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剑如歌复如泣

作者:从此箫声寂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还旧地僧童试武,托遗志师徒缘悭


      转眼之间,时间过去了四年有余。
      古木传授萧意武功这段日子,少了许多颠沛流离,平常有个头痛脑热,也有楚寒悉心照料,但他毕竟年事已高,眼看“腥风散”毒性一日甚过一日,体内真气渐渐难起抑制之效。这毒性发作一次,古木便会昏迷一次,从起初的十天半个月一次,到最近的几乎每日都有一次,随之而来的是昏迷时间越来越长。
      这一日,古木对楚寒道:“我带萧意出一趟门,三五日便回。”
      这么多年过来,楚寒早已对古木信任无比,自然无有不允,转身便开始张罗一些干粮、钱银让萧意随身带着。王念想要跟着萧意哥哥一起,被楚寒斥了一顿,躲在房里哭个不停。
      古木带着萧意出了宋庄,雇了马车一路向南,行了两日,又下车在山路之中走了半天,终于来到一处所在。
      萧意抬头一看,见不远处有一座破庙,这破庙也无山门,只在大殿门楣上刻了“普渡寺”三个大字,那个“渡”字三点水旁的金漆已经脱落,变成了“普度寺”,正应了那句“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萧意暗暗好笑,心道:“‘普度’、‘普渡’,倒也没什么区别。”
      古木在前,萧意在后,二人奔寺庙而去,一路之上,既不见游人也不见香客。萧意不用想也能揣摩得到:京城四周的寺庙一座比一座大,一座比一座考究,既然拜的都是同一个菩萨,谁愿意来这深山老林中。
      庙内有一小沙弥正在扫地,古木看着面生,上前问道:“小师父,慧见方丈可在庙里?”
      小沙弥放下扫帚,双手合十,回道:“师父正在晚课,一会就该出来了。施主随我到客堂等候。”
      古木带着萧意先去大雄宝殿奉了香火钱,便随小沙弥来到了客堂。不多时,有和尚端来茶水,二人且饮且等。
      茶未见底,便听得远处钟声响起,小沙弥道:“晚课过了,我这就去请师父过来,两位施主稍坐。”
      片刻之后,便听得小沙弥声音从客堂门外传来:“师父,两位施主就在堂内等候。”
      话音刚落,便见一和尚来在了门口,只见他长须及胸,慈眉善目,法相庄严,是个高僧模样。
      古木见他,喊了一句:“慧见大师,别来无恙?”来人正是慧见方丈。
      那慧见一见古木,掉头便走,便好似遇到鬼一般。
      古木哈哈一笑,冲萧意道:“意儿,拦住那和尚。”
      萧意应道:“是,师父!”“是”字出口,人已飘到门口,“师父”二字落音,竟已站定在了慧见跟前。这时的萧意不过八九岁年纪,比那小沙弥还矮上半截,比慧见更是矮出两头来。
      慧见见萧意出门拦他这两下,端是身手不凡,僧袍一挥,口中道:“小施主,得罪了!”
      顿时,萧意感觉僧袍扑面而来,带起一阵风刮在脸上,险些便喘不过气来。萧意虽然年幼,可好胜心强,见慧见来势汹汹,也不避让,左手为掌、右手为拳,只听得砰砰两声,僧袍拍在了萧意左掌之上,来势稍减,而萧意的右拳已悄无声息朝慧见两处箕门穴打去。
      只听得“哎哟”一声,慧见大腿先中拳,顿时两腿酸麻难当,这声“哎呦”便是慧见发出来的。萧意虽然也被慧见的僧袍带起摔倒在地,却不肯服软,咬着牙硬是一声也不吭。
      古木已来到门边,听到慧见这声“哎呦”,得意大笑,道:“慧见和尚,你还不乖乖进来?”
      慧见道:“老衲轻敌了。”话虽如此,还是悻悻地迈腿进了客堂。
      古木冲萧意道:“意儿,起来吧。”萧意一骨碌爬起来,拍拍屁股上的灰尘,跟着了古木身后。
      慧见让刚才那小沙弥退下,捻手在心默念了一番,这才道:“我说古施主,说好了五年的,这才四年多些,你又回来作甚?难道你要反悔?”
      古木道:“古某也不想出尔反尔,只是近来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只怕等不到五年之期了。”
      慧见上前,以手搭在古木脉门上,讶道:“怎会如此?那救心丹竟然也不能救你?”
      古木颓然道:“倒不是救心丹无效,实在是古某病入膏肓,早已神仙难救。”
      原来,四年前,古木在京师一带探寻北望、朱一舟等人踪迹,云游至此时,便在这普渡寺挂单,无意间,被慧见发现了他身上携带的“草木”卷。
      慧见虽说是得道高僧,却也是个武痴,见“草木”卷中的功夫博大精深、世所罕见,便执意要讨来看,却被古木严词拒绝。
      恰在那时,古木体内毒发,眼看就要一命呜呼。慧见拿出一颗救心丹,对古木道:“这颗救心丹乃是大宋高宗年间我普渡寺前辈方丈弘远所留,至今已传承三百余年,据说乃是西域摩尼教的神物,可以让人起死回生,放眼中原,只此一颗。如今施主命悬一线,何不拿那秘籍跟老衲换这颗救心丹?”
      古木心道:“若我死了,这‘草木’卷自然就是你的。”却由此看出慧见虽是武痴,却绝非不问自取之人。只不过,“草木”卷事关重大,而这慧见横看竖看都不似能将《谪仙引》练成且发扬光大之人,所以,古木并不打算将“草木”卷传给慧见。
      为了保住性命继续寻常“草木”卷的传人,古木便与慧见约法三章:秘籍只能交给慧见保管五年,此其一;慧见绝不可将秘籍让其他任何一人看到,此其二;秘籍上的武功,绝对不能对任何一人使用,此其三。
      古木道:“方丈大师若能做到,便拿救心丹来换,若做不到,待我死后将秘籍与我一同下葬。”言罢,把眼一闭就要等死。
      慧见心道,“这武功学来不能用,岂不等若没学?”可人一旦进入武痴境,习武便早已不再是为了与人争强斗勇,而似“草木”卷这等神功,若就此错过,只怕此生再难遇见,慧见犹豫良久,终究还是答应了下来。
      那救心丹果然神奇,古木服下,心脉立时重现生机,就连“腥风散”之毒也只能暂时退避三舍,活命之后,古木依言将“草木”卷交给了慧见。
      慧见得书,如获至宝,从此之后,便一门心思扑在卷中,除了早课晚课,再不过问庙中大小事务。若非如此,这普渡寺虽非宝庙明刹,却也不至于落入今日这般萧条田地。
      没想到,四年过后,救心丹疗效渐退,“腥风散”毒竟又卷土重来,这些日子,古木越发感觉自己离死期不远。他有心要将“草木”卷传于萧意,明知与慧见的五年之约未至,却还是带着萧意前来讨还秘籍。
      那慧见每日将自己关在方丈室中修习“草木”卷中武学,可即便他废寝忘食、不分昼夜,四年下来,所学也不过四五成,这令他对“草木”卷越发爱不释手。故而,适才一见古木,慧见便猜到他是来讨还秘籍的,这才不顾方丈身份夺门而逃。
      古木故意让萧意去拦慧见,只用一招,便看出慧见信守承诺,并未以“草木”卷中功夫与人交手。否则,萧意小小年纪,又怎能在慧见手上占到便宜。
      慧见适才把脉,知道古木体内之毒已经攻入心脉,随时可能驾鹤西去,黯然道:“古施主,那救心丹就一颗,这回老衲也帮不了你了。”
      古木道:“生死有命,古木早就置之度外。古某此次乃是为那册‘草木’卷而来,还望大师慈悲为怀,将秘籍赐还。”
      慧见眉头一皱,道:“你我约好五年之期,你此时便要讨还回去,实在对老衲不公啊。”
      古木肃然道:“古某岂是出尔反尔之人。只是,古某自知不久于人世,怕等不到五年之期,才不得不厚着脸皮来求方丈。”
      见慧见仍在踟蹰不决,古木又道:“你观这小娃武功如何?”
      慧见道:“以他这般年纪,这身武功已可算是出神入化。古施主名师出高徒,这‘草木’卷武功也果然非同凡响。”他从未以“草木”卷中武功与人交手,今日见萧意只出了一招,便让自己吃了一亏,对“草木”卷中武功更加心悦诚服。
      古木道:“古木来讨‘草木’卷,是有意将‘草木’卷传给这小娃,以期他将来能卷中武学发扬光大,造福万民,还望大师成全。”
      慧见细细打量了萧意一番,见萧意稚气未脱,眉眼之中却透露着沉毅稳重、英气不凡,而小小年纪便能练就这身功夫,足见其非但有高于常人之天分,更有坚韧不拔之品性,确是继承“草木”卷的不二人选。
      慧见虽然不情愿,却还是点头道:“古施主观人于微,老衲也觉此子可堪造就。”
      古木点头道:“大师也以为然,便再好不过了。不过,为还大师一个公道,待我将这小娃送回后,便亲来宝刹,与大师共研书中武学,至于能不能补足那五年之数,便既要看古某的造化,也要看大师的造化了。”
      慧见情知无法拒绝,只好点点头,道:“既然如此,老衲也只能吃点亏了。”说完,便带着古木、萧意二人来到方丈室,移开角门,打开暗格,从暗格中取出一叠经书,抽出一本,正是“草木”卷。
      见书如故,古木又回忆起当年括苍山中种种情形,想到当年共襄盛举之人如今不知魂归何处,不禁一阵神伤。
      慧见将书以油布包裹,交还在古木手上,神情兀自有些不舍,这般形象,哪里还似个普渡众生的高僧。
      古木接过包裹好的秘籍,道:“方丈大恩大德,古某没齿难忘!为表感谢,古某愿将约法三章其三废止。从此以后,大师便不必受不能对人使用秘籍中武功的限制。如此,大师可满意?”
      慧见正自满怀失落,忽闻此言,兀自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忙拉着古木的手,道:“古施主此言当真?”见古木点头,慧见顿时欣喜若狂,眉开眼笑道,“满意,满意!不瞒古施主,这几年,你这约法三章可怕老衲给憋坏了。”四年来,他日夜苦练,可不能与人切磋,便不知自己究竟练到何种程度,这种苦恼,比苦练四年却只练到四五成来得更甚。
      萧意见状,忍不住掩口而笑。
      慧见听到笑声,似乎想到了什么,拉着萧意的手便道:“来来来,娃子,刚才那招不算,我们再比过。”慧见当然并非记萧意刚才两拳之仇,只不过,陡然间没了不能对人使用“草木”卷中武功的约束,令他大有“笼鸟归山林、池鱼入深海”之感,定要立即找个人来切磋一番,方能解心中之渴。古木有伤在身不能动手,山上除了小沙弥再无其他人,一时三刻之间,萧意便成了唯一人选,慧见自然要抓住他不肯放手。
      萧意跟随古木习武三年有余,却跟慧见一样,也是从未跟人比试过,适才客堂门口与慧见过了一招,顿觉这对着空气练功和与人比武过招实在不可同日而语。见慧见拉着自己要切磋武功,萧意心中也是跃跃欲试,可他不敢擅自做主,扭头望向古木。
      古木微微一笑,淡淡道:“大师手下留情吧。”
      萧意一听,心中大喜,此时,慧见已拉着他来到了方丈室当心处。
      萧意抱拳在胸,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嘴里道:“请大师指点!”接着,左手握拳,右手挥掌,朝慧见扑了上去。
      慧见见萧意毫不做作,心中大感痛快,道:“来得好!”也自迎了上去。
      这二人,一个年近古稀,一个尚在总角,习的都是同一门武学,却又都从未与人比试过,这番较量不可谓不罕见。
      古木一手背后,一手捻须,微笑站定在旁,正是个观棋不语的神态。
      萧意和慧见一交上手,便听得“哎呦!”一声,只是这次轮到了萧意。
      原来,二人甫一出手便硬接了对手一拳,这慧见从未以此招与人交手,不由自主地灌注了两三成内力在拳上。萧意功夫不俗,却没有一点内力,挨了慧见一拳,顿时摔倒在地。
      慧见瞬间想明白其中缘故,双手合十念了一句“阿弥陀佛,罪过!”便是向萧意道歉了。萧意虽摔了一跤,毕竟初生牛犊不怕虎,爬起身来,一咬牙又冲了上去。
      虽说萧意练“草木”卷中武学的时日还不如慧见多,但有古木从旁指点,此时早已将这卷“草木”练足五成;而慧见一来无人指点,二来不能与人对敌,有些招式难免不得要领,虽然也练了四五成,比起萧意来却又差了不少。
      可临敌之际,又非练得多便一定强了。这慧见毕竟习武数十年,临场应变之能远非萧意可比,即便此时收了一身内力不用,萧意也全然不是对手。不过,他有心要看萧意将“草木”卷中武学练到何种程度,因此,只是一味见招拆招,并不急于取胜。
      萧意一套拳脚功夫用完,见不能取胜,低头看地上有把敲木鱼用的木槌,伸手抓来,便向慧见刺去,招式也换作了短兵功夫。
      慧见也不示弱,退后三步,从颈上取下念珠,使起“草木”卷中的软兵功夫,与萧意手中的木槌斗将起来。
      一时间,两丈见方的方丈室中,念珠与木槌撞击之声此起彼伏,中间夹杂这萧意稚嫩的呼喝之声,端是热闹非凡,看得一旁的古木好不痛快。
      慧见有意相让,萧意求胜不得,一时间,二人战得难分难解,却又都觉无比畅快。慧见从萧意的招式之中想通了不少疑难关节,而萧意也悟出了与人对敌的许多深刻道理。虽说二人这一战还不到半个时辰,却已胜过平日苦练数月之功。
      二人激战正酣,忽听得外面有人敲门,古木开门一看,正是日间那个小沙弥。
      萧意见有人来,便收起手中木槌,退到一边。慧见正自兴起,却被人搅扰,不悦道:“智远,你来做甚?”
      叫智远的小沙弥合十道:“师父,徒儿听方丈室有打斗之声,便过来看个究竟,还请方丈恕罪。”
      慧见待要呵斥一番,古木抢道:“智远小师父何罪之有。慧见大师,天色不早了,古某还有事在身,这便请辞了。”
      慧见瞪了智远一眼,才道:“古施主远来,何不多留几日?好让我与这小娃……哦……小施主多亲近亲近。”他口中的亲近,自然是切磋武艺的意思,此时知道萧意武功不凡,就连称呼也改了。
      古木道:“我已答应孩子母亲,五日内回,迟了恐他母亲担心,还请大师放行吧。”
      慧见无计可施,道:“古施主可别忘记了,将小施主送还之后,还请即刻返回。”
      古木点头称是,便领着萧意下山而去。
      普渡寺外,山寂谷幽,林茂竹修。
      一路上,古木将萧意与慧见比斗时的得失细细分说,萧意自然受益匪浅。两日之后,二人回到宋庄家中,这一路走来,古木接连昏迷数次,只是萧意见惯,倒也并不担心害怕。
      楚寒每日在家翘首以盼,王念更是每隔一两个时辰便要问她母亲道:“萧意哥哥为什么还没回来?”若是楚寒答得不顺她心,她便躲进房中哭上一阵。这王念自出生以来,还从未与萧意分开过,这次一别便是五六日,也难怪她如此失落。
      如今见萧意忽然现身门外,王念顿时欣喜若狂,上前搂住萧意脖子便不肯放开,嘴里道:“萧意哥哥,你总算回来了,念儿好想你呢。”
      萧意揉着王念的头发,道:“萧意哥哥也想念儿呢。”
      古木对楚寒道:“寒儿,你去将令尊请来,古某有事相商。”
      楚寒见古木一出门便是五天有余,甫进家门便让自己去请父亲秦关过来议事,心知此事定然非同小可,于是让萧意、王念在家中陪古木,自己则匆匆出了家门去请父亲秦关。
      秦关回到家中已是天色将黑,楚寒待要下厨做饭,却被古木唤住,五人齐齐围坐在厅中。
      古木这才道:“此事事关重大,古木原本不该假手于人。只是,古某病入膏肓,行将就木,再无力寻找我那两位兄弟的下落,又或许他们早已不在人世。”说到这里,古木忍不住一声长叹。他口中的两位兄弟,自然便是北望和朱一舟二人了。
      秦关以为古木要他们帮忙寻人,便一口答应道:“古前辈要找什么人,只管吩咐。秦关就算辞去这份差事不做,也一定全力以赴。”
      古木摇头道:“罢了罢了,古某寻找了他们四十余年,却连半点踪迹都没能寻到,无谓再浪费时间找下去了。”
      秦关道:“那,前辈要我们做什么?”
      古木道:“古某要你们做的事,事关中原武林数百位豪杰、几十年的心血。”
      秦关等人从未见他如此郑重其事,无不屏气凝神,听古木慢慢道来,就连王念也是安安静静坐在那里。
      于是,古木便从前朝不遗余力绞杀中原武林说起,说到少林方丈号召群雄藏身深山之中共谱《谪仙引》三卷,再到蒙古人以“腥风散”之毒妄图抢夺《谪仙引》,他与北望及朱一舟三人各持一卷分头逃离自此失了音信,最后说到他这些年遍寻霍朱二人踪迹不获、机缘巧合之下决定将“草木”卷中武学传授萧意。
      古木说得云淡风轻,却把秦关、楚寒听得瞠目结舌。若非亲耳听到,秦关、楚寒二人又怎会想到眼前这形容枯槁的老叟身上,竟凝聚着中原武林百余年的兴衰荣辱、移易迁变。
      末了,古木从怀中取出包有《谪仙引》的油布,道:“古某手中这本便是《谪仙引》的‘草木’卷了,可惜,‘百川’、‘风月’两卷下落不明,古某此生只怕见不到《谪仙引》还归一处了。”言罢,眼中尽现无限凄凉,伴着几滴浊泪落下。
      秦关终于明白父亲秦川为何从来不说他的武功来路。想到父亲曾与一众武林豪杰共谋中原武林千秋大业,秦关不禁心潮澎湃,却又暗暗叹息自己晚生了几十年,不能适逢其会。
      良久,古木才收拾思绪,道:“古某也知《谪仙引》事关重大,一旦落入恶人之手,势必遗祸无穷。可若古某将这秘密带进棺材,让中原武林数百位豪杰、几十年呕心沥血付之东流,古某又觉罪孽深重。况且,古某相信,《谪仙引》落在良善之辈手中,则上可拯救苍生,造福万民,下可惩恶扬善,光大武林。”
      说着,古木便将“草木”卷递在萧意手上,意味深长道:“如今‘百川’、‘风月’难寻踪迹,为师便将这‘草木’卷交给意儿你,至于将来能否找齐三卷《谪仙引》,练成御气之术,便看你的机缘了。”
      萧意接过“草木”卷,郑重道:“徒儿一定谨遵师父教诲,务必找齐三卷《谪仙引》,练好书中的武功,造福天下苍生。”
      古木点点头,接着道:“为师知道意儿你秉性淳朴、心地善良,故愿以‘草木’卷相传。可是,将来的你能否守心如初、一如此刻,为师不得而知,所以,为师也不将《谪仙引》中功夫尽传于你。至于将来你能否找齐三卷《谪仙引》,练成其中的武学,又能否造福苍生,既看你自己的造化,也看这三卷《谪仙引》的造化。”顿了一顿,又道,“意儿,你要牢记,并非只有武功盖世才能造福苍生。前朝岳武穆武功盖世,百战百胜,使金人望岳兴叹,不敢越雷池半步,此固以武功造福苍生之楷模;却也有包龙图一介书生,却能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后人谁不敬仰,口呼包青天?”
      这前朝岳武穆、包龙图的种种事迹,早就广传于民间,妇孺皆知,萧意一听便心领神会,郑重地点了点头,道:“徒儿记在心里了。”
      古木抚着萧意的头,道:“你我的师徒之缘,恐怕也只能到这里为止了,将来的路,终究还要靠你自己去走。”萧意听完,眼泪簌簌掉下来,紧紧抓着古木的手,生怕自己一放手师父就会消失一般。
      古木替萧意擦了眼泪,长吁了一口气,朗声道:“今日,我既已为‘草木’卷找到了托付之人,从此便了无牵挂。至于它将来是造福苍生还是为祸人间,我一个死人,想管也管不了了。”说到这儿,古木顿时又恢复了往日之诙谐,厅中的气氛随即缓和了许多,王念也跟着长吁一气,看来是憋了许久了。
      古木摸摸肚子,道:“好了,寒儿,你去弄些吃的来祭我的五脏庙。意儿,为师再教一最后一次,这次,为师教你一些‘百川’中的武功,免得你下次又被慧见那老和尚摔个狗啃泥,丢为师的脸面。”接着又似自言自语道:“也不知这小子擅长什么,算了,随便教两下子吧。”楚寒起身去厨房准备饭菜,萧意则跟着古木来到屋外。
      次日一早,萧意起床去寻师父,却哪里还找得到。
      诗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还旧地僧童试武,托遗志师徒缘悭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200012/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