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太监,从我做起!

作者:瑞麒满堂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开考


      豆花、油条从古自今都是绝配,不一会一人一碗豆花两根油条下肚,林平之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食量大增,又给自个要了一碗豆花三根油条,吃完才觉得半饱,董千秋已经惊讶的合不拢嘴了,其实昨天林平之吃的本来就不少,不过一桌人心思各异都没人注意罢了。

      被董千秋这样瞅着林平之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心想这喜欢瞅着人不放的习惯难道是董家的遗传么,考生进场也差不多了,二人先后起身向考场迈去,刘师爷虽然对林平之有些不爽,但是也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针对他,每逢天下学子开始科考,都是国家一等一的大事,更何况今年春天的春闱更是那三年不朝的圣上心血来潮加的恩科,谁干燥次。

      顺利的迈入考场,进门一眼望去都是简单独立的小隔间,只用纱布作的屏风挡住左右两道,前后留有一米左右的空隙供监考来回巡视监督,每个纱布做的屏风上都写有牌号,壹、贰、叁、肆、伍、陆、柒。。。。。。,林平之的号牌是壹拾玖,按号牌找到位置坐定,春试总共分三场,第一场考的是“经义”。

      不一会正副考官开始分发试卷,试卷到手林平之学着前世考试的经验,先不急着答卷,从头到尾先把试卷浏览一遍,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整个试卷已被他记在心中,终于见到了这个时代的试卷,心里其实还是有些激动,怎么说呢?这第一场“经义”考试,就跟前世的填空题差不多,试卷上给出上一句的问,考生接下一句的答,不过只能按照《四书五经》上面的圣人言论对答。

      这第一场说白了主要考的就是考生的记忆力和对四书五经的熟悉程度,基本上考官都是从《四书五经》中摘取一些最有代表性最出名的圣人言论来让考生作答,不过也有一些考官会挑一些生僻的读书时不容易读到的语句出题,虽说这个社会这些学子从小就接触这些圣人言论和四书五经中的知识,可是一般人的记忆力都会慢慢的模糊,如果不能一直勤奋温习,这第一关就得难倒不少人,不过这对于林平之这种过目不忘的家伙来说,简直就是送分题。

      两个时辰过去第一场“经义”考试结束,不管是写完的没写完的两位监考挨个收卷,依次从前朝后这给后面的考生倒是多了一些时间,不过也不碍事,两个小时的时间就是对答一些圣人警句完全足够,若是时间内没有答出来,就是多了这几分钟估计也作用不大,就是真有人在这几分钟内想出了答案并且写完了,那也只能说明人家运气好罢了,毕竟运气也算是实力的一部分。

      “经义”试卷刚收上去,第二场“表判”开始,也就是断句,并且圣人的言论阐述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中间没有丝毫休息的时间,也不像前世一场考试结束还可以去上个厕所,在考场每个考生的桌子下面都有马桶,实在憋急了就在这里解决,起初林平之刚重生之时也觉得有些疑惑,为什么要考“断句”呢?

      直到见到这个时代的书本才知道,书上的文字不但不够清晰而且全部练成一片没有任何标点或者隔断的符号,所以才造成了同一本书籍或者同一句话,不同的人就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这个书籍“包含”了所有这个时代的书籍,不管是武功心法还是圣人名言,就连一些记录年月的黄历等等只要出现文字都没有标点。。。。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比如这第二场考试的第一道题就是以自己的理解来断这话,并且将自己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书写出来,首先这句原话是出自《中庸》里面孔子的一句名言,大意就是好学的人,离智者也就不远了;无论何事都竭尽所能去做的人,离仁者也就不远了;时时刻刻把“荣辱”二字记在心上的人,离勇者也就不远了。

      理解意思断句也就显得简单多了,所以这句话正确的断法应该是“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好在这第二场的试题基本都是一些比较有名的圣人语录,对大部分考生还是相对公平的,以林平之过目不忘的强力记忆也是轻松完成,其实这过目不忘的记忆在这个以科考取士的社会简直如同一个BUG,基本对答都是照本宣科,除了最后一场“策论”或许有些难度,前两场完全是送分题。

      一场考试两个时辰,在这紧张的氛围下也是转瞬即到,不过对林平之来说却有些无聊,早早的就答完了试题,剩下的时间只好开个小差修习一下《升玄经》,虽然玄气一如既往感觉不到,不过用来回复一下精气神却是极有效的,毕竟一屁股最下三场考试六个时辰也是个体力活,还好此次是童生考试没有年龄特别大的。

      到以后考秀才、举人的时候考生的年龄差异非常之大,秀才试场“父子同届”都不算稀奇,历史上在举人的试场中甚至出现过好几次“祖孙同届”的情况,乍看起来这种取士方式貌似不怎么公平,因为年龄大的人肯定在读书做学问上花的时间更多,比起年龄小的同届书生有太多的优势。

      其实不然,因为这时代考试真的是个体力活,年龄越大体力精力越发不济,年龄过大的人很难坚持到考试结束,往往在考试途中就被抬了出去,自然就不存在这种不公平,再加上年龄越大记忆力也开始消退,所以历史上除了那些个别的神童之外,大部分在科举中扬名的都是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书生。

      不多时,第三场的策论试卷发下来了,内容大抵上就是让一众考生对明朝太祖朱元璋推行的科举制度做一个评价,这时一个很广泛的话题,古人素有君子之风刚正不阿,明朝到万历年对于文人又是非常的包容,所以就造成了这些文人不管是在朝中做官的,还是刚刚才参加这通生考试的学子们,那都是口无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试卷上让评价他们就会真的把自己的看法原原本本的写出来。

      不过太刚正不阿的人真的适合做官吗?适合混迹官场么?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不管是古今中外太耿直的人混迹官场,就算做出一点成绩往往都是昙花一现罢了,就连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清官也绝对不是什么耿直不阿的愚人,比如唐朝的狄仁杰又或者宋朝的包拯“包青天”,都不是纯粹的刚正不阿之人,刚柔并济才是正道,过刚易折这句名言在这官场上绝对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想要混迹官场刚柔并济,首先得迈过科举这个大门,连门都进不了在怎么有想法有手段都没有机会施展,所以说这最后场策论看起来好像并不难,考生们各抒己见只要语句通顺字句工整就没问题了,其实这其中有个很大的坑,这个坑就是立场问题,首先对于太祖皇帝所推行的科举制度,不管你是全部认同还是觉得其中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你都的认同要赞赏要信服,不能站在对立面来挑刺评判,因为只要你有这个意思,这最后一场肯定得不了高分,哪怕你说的再有理。

      这就是社会制度的问题,封建皇权社会首先是皇帝最大,不管是“武艺”还是“学识”最后学成都得卖与帝王家这是事实,在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前,只能遵守这个游戏规则,因为只有遵守规则的人才能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官场就好比这个游戏,能进入官场为官的都是遵守这个规则的人,不遵守规则的人他们肯定是不会让你进来的。

      只要理清了这个思路,这场策论也就不是很难了,剩下的就是怎么引用那些圣人的言论来赞美歌颂科举制度以及太祖皇帝的英明了,其实科举取士制度在封建社会来说也确实给了许多人机会,特别是那些寒门书生更是有了一个鲤鱼跃龙门的机会,林平之从脑中摘选了一些经典名句好好的歌颂一下太祖皇帝和他一手推行的科举制度,再加上工整的字迹有得加分不少,书写完毕又检查了两遍确认没有疏漏,起身交卷出考场。

      这工整的字迹还得益于前世林平之苦苦临摹清代书法家傅山的字体,重生后却是派上了大用场,傅山是清朝之人,字体肯定没有出现过,正好借来一用以后说不准还能造就个《林体》出来,出了考场门口的早点摊子早已经散了,倒是停了不少马车,以及一些孤零零的书童。

      林平之刚一出考场,好几个马车上都探出了头,一看不是自己要等的人又都缩了回去,不去管那些人的目光,一路向同福客栈行去,顺道活动一下身骨,做了近六个时辰现在半边屁股还是麻的,对于考试结果林平之根本不用去担心,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考个童生还不是手到擒来。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030760/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