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岂有夫郎香

作者:玉落清明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四书五经缺根线


      “仁者爱人。”

      无需思考,苏无倦脑子里首先冒出这句话。

      当然,荀择术是想考察他对《论语》的熟悉程度,只给他这一个回答是得不到满分的。
      根据上午粗读一遍的印象,论语中提到有关仁的章句不下十条,苏无倦想了半天,勉强再蹦出一句“巧言令色,鲜仁矣”。
      再多的,他实在想不起来了。

      书里倒是有许多从小听到大的眼熟名句,可苏无倦一时不知从哪开始背不说,他也不能将句音比句意熟的子曰吧啦吧啦啦,硬说是“它是仁”。
      要是眼前人肯给个上一句的提示,没准他还能再接几句“仁是它”。

      无奈“仁是谁”不知道,荀择术之后问的“何为礼、义、智、信,何为君子、士,何为教、学”等等,苏无倦也基本都是交白卷。
      好不容易能答题了,他也是一个巴掌都说不满。
      新夫子是有耐心一个一个地询问抽查,甚至问不出答案的话,他还打算换个填空题让学生接着答,只是苏无倦表完态后,铁了心决定提前交卷,不答了。

      “荀夫子,你也看到了,不是我不配合,只是我实在是不会。”
      苏无倦抬手喊停,十分坦诚地道:“后面的你也不用问了,四书五经我就复习了论语,这都一问三不知,其他的你问了也是浪费时间,不如咱们换个学法?”

      “你想怎么学?”
      本想看看这人基础有多差,但他既然提议了,荀择术也从善如流地问。

      苏无倦乐了,他先一步坦白自己的缺点:“我承认,我以前学的是不扎实。”
      “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们应该面向未来,把握当下!”
      “从得知你要辅导我功课后,我就痛定思痛,认真地反思自己的不足,并重新思索出真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原身这几年不好学,知识都差不多忘光了,理科生的苏无倦更是四书五经都没读全过,而临时抱佛脚又是行不通的,因此他这交白卷的现状就已可预见了。

      短短半天的时间,文言文都看不全,更别提什么背诵全书且滚瓜烂熟了。
      苏无倦一开始就没指望,能复习个花出来给荀夫子欣赏,他看书就是单纯的了解书中大意,相当于提前预习,等夫子讲课时心里有个底。

      只是单这样看显得他过于无能,还想追人的苏无倦必不能坐视不管。
      于是,他开始另辟蹊径,试图挽回他学渣的形象。

      “不管论语还是孟子,它们都是一段段的话语集合,虽说先圣已经为我们划分出篇章,但同篇中涉及的主题不尽相同,就算是同一段中的内容,也包含多个主题。”
      荀夫子安静听不反驳,苏无倦觉得有戏接着说,“因此我觉得,还能将书中的内容再细分一下。”

      “书中涉及几个话题就分成几个主题,然后将章、段中相关的句子,放到相关的主题下分类,再根据句子总结出的中心意思提炼出核心观点,为该主题做个简洁的内容概括。有可延伸的关联话题,还可以加个括号补充说明。”

      “归纳总结的内容简洁好记,等提及某话题的时候,还能在相关主题下寻找可引用的圣人之言加以佐证,举例论证的时候不会苦恼无事可说、没有说服力。”

      “以例举出的所有核心观点为子,归类合并的主题为母,这些总结的母题为一级标题,核心观点为母体下的二级标题,第三层则为观点对应的圣人之言,如此这般层层分级地书写出来。”苏无倦画了个思维框架图给荀择术看,“用这个框架作为目录,方便梳理知识点,并检查记忆是否还有缺漏。”

      “最重要的是,此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让所学核心内容不散,不至于像垃圾堆一样杂乱无章。”

      “而之前分类的章句整理成册以供翻阅,可时时查缺补漏,这不比在回忆中大海捞针快?”

      世上过目不忘的人毕竟稀少,很多人更是全文背诵后,也做不到学以致用。但学习讲究的就是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如果背了不会用,那便是背全了,又有何用。
      原身以前就是四书五经会背不会用,后来他还不复习巩固,更是连会背的内容也忘的差不多了。
      启蒙夫子逐段逐句的教他意思,原身自己不会总结归纳,以致于学会一个知识点忘记一个知识点,除了填空题勉强还过的去外,原身一写作文就东拉西扯、散乱无骨、措辞奇差。
      若是论点层次分明,再加上海量的名言实事排比作例,那区区策论的骨不就成了?
      原身又哪会为写策论绞尽脑汁,却半天憋不出一个有用的句子。
      天赋一般、方法不对,即便再努力也是事倍功半,更何况原身还不怎么努力,可不就学得一塌糊涂吗。

      “我们先把每本书做个框架梳理,再把四书五经合起来做个总框架,如此这般,由点成线、由线成面,我们就能把四书五经给吃透了。”
      “写策论时引经据典这点小事,”在荀夫子诧异、惊叹的目光中,苏无倦得意地笑,“到时候还不是水到渠成、信手拈来!”

      荀择术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没说话。
      苏无倦感到尴尬正想开口时,却听到荀夫子问他:“‘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后面的句子是什么?”

      苏无倦一愣,不知道他突然问这个干嘛。
      他下意识地顺着荀择术的话思考,试图在原身的记忆中找到答案。

      “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传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不等他慢吞吞苦思,荀择术直接帮苏无倦接上古文后续。

      所以呢??
      苏无倦有听没有懂,他连话都没记全,更别说翻译句子意思、猜出荀择术的用意了。

      荀择术并不想为难他,背完子夏反驳子游的话后,他眼带笑意道:“你我虽未必如圣人那般,能对道按本末顺序有始有终的贯通以行,但你能学会先圣辨草木以分类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总结归纳于心,亦是极好。”

      被夸了!!
      苏无倦诧异,苏无倦惊喜,苏无倦嘴角不可抑制地上扬!

      荀择术的欣赏只在一瞬,此点不足以改变他对苏无倦的整体态度,赞许之后他平静地提醒:“归纳的再好,书也是要背熟的。”

      “明白明白,学会了才能用,记不住就不算是学会了。”
      苏无倦很积极地表示,“现在你是不是先给我解释一下,书里词句的意思?”
      “知道意思背起来容易点。”就原主的水平,很多意思都一知半解,太不利于读书学习了。

      “翻到论语第十七篇,第五页,第一列。”荀择术忽然道。

      苏无倦莫名其妙,但还是老老实实地照做。
      荀择术指定的位置上写着: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答题的时候说过这句。
      他之前说什么来着?
      好像是,巧言令色,鲜仁矣······
      夭寿,顺序颠倒填空题也算错啊!!
      救命,美人夫子是过目不忘吗?!
      竟然连第几章、第几页、第几行都记得!!!

      “看来你也知道记反了。”苏无倦表情变化多端、精彩纷呈,荀择术颔首以示满意,“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读书释义不必咬文嚼字,但先人原文,也理当记清。”
      若只是读书明理,顺序记错不影响理解意思,荀择术也不会抓住这无伤大雅的小事不放。
      可苏铁是指望苏无倦中举的,科考之严肃,自然不能随意更改圣人言语。

      经此一事,苏无倦真实地体会到这个夫子的厉害。

      不就是背书吗?!
      苏无倦不信自己还不如原身!!
      今日起,他就头悬梁、锥刺股,誓要让荀夫子刮目相看!!!

      “少爷,你要的东西买好了。”
      放好书,奉书把荷包里的钱倒出来数了数,“还剩一两六钱二十二文。”
      说完,奉书把碎银子旁的圆石子装回钱袋中。
      纸票轻飘飘的,奉书怕丢了都听不到响,特意把纸票和石子一起装钱袋里贴身带着。他就指着这沉甸甸的小石头落地时,能给他提个醒。
      如今纸票平安无事地花出去了,他这圆润的石子也可以功成身退了。

      “还剩多少钱??”
      苏无倦翻书的手一顿,难以置信地问:“这钱这么不经花的吗?!”

      “四书五经四十二两一套,二十文一小张的素纹小宣买了二百张花了四两,荀姑娘吃的桃花酥、戴的蝴蝶头绳,前后用了二千三百七十八文,总共花了四十八两三钱七十八文。”
      买完头绳回来后,少爷又让他去买书,还说拉关系不能缺了小零食,让他顺路给荀姑娘带点吃的回来。
      奉书心里又算了一遍账,进出都对的上后,他才有底气给苏无倦报账。

      苏无倦惊得手中的剪刀都拿不稳了。
      九本书的段落句子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的话,实在是太费时费力了,短短一个月的复习时间根本不够用。
      为了省事,他打算再买一套书,然后把书中的章段句子全部剪下来,再分门别类的贴好。
      没想到奉书跟他开了这么大的玩笑,苏无倦不信邪地问:“不是让你买那种字小便宜的吗,这么小一张纸要二十文?!”
      二十文都快抵的上城里人一天的伙食费了。
      苏无倦拎着双掌大的信纸不敢相信,这府城之中就连普通的信纸都这么贵的吗?!
      可惜事实就是如此,由不得他不信。

      原身贪便宜买的麻纸洇墨的厉害,苏无倦用毛笔写字找手感时,气得差点没把纸给撕了。
      虽说只要技巧足够,再差的纸也能写好字。可原身并没有掌握这项技术,平时也都是凑合着用的。
      苏无倦也会写毛笔字,不过水平一般。而且他从小只用上好宣纸练字,根本用不惯差纸。
      考虑到目前的经济情况,苏无倦也没让奉书去买这里特别贵的纸。
      他没想到,只是普通人家觉得稍好一点的信纸,竟然就要二十文一张!
      读书费纸费笔,若是文具都准备不齐,又谈何读书科举呢。
      可见古代穷人读不起书,真不是瞎说的。
      苏无倦庆幸原身的好笔买了不少,还有买来就试笔的习惯,否则光是买笔他就要多花一大笔钱。

      “少爷,信纸的话是贵点,你要是买同样的白纸的话,二十文就能买一大张了。”奉书疑惑道,“可你不是就要买这么大的纸吗?”

      是的,没错,苏无倦讲究,为了笔记本的整齐,特别吩咐奉书去买裁好大小的纸。
      整个辛朝的卖纸店铺,都是卖一卷一卷或一大张一大张的宣纸,想要裁剪整齐且适合记录的纸,就只剩书本大的信纸了。
      即便信纸样式简单,只比同质量的白纸多几条竖线而已,那也要比未裁剪的白纸贵上不少。

      “书又是怎么回事,不是让你去找那种字小的吗?”
      纸毕竟是小头,买都买了就先凑合着用,等以后赚钱就不用斤斤计较了。
      一套四书五经而已,却差点把他还没捂热的五十两给花光了,现在忙着读书又没空赚钱,苏无倦试图挽救一下,“这书能退货吗?”

      “不能退少爷,你要的那种小字书整个府城都没人卖,你说买不到就买其他的,刚好金元书铺降价,我花了四十二两就买了一套,平时整套的四书五经要花四十五两,你以前买的那套书,更是花了整整八十两银子呢!”
      奉书记得清清楚楚,还庆幸道,“咱们还剩一两六钱二十二文,接下来的一个月。”
      “少爷你每餐都能吃肉,省着点的话,你还能吃好几个月呢!”

      苏无倦:······

      少爷我谢谢你替我这么精打细算啊!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四书五经缺根线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200499/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