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负韶华

作者:念知白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番外:青山独归远?楚未青


      楚未青入宫伴太子读书时不过十三岁,太子季云翊比他大两岁,时年十五。
      太傅与楚尚书是十几年的好友,于是当怀安帝说要给太子挑一个伴读时他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楚未青。一方面楚尚书这一双儿女长得十分俊秀可爱,见面就让人心生好感,另一方面太傅常来往于楚府也十分知道楚尚书这一双儿女十分伶俐聪颖,是可造之才,再一方面自然是想要为日后将要成为帝王的太子挑一个稳妥的重臣,而楚尚书出了名的刚正不阿正和了太傅和怀安帝的意。
      唯一美中不足的,大概就是楚尚书家是一双女儿,若是一双儿子,那可就更前途无量。
      “哪有那样十全十美的,我倒觉得一双儿女更好些,青儿入宫做太子伴读,裳儿留在家中我和夫人也不至于太多寂寥。”楚尚书不以为然的说道。
      “你说的倒也不错,若真是一双儿子,这样光明的仕途难免让人眼红。”太傅捋了捋垂到胸口花白胡子,“何况凭裳儿的才貌以及你和青儿将来的仕途,你楚家将要会出位皇后也未可知。”
      “可不敢太早断言,何况那深宫是什么地方,我可不舍得让裳儿受那份苦。”楚尚书闻言直摇头。
      “罢了,往后的事谁又能现在说的准呢……”

      皇家的孩子都成熟的早些,太子季云翊虽然才十五岁,但也已经过了好亲近的年纪。楚未青初入宫,陌生的环境加之楚尚书楚夫人之前的叮嘱教导一时之间自然不敢造次。于是刚入宫的时候,他一直都规规矩矩的跟在太子的身后,老老实实的听从他和太傅的吩咐。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半月有余,直到十二月初十,太子的生辰。
      因为日子特殊,所以太傅只上了半日的课,下午就留给太子自行休息准备出席晚上的生辰晚宴。
      “放你半天假,回去看看楚尚书和楚夫人,晚宴之前回宫就行。”太子不大一人,说话却已经带着一板一眼的威严样子。
      “谢殿下。”楚未青谢过恩,跟着太子吩咐接送他来回的小太监出了宫。
      楚夫人多日不见爱子自然想念,搂在怀里不舍得撒手。足足过了好一会儿,楚尚书才将楚未青从楚夫人的怀里拖出来询问功课与伴读的事情,听完后又叮嘱宫中不比家中,说话办事都要小心谨慎,楚家荣辱寄于楚未青一身等等的话。
      楚未青听着无聊却也不的不硬着头皮点头。
      这半天的假过得飞快,楚尚书更是早早的就催楚未青回宫。楚未青回到宫中时离着开宴还有近一个时辰,于是便打算着先去东照宫候着,等太子一同前去重阙殿。
      那时正是东照宫院中的白梅刚刚开始绽放的时候,树梢枝头大片大片雪白的花苞,将开未开的半合着花瓣,楚未青就是在这样一副景象下看到了在树下赏花的季云翊。
      寒冬的傍晚来得早,虽然不过是平常人家刚刚吃晚饭的时间,天已经大黑了。彼时季云翊正站在树下微微仰头望着树梢的花苞,宽大繁复的黑底银纹礼服罩在他身上,长长的宽袖一直遮到手指的第二节关节,若不是一张脸白皙干净,他整个人都要融入梅树下无边的黑色中。
      “沙……”季云翊闻声转头。
      “楚未青叩见殿下。”楚未青连忙要行礼。
      “免了吧。”季云翊淡淡的说,“没有旁人就不要拘礼了。”
      “谢殿下。”楚未青直起身子,在季云翊身后站好。不知为何,刚才那个情景下,楚未青竟会觉得季云翊身上流动着某种该被称之为寂寥的情绪。他想他一定是看错了。
      “我听太傅说你今年十三岁?”季云翊抬步朝里走去,楚未青紧跟其后。
      “是。”楚未青说完又赶忙改口,“回殿下,小的今年十三岁。”
      季云翊并么有怪罪楚未青刚才的无礼,又问道:“几月生辰?”
      “回殿下,小的五月生辰。”
      “嗯。”季云翊点点头,“入宫以来可还习惯?”
      “习惯。”大概是从未和季云翊说过这样多的话,楚未青再次脱口而出,而后又立刻懊恼改道,“回殿下,小的还算习惯。”
      “嗤……”大概是从未有人当着他的面连着失礼过两次,亦或者是楚未青一张小脸苦皱眉头的样子着实可爱,季云翊竟笑了出来。
      楚未青有些莫名其妙,但却也不敢抬头平视季云翊,于是便越发苦闷起来,心中还不停的埋怨着太傅,怎么把他送到了一个这样折腾人的地方,连话都不敢随意说。
      “说话随意就好,我没那么多规矩。不必一口一个殿下,也不必一口一个小的。你说着难受,我听着也别扭。”笑过之后季云翊倒是和善了许多。
      “是。”楚未青笑着应了。

      那日的生辰宴进行到很晚,怀安帝早早就退了场,但作为主角的太子却不得不在位置上坐到最后。太子身份尊贵,自然没有人过多的劝酒,只是这酒虽不劝话却没少说,十句话里面更是有九句是恭维的马屁,楚未青在一旁听着都十分厌烦,偏生季云翊面上淡淡的全数受了,于是楚未青也不得不陪着他一直听到了最后。
      晚宴后回东照宫的路上,季云翊吩咐跟随的太监宫女远远的跟着,近身只带了楚未青一个人。
      “是不是觉得很无趣?”季云翊问他。
      “确实无趣。”楚未青童言天真,早已将楚尚书“谨言慎行”四字金言抛到了脑后。
      “总算是有一人能对我说实话了。”季云翊笑了笑。
      楚未青后知后觉偷着吐了吐舌头,终于反应过来自己好似太逾越了,所幸太子未怪罪,他也就乐得装傻。
      “不知你们宫外的生辰是怎样过?是不是和宫里的很不一样?”季云翊提起了兴趣,脸上总算有了几分少年单纯的期盼。
      “其实也没什么。”楚未青想了想说,“早上娘亲会亲自去厨房给我擀长寿面,父亲会允许我那天不用读书练字,中午厨房会准备许多我喜欢吃的菜,姐姐也会一整天陪着我玩,到了晚上父亲还会特许管家带着我外出游夜市,回去晚了也不会挨训……”虽然似乎都是很平淡的事情,但这些已经是他平时得不到的特许,于是楚未青不禁兴奋的眉飞色舞。
      “夜市?”季云翊觉得,眼前这个比自己小了四岁的娃娃,好似知道很多他所不知道的东西,“那是什么样子?”
      “额……”一时之间楚未青竟然不知道该怎么给季云翊形容那几乎人人都知道人人都逛过的夜市。
      “殿下……没有去过?”楚未青小声的问。
      “嗯。”季云翊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似乎是有些不好意思。
      “殿下不能出宫吗?”楚未青歪着头问。
      季云翊摇了摇头。
      楚未青于是回头看了一眼远远跟在身后的宫女太监,确定他们一定听不到自己和季云翊之间的谈话才转过头来,他上前两步与季云翊并行,然后说:“那殿下明年的生日,我带殿下去游夜市好不好?”
      季云翊一时之间惊讶于楚未青的大胆提议,他愣了一下,最后还是忍不住诱惑,重重的点了点头。
      和太子去游夜市,楚未青想想便十分兴奋。
      明年生日啊……还有好长的时间。

      有了这个秘密的约定,季云翊自然而然的将楚未青看作了十分亲近的人,而这份亲近,随着楚未青与他的朝夕相伴,愈发的浓厚起来。
      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总之还是到了。
      又是一年太子生辰。晚上宫宴散了后,季云翊换上了一身太监服,佯装成送楚未青出宫的小太监蒙混出了宫。而他贴身的小太监则被他威逼利诱着躺在他的床上盖着杯子假装他已就寝。
      偏偏这夜十分不巧,皇后娘娘做了羹汤端给批奏折到深夜的怀安帝,怀安帝喝过几口觉得不错,又想到今日是太子的生辰便让送过来,正巧皇后那日晚宴多吃了几口积了食想要溜达溜达,便亲自送到了东照宫。
      于是一切不可避免的穿了帮。
      怀安帝连夜摆驾东照宫,得知太子偷溜出宫大怒,立刻派了禁卫军统领带人出宫秘密找人。正玩得兴高采烈的二人被禁卫军当面装了个正着,平日里威严尊贵的太子殿下此时正穿着楚未青一早就准备好的楚府小厮的旧衣服,右手还擎了支咬了半颗的糖葫芦。
      禁卫军不敢耽搁,立刻连人带糖葫芦一起护送回了宫。盛怒下的怀安帝看到自己那个一向少些人情味的太子这样一副打扮又这样一副模样不禁有些哭笑不得,怒气也就消了一大半。对太子的怒气是消了,但对教唆太子出宫的楚未青怀安帝却不能不管不问,于是和皇后一商议,决定要给太子换个伴读。然而这个决定一出立刻就遭到了太子的强烈反对,怀安帝没想到在他面前一向恭顺的太子竟也有如此固执的时候,无论皇后在一旁如何规劝,都是一副一定要护楚未青到底的坚决模样。
      怀安帝思前想后觉得太子作为储君确实应该更多的了解些民间疾苦,于是便打消了换掉楚未青的想法,也允诺太子每月可出宫一回,需微服,需有禁卫军便衣保护。此事便告一段落。
      而反观太子这边,虽然获得了一月一出宫的特许,但少年心性见过了宫外的世界好奇心就再也按捺不住了。何况谁又喜欢每次出宫身后都跟群甩不掉的跟屁虫呢。为此,一时之间太子很是苦恼。
      楚未青深知太子的烦心事,不由得上了心。
      数月后,月华宫。
      楚未青神神秘秘的将太子拉近了自己的屋子,关好门窗掀开床铺,再推开木板,一条简陋的暗道呈现在太子的眼前。太子又惊又喜,看了看扔在床底下露出一点手柄的小铲子,突然想起数月前楚未青要来说是要在院子里栽花的,原来是做如此用处。太子兴奋至极,一把拉起楚未青的手,这才发现楚未青一双小手的手心和指肚上好几处的水泡。毕竟也是官宦家出身的少爷,平日里也是娇生惯养的,哪里做过这些。太子不禁既心疼又感动,就连金疮药都亲自帮楚未青涂上。
      有了这样的秘密,太子和楚未青之间自然更加亲密,同进同出宛如亲兄弟。
      一切的一切都非常的美好,直到楚未青十七岁那一年。
      那一年是怀安帝二十六年,也是怀安帝在位的最后一年。

      怀安帝驾崩,十九岁的太子季云翊继位,改年号华宣。
      《淮周通史》记载,华宣帝登基半月,封原刑部尚书姚誉之为丞相。然而很少有人知晓,其实在华宣帝登基的最初,他心中丞相的最佳人选并不是后来留名青史的一代名相姚誉之,而是史书中只有寥寥几笔的楚未青。
      没人知晓楚未青是用了怎样的措辞拒绝了华宣帝想要拜他为相的美意,人们知道的只是楚未青在华宣帝登基后做了他身边的一个小小近卫,而宫里的人都知晓,楚未青在宫中当值的时候并不住在班房,而是仍旧住在他曾经做伴读时住的月华宫。即使是不当值的时候,他也与其余的近卫不同,来去自由,无拘无束。华宣帝对这一切一向是纵容的很。所以那个时候,不少的王侯大臣眼巴巴的等着楚未青轮休回家,踏碎了楚府门槛的人从为楚末裳提亲的变成了来拜见楚未青的。楚尚书刚正不阿了一辈子,又岂能容忍别人踏上门来送礼,于是一律不软不硬的挡了回去,楚未青乐得清闲。
      华宣帝刚刚登基的那三年,着实算不上顺利。外族进犯,北旱南涝,一件一件的大灾大难接踵而至,一时之间内忧外患。年轻的华宣帝苦苦支撑着这个庞大的国家,陪着他苦苦支撑的自然还有前朝的大臣,边关的将士,以及楚未青。那些整夜挑灯批阅的奏折,那些边关快马加鞭的急报,那些户部呈上来的国库赤字,那些华宣帝不能置于人前的疲惫与无措,只有楚未青一个人知道。
      那时的楚未青过得自然不算轻松,但他却有一股子莫名的豪情,他默默的想,哪怕外族真的攻到离安来,哪怕这一桩桩一件件真的过不去,那他也必定会成为华宣帝身边最后的一个臣子。
      士为知己者死。
      然而命运有些时候,未必会按照人所想象的进行。

      华宣帝四年的秋天,华宣帝微服南巡。原本一路都顺顺当当,却不料眼看着就要到离安城了,竟然迎面遇上了一伙匪贼。因为是微服出巡华宣帝身边所带的人自然不多,虽然各个都是高手,但匪贼人数众多,且都武艺高强,一时之间竟不是对手。最后楚未青独自一人拼了命的护着受了伤的华宣帝逃脱。
      其实那个时候华宣帝伤的并不重,只是肩膀中了一刀,然而楚未青关心则乱,直接先将华宣帝带回了离着离安城门更近一些的楚府。楚府上下为这突然而来的贵人着实慌乱了一阵。楚未青在华宣帝床前长跪不起,华宣帝劝了几次,最后不得不忍着肩膀上的伤痛下床亲自将楚未青扶了起来。
      之后是我整整一天一夜华宣帝和楚府上下都没有见到楚未青。
      第二天楚未青归来时,一个惊人的消息先一步传遍了离安城。作恶多端的青云寨四十八个匪徒一夜之间全部丧命,匪首冯青云的首级更是被挂在了城墙之上,杀人者除了一张画着一片叶子写着“未”字的纸条什么都没留下。一时之间,各种猜测传遍了街头巷尾。
      那张传说中捏在冯青云无头尸身手中的字条内容华宣帝无比熟悉。
      那是楚未青落款的习惯。
      然而当楚未青兴冲冲的回到楚府,兴冲冲的闯进华宣帝所住的房间时,满脸笑容的华宣帝迎面而来的第一句话却是:“未青,我要娶你姐姐为妻。”
      楚未青愣了一下,而后他笑着点头:“好,陛下一定要好好待她。”
      华宣帝足足在楚府逗留了半个月才起驾回宫,回宫的第二天,一纸册封楚末裳为后的圣旨送进了楚府。正是应了太傅当年的那句话,楚家出了位皇后。
      华宣帝不喜奢华,大婚一切从简。华宣帝和楚末裳大婚的那天晚上,晚宴还未散席,楚未青一记单骑出了离安城。
      城门前,楚未青回头望了一眼在夜空下张灯结彩的皇城。
      他羡慕,但并不嫉妒。
      他遗憾,但并不后悔。
      他也是直到季云翊对他说要娶楚末裳的时候才明白,在自己心里季云翊究竟占了什么样的位置。然而,他明白的太晚,况且即使他再早些明白,也未必能改变些什么。
      一切的结局早就注定,他陪伴在他身边整整七年的时间,已经是他的幸运。
      楚未青转过头,单薄的身影消失在夜空中。

      数月后,江湖诞生了一个神秘的门派——未门。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402971/97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