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璇玑正

作者:梨白如雪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三章凤求凰第6话·中九月重阳


      世民独坐汤池里,水雾氤氲,梦中画面缭绕其中,挥之不散。
      婢女拾了衣物,偷望一眼,见小主人满脸潮红,问道:“汤热乎?”
      世民皱眉,沉声斥道:“出去。”婢女连忙退出。世民舀水洗浴,凝着日益精壮的身躯,未曾想男女之间,竟能肌肤相对,亲密至此,而他分明渴望与她如此。若欲如此,则须结为夫妇!世民倏地睁目,时至今日,他终知夫妇之义,是也,夫妻一体,唯有夫妇能亲密若此。世民腾身坐起,欲去告之阿娘。然而……
      “汝知否?长孙将军生前竟以小女许二郎!”那年,上元戏场绵延十里,唯他孤独立在人后,正自伤神,忽闻婢女小声闲谈。
      “是耶?”阿芙惊问。世民亦吃惊,竖耳而听。
      阿茗低道:“民部尚书昨请主母过府,告之长孙公遗愿,阿梅时在场,必无错也。”
      世民当即愣住,长孙将军以女相许,皆因信重于他。如此一来,若遵将军遗愿,既能告慰将军之灵,又可与无忌结为姻戚,确为两全之事。此般想着,世民稍能心安。
      “转眼之间,秀宁姊嫁为他人妇……”不知何时,郑观音立在一旁,兀自感慨着。
      世民轻叹,又听她道:“此亦无可奈何,人一旦年长,各自嫁娶,不复从前……”
      无忌兄弟难寻,三姊秀宁外嫁,世民颇有同感:“有聚辄有散……”
      见他难得开口,郑观音大喜,因笑:“李二郎也将成家,未知谁家娘子能得……”
      “长孙家娘子。”世民抬眸望天,笃定说道。郑观音如雷击中,干笑几声,黯然离去……
      世民颓然靠池,他曾许长孙将军,日后必娶其女,若违之,则是背誓;然若娶之,则不能与她结为夫妇。想到她将与他人亲密,世民惊坐起,绝不能如此!
      “我姊逐出四郎,固然不义。然事出必有因也,二姊怀胎三月,长孙五娘唯恐失宠,引猞猁袭之,致姊落胎,至今无孕……”回京后,闻听郑氏所为,世民欲去说之,托郑观音引见时,她如是说道。
      昔闻其言,他虽惊于长孙五娘所为,却未加细想。如今思来,长孙娘子其心歹毒,而她善真之人,简直云泥之别,岂堪为妻乎?娶妻当以贤,将军必达其理,他日告罪坟前,必获谅解。世民如是说服自己。
      阿芙抱了衣物入屋,整理之间,当即愣住。阿梅入来,见她红脸,因笑:“二郎之衣物,汝非少见,至于害羞乎?”
      阿芙尴尬不已,连去闩门,引之坐榻。“何故?”阿梅不解。
      阿芙小声说道:“二郎走阳了!”并示以遗迹。
      阿梅见之,捂嘴笑道:“如此看来,该为二郎娶妻了,我去告之娘子,伊必悦之。”
      果然,阿梅在主母耳边低语后,窦氏颔首笑道:“二郎该知人事了。”
      “娘子曾云,待二郎长成,即为娶妻。如今或可议亲了。”
      “嗯。”窦氏执笔而写。
      阿梅探询道:“未知主母有无人选?”观其颜色,并无恶感,因询其意,“奴见河内夫人、鲜于夫人有意结亲,娘子察觉未?”
      书写一阵,窦氏终于开口:“且不论佛慧心在长孙四郎,二郎乃我爱子,其妻绝非独孤女。”
      阿梅见状,连忙询问:“莫非娘子中意郑氏女?”
      “鲜于夫人斗筲之人,教养之女子,必难有远见,岂配二郎乎?”窦氏嗤笑。
      “……”阿梅欲再打听,不料主母瞥来:“打听何为?”
      阿梅尴尬挠首,乃笑:“主母为人,于奴婢而言,至关重要。奴为阿芙等人打听。”
      窦氏了然,乃道:“自来国公府,尔颇近此些奴婢。”
      阿梅讨好笑道:“表姑慧眼也。”
      窦氏无奈横她,因道:“阿芙心如明镜,阿茗胸无城府,一精一憨,相互牵绊,我乃敢放二郎房。汝可与之来往,然不可泄露身份。”
      阿梅郑重点头,转而卑顺如常:“独孤四娘、郑三娘皆不合意,想是娘子已有人选。”心中有所猜测。
      窦氏笑而不答,书以几字。阿梅念道:“乐得淑女,以配君子。”此语出自《毛诗序》,阿梅略知之,因顽笑道,“关雎者,后妃之德也。娘子果爱二郎,天家之择后妃也,尚不过如此。”
      窦氏横她一眼,笑道:“夫妇好合,如鼓琴瑟,家之隆败,皆由此也。焉不重之?”
      “何谓淑女?”
      “淑女者,窈窕者也。美貌曰窕,美心曰窈,幽闲贞专,故曰窈窕。古之邦家丧败,多因子弟招祸。子弟之乱,始于闺闱不正。是故淑女有德,能与诸妇相善,可和好众妾之怨,以辅君子也。”
      阿梅研墨一旁:“综娘子所述,二郎妻须具美貌、守礼则、善和众、有远见、能掌家——此女难寻也。”
      窦氏顿笔,望向窗外,良久叹道:“贤士或可易得,然贤女难求也。”
      阿梅思量,说道:“重阳将至,娘子可就此时机,历阅诸小娘子,若有合意者,再使人说媒。”
      重阳有俗,使女游戏,祓禊登高。彼时诸贵暗行择选,倘有意合者,则约为婚姻。若托人访求,到底难以放心,窦氏因颔首:“闭居已久,确该出游了。”
      重阳这日,窦氏邀诸贵祓禊清水头。诸贵妇闷闭一夏,且清水头最宜祓禊,自然欣然而往。
      早膳后,阿梨令人捧来石榴裙,观音婢眉头微蹙:“三年以来,我未曾服红。”
      “奴知也,”阿梨笑道,“自阿郎殁,五娘以三年未至,服饰以素,以尽子女之道。然在舅家,不必服重孝,且今唐国夫人设宴,李二郎必在其列,石榴裙色艳,奴令人制之,以不逊诸小娘子。”
      “虽出家,焉能违礼则?且服饰鲜洁则可,并非胜于颜色。”观音婢说道,遂换以小袖白纱衣、高腰越罗裙。
      阿梨无奈,令人易之。换新衣毕,梳发婢如常挽双鬟髻。观音婢道:“中梳高髻,加以两鬓垂鬟。”说罢执卷而读。
      在人之身,冠髻为上饰。小娘子发密,光可鉴人,而高髻秀拔,可避服饰之素,以出首部之美。婢女了然,于是梳以双鬟望仙髻。观音婢挑了水犀半月梳,插于中髻,对镜观望,髻鬟婀娜且秀挺,衬得脸庞秀巧如玉。虽未敷粉,所幸她唇红齿白,气色粉润,不至于妆容寡淡。
      高母携众人去至清水头时,诸娘子已陆续而来。薛国太夫人向窦氏努嘴:“伊来也。”原来,席间有人问及高家女眷,郑氏愤慨陈以前事,指责观音婢大言不惭,希以同仇之,寻得慰藉。果然,诸妇表情各异,其中不乏讥笑者。
      窦氏回以微笑,与高母等见礼后,引之入席。高母落座,笑道:“多谢唐国夫人相请。”
      众人席坐小丘,把盏闲话,无非是些闺中笑谈。窦氏聆听于席,遍阅诸小娘子。只见花绿交杂间,一袭素影秀拔而立,仿佛珠玉在侧。细观其貌,面上虽无雕饰,却天成秀色;发间垂鬟无别,却高髻独立,并缀以玉梳,平添几分灵气。红绿固然夺目,然见久则俗艳;素色固然浅淡,然胜在明亮,若辅以点缀,则淡中见奇,更为耐看,未尝就逊色。窦氏暗自点头,再思其语,与她不谋而合,更以刮目相看。欣赏之余,又叹其遭际,美中不足。
      观音婢观看诸小娘子放纸鸢,感觉有人注目,转眸相看,见是唐国夫人,因敛衽欠身。窦氏见之,颔首而笑,转而答人话。
      唐国夫人之于观音婢,并非陌人。早在年幼,父伯常推服之,虽未见其人,观音婢已心慕之。加之她为世民之母,观音婢因观其态:只见她举止闲雅,眸光精朗,虽四十有余,却风韵犹在,谈笑间神采飞扬,轻易引得众人聆听。想来世民之善谈,盖因承自其母,此所谓母教为圣贤之源也。思及世民,观音婢暗忖,今日恐难见之。
      正自失落,席间有人说道:“为何不见众儿郎?”
      果然,立马有人询问:“李二郎安在?”
      毕竟欲觅婚姻者,非止窦氏。窦氏笑答:“众郎溪边驰马去也。”
      “溪边地阔,便于放鸢,诸小娘子去之,岂不更好?”众妇纷纷点头。诸小娘子早已拘束,闻言告辞,结伴嬉去。
      郑观音见人走远,亦忙起身。鲜于夫人道:“汝侍奉于此,可令唐国夫人刮目相看。”
      郑观音已侍多时,又见观音婢同去,急忙追去,留下鲜于夫人叹女愚笨。
      “观音婢。”郑观音跟上,与她招呼。
      观音婢掀纱问好,与她并行于路。郑观音笑道:“诸小娘子必寻二郎去也。”观音婢哦了一声,郑观音见她淡然,又笑:“二郎仪表堂堂,其受诸娘子青睐,意料之事也。然二郎心气极高,从来疏于娘子,故诸女只能远窥之。”
      听闻他疏于娘子,观音婢暗喜,然闻郑观音呼以二郎,心中不免猜测,因问:“相识多年,李二郎岂疏于观音姊乎?”
      郑观音面染红晕:“未曾有之。李二郎待妾极好,昔去楼烦郡,常与妾书信往来。”
      观音婢如闻霹雳,脸色僵硬,须臾佯笑:“想来观音姊之于李二郎,较余他小娘子,终究有别也。”
      “或然。”郑观音羞涩而笑,喃喃低道:“相识以来,嫁为二郎妻,妾之志也……”
      观音婢颔首,强作微笑,心中却震恸难平。回想当年,世民每来洛阳,郑观音确实同行,本以同在荥阳故,故她未加猜想。今闻他们鱼雁往来,观音婢心如刀绞,几欲落泪。
      郑观音观其颜色,心中略有猜想,毕竟李二郎人中龙凤,诸小娘子焉不悦之?方才所言,于娘子而言,确实羞耻。然为防范于未然,她不得已而为之,以绝观音婢念想也,若其知耻而退,不复侥幸之心,则善也。如今看来,此举颇为及时,郑观音暗笑。
      一阵马嘶由远及近,“快看去,李二郎来也!”几个小娘子低呼。郑观音望见,笑道:“我们去放鸢罢。”
      观音婢止步,抽手而出,说道:“彼处人多,妾欲休憩于此。”
      郑观音笑道:“汝好生歇息,妾去也。”说罢快步而去,立于诸娘子中,扬袂呼道,“二郎!”
      世民先与诸郎驰骋溪边,见远处纸鸢翩翩,料想她也在其中,因领众人驰往。闻见郑观音呼声,料是与她同在,于是快马过来。诸小娘子见之,目光艳羡。
      世民猛勒缰绳,马蹄腾起,俄而稳踏于地。诸小娘子噤若寒蝉,正不知该否问好,却听他问郑观音:“岂汝一人乎?”
      众人如雷击中,面面相觑,以为自己无形。众郎君追上,笑他道:“怪乎李二郎急驰而来,原来诸小娘子放鸢于此。”
      世民无心玩笑,目光四处搜寻,见远处有其他小娘子,扬鞭一个响栗,纵马离去,也不管诸小娘子是否吓得花容失色。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马了两天字,头晕眼花,俺要好好休息233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981999/8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