏,托诸传闻,竟有皇太后遇事牵制,何以对祖宗天下之语,肆口妄言,毫无忌惮 ! 若不严行惩办,恐开离间之阶端。安维峻着即革职,发往军台赎罪,以示儆戒,钦此。
      众军机大臣一听,立即明白到事情的严重性马上递牌子请见,翁同龢明白皇帝此举乃含保全安维峻性命之意,可既然自己能够猜得到,久经政事的慈禧皇太后不会看不出,指不定还会加责皇帝故意袒护,故获得觐见后劝说道:“事涉皇太后,皇上还宜将处分安维峻的决定奏请皇太后定案。”
      皇帝有些不悦,可其余军机大臣俱同意翁同龢的说法,无奈,只得一同面见皇太后。
      不出所料,慈禧皇太后看了安维峻的折子后勃然大怒,把奏章一甩,怒道:“猖狂已极!”
      孙毓汶回应道:“皇太后所言极是,这个安维峻满口胡言,妄议朝局,该交由刑部明正典刑!”
      礼亲王世铎和徐桐见皇太后盛怒,亦出言附和。
      皇帝急了,遂道:“皇爸爸,安某确实狂悖,且言论过激,然他身为御史,所奏仅是风闻,倘若因言获罪,以言论死,一则唯恐贻人口实说朝廷堵塞言路,二则于皇爸爸圣名有损,还是从轻发落方证其言荒谬。”
      翁同龢亦帮口道:“皇上所言甚是,皇太后圣明,圣无不容,明察秋毫,况大清朝两百多年来从未杀谏臣,乞皇太后宽谅。”
      慈禧皇太后深深地看了皇帝一眼:“好吧,皇帝说得有理,哀家就把这口气咽了下去,饶他一命,至于他的处分,就按皇帝说的办,将其发往张家口军台,效力赎罪。”
      如此一来,安维峻的性命总算是保住了,并在朝野之间声名大噪无人不知。
      可没有人知道皇太后心中已然新仇旧恨,积怨冲天。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慈禧生气,珍妃要糟糕了= =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上古异宝传之五曜神珠传奇
    另一篇正在写的小说,在历史的背景中带奇幻色彩,亲们也可以过来一看给予意见,这个与结局已定的历史小说不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060621/2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