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凰梦

作者:短歌夏商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奔丧


      李氏的祖坟,在定阳城西郊。
      这两年定阳之战,使得定阳城格外萧条。
      沿途除了残垣断壁,便是食不果腹的百姓。
      四月下旬,早已过了春寒,蚊虫滋生。
      我看着许多携家带口,沿街乞讨的百姓,心中不是滋味。
      想着宇文邕日日于朝堂之上忙碌,在他想建功立业之余,是否是真心在为这些受苦受难的百姓思虑一二。
      前几日他又下诏,将国内所有军士官阶改为仕官。
      虽然从诏书上看,好似只是改了一个名号,然而宇文邕绝不会做如此无用之事。
      原先宇文护在时,各地将领虽然要用虎符调动军队,然而毕竟作用有限,许多时候将领需要见机行事,这则削弱了朝廷对于分散在各地军队的管控力。
      宇文护或许觉得无所谓,然而宇文邕却不这么认为。
      这个改名,实则是将分散在将领手中的军官任命权利,收归皇帝一人之手。
      如此这般,大周的军队,便就掌握在了他一个人手中。如此集权,除了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恐怕是要对齐国用兵。
      到了那时,这定阳城,不知会到何等境地……
      一路向东,每每看到这些流亡的百姓,我心中除了怜悯,便只有无奈。
      战争无可避免,无论是否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千秋功业,统一是必然的趋势。
      我总是会让梅子给这些百姓一些钱粮,或许是杯水车薪,但是也算是尽了绵薄之力。
      李氏毕竟是五姓七望之一的陇西李氏,虽然墓地在齐国,然而却仍是恢弘,一尘不染。
      李氏的宗亲接待了我们,替我们将一切打点妥当,便就在我们到达的三天后,将李眪和独孤具罗合葬在了这里。
      毕竟是周朝的唐国公,一切务必低调从简,并不大费周章。
      我看着两个棺椁被抬进墓室,轻叹了口气。
      心里虽然觉得有些亏欠他们夫妻,但是也只得如此。
      我代替李渊给他们上了香,便遵循当世礼仪,为他们二人守了三日的孝。
      我并不打算在此多做停留。
      虽然宇文宪被召回长安,然而梅子告诉我,齐国的军队仍然驻扎在定阳城东不远处。
      如果再停留下去,只会更加危险。
      权衡再三,我决定立刻启程回长安。临走前,我在李眪和独孤具罗的墓前恭敬叩拜。
      看着崭新的墓碑上却是空无一字,心下凄惘,轻抚着墓碑说道,
      “等到统一那日,妹妹定将你们风光大葬……”

      *****************************

      那日启程较晚,一行人轻车简从,行了一日,在城门下钥前,赶到了定阳以西的姚襄城。
      这是周齐交界上的一座小城,西临黄河。入夜后,滔滔黄河水好似就在耳边滚滚而过,虽然城小,却别有一番景致。
      这里同样萧条,沿着黄河,周齐不知大战过多少次。每每经过这里,都会给这里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
      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了一家仍在营业的客栈。
      与其说是客栈,到不如说是当地的一处农家。店主是一对老夫妇,看来已过花甲。
      他们给我们整理出了三个房间,虽然简陋,但很是干净,我们很感激。
      趁着下人们收拾行装,我和这对老夫妇闲聊起来。
      他们是这里的老人,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养育了三个儿子。
      然而连年战乱,这里今日是齐国领地,然而或许一夜过后,便就会成为周国国土。纵然如此动荡,老人们心怀故乡,却不愿意离开这里。
      他们在这里经营这个客栈也有些年头了,其实最开始的目的,也就是想给来往奔波的人们提供一个落脚的地方。
      他们说,他们的三个儿子,一个被齐国军队杀了,一个被齐国拉去当兵了。
      每次齐国攻占这里,要不是屠杀,要不就是把城中的青壮年全部抓走充军。
      每当这时,他们就会携家带口跑到附近的山里,然而有时齐国军队还会搜山,把自己二儿子抓了去,如今不知生死。
      老人每每想到这些都会心伤,不住的抹泪,我看着他们虽然同情,然而却也甚是无奈。
      老人说,为了给自家留个种,权衡再三之后,趁着夜色,把小儿子送到了周国。因为周国只允许鲜卑人当兵,所以儿子留在周国,才能保下一命。(这里有误,根据万能的读者回复,其实是齐国只收鲜卑人,周国汉人鲜卑人都要参军。但是为了体现宇文邕国内大兴改革,誓要灭齐的雄心,这里就这样反着设计了)
      “俺们老两口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过过安稳日子,不用担惊受怕……”
      老妇抹着泪,叹气道。
      “俺们就指望着这天底下能出个救世主,把这些战乱啊,都缕清喽……让老百姓过几天太平日子……”
      “……会有这一天的……”
      那老爷爷轻轻拍着妻子的背,然而嘴里却言不由衷。
      “……”
      我看着这对历经沧桑的老夫妻,不由得望向黄河以西。
      我无法感同身受,只是心中怜悯他们的遭遇。但这也让我渐渐的对宇文邕正在做的一切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想法。
      无论目的为何,只要能一统天下,救百姓于水火,便就是最大的功绩。
      以战止战,此时想来,却有了一股浩然正气。
      我辞别了这对老夫妇,往客栈走去。
      沿途路过马厩,看到姚诀一个人在认真的清理马匹。他做的专注,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我的存在。
      我停下了脚步,并不言语,一路观察下来,姚诀一直少言寡语,除了按吩咐完成他的任务之外,便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如此乖巧的奴才,难怪普六茹坚会喜欢。
      我正看着姚诀出神,梅子却寻了过来。她看到我站在一旁看着马厩发呆,走过来问,
      “夫人,饭食已经备下,可是要随奴婢回房?”
      她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便轻轻点头,随她一起回到了我们的卧房。
      因为这里只有三个房间,我便和梅子住在了一起。
      我在梅子的服侍下用餐,梅子在一旁问道,
      “夫人可是有何疑问?方才一直站在那里……”
      “……”
      我见她如此问,放下了碗筷,
      “也没有其他事,只是觉得……”
      我低头思考了片刻,说道,
      “只是觉得,阿延他有些反常罢了……”
      我自嘲的笑了笑,重新拿起了碗筷。
      梅子并没有多言,然而眼神里却充满了疑惑。我见她似是不明白我说的话,于是回道,
      “或许是我多虑了……只是往日来讲,阿延他不会任我跑到如此危险的地方……今次,他却没有多言……而我看姚诀也是一如往常。如此平静,反倒是让我有些……”
      我说道一半停下了话语。
      梅子从我的语气中听到了一丝心伤,急忙回道,
      “夫人不要多想,或许是朝廷里有什么事……大公子他刚刚恢复了大将军之职,此时可能有的忙……”
      “或许吧……”
      我没了胃口,放下了碗筷,站了起来,走到窗边,看到姚诀仍是在马厩里忙碌着,说道,
      “陀儿他们恐怕已经到京城了,他在那边也是有个照应……”
      终于有人唤他,他才急忙应了一声,用桶里的水匆匆洗了洗手,匆忙离开。
      我皱起了眉头,或许是我多虑,然而一切还是太不寻常,我竟一时没了头绪。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那个只允许鲜卑人当兵的事情,查了一下,叫“府兵制改革”
    根据百度百科:
    府兵制原起于北魏时期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赋役,当兵成为鲜卑人的专利,这政策明显地带有民族隔离的色彩。到了北周后期,迫于形势,汉人也被募充作府兵。杨坚为北周大丞相时,就下令西魏受赐鲜卑姓的汉人可恢复汉姓,开始破除了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规定。隋开皇十年(590年),文帝又下令府兵全家一律归入州县户籍,受田耕作,变军籍为民籍,兵士本人则由军府统领。这一措施不但使农业户口大增,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而且更适应了民族融合和时代趋势,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所以宇文邕登基之后,为了增加国力,差寺庙,以及允许汉人当兵,用来为日后统一北方做准备。
    果然是伟大的君主,但是心机颇深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皇凰梦
    自己推荐自己的会不会有些自恋?虽然文笔差,但还是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谢谢!



    隋宫烟云(上部)
    从北周宇文赟开始,文笔很好,剧情跌宕。因为我也在写隋朝,因此特别关注,特别推荐哦~~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272510/158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