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芙同人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缺月挂疏桐

作者:上邪喵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短篇 | 从金庸六大长篇浅谈杨逍纪晓芙与夏雪宜温仪


      一、引子

      先跟大家玩一个小游戏,我说故事情节,大家来猜。

      四个人结伴远行,达成某种目的。

      【指环王】【西游记】

      荒岛漂流,形成自体经济。

      【鲁滨逊漂流记】【黄渤的一出好戏】

      才华远超正规太子,弑兄登宝。

      【千古一帝李世民】【著名暴君隋炀帝杨广】

      看上了一个男人,于是下药给他,促成自己婚姻。

      【周掌门】【伏地魔他妈】

      为了个人事业,抛弃了对自己忠心不二的女人。

      【慕容复】【鲜于通】

      例子还有很多,只看故事梗概,这些人跟事好像是一回事。但大家再仔细一看下面的人跟事,就知道压根不是一回事。

      同样的道理:一个女的爱上了自己不该爱的仇家,发生了X关系,生了孩子还不后悔。【夏雪宜温仪】【杨逍纪晓芙】看起来好像是一回事,其实说的压根不是一回事,原因很简单,《倚天屠龙记》跟《碧血剑》是两本主旨完全不同的小说!

      换句话说,任何脱离了主旨大框架,人物大环境的断章取义截台词,都是在耍流氓。

      二、金庸的小说主旨演变

      金庸的六大长篇,《射雕》《神雕》《倚天》《天龙》《笑傲》《鹿鼎》可以说是并驾齐驱,很难让读者给出一个统一的顺位排名。其中,倚天,天龙,笑傲因为逻辑bug较多,鹿鼎记由于它本身的荒诞文学性,在各大论坛的讨论,长评,原著分析可谓是空前绝后,经久不衰。

      正因如此,雪山飞狐中“胡斐那一刀到底砍没砍”这么大一个留白的热度,可能都比不上“岳不群到底是不是伪君子”这么一个显而易见问题的热度。

      为什么?因为金庸的作品史,也是他自己的文学成长史。书越写到后面,人物的去脸谱化,对人生的思考,故事的构架,江湖的诠释,越来越复杂。因为复杂,所以才引人思考。

      那《碧血剑》是什么时候写的呢?它是金庸的第二部作品。和它并驾齐驱的只有《书剑恩仇录》。由于是早期作品,大师需要成长,碧血剑被很多读者,尤其是不少年纪大的读者,吐槽过人物单薄,剧情略狗血,反派有病,可以认为是金庸垫底的作品了。可是倚天屠龙记热度却极高,那它书中的人物是否可以碧血剑中的做对比呢?

      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金庸的小说对侠的定义是有怎样一个演变过程。

      一梯队:

      《书剑恩仇录》《碧血剑》

      反朝廷。大侠的定义在这两本书里我暂时读不出来,我能看到的只有孔儒。

      尤其是碧血剑中的主旨,明朝腐败必然走向灭亡,闯王看着不错可其实也跟明朝差不多德行,皇太极是个外国人可他有可能是个好皇帝。官二代主角的成长史仿佛导游一样的串起了两个真主角袁崇焕夏雪宜,读完只有黑人问号脸,而且看完说实话我不想再看第二遍。

      二梯队:

      《射雕》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郭靖,代表儒侠。人物还是稍带脸谱化,郭靖除了有点呆没有黑点,黄蓉趋近完美。

      《神雕》在为国为民上再进行深度思考,强调了个人价值观与国家的取舍。杨过,代表道侠。人物依旧稍微有些脸谱化,杨过除了叛逆还是很完美,小龙女就硬加了个被玷污黑点。神雕为金庸板块贡献了一个永久性疑问“杨过到底称不称得上大侠?”

      三梯队:

      后来,金庸写出了几个思考人性的中短篇。比如《雪山飞狐》《鸳鸯刀》《白马啸西风》《飞狐外传》。

      然后,《倚天屠龙记》就问世了,张无忌,代表仁侠。书里再没有脸谱化般为国为民的大侠,作品中冲突来自于白道□□。每一个人,主角,配角,全部都是正常人,他们有着数也数不清的缺点。整本书几乎都是正话反说,隐晦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坚持认为灭绝是个大好人,张无忌是个没责任感的小混蛋,魔教没一个好东西。而且这本书,第一次对儒家以及白道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否定。

      四梯队:

      再经过《连城诀》《侠客行》《越女剑》对人性的再次探讨,金庸彻底走上了放飞登顶之路。下面三部就是三大高山,我的言语单薄,这里为了压缩本文篇幅只能讲个冰山一角,原著党见谅,。

      《天龙八部》佛侠,不仅强调了求不得之众生苦,还跳出了国家限制,思考了苍生何辜这个问题,读完只觉得悲切,悲切,悲切。《笑傲江湖》随心所欲侠,这本延续了正邪之争,但写的更加灰色,政治性极强,里面的意识形态斗争到现在都为人津津乐道,甚至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近年来岳不群也出现了洗白者,其作品深度可见一斑。直到《鹿鼎记》没有侠,只有人,还有荒淫、荒诞、裙带、金钱构成的世界,金庸从此亲手推翻了自己构建的武侠世界,然后决定,老子不写了!

      了解了这个金庸对“侠”与“江湖”的进化史,我们就能理解倚天屠龙记主旨所处的位置,是在儒到反儒的过渡时期。如果纵向对比,倚天中的人物只能对比笑傲江湖,而不是碧血剑。倚天笑傲中,人是反着走的,话是反着说的,金庸写出来,读者必须想一想,这话真的是这个意思吗?而碧血剑里,金庸说啥就是啥。

      所以,可以跨书对比纪晓芙的人物到底是谁?对,不是温仪,应该是宁中则!

      三、什么是女侠

      尽管金庸是1924年生人,经常被大家说他是大直男,但比起同时期的其他作者,他的作品中女性的地位还是稍微高点的。每部作品里都有一个代表主流价值观的女侠。现在我们来看看几个长篇中的女侠们。

      黄蓉女侠,神雕侠侣(小龙女女侠)。这两位都是跟老公一条心的,女侠的价值观,与作品本身的侠义是契合的。黄蓉死于襄阳,龙儿隐居古墓。

      然后到了倚天中,我们发现,咦?有一个郭襄女侠,一个纪女侠。到了笑傲中,咦?有一个宁女侠?而后面两位都是被邪魔外道称过女侠的,彭莹玉称纪晓芙为纪女侠,任我行对宁中则也是大加赞扬,“华山派宁女侠我是知道的,岳甚么先生,可没听见过。”

      顺着女侠一般会契合小说本身的价值观这个思路来说,宁中则在政治中保持着良心,从维护岳,到最后看透政治,与其说她是对伪君子的失望,不如说她是以死明志,那一句“他不当你是弟子,我却仍旧当你是弟子。只要你喜欢,我仍然是你师娘。”其实回归了笑傲的价值观。

      同样的道理,纪晓芙的死,也是以死明志。倚天的点睛之笔就是张无忌那句“魔教中人,哪一个不是铁骨铮铮的汉子。”金庸既然敢用女侠二字形容纪晓芙,那么纪女侠的一生,不管金庸如何无限留白,主旨之下所映射的女侠必须对应张无忌仁侠的价值观。那就是纪女侠从一开始就看明白了,江湖哪有什么正邪啊?她的死,跟宁中则一样,就是夹在中间没法做人了,干脆死了算了。

      那么温仪呢?首先她不是女侠,所以她也没代表什么碧血剑里的价值观。金蛇郎君的故事起始于温叔叔精虫上脑,□□不成杀夏全家。夏雪宜高歌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打击报复,□□温家妇女,结果莫名其妙的爱上了善良的温仪,给她带小猫小乌龟。然后天天被锁在后院荡秋千,没见过男人的温仪就莫名其妙的爱上了罪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没法洗。他们的爱情,正印证了很多老读者的观点,单薄,想表达啥?不知道。

      为什么温仪的斯德哥尔摩,读者们都承认的这么干脆?因为这条故事线的起点就很单一,两家人互□□杀,这样故事下的爱情能有什么深度。

      但为什么每当有人提出纪晓芙可能有“斯德哥尔摩”,杨逍有□□行为,就会出现大批量的反对者?没错,因为故事线的起点不一样!倚天的故事起始于正邪之下的张翠山殷素素的悲剧,而这个时期的金庸明明在带领大家反思人生,已经没有必要在书里花大量篇幅再重复一段温仪的故事,放在倚天的大主题下,一段莫名其妙的“X道直通大脑”的故事,就好比红酒配大蒜,牛排沾大葱,显得不伦不类,不牛不马,不知所云。金大师在这个时候对文字的驾驭能力早已跟碧血剑时期不是一个段位了,他已经开始玩黑白颠倒了。

      纪晓芙给灭绝的那段陈情,比起温仪可怜巴巴的自述,明显前后逻辑不通顺。嘴上说了一段自己如何被杨逍强逼几个月,求死不得的故事,行为上又隐隐为杨逍骄傲,脖子里还带着左使牌子十年,连罪犯教内的隐事都打探的一清二楚。明显打过腹稿、颇有撒谎掩藏真实过程的嫌疑。这个时候很多读者就已经意识到,金庸又玩春秋笔法了。杨逍的强逼,跟夏雪宜的奸杀,完全是两码事。放在正邪大框架下,放在“魔教其实也有好人”的价值观下,简单来说,就是纪晓芙由于自身带有仁侠之风,发现杨逍“并不是魔教妖人”,欣赏他,乃至爱上了他,又迫于“正邪斗争”离开了他,杨逍为了留住纪晓芙,所以“强逼”了她,最后结果及其惨烈二人分手。那么如何理解强逼跟□□的区别呢?如果女方主动是白,男方□□是黑,杨逍的强逼,就是中间的灰色地带。你不能说纪晓芙完全乐意,也不能说她完全不乐意,因为有恢弘的爱情,她其实愿意,但由于正邪搅碎了她的心,她又不愿意。这跟绿茶婊白莲花选择恐惧症完全没有关系,就是一个霁月女侠生不逢时的悲剧,这样,才能回归到倚天的主题上。杨逍在逼得,无非就是纪晓芙承认她爱自己而已。

      不要被杨纪表面的两性关系模糊了眼睛,其实同样的道理,纪晓芙可以隐射到宁中则身上。宁中则一开始就知道岳不群偷了辟邪剑谱,但她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不能说她完全乐意,也不能说她完全不乐意,为了政治利益,她忍了,直到忍至女儿都死了,她才看透了江湖政治。

      比起三部曲中其他的人物,杨逍,纪晓芙明显是更复杂的普通人。倚天中已经没有了脸谱化人物,杨逍从出厂到回厂,只有书生打扮。这个打扮大家不要小瞧,书生代表的是什么?儒。他在坐忘峰的隐居,与张无忌杨过的隐居可是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是儒家的“政治上不得志”被迫隐居,隐居的时候还悄悄的遥控光明顶,另外两位是道家的“有能力我也不出世”的隐居。如果金庸在写作上需要杨逍同学完成一个单一的“百分百强逼妇女,通过X道直达她的大脑”任务,没有必要设置他是一个书生,应该设置成风流成性的浪子。风流成性的男人长啥样,大家往上看天龙八部段正淳,杨逍的生活应该是身边有七八个女人,每个女人都觉得自己才是他的最爱。他的座右铭应该是“上次我为了明教事务不得已离开了你,但你的肚兜,我一直随身带着,我时常想着你,你是我最爱的小宝贝么么哒”。杨不悔由于有了个渣男爹,不应该在光明顶过着“富丽堂皇”的小姐日子,而是应该像阿紫一样可怜,漂泊江湖,就算知道自己爹是谁,也不想跟他走。相反,杨逍没有,他终身未娶,他还把闺女养的很好。他的强逼,性质很低,无非就是一个普通人在大环境的逼迫下,犯过的一个爱情错误罢了。

      倚天屠龙记中有一个有趣的片段,我们的小处男张无忌被丐帮冤枉成了小淫贼。

      宋青书恨恨的道:“张无忌这小子相貌平平,并无半点英俊潇洒之处,只是学到了魔教的邪术,善于迷惑女子,许多青年女子便都堕入了他的彀中。”执法长老点头道:“不错,魔教中的淫邪之徒确有这项采花的法门,男女都会。峨嵋派的女弟子纪晓芙,就因中了魔教杨逍的邪术,闹得身败名裂。张无忌的父亲张翠山,也是被白眉鹰王之女的妖法所困。那鞑子郡主必是中了这小魔头的采花邪法,因而失身于他,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便自甘堕落而不能自拔了。”丐帮群豪一齐点头称是。传功长老义愤填膺,说道:“这等江湖上的败类,人人得而诛之,否则天下良家妇女的清白,不知更将有多少丧在这小淫贼之手。”史火龙伸出舌头,舐舐嘴唇,笑道:“他妈的,张无忌这小淫贼倒是艳福不浅!”张无忌只气得混身发颤,他迄今仍是童子之身,但自峨嵋派灭绝师太起,口口声声骂他是淫贼的,已数也数不清了,当真是有冤无处诉。至于说赵敏失身于己、木已成舟云云,更不知从何说起。

      这其实就是在说,可怜的魔教中人真的是被世人误会颇深啊。张无忌明显没有玷污良家妇女清白,殷素素明显跟张翠山真心相爱,那这个并列句里,金庸还故意放了杨逍纪晓芙进去,他们之间是什么情况,我想也不言而喻了。可惜写的太隐晦,不仅书里的世人误会,连不少读者也误会他们。

      四、结尾

      啰啰嗦嗦了一大堆,就是想证明,脱离原著主题,单一截一句“弟子被他强力所迫,不能拒,失身于他”,根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这个力,估计是男友力,或者巧克力吧。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1章 短篇 | 从金庸六大长篇浅谈杨逍纪晓芙与夏雪宜温仪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116355/9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