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坐等盗墓八的日子》——胡诌《盗墓笔记》
看《盗墓笔记》是在两年前,那时候是大一,正跟很多人很多事闹别扭的时候,也是身体最为衰微的时候,我用表面的亢奋来掩盖晦涩的心事,以至于整整一年,我都无法走出人与事的阴影。
时至今日,其实我仍然有一种不可抗拒的恐惧,不然也不会临近毕业,还龟缩在寝室里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宅女腐女干物女。
我知道自己是一个偏执的人,这种偏执在阅读与写作上时刻显现。从前的我总是想说服别人认同我的观点,但是我发觉有时候交流愈多,愈会发觉两个人的观点天差地别,甚至可比云泥,而我终究无法彻底说服一个人能与我一样具有相同的想法,能根本地站在我这一边。
我只能与我同在。
些微的差别都会让我伤感。
但是仔细想来,又有一些释然,与你心灵交融之人,未必不会存在,只不过时至今日,你还没有遇到而已。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个人一定是存在,某时某刻,你会见到这个人。
阅读真的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能让人振奋,激越,伤怀,留恋……但是有时读罢后,是不是有那么一丝难以忘怀的情感存在?不止是为书中的人物,不止是为作者,而单单是为自己徒然生出的一股在他人看来无病呻吟的悲伤?无论是欢喜的结局,抑或是痛惜之尾,有没有一瞬间,让我们大彻大悟,福至心灵?
我从根本上明白一点,如果你我二人南辕北辙,那么我根本不需要你的认同。
正如《盗墓笔记》中,我对其心怀的念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觉到一点,就是三苏越是展开写,越是无法圆他所设置的谜题与漏洞,反而将读者一次又一次带入叙述迷宫之中,反复纠结,不得其法,更是难以摸清其中奥妙。
《阴山古楼》与《邛笼石影》明显没有前五本盗墓的故事那么精彩,篇幅大都用在叙述和硬性揭开谜底,但是收效甚微,据我保守估计,这盗墓系列至少要写到第十本才能勉强完结,但是若是三苏又开展其他的故事,添加新的人物情节的话,那么十本就应该刹不住了。
三苏无疑是一个最会讲故事的人,那么轻易地扣人心弦,而且不觉得腻歪,想象力尽情驰骋,比之《鬼吹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他在叙述上就有一个致命的硬伤——三苏越是想给读者制造猜不透的谜团,越是将故事拉伸的越长越开展,那么反倒是将自己陷入一个叙述难题当中。
不知道读者有没有发觉,第六七本的叙述,三苏在逼迫自己为读者解开谜题,这样在故事的叙述上,就显得力不从心,而且新颖之处也较少,很难如巅峰之作《蛇沼鬼蜮》那个故事中给人的震撼这么强烈,反而有一种力竭之感。
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三苏在写吴邪的心理变化之时,同时也印证了他作为一个创作者的心里变化,这种愈发成熟愈发深邃的想法在字里行间中展现出来时,不仅仅是看到一个逐渐成长的天真嫂,更是一个逐渐成熟的三苏。
《盗墓笔记》中我的疑问太多太多。我是一个看书十分细致的人,甚至不知道有些细节三叔是有意还是无意,我都会将其当做小说中的谜团,而当我发现阅后文时却没有覆盖前文的谜团,反而有更大的谜团让我猜不透,那么我就会变得很焦躁,等下一本书为我解惑,但是下一本书依旧没有解答我的疑问,这就让我十分丧气,而这七本书中,至今也没有解答我的疑问。
我记得自己将所有问题都记在纸上,但是很多琐碎的问题都记不清了,几个大问题却是一直萦绕于心的,一下就是列出心中最大的谜团:
1.陈文锦录像带中与吴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是谁?解连环曾在给吴邪的信中说:“我的故事已经结束,而你的故事还未曾开始”是否意味着,这个巨大阴谋“它”最终与吴邪有关?
2.陈文锦考古队被人彻底掉包,当陈文锦也不是真的,那么这两股较量的势力到底在找什么?
3. “它”肯定不是一个人,但是又存在,说是一个组织又不贴切,但是说是一股隐藏的力量我有感觉太玄乎,这到底是啥?
4.陈文锦和小哥进入那个陨石洞中,那里面是什么?
5.青铜们后所谓的“终极”指的是什么?
6.可以确定的是,闷油瓶是张家楼主的后人,但是他与张大佛爷有啥关系?那个广西与四川有关联的墓葬,张家为何让后人那么做?
7.我一直觉得,吴家二叔也是一个关键人物,他说他早就知道吴三省是假的。
8.真正的吴三省在哪里?他不是没死?
9.在蛇沼鬼蜮中消失的解连环又在哪里?
…………………………………
其实问题远远不止这些,但是太多琐碎的已经被我忘记了。或许是三叔将故事拉得太长,难免有一些不能填补的漏洞,但是能将故事讲成这个模样,他也算是十分不易了。
不知道有木有人跟我一样的感觉,看到第七本,心底有一种难以抑制的疲惫,为书中的人物,也为作者三苏。
战线太长,我跑得力竭了,你们呢?
但是我还是相信三苏的,只因为那深谙世事的一句“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