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逆袭悲剧人生

作者:光芒在我心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牛痘试验中


      贾赦回到家里就开始着手准备牛痘的实验,因为也不知道古代这些都是怎么研究的。在现代大部分都是在小白鼠身上做医学研究的,这也是因为小白鼠的基因序列跟人类的差不多,它的全基因组和人类的相似度极高,而且容易饲养,繁殖率高,代谢类型和生理病理都与人类接近,这样在小白鼠身上有用的药物很大程度上可以在人类的身上发挥相应的用处。

      不过贾赦不好直接说小白鼠方便实验,到时候如何解释又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还是先看看皇帝派的几位太医怎么说,看情况再见机行事。要说贾赦怎么会知道这么多,还要归功于在现代的时候看了各种各样的书,那时的他没什么朋友,父母去世的又早,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而且不拘什么书,虽说最喜欢的是古汉语方面的书,其他的不能说精通但是绝对可以说出个子丑寅某的。

      原以为没什么用处,没成想来到了红楼的世界中,这就为贾赦提供了不少便利,有些事情提个框架,证明了可行性,自然有能人去做下边的事情,毕竟古代人民的智慧还是不容小觑的,他们缺的更多的是想法和理念,有了贾赦这个现代人的见识和想法,相信很多事情都有了实现的可能。

      第二日,张太医早早地来找贾赦,想要再详细的聊聊牛痘的事,看看贾赦猜想的依据。看了贾赦派人收集回来的记录,还有那本差点看不清字迹的杂记,张太医不得不感慨贾赦真是不知者无畏,单凭这点子东西就能联系到牛痘,先不说能不能行,这个想法可真是胆大,试问这世间又有谁能从这点儿蛛丝马迹联想这么多呢。

      张太医啊张太医,殊不知贾大老爷可是拥有超越几千年的见识啊,这么大的外挂在手,可不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儿嘛。以后的贾大老爷还要惊爆你的眼球呢,先把你的惊叹收收吧,免得心脏负荷不了啊。

      “赦公,你这想法虽说值得一试,可是后续的事情可是很多啊,很多事还要具体商量商量怎么实施呢,不知赦公有没有什么建议。”其实张太医也没打算再听到什么可行的想法,能想到牛痘估计已经是贾赦最大的能力了,毕竟他不是专业的医者,多问一句纯粹是礼貌而已。

      “张太医,我也不是大夫,说实话后续怎么实验,怎么操作还是要靠你们这些专业的医者,只是我想后边实验的时候我能第一时间知道结果,这也是我的一点私心,还请张太医成全。”

      张太医一副我懂的表情,“当然当然,还希望赦公能再有一些奇想呢。”“但愿吧,只是我还有些事不明白,还想向太医请教。”“不敢当,赦公请讲。”“不知道之前研究人痘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古有神农尝百草,我也在书中看到有大夫亲自试药,不知太医院又是怎么做实验的。”

      “确有一些大夫亲自试药的,但这毕竟是少数,而且这些都是民间痴迷医术的大夫做的多。太医院的研究大多还是找一些死囚试药,朝廷会适当给这些试药的死囚或者家人一些补偿。”在这个皇权大过天的时代,用死囚试药也不存在什么人道主义的问题。再说在现代也会招募一些人参与试药或者实验,只不过这些药之前已经反复在动物身上试验过了,已经将副作用降到最低。

      古代的区别就是直接拿这些死囚试药,有些药方可能只是刚刚研究出来。不过入乡随俗,别指望在这里讲什么人权,直接拿人试药不人道,自家府里的奴才犯了错都可以随意打杀发卖的,别说用几个死囚试药了。听张太医的意思参与的死囚还可以得到一些补偿,这点看来朝廷还是蛮人性的。

      有了实验的对象贾赦也不再纠结要不要用小白鼠了,毕竟在人身上比在动物身上更有效果和说服力,尤其在这个时候大夫还没有接受小白鼠实验的设定。

      而后两个人又细细地敲定了实验的流程,打算先挑一批没出过痘的死囚进行试验,至于牛痘的取材就先用贾赦着人买的母牛,如果第一批试验没问题,然后再招募一些贫苦人家的小孩再进行时第二波试验。

      张太医回去之后就带着太医院负责接种的人员先取了牛痘,然后接种在二十个身体健康的死囚身上,要知道这二十个名额都争抢不下来,都是跟牢头说得上话的囚犯才能争取的到,只要参与了试药原来要砍头的就能留个全尸,家里有人的还能得到一笔补偿。

      要是试药的时候直接死了怎么办,这些死囚压根不担心,就是试药的时候活了最后还是要一死的,所以特别配合太医院的工作,要干嘛就干嘛。而且为了避免其他原因导致试验失败,一日三餐还有专人送,有鱼有肉,个个吃的满嘴流油,单单为了这几天的好伙食也是值了。

      通过几天的观察,这二十个人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发热,类似天花的症状,出现了孢疹,张太医派专人进行记录,包括发病的症状及发病的感受,过了半个月二十个人陆续全都恢复正常,孢疹也消失了。

      然后张太医又让这些死囚接触了天花病毒,全部放在一个隔离的大房间中,保证他们正常的饮食,这次的症状比接种牛痘时严重,有几个人甚至高烧不断,昏迷不醒,也有症状轻微的,凡是痊愈的就先行放出来。

      一开始参与试验的众位太医并未抱太大希望,毕竟是一个门外汉提出的想法,这么配合无非是皇命难违,有些甚至暗搓搓的等着看笑话,没有金刚钻就别揽这个瓷器活儿。随着感染了天花的死囚一个个退烧,恢复健康,这些太医终于重视起来,纷纷巴望着几个严重的感染者能挺过来,祈祷着牛痘真的可以预防天花,这可是功在千秋的大功德。

      也许老天都在帮贾赦,剩下的几个高烧不退的竟然慢慢退了烧,除了身体虚弱了些完全可以恢复正常,张太医看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激动的浑身发抖,差点站立不住。天花不知难倒了多少名医,如果真的成功,不仅造福子孙后代,这次参与试验的众人尤其是自己作为领头人也是要载入史册,流芳百世的啊。

      张太医一边赶去皇宫面圣,一边派人告诉贾赦第一阶段的试验已经成功,牛痘预防天花的想法看来是八九不离十。皇帝听了张太医的汇报,若说之前听了贾赦的说法只信了二三分,那现在是有五六分的把握。

      立马招来德全下了一道旨意,大意是现在发现了一个预防天花的法子,这个不仅危险性低而且后边再感染天花的几率也很低,已经做了一些试验确认有效,现在要募集一些2-10岁身体健康没有出过天花的孩子来先行接种,当然可能还有些危险性,届时无论成功与否,参与的孩子都可以得到赏银30两,并且减免参与的家庭一年的赋税。

      这道旨意的初衷针对的就是穷困人家的孩子,在没有计划生育的古代穷人家最不缺的就是孩子,好多人活不下去了甚至卖儿卖女,得到的银子能有10两就谢天谢地了。何况现在又没有卖儿卖女,能活下来以后也不怕天花,即使不能活下来也是为一家子做了贡献,死后多烧点纸钱也就对的起来世上走一遭了。

      再说圣上都下了旨,圣上的话可是金口玉言,肯定没多少危险,不得不说皇权在古代人眼中是大过天的,普通百姓对皇帝有着莫名的敬畏。

      得了旨意的德全就派出一批侍卫快马加鞭地到京城方圆百里的村镇昭告此次招募的事宜,很快各村镇就凑齐了人数,这些两到十岁的儿童就由当地的官员派人送到了京城专门进行此次试验的地方,第一次参与接种的儿童大约有两百余人。

      这些小孩先是由太医检查了身体,取得都是身体康健的,有些看着瘦弱些但是健康完全不成问题,好好的养了四五日,然后分为三组,按照接种人痘的方法分别接种了牛痘。

      留下成功接种牛痘的,待孢疹、低烧等现象都消失后,又给他们接触了天花病毒。在这批儿童接种期间,各位太医都悬着一颗心,虽然之前死囚的实验已经说明了牛痘的有效性,但是目前其他不良反应还没有发现,能不能广泛使用还是不能确定。

      随着一个个接种的儿童痊愈,期间虽然有一些持续高烧,症状严重的,但是经过太医的诊治,也都陆续退烧,最终参与的儿童全都挺过了天花的感染。待实验结束,全部安全的送回各县镇,之前承诺的三两银子和减免一年的赋税也由专人统计发放。

      皇帝也是日日关注着接种儿童的进展,一天又一天好消息的传来,令皇帝的好心情一直持续着,于是最近上朝的大臣都发现早朝的氛围很是融洽,一些往日会被大借机发作的小事都被轻描淡写地放过了,让一些最近有麻烦事的大臣暗中松了一大口气,可谓是君臣之间一派和乐融融。

      众位大臣也都是纷纷猜测皇帝好心情的原因,没听说边关打胜仗了或者哪位立下了大功勋了,不论怎样猜测只要皇帝一直能保持好心情就行,毕竟主子心情好了下边的人才能有好日子过。

      也是这次牛痘的保密性工作做得好,大家只知道皇帝派了专人进行试验,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想到这个牛痘真的能成,天花这个东西不知困扰了多少代人,大家都是闻及变色的,没人能想到真的有解决的一天。也就几位近臣稍微知道了一点进展,但是完全没想着这么快。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868379/2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