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该作品尚无文案
内容标签: 边缘恋歌
 


一句话简介:''

立意:立意待补充

  总点击数: 553   总书评数:0 当前被收藏数:1 文章积分:76,352
文章基本信息
  • 文章类型: 评论
  • 作品视角:
  • 所属系列: 无从属系列
  • 文章进度:完结
  • 全文字数:4404字
  • 版权转化: 尚未出版(联系出版
  • 签约状态: 未签约
  • 作品荣誉: 尚无任何作品简评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上)

作者:玖韦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1章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全文以这首乐府诗开篇,一开始便奠定了整篇小说的主旋律,只一眼便让穆大的这篇小说驻扎在我的心里了。细细读来,不管是故事结构,人物塑造还是行文运笔,都让我被作者的深厚文字功力所深深折服。而从小说70%开始到小说结束,基本上我的泪腺就属于崩坏状态,整整两个半小时,我的脸颊就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从来都没有一篇小说能让我哭得那么酣畅淋漓,似乎把前70%积蓄在心里的隐隐作痛,都化作了慷慨悲歌,一股脑冲涌而出。褪了色的往事与鲜亮的现实交织出一种击碎人心的冲击,在光影明灭之间,已然沧海桑田。无怪乎那么多朋友力荐我看这本小说,绝对是经典之作啊!
    整部小说以京剧戏班华连成两位公子容雅、容嫣的人生脉络为骨,将风情旖旎而又满目疮痍的民国背景下不同人物的身世沉浮铺将开来。容雅、容嫣,一人如深谷幽兰,沉敛淡然、君子之风;一个如金枝牡丹,璀璨夺目、耀眼光华,性格迥然不同的两个兄弟,却都坚持着对梨园艺术的执爱,都保有一颗高尚而高贵的心灵。这样的一对兄弟,让我怎么能不掏心掏肺去爱呢?
    那个年代的上海给我的感觉是绮丽而又近乎腐朽衰败的,但这两个鲜活的生命却仿如散发荧荧清华的两块玉石带着一种平和善意,能驱散渗入人心的阴暗与腐臭,美的让人不忍心、不舍得去厌弃那个遍布苦难的时代,贪婪地想要去汲取更多的温柔芬芳。而也正是由于这两个生命的摄人心魄,所以当他们高贵的头颅被踩入污臭的泥沼之中,我心中原本编织的那个美梦就被无情地击碎,原本带着憧憬、仰慕、祝愿的心也从瞬时从梦想的高塔堕入了地狱之中。
    借用容修老爷子的话,他这两个儿子,一个痴情,一个痴性,然而极强易折,情深不寿。
    那就先从至性的容雅谈起。容雅甫一登场便是家中长子的形象,温厚谦恭,疼爱幼弟,孝顺父亲。在容雅的生命中,他始终默默践行着他的君子之道。他不善言辞,但在父亲责罚弟弟之时,他却挡下了棍棒、抚慰父亲、劝导幼弟,疏导着这对父子的情感,担起了容家长子之责;他不爱交际应酬,但在弟弟出户之后,却毅然挑起了整个华连成的担子,哪怕是饮宴觥筹之间的苦酒熏蒸,被鄙陋之人嬉闹轻辱,哪怕为了柳儿的性命,在舞台上对荒木光屈膝一跪,担起了华连成之主之责;他清雅淡泊,只消高山流水琴音一曲便是他的归宿,但在国难当头、中国饱受侵略之时,他却勇敢地投身于抗日事业的激流,尽管会为之倾尽他的所有,担起了炎黄子孙之责。忠孝仁义,正是有着如此高洁灵魂的人,才能演奏出如此的天籁之音吧。容雅的追求与信仰升华着他的灵魂,这样一位君子可谓是对得起皇天后土,但最亏欠的恐怕就是对他自己了。
    容雅爱音乐,那种与生俱来的爱,如同影子一般随着他从牙牙学语的孩童成长为名动梨园的场面,如果说要来形容这种爱到底有多深的话,我觉得有三处的描述令我十分动容。第一处是容雅在家中演奏,这是历来的习惯,但正巧被上门拜访的柳川正男和朝香宫鸠彦所听到,惊为天籁;第二处是他发着高烧,神志恍惚之时,凭着内心最原始意念,去到日本大使馆找柳川正男,只为听一曲梵阿玲的演奏;第三处是他在黑夜中,不拿弓弦,却模拟着小提琴的演奏。这该是多深的执着与爱啊,我觉得在容雅创造音乐的同时,他也正是被音乐造就着,就连他同柳川正男的这段缘,似乎也在音乐的牵引之下因果造化。但他容雅,终不是至情的容嫣,他无法让信念为自己的情感退让。在接到组织=.=的命令,利用柳川正男对他才华的倾慕,潜入日本大使馆待命之时,我相信容雅是极度挣扎的。虽然他不愿承认,不想承认,但高水流水的知音之情,这国士相待的礼仪之情,护持周全的救命之恩,以及对方对自己并不宣之于口的爱意,都让容雅动容着,纵然对方是个日本人(在那几个章节里,作者把容雅隐隐的矛盾写的相当好,看的我内心超级纠结啊T.T)。但他依旧是踏出了那一步,在他是容雅之前,他先是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他可以用生命酬知己,同柳川同赴黄泉,但他也必须用自己的方式阻挡日本侵华的铁蹄。这样的容雅如何不让人心疼啊?于是,作者也心疼了吧,给了容雅一个在我看来最好的结局。生时不能随情所至,倒不如成全了他的一片赤子之心。黄土一抔,埋入竹兰风骨;断指一截,陪葬一世情深。
    然后是至情的容嫣。容嫣的出场便是粲如明珠的,“容颜清俊,肤色极白,眉峰秀长,五官带着一种说不出的秀媚之气。他的一双眸子分外灵动明亮,黑如点漆,清如水银”,这样一个丰神俊秀、芝兰玉树之人便是“同光十三艳之首的名伶容岱之孙,上海最出名戏班子的当家花旦”,一袭素色长袍,贵气逼人,照着梨园行里角儿的范儿,本该趾高气扬,但他却在路边儿帮助一个脏臭的小叫花子,当时,我只觉那人举手抬足都像是浸在一片柔和的暖光之中。容嫣在舞台上是名角登场,风华无双,那顺着眉梢眼角流淌到凝兰指尖的无限风情,那鹤回九天的音韵声腔,便是那醉了贵妃的酒,离了红尘的梦;他在家中是最受父母哥哥疼爱的老幺,从小就受到全家人的尽心呵护,在宠溺娇惯中也不乏任性叛逆;他在歌舞升平、流光溢彩的大上海名流交际圈,是长袖善舞、巧笑欢颜的容二爷。容嫣似乎生来就是明星,就是万千宠爱在一身的,他的光芒耀目得无法遮掩,直到他遇到那个乡下来的教书先生沈汉臣——这个误了他一生,毁了他一生的男人。
    当他为了这个男人,弃了那场未完的戏,弃了台下久候的座儿,弃了疼爱他的老父兄长,弃了一手栽培的爱徒柳儿,弃了驻足流连十几年的戏班戏台时,他便已不是那个容嫣了。原以为,那时的一别只是暂别,但却不知那场未完的散花竟是一道利斧,砍断了他与家最亲密的维系,砍断了他和舞台最缱绻的连接,也砍断了他的风华万千。离开了华连成的容嫣看似还是那个容嫣,但事实上呢——容老爷子知道、沈汉臣知道、容嫣自己也知道,谢了枝的牡丹还能是当初的那一朵吗?自容嫣离开了容家,原本小说中充满浪漫色调的甜蜜美好,也陡然发生了转变,就像是一扇装着转轴的屏风,原还是一片和乐美丽的图景,但只用力一推,便立马翻到了另外一面,阴暗丑陋,满目疮痍。失去了家庭的保护伞,随着沈汉臣四处奔波的容嫣,才真正知道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可笑,少了家庭背景的支撑,原先逢迎的笑脸可以化成最丑陋的嘲笑鄙薄,原本下三滥的不用放在眼里的货色也能轻而易举地折辱于他,而原本支撑他的那海誓山盟的爱情,也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中日渐消磨。直到他明白自己所托非人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失去了一切,失去了最爱他的亲人,失去了他最爱的戏,失去了最后做人的尊严。看到容嫣被石原囚禁,在背叛和毒品的控制下像狗一样沦为禁脔时,我的心抽痛得无以复加。这么美的一个人,他那么皎洁,那么骄傲,那么炫目,那么引人追逐,原该是盛在匣中的明珠,奈何陷入泥沼,失去一切,红粉骷髅,这难道就是对于一个至情之人,情深不寿谶言的印证吗?
    而最让我悲伤的是,容嫣一直以为他的屈身受辱是可以救他哥哥的,在石原的谎言中,他一直以为只要有自己在的一天,就一定要守护好兄长的性命,但他怎知在这只满嘴谎言的日本狗身下承受屈辱的同时,他的兄长乃至老父都已经辞世许久,而他是他们临终前最后的牵挂。这种戏曲化的情节,其实之前也有看到过,原该已经有抗虐性的,但这篇文中,由作者写来,就觉得尤其尤其尤其之虐,虐得我居然就忍不住哭出声音来了,穆大,乃的功力啊!但我又觉得作者还是善良的~就像给了容雅这个至性之人一个该有的归宿一样,穆大也给了容嫣这个至情之人一段短暂却是等待了一生的爱情。当看到容嫣在临终之前,说着“柳儿,真彦他,对我很好,真的……”;当看到昔日的亲王朝香宫真彦垂老之时回到中国,将名字改为容真彦,在容嫣的墓前献上一束玫瑰之时,我觉得他们的爱情是令人羡慕而幸福的,哪怕俩人生命中都遭受了无尽的苦难,哪怕阴阳永隔,但他们也从未孤单,因为有爱。而这种爱的信念该是多么深刻,能支撑着如此残破的生命去延续。容嫣也算得上求仁得仁了……
    这篇文中,除了容家两兄弟,我还非常喜爱柳儿这个角色。一出场,我脑海中那个浮现的就是那种闪着萌萌的非常纯净的大眼睛,有一点点羞怯,有一点无辜,拉着二爷衣摆的小正太,我的萌点啊!
    柳儿,如他的名字一般,江畔的垂柳,婀娜多姿,却总是沉默寂静的垂着头,只有江风拂过才能带起柳条轻舞,纤细的柳干是弱不禁风的姿态,但却又包含了极强的韧性,根牢牢的扎在土壤中,除非哪一天变得枯黄焦死,不然便永远守望在江畔,一生不改。如果说支撑容雅活下去的是信念,支撑容嫣活下去的是爱,那么唯一支撑柳儿活下去的就是人——是他最爱的二爷。他不像容嫣,生来有家,有光环,有数不尽的瞩目眼光,他的出场便是一无所有的,是二爷给了他一切,容嫣宠溺着这个孩子,像父辈一般栽培疼爱着柳儿,那种慈父师长的温情、那灼人眼球、明艳动人的二爷,都让柳儿对容嫣产生了一种倾慕与依恋,一种他自己也说不清的情愫。如果,没有看到容嫣和沈汉臣的火热痴缠,或许柳儿对容嫣一辈子都会是那种说不清的情愫,但那一幕让柳儿深刻明白,他爱容嫣,爱这个赐予自己新的生命、带给自己无限柔情的二爷。而这种爱到底有多深,柳儿无法像沈汉臣那样去证明,他只敢默默地守护凝望他的二爷,就像托着一颗易碎的水晶。
    但最终,他的那颗水晶还是碎了,二爷离开了容家,舍下了他。可二爷走了,二爷的托付还在,这是二爷留给他唯一的东西,唯一的念想,于是他替二爷唱完了未完的戏,替二爷成为了梨园的名旦,替二爷陪伴在老父兄长身边,替二爷担负起华连成的兴衰,替二爷活着,他甘愿做二爷的影子,只要在这暗影中能汲取一点点二爷的味道,他便甘之如饴。他要等着二爷回来,哪怕再辛苦,遭受旁人再多的冷眼谩骂,他也要让二爷能在回首归乡的时候有一个家等着他。在这篇小说里,柳儿是唯一一个不曾变的人,他伫立在那里见证了所有人悲欢与结局,他虽然从稚嫩成长得成熟,但他的眼中却依旧闪烁着昔日纯净期盼的光芒,望着他的二爷,岁月变迁却经年未改。在这篇文里,对爱情,穆大传递的思想是,爱不是为了他死,而是为了他活,容嫣如此,柳儿亦如是。
    而柳儿与含杏的那段婚姻,我觉得穆大写来也是意味深长的。在容嫣死后,柳儿娶了含杏,那个时候的柳儿,我觉得他的魂已经随容嫣去了,但他身上肩负的责任却还是在的,再兼之含杏勇敢的性格,他们最终生活在一起。而含杏对柳儿,不正如柳儿对容嫣吗?一个挚爱对方,而对方却深爱着别人,这种类似模拟换位的情感,让我读来非常疼惜柳儿啊,他没有拒绝含杏,是否也是善意地希望世界上不要再多一个自己呢?哪怕不爱,也能陪伴他一生。而柳儿与含杏之后平淡的生活,也让我时常在想,如果当初容嫣娶了燕红,那是否也会过着现在这样的日子呢?但对于一个至情之人,被抽空了灵魂,那纵是看着幸福美满,是否也是自己想要的呢?说了那么多,其实我觉得自己有点越说越乱的感觉,可能是小说给我的感觉太多了,一时百感交集就口不择言了=.=
    基本上故事中我最爱的三个人物已经讲完了,接下来,谈谈我觉得故事中另外几个的让我觉得不得不说的人物。
    待续……
    插入书签 

    ←上一篇  下一篇→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1342089/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