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妻见闻录

作者:世有嘉言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大哥


      温氏熙荷一行回到家中,时隔半月未见的卫知循前来迎接母亲。大哥卫知循前段日子在杭州处理些家事,故一直未能得空回京,正好这次回家的日子碰上了陆家寿宴,故没能一回家便见到母亲,已经在温氏屋里等了许久。

      卫知循比卫知遇略微高些,人也比卫知遇偏胖,整个人站在那里稳稳当当,儒雅从容,一看便知是个儒官的料。

      先前,卫知遇也是一直走得发奋读书、沉醉经籍的路线,科考之路也一直走得顺畅,今年春闱,刚刚考中了贡士,转眼再过两个月,又要殿试了。

      温氏对自己这大儿子向来上心,让他在自己身边坐下,托着他的手问前问后:“这些天在杭州的事可还顺利?生活都有人照顾?有没有忘记温书?”

      卫知循声音浑厚,很让人安心:“一切都好,我自己住在杭州的府里,起居自有白先生照料,母亲不必担心。至于殿试的事情,孩儿心里有数,在杭州已将经籍又过了一遍。”

      温氏拍了拍他的手背:“我听说,殿试可不只是死背典籍,还得考一个人的智谋才略,临场应变,这你可有所准备?”

      卫知循答道:“我在杭州时就常与白先生共商政事,模仿殿试策问,回到帝都,也可与父亲讨论,请他指点,虽说没有十足的把握,但孩儿现在比起半个月前,已是长进不少了。”

      温氏眼角有了些笑意,露出满意的神情,但转身对着卫知遇时,又是另一番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了:“知遇,你要是有你哥哥一半上进,我就心满意足了。”

      卫知遇撇撇嘴,也没顶嘴,就算是默认自己读书不及大哥了。

      其实说起来,卫知循虽然为人正派,行事稳重,但并不比卫知遇脑子好,只是这位大少爷向来考运奇佳,这一轮一轮的考试筛选下来,他的发挥每次比自己的实际能力高一截,勉勉强强进入下一轮,说简单点,就是低空飞过。

      秋闱之时,他就是举人中的最后几名了,但跌跌撞撞进了春闱,竟又有惊无险地得了个贡士中的后几名,真让他闯进了殿试。上辈子的事实证明,他的好运气一直延续到了殿试上,原先以为只能被赐个同进士了,谁知竟被他撞上个二甲进士,全家为他这事高兴了许久,鞭炮都连放了好几日。

      可惜后来楼家的事情一出,卫知循前面这些意想不到的好成绩,都没了半点用处。

      熙荷这样想着,有些怜悯地看着自己这大哥,卫知循此刻还是意气风发,自认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便能大展宏图、致君尧舜,可他到底还是被命运捉弄了。

      这个大哥是个好人,只是与卫知遇比起来,与自己相处的时间比较少,彼此的相处也拘谨些,没有和卫知遇那般亲密无间。

      但是,熙荷始终记得,上辈子,自己被程恪软禁,偷偷给家里人带信,被卫知循第一个知道,他因为几年前的打击,当时已经沦落成了一个混迹花间诸事不管的纨绔子弟,却在得知妹妹处境之后,二话不说冲进程恪家中,拎着程恪的衣领朝他脸上就是一拳。

      尽管最后,他还是被仆人推搡着撵出了门,但那砸在程恪脸上的一拳,卫熙荷永世难忘。

      这一世,若是有什么能够回报,她一定尽力而为。

      第二天,卫知循在父亲书房看书,卫熙荷借口夫子让她找书,也进了书房。

      卫知循听见声响,从书堆间抬起头来,朝妹妹笑了笑,眼眶周围一圈深紫显露无遗,一看便知,又是在书斋熬了一晚。

      “哥哥准备殿试,也当注意身子才好,别撑坏了身子,就得不偿失了。”不忍告诉他现在做的都是无用功,只好稍微劝着些。

      “无碍,过些日子便要殿试了,过了这一关,可就熬出头了。”卫知循有些讶异熙荷的关心,在他眼里,这个妹妹与自己总是不冷不热,鲜少主动与自己搭话,弄得他都不太习惯了。

      虽然嘴上说着无碍,但卫知循还是听了熙荷的,放下了书,问熙荷有什么事。

      熙荷把夫子让她来找书的事说了,接着看卫知循放下了书,显然想歇一会儿,也就大着胆子坐到了他身边。

      “大哥,我心里有个疑问,一直想不出对策,我想着,身边现在也只有大哥哥是通文墨的,也有见识,不知道大哥哥能不能解我心中之疑。”

      “这有何不可?”熙荷难得向他开口,他自然要好好露一手。

      熙荷其实是有些犹豫的,突然之间问这问题实在太过刻意,难保不被卫知循看出来,再说,自己要问的这事也不是她日常能接触到的范畴,有很大的可能,卫知循会对她有疑问。

      但这是她记忆中,那一年的殿试策问的问题,卫知循虽然中了进士,但只是个二甲,出路到底没有一甲好,若是能提前知道问题,保不齐能夺个一甲。

      至于楼家的事,目前只有想办法拖延,尽量劝父母等到大哥的殿试结果出来之后再定夺。若是仍是个二甲,说不定楼家的婚事还是照旧,但若是中了一甲,那可是光耀门楣,卫家史无前例的第一人,不管怎么说,卫如潜都绝对不会再用自己这个前途无量的儿子,换楼家带来的一时富贵风光了。

      熙荷咬了咬嘴唇,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大哥哥,你能不能别问我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

      卫知循一愣,原先还当是成语典故之类的疑问,现在看来,大概不是了,但就算有所犹豫,他还是点了点头。

      “我听说,阁老们准备兴修前朝旧史?”

      卫知循点头。

      “那哥哥觉得,这么个敏感的话题,究竟应该怎么办才好?”

      “无非就是简才选能,广择名儒之类的罢了,这有关前朝的事情,若是殿试问到,也不好说得太详细,宁可不出彩,也千万别犯错。”卫知循现在觉得,熙荷问的这问题可能与殿试有关,但只当是妹妹帮自己模拟,免得临场紧张。

      卫熙荷在心中摇头,大约卫知循前世就是这样回答的,可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文章,就这么点内容,就算再引经据典,也终是未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我以为,若是这题作为殿试题,圣上想看到的定不只是这些,若是皇上出这题就是为了一个稳当中庸的答案,那如何分辨高下,任人唯贤呢?”

      “妹妹说的我自然知道,只是其中的度实在不好把握,万一超了皇上心中的界限,岂不过犹不及?”

      “是,但这立场正确的答案,我觉得不止哥哥说的那一种,倒不妨从别的角度入手,说不定有些收获。”

      卫知循想了想,突然有些开窍了,眼里放光:“你是说,诸如参考前朝实录之类的?”

      熙荷赞许地笑说:“大哥到底满腹诗书,想了好几日才想出的答案,哥哥这一时半会儿就说出来了。”

      卫知循有些不好意思,从杭州回来,妹妹有些不一样了,变得亲和了许多,这还是他印象中熙荷头一遭夸奖他:“既然这答案妹妹也知道,那妹妹想问的究竟是?”

      “也许哥哥要笑我钻牛角尖了,我是想着,前朝因为战事,断断续续总会有实录遗漏的片段,这些片段可能不算长,短则三月长则五六年,但若是不收录进史册,总是不完整,哥哥知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呢?”

      “还有,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历史,更何况前朝旧事,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牵连到本朝忌讳,修纂者亦是难以下笔,在如此的情况之下,究竟是遵从历史的真实性,还是从本朝立场出发,若是选择遵从史学真实性,前朝杂志野史繁多,又如何判断何为粉饰之辞,何为事实真相呢?”

      卫知循看熙荷的眼神有些异样,的确,正如熙荷打好招呼的一般,这问题真的很怪异。

      若是好奇政事,一个闺阁女子,知道修旧史就已经是极难得的了,结果熙荷不但知道,还想得这么严密,实在不是正常的情况了。

      不过已经答应她不追问缘由,就只好把到嘴边的疑问咽回去,想了一会儿,还是没有头绪,只好实话实说。

      熙荷也不强求,只说:“是我太莽撞了,哥哥不要见怪。”

      她不准备把答案和盘托出,考试这件事,还是要靠个人水平和缘分,太过强求对于卫知循来说,也许不是件好事,更何况,这样对别的贡士也不公平。

      熙荷可以利用重生,救下霓荷性命,是因为此事她知道霓荷无辜,不应当受此劫难,做这事,她于心于理毫无负担,但是大哥的科考一事,虽也可轻易改变,但做得太过,用力太猛,终是祸福未卜。

      只好看卫知循自己的造化了,若是他注定要重复前世的路途,她再怎样暗中相助也是无济于事的,但若是他有些悟性,也许这命运真可更改也说不定。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凌晨码了将近三千字,这章意外得很顺手,这个策问的题目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事的,出处是康熙某年的策问,修的就是明朝旧史。
      最近在看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史,蠢作者觉得也许能对写文有所帮助,让古韵的感觉更逼真一些。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880214/1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