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游记--佛山一日游
题记:当年五祖弘忍大师欲求法嗣,令徒弟各出一偈。
一僧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另一僧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普陀山位于中国第一群岛舟山群岛之中,是一座小型的天然岛屿,三面环山,四面环海,地理位置优越,岛中芳草鲜美,草木成茵,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与历史人文融为一体,自古就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我家距离普陀山极近,却一直未能有幸拜访,不知为何,人总有这样奇怪的心理,你越是得不到的越想得到,却从来不曾在意近在眼前的东西。就比如我,想去澳洲想去美洲,可很少会去想去附近的地方浏览一番,总觉那是太过无聊的事。
这日兴起,和家母商量,正巧她也有一拜佛祖的愿望,于是我们便约上几人,行色匆匆的向普陀山行进。虽说在别人眼中就在山脚,可拜那辆破公交所赐,行车一个小时才堪堪抵达码头,弃车换船,极目远跳,广阔无垠的水天一色,远处群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真有海上仙山,蓬莱仙岛的意境与美丽。
据家母介绍,普陀山在双休礼拜前来上香拜佛的人多不甚数,更别提三个佛教节日那种人山人海的气魄,今日我们幸运,能得此清闲的境况,我赶忙打趣道:那是你我与佛祖有缘。
为赶时间,我们选择快艇登岛,又经一路摇摆,终于在二十分钟后踏上山中土地,那可是佛土呀,我感叹着看向四周,我们延廊行走,只见廊顶上垂挂着两种颜色炯异的灰黄布条,形成好看的半圆弧度,也随着回廓九转八弯,似使我们瞬间跳脱红尘,与世隔绝。
回廓尽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接待室,因为今日香客人数不多,只打开寥寥几扇门窗,空旷的大殿格外的静谧与安详,殿堂正中悬挂着一圈巨型的红色灯笼,喜迎着八方来客。
穿过大厅,通过检票口,这才算真正进入普陀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七八米宽的柏油马路,分来回两个车道,该是提供观光车的专门路线,道路两旁交替种植着朱红与黄的郁金香,个个笔直挺立,像山中最忠实的守卫,悍卫普陀的一草一木。经我们观察,很快便发现专供散客行走行人道,道路新颖别致,均由一块块长约三米的木条拼建而成,随着一边的柏油路一起蔓延,映入山边从林,融合着山中特有有古朴和清爽,使人倍感亲切怡然,混然天成。
普陀山虽为佛教圣地,却也是光观浏览的人间宝地,全山景区若干,除了普济、法雨、慧济三大禅寺,还有西天,朝音洞,紫竹林,千步沙 等景点,若想一天游遍,光凭两只脚行走,那简直为天方夜潭,我们一行几人,只得择点而往,其间发生小小分歧。家母想谒拜完所有寺院而我却想跑遍所有景区,一再争取之下,无奈妥协,走完三座大寺外加南海观音像,才许去千步,紫竹,这颇让我有些不甘。
因为行路中几人有些不止一次来过普陀,对地形相对熟悉,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转变路线,抄小道前进,第一目的,普济寺,也俗称前寺。小道由普通的青石台阶组成,饶是如此,也令我们兴奋不已,这可是百年修建的石板路呀,路中不知有过多少离人的足迹,经过多少朝代的变迁。据闻普陀明未就已初步成形,至清朝的发扬光大后,才成如今规模。拾级而上,道边古木参天,翠鸟虫鸣,松鼠在枝间跳跃,溪流在林中穿梭,一株标明树龄550岁的老树正展开参天枝叶,遮挡着人世一切浮华。我心潮澎湃,不禁暗道,佛祖呀佛祖,你若真慈悲却又如何无情的把人世看破,来来回回,人世无常,岁月无边。
来到普济寺,寺前有两汪深池,池上架一座拱桥,带路人介绍,这个池塘要到夏季才真正好看,当池中盛放荷花,千朵万朵的连成一片,布满整个河塘,大有接天连叶无穷尽的潇洒意境。寺门前摊贩淋漓,吆喝不断,摊位前摆放着各种佛家用品,还有些经营古装拍照买卖,应有尽有,使人眼花撩乱,目不暇接。踏入寺院前殿,院中正成群结排的圈坐着红巾裹面,辩不清样貌的老人,他们一个个粗布素衫,手挎佛袋,面带三分等待二分诚挚,像在期待最动人的祝福,三月春风,桃花人面。
此处为普陀三大寺院之一,所以依山门规定需另购门票才能进入,在旅游业相当发达的现代社会,这种方式的谋求生活虽已司空见惯,而在如此佛门圣地,却又不得不使人伤感一番,原来佛也不能免俗。
进入普济寺,迎面一片露天空地,三面殿宇环绕,琉璃黄瓦,红柱金砖,檐上廓下雕刻的龙腾仙姿,腾云驾雾,飘然恣意,仿佛能随时乘风远去,雕刻逼真,栩栩如生。院中青铜制成的香炉散发出袅袅檀香,配合着人们特意压低的呼吸,产生如置仙境的飘然淡远,天色并不好,阴云层层的压向肩头,让人不知何时会落下雨来,而在如此庄神圣煌的琼楼玉宇中,却产生光芒万丈的宏伟与磅礴,顿生敬慕之情。
大殿之内,金碧辉煌,正中巨大的黄铜观音盘膝而坐,在灯火婆娑中熠熠生辉,散发令世人仰望的雍容与高华,不带喜怒的扫视人间万物,人们谒拜,祈祷,祝福,期盼,请求,希望而来,满意而归,佛呀,这一切可都在你眼中,佛呀,你可真看透人间的七情六欲。红色琉梳的吊坠从梁顶一泻而下,铃铛在人们的佛语声中发出悦耳轻吟,“叮铃,叮铃”一声,两声,弥漫入空气,敲进人心中,绕梁三日。佛殿中的空气平和安详,似乎那些悲欢离合也能登仙羽化,极乐而去。
观音佛前桌上贡着各地来客心底的祝福,满满一桌,满满心愿,桌面已有些老旧,那是否是因承载了太多太多的寄盼而不负重荷?佛殿四周依次编排十八罗汉像,他们或站或坐,或立或躺,或怒目或谦和,表情逼真,姿态生动。是谁说十八罗汉包揽芸芸众生相,你瞧最左边那位可不正像你吗。
我们按步骤,依次烧香拜佛,三跪九叩,愿天庇佑,为家人祈福,口中与所有香客一般喃喃默念最美好的期望与寄托,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你洪福无边,可佑我家齐泽;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你普渡众身,可保我儿平安;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你六道轮回,可知我三生三世……声声感怀,句句真情,佛呀,你何其不幸,又何其幸运,世人口中最美丽的词句,最动听的言语,在你耳中,可有过动容?
踏出寺院时,我不禁长吸口气,这便是四大佛山的魅力,这才是真正的人间圣地。
在普济寺中做完参拜,我们又回大道,沿着木制走道,准备前往后寺法雨。这条路就相对枯燥单调,还好人颇数多,又多为亲近的旧识,话题也自然不会中断,一行人一边品评散谈,一边浏览路边湖光山色,也惬意自得,好不热闹。在行走途中走经一片竹林,竹子茂密苁蓉,杆枝细小,色泽泛紫,原来这就是传闻中的紫竹。我们大奇,围着它打转,说笑间有人还提议移几株回去种植,我们纷纷大笑,莫不是你想自制啤酒?
又走一段,经过几个月庵小庙,终于看闻前方路牌用中、日、英、韩四国语言标明法雨简介和去向,大喜之下加快步伐,前往此行第二目的,普陀三大寺院,法雨寺。初见法雨,不觉惊奇,引路上的墙面斑驳陆离,墙上新痕旧伤,数不甚数,墙角还有老旧的青苔缠绕,墙面也已泛白,看来年代久远,一副年久失修的模样,和前寺很是不同。若说普济是干净宏伟的神圣,那么法雨就是古老苍劲的庄严,是两种不同时代风格的很好体现与结合。两人除外表的不同之外,更大的不同还在于结构上的陈设,前寺是一个干净的独家院落,单门单户,没有多余盘根错节的纠缠,而法雨则是曲径通幽的深远,一重更比一重后,楼外楼,天外天的层层递进。
我们在法雨参拜,这中间又一个小插曲,天空终于经不住云层的重重压迫,飘起细密雨丝,法雨法雨,果然有法有雨,不禁哀叹天气如此不肯赏脸,无奈只好更使进程变得快之再快,迅速严谨的参拜完毕后向下一站驶去。此时时间也已至午后一点。
南海观音像与法雨正好是相反的方向,一南一北,但如果不去参观南海观音像,就像没到过普陀一般,会无比悔恨可惜,细比之下,只好放弃几个相对不太重要的景点,直奔南海观音,虽然还是在走路,可速度明显比之之前要快速许多,又加之回的是来时老路,话也不比之前的多,气氛就显得有些沉闷和焦急,小姨率先打破这种氛围,开始给我们讲解起有关于普陀的一些人文历史和环境地理,这样下来,虽然越走越累,却也不觉乏味难耐,气氛又开始回复起来。
之后一个小时路程,基本上没有停顿,只是中途有些缺水的补水,缺干粮的买食物,待终于走到南海观音像景点时,一行人都已经是累得气喘如牛,双脚麻木,正在此时,我们突然看见不远处三三两两的游客,正对着身边的什么指指点点,我们好奇之下前去观看,原来竟是一个对佛祖万分尊敬崇拜的小和尚正一步一拜的向前,他这一拜并不是我们普通人一样的一个跪膝,竟是把整个身子都躺倒在地上来求得与佛土的亲密接触,他面对旁人的指点视若无睹,依然以万分虔诚的姿势向前一步,两步,虽然缓慢,却坚定诚肯。我心中大动,这样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持着他,看他的年纪不过二十出头,却仿佛经历世间百态的寂寥,乞求万般的宽恕与救赎。向往与永生。
在看过小和尚崇高的精神世界后,原本泄了气的人像是瞬间找到精神的动力,又开始健步如飞,一行人直向观音脚下行去。想像过几千万遍,自己从电视中也看过不下数十遍,但真正见到时,依旧被那份宏伟与宽宏而深深震憾。世尊曾说:“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不可思议劫中成菩萨像”。不可思议,的确不可思议,匠工在谟造菩萨像时是何种情境,他们怀着怎样感激、动容、祝福来完成这尊佛像的塑造。
他屹立东海一角,他沉思世间万物,他饱览人世凄苦,他接受万众膜拜,他静谧安祥地站立,却让你有浑身都被洞视的酣畅淋漓,他目视脚下的众生,那眼神仿若淡定从容,仿若祥和悲悯,仿若澎湃宽广,却又仿若目无一物,他似笑,似叹,似怜,似悲,似喜,似嗔,似怨,却又什么都无,那是普渡众身,那是一种神的境界。一眼望去,那便是神。
厚厚云层冲破重重帷幕,大地刹那笼上金色光圈,阴霾与黑暗退去黑色外衣,阳春三月,鸟语花香,仿金的铜制观音在阳光下更散出万丈光芒,飘逸无双,风姿绝世。我们皆被观音像所吸,好半天回不过神。半日后,我这才注意,佛像座下是由汉白石搭建约两层楼高的平台,从我们这方向仰视更觉其高耸入云。
观音像下的香客相对于其它地方又多出少许,有两个小和尚在其中管理秩序,青铜香炉张牙舞爪的张开狮盆大口,有几个顽皮的孩子正朝狮嘴里丢钱币。登上平台,由此望向远海近山,全岛呈半月形,千步沙漫延数十里连接着南北两侧,山中岩石峭壁,怪异嶙峋,隐约可见的黄顶红砖在深山峻岭中更有高于尘世的写意潇洒,好个千里金沙万里蓬莱。
下山时天色已暗,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大伙同意穿越千步沙回到码头。此时正值退潮时分,绵延数里的海岸露出上百米的海泥沟地,近处还能看见绿色海藻漂浮其上,我们沿着海岸向前,被海水打湿的沙地留下一排排足迹,各势各样的鞋底在沙地中交错纵横,随手捧起一把黄沙洒向大海,像细细密密的雨丝溅起千点浪。细软的黄沙陷入我们的鞋袜,也陷进我们的心。
若我往矣,扬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世上可真有佛?世人皆称释迦牟尼为佛之祖先,那不过是芸芸众生给其宽容大度,慈悲为怀的一个称颂,人心是佛,你便成佛。
佛山一日行就此结束,带给我的绝不仅是沿途的风景,更多的是前进与希望,宽容进取的处事哲理,人生态度。人间百态,你我还需共勉。
(完)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