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旭君衡王 (下)
怀奉为我引荐去了,我一人独坐他的帐中,有些紧张。经历了许多波折之后,我虽然离梁国南柯又远了,却能见到旭君衡王,也是幸事一件。衡王受百姓爱戴,臣子拥护,像是乱世里的一盏明灯,给予如我一般彷徨的人以方向和希望。能够见到这样的君王,闻道于他,我也总算不负师傅所嘱。
正在我胡思乱想之际,帐帘被大力的掀起了,一个人疾走进来,后面跟着怀奉。我还没反应过来,那人就迎向我,道:“久闻玄鹤先生大名,管先生此番前来,寡人有失远迎!”
我顿时吃了一惊,面前的赫然是衡王,他竟然亲自前来见我!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能拜倒在地。
他扶我起来,态度温和殷切,毫无君王的凛然。他对我说:“前五年,玄鹤公周游列国,并传道授业解惑。寡人曾请他来旭国讲学,然战火纷乱,道阻且长,诸多阻挠,最后终未成行。此番管先生前来,寡人不胜欢喜。但求先生多停数日,寡人可以问道于先生。”
他说的这样恳切,完全没有一国之君的高不可及,我想到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而衡王之爱才,甚至亲身出迎,求贤之渴,不下于周公。如此君主,赤诚一片,我再矫饰也显得虚伪,便不再推脱,只说:“知无不言。”
于是衡王问我百姓民生,问我仁义礼仪,我便一一回答。我自己所知甚少,多是从书上引经据典,或是援引师傅所教,但衡王却不介意,只道受益匪浅。
怀奉也在旁边听着,不时插入,他说话的时候,眼神清澈,话语轻缓。他的见解犀利,比起我的更为实际,而且他目光远大,有时我难免耽于方寸,而他却能看见千里之外。与他论道,我亦所得甚丰。
这一席话谈的煞是昂然,直到日落天黑,我们方才停下,只觉得一瞬间醍醐灌顶,四肢五脏无不舒畅,不知今夕何夕。
衡王兴致极高,便设宴请我。
宴席流水,烛火明明,和歌煦舞,鼓乐声声。
我只觉得旭国礼仪,如春风化雨,滋养万物,心神往之,不知所以。
宴毕,撤盏回灯,帐内又恢复宁静。
夜已经深了,帐外战马啾啾之声也已不可闻,但衡王却毫无倦意,眼光愈发神采奕奕。怀奉垂着眼候在一边,衡王忽然掩了笑容,肃然问我道:“那么管先生所看天下纷争,结局会是鹿死谁手?”
听到这样一句,我愣了一下。
他继续道:“梁王无道,穷兵黩武,鱼肉百姓。梁国即崩,寡人是以亲征,宏穆熹天子之威,伐忤逆之臣。”
我恍悟,衡王这番话,和他们之前告诉梁国百姓的“旭国只为自卫,不挑起战争,不伤百姓”全然相左,他此番亲征,便是意在乘梁国之虚而入,攻下南柯,取梁王而代之!原来这位君王并不止重礼仪道德,他想的,更多的,竟也是是天下。
他也是有逐鹿问鼎的野心的。
他白日里,连一句天下都没有问过,只问百姓民生,我以为他克己守法,无意征伐,是穆熹天子的忠心臣子。此时他一语问出,我才体会出,他胸中强烈的建功立业之心,根本不下他人。我抬头看怀奉,怀奉垂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我便俯身道:“陛下意欲为穆熹天子讨伐乱臣贼子,余潜不敢所言。然,天下纷乱,天子身远,若人人皆如陛下,无旨而动,讨伐他国,国亦不国,君亦不君,臣亦不臣矣!”
我这番话说的非常直白,我自幼读圣贤之书,对于人伦纲常都看得极重,我虽在山上避世,想的却是穆熹天子的天下。眼下即使诸侯并起,战乱更迭,我却还是相信穆熹天子的天下,应该由穆熹天子所平。
我这样想,定然是违逆了衡王之心了。
衡王脸色无变,怀奉却忽然回答:“怀奉与管先生所言同。然则,旭氏之先,与穆熹天子共祖。至将嬒,为穆熹五世天子骅帝婿。骅帝无子,将嬒有子二人。帝命其一子为天子珩帝,珩帝弟曰惠,其后为旭。衡王乃穆熹天子之族弟,弟代兄平乱,纲法并无僭越。”
我不能认同:“梁王亦帝之苗裔,其皇考曰微明,穆熹开国成帝之弟也。以亲伐亲,何理之有!”说完我便觉得不妥,衡王虽礼待宾客,但我刚才所言,无异于指责他擅自讨伐同族,这样的指责实在过于失礼,他定然要雷霆大怒了。
但是我并不后悔,既然衡王自号仁君,又要逐鹿天下,我便要在他面前直抒胸臆,他纳也好,不纳也好,他总是会知道,世间有人反对,他的道路就要走得更加谨慎一些。
我不知道衡王知我不知,但是他只是微笑,什么话也没说。
怀奉却因我话而肃然,道:“管先生暗指旭国将取天子而代之,此言过矣!今昭帝退居,不问世事,天下十六分,战乱更迭,生灵涂炭。衡王有振长策而御宇内之心,却无吞穆熹而亡诸侯之意。衡王只愿奋长戟,荡三军,乳虎在后,仇敌在前,蠡跃蛟奋,进救天下之患。天下已定,便还兵与天子,躬身退列,为臣尽忠。此乃陛下之心,亦为怀奉之愿也!”
怀奉说得非常恳切,我听了却暗自吃了一惊。我抬眼看衡王,他的目光在烛火之下明明闪闪,看不清楚,我知道他虽不言不语,仁德爱人,但也野心卓然,若真的夺取天下,便绝无还兵给天子的打算。然而怀奉所言,却是笃信了衡王无称霸之心。怀奉是真心想为穆熹定太平的。
这几日我观察怀奉,他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对礼法纲常看得比什么都重,但是他还是过于天真。他现在所作一切,不过帮衡王铺陈前进之路,一旦衡王事成,他们之间必起嫌隙。我这么一想,不由得起了一身冷汗。
怀奉话毕,军帐中陷入了一片沉寂。谁也没有再开口,只有烛火明明灭灭,发出细微的爆炸的声音。这小小的军帐之间暗流汹涌,我抬头看怀奉,怀奉高抬着头颅,不卑不亢,清澈的眼睛里一片明净。
可是衡王的目光隐在一片黑暗之间,看不清楚。
我暗自叹气,心跳如鼓,不知该如何打破这僵局。却听见“啪”的一声,军帐被撩开了,一个人跌撞进来。
插入书签
一写古风,还是忍不住想要用典。这篇文章里,有很多词句是引用经典文献并修改的,比如史记,楚辞,汉赋什么的,因为大多是名句,所以我就不一一标明出处了。如果大家看到朝代混乱,还请多多包涵>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