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犹泛

作者:一笔抹红尘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十节:写信


      苏弘文说完正打算离开的时候,将这个乱摊子交给大哥苏明轩来收拾。看到桌子上面一片狼藉的书籍,还有地板上面那“漫卷诗书喜欲狂”的稿纸,以为是因为的事情,这些天才食不甘味,睡不安寝,故显现出精神萎靡不振的形状。
      苏弘文于是就地取材,就给周家的姑娘去了一封信,这信件的内容,写得跟西方的诗人一样,充满着罗曼蒂克的感情色彩……
      “亲爱的上帝赐给我智慧女神,你好,我的名字你暂时不需要知道,在我给你约会之前,请你原谅我这孤陋寡闻之人,请你原谅我向你坦白一番,我和“她”之间的真情告白。我穿的是破旧衣服,住的是旅馆的便宜房间,吃的是粗茶淡饭,用的是掺过水的墨水。她吞没了所有的一切,真是贪得无厌,我恨她、鄙视她……我早就该同她离婚了,但是我们暂时还没有孩子,您想知道她的名字吗?请您听着,这个名字富有诗意……现在你应该知道我心目中的她叫什么,她叫懒惰!”
      苏弘文信写完之后,就托一个人送到邮局去了。
      苏弘文写信给周家之后,那些罗曼蒂克的文辞,好似没有把周家的人熏到!周家的姑娘念过高中,好呆读过一些西方的文艺作品。
      因此,对这些文辞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哥德式的自述文体写法,还算能够在心底领悟,于是给苏家的人来了一个电话,表示在约定的时间地点会面!
      苏文翁却对苏弘文这些年,在外求学婚姻爱情的事情,表面上都是从不过问,但是内心上是恨铁不成钢,男人可以一旦没有工作,事业上就没有追逐的目标。这次回来找工作的事情,也是让他伤透了脑筋!
      苏文翁于是在先前教书的学校,托人找关系给儿子介绍一份工作,后来收到那些同行的消息,有一个中学正缺少一名代课老师,原任教思想政治的老师请假半年,回家去照顾高中上学的儿子陪读去了,可以让他前去面试一下!
      苏弘文本来就对当老师这份职业,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兴趣,本来在外读了几年的书,什么西方哲学史,中国文学史,都是一个模子套出来的,那些大学授课的老师,整天讲长篇大论的大道理,自己先前学什么马列主义,什么这《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思想,那马斯特理论,早就呼呼大睡,或者翘课跑出去看电影啦!
      家里面的藏书,都是苏文翁精挑细选过目之后,才给苏弘文去应聘老师,增加一点文学常识温故而知新的素养。
      苏弘文在书房里面,尤其对一本《谁动了我的爱情面包》的书籍,十分的感兴趣,因为那本书籍的题目,一看起来就觉得十分暧昧,有催发人想象力的含金量。
      苏弘文心想男人失业之后,更谈不上什么婚姻爱情,女人没有了经济基础的支撑,就相当于失业,这是循环往复的问题,只要看了那本书籍的文章,至于其他古文的文章,就不在话下了,谁叫它的名字叫“爱情面包”了!这不就等同于男人的面包,就是女人追求的爱情吗!
      “黄山归来不看山,五岳归来不看岳”,从书籍字面的名字望文生义,就是说看了这本书,其他的书籍就不用看了。
      这种感觉就如同那些皈依佛门之人,经历过红尘俗世的感受一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有了这样巫山运会的情感,其他的感情就显得淡而无味,至于那些海誓山盟的话语,也是如出一辙。
      现代婚姻复杂的利害关系,谁也难以看出其中的端倪!这也许不是情感心理要素决定,可能是物质追求的利害冲动,导致人精神思想的转变!
      苏弘文肚子也感觉饥肠辘辘了,并且《孟子》当中说过“食色性也”!现在还受着旧思想的束缚,一说到吃和性,就觉得近乎鄙俗。
      但我是毫没有轻视对答者,诸公的意思的,况且佛洛伊德也发表过意见,以为“正宗”的梦,是“表现各人的心底的秘密而不带着社会作用的”。
      毕竟,编著这本书的作者吴楚材,吴调侯,两个人只是将人家的劳动果实,丰收起来,整理成一个仓库,囤积人家的精神食粮,去中饱他们他的私囊。
      其中《古文观止》的编者,他们两个人并没有什么佳作,登上他们开辟的那个大雅之堂,却还是成就了他们流芳百世的声名。也难怪人家经常说,什么“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话语,仅从人家那份收集整理书籍的情分上看,也要给他们一个“惟楚有才”的头衔。
      虽然当时也看不懂古文书籍当中,一些之乎者也的话语,到底是“呜呼哀哉”意思,还是什么“伏惟尚飨”的含义,反正那个时候,看得都有一点头昏目眩,真想“两脚一替,两手一甩”,然后付之一炬!
      那种想法的举动,跟那些临终之前,带着遗憾和感伤的垂危之人,经常表现出来的优雅得体的体态,以及情非得已的动作举止一样,死者一行清泪赴黄泉之后,人家就将死者付之一炬,那些优雅大方的举止动作,经常做出来的行为如出一辙。
      但是那个时候读书是为了消遣,就如同是看笑话故事书一样,可以先从文章后面的译文,大致了解文章的本意,然后囫囵吞枣似的,将书籍里面的几个“之乎者也”,吞进肚子当中,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苏弘文很早就把《古文观止》看完了,里面还包涵了许多《战国策》,以及《国语》的传奇故事,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名文名篇,都在一个幼小的年轻心灵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再就是把《唐诗三百首》里面,许多名诗佳句浏览了一下,许多经典的名言佳句,也是记忆犹新的.这些前人深思熟虑的哲理性语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试玉须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这句话,说的意思就是,无论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才智,都只有经过时间的浸润之后,才能绽现出璀璨的光芒。
      通俗的说法,就是看一个人怀有才能和本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像十月怀胎的孕妇,时间久了,才能看得出来。并且那个时候经常因为迟到早退,受到老师严厉的惩罚,并且是越挫越勇,有时还作出旷课、逃课的举动。
      毕竟,“试玉须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那个时候年幼无知,玩世不恭,发生玩闹打斗的悲剧事件,也是层出不穷。在那个感情萌生的初级阶段,看许多高档次的哲理性的语句文章,总觉得有一点才疏学浅之感。
      苏弘文唯独看了那句话之后,不觉信心倍增,增添了许多面对生活的自信心和勇气。
      那个时候总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于是那个时候,就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的钟,希望到时候凭借自身“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才艺,以及那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游刃有余的本领。
      《唐诗三百首》中的许多经典的名诗佳句,就是他从小喜欢一个人独处,不喜欢喧嚣热闹的氛围中,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况下,默默无闻的背下来的。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男人失业之后,更谈不上什么婚姻爱情,女人没有了经济基础的支撑,就相当于失业,这是循环往复的问题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821490/1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