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那些男孩们

作者:暮春小花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实习和找工作


      恰好这时候我之前通过蔡磊师兄认识的高我两届的戴晶师姐已经离开成都的猎头公司到上海发展,刚进入新公司的她每天泡在公司里加班加点,给我提供了不少建议和帮助。虽然和她素未谋面,但是交流起来觉得她就像我的姐姐一样,知性聪慧美丽又充满魅力。我花了几天时间完成中英文简历,才最终得到她的首肯。她说:“你晨跑十年,这个事情看起来小但是职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一定会重视,这可是一块坚持不懈的好苗子啊!”说完正事我们也会聊点别的,比如我那支离破碎的心和虚无缥缈的爱情。戴师姐说:“你这算什么呢?我曾经向我大学的男友认定此生非他不嫁,最后还不是分手了。”我一边叹息一边从师姐的字里行间得知,她的前男友是她西北的老乡,从她大一组团坐火车回家认识结缘,再到她大三暑假在平城附近的地级市实习时遭遇车祸后衣不解带照顾她,哭着抱着她说“你醒了以后我们就去登记结婚”。我被这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惊到差点失语,才意识到自己的狗屁爱情真的就是一个屁,早该放了。这样经历过生死考验的爱情终于还是败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甘心回到西北小城复制父母一辈生活的师姐执意要留在平城并冲击上海,她的前男友却毅然要回小城里过平淡却稳定的生活。于是没有争吵,没有撕扯,两个深爱但理性的人就这么分开了。我不知道戴师姐执意不肯回到老家是不是还和她妈妈曾经抛夫弃女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有关,总之现在师姐是的的确确奔跑在自己追梦的路上。就像那个和我曾经过从甚密也是来袭西北的研究生唐蓉师姐,一跳进大上海后,开始还联系了几次后来便再也没有音讯。我记得她最后一句话是:“月光族,冷暖自知的日子。”
      还没等到开学,我就着急自己的实习学分如何完成。幸亏三姨的同学有认识的朋友在平城某商业银行,帮我在那里找了一个实习机会。但实习也仅仅是实习,想留下来是不可能的。一是我不足够优秀,更多的是家里不够人脉,虽然这是我后来才意识到的。我被三姨父带着先见了支行副行长,算是报到。之后三姨父恰好又见到以前他在洛市的一个老同事,这个姓李的叔叔现在已经是支行的信贷部主管。说实话,我的专业并非金融,学的课程与金融和银行搭边的都很有限。这个支行已经有两个财大的学生来实习了两星期,她们已经被安排到自助式银行那边办理开卡等业务。而我这个略显多余的人则只好跟着大堂经理在大厅里打杂,连柜台都不让进去。大堂经理娟姐肤白貌美虽然不是平城本地人,但颇有人缘深得大家喜爱。柜台里坐的有两个美女和一个普通的男员工,他比我大几岁微胖戴副眼镜脸上痘痘还不少。开始副行长指示助手安排我去个银部,跟着一个姓韩的师兄学习。但是韩师兄阳奉阴违,借口要出去见客户跑业务把我甩给同一个办公室的张姓师姐。张姓师姐来自少数民族自治区,论外貌在该支行里只能倒数。她本就性格急躁且人缘较差,看到杵在她身旁的我立刻就难以控制的烦躁,不停催促我去大厅跟娟姐学习,她什么也教不了我。娟姐的好人缘不是大风刮来的,本就貌美的她性格也很随和,连银行保安都很吃她的一套。然而站在大堂里固然轻松,却是什么实质业务性的东西也学不到。
      正如李叔叔说的,实习就一个月时间太短,如果能有三个月半年的时间还能跟着跑一下项目。我哪里能拿的出三个月时间,新学期很快开学,我还要找工作写论文毕业答辩。如果考研结果又让我惊喜的话,我或许还得准备复试。这个实习就是为了修学分毕业啊。娟姐跟着我在大堂里站着,有客人咨询就解答问题,有老人就帮忙接待取号等待。中午跟着娟姐去支行食堂吃饭时才大开眼界,这么好的伙食不仅碾压大学食堂,就连父母自家伙食也远远赶不上。都说银行是金饭碗,果不其然,一个普通员工食堂就可见一斑。这天张师姐突然热情招呼我进去,我受宠若惊加一头雾水。原来在她的一个客户信用卡无法正常使用向她抱怨,而她不敢得罪客户多问,只能通过拨打信用卡中心热线来侧面了解。但热线终归是热线,打了几次都打不通的她早就不耐烦了,看到空闲的我当然要好好利用了。我打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接通了人工服务,被告知该客户拖欠的信用卡账目且逾期不还等等。被迫偷窥了该客户具体隐私的我老老实实记录下来反馈给张师姐,她听了后连个“谢谢”都没有,直接给她的客户回电话去了。情人节那天,支行还给员工发了过节费,这果然印证了之前银行是个好单位的传言啊。
      就这么浑浑噩噩间过了两周,这天来了一个外貌不俗气质优雅的姐姐站在大堂的长桌子旁,熟练地摆上了某证券公司的牌子。我跟她主动打了招呼后聊天发现,这个姐姐毕业于平城大学,学历比支行里个人银行部的人学历都要高,要在本支行为自己公司宣传销售两周。
      我和这个肖姐姐很快混熟了,她提到自己男友是一个离异的男人,但他事业有成成熟稳重,所以她毫不介意。她又提到银行和金融机构虽然好但难进,让我抓紧时间动用可能的人脉利用一切机会应聘。银行好吗?不是当初报考专业的时候三姨和大伯小舅子的太太都劝我不要学金融吗?如果我要进入银行业,当初不是更该学金融吗?凭我当初的成绩想就读金融专业不是难事啊!我有点晕,在是否进入银行这件事上我并不积极但也不消极怠工。
      很快考研成绩出炉,事实证明了我的一切猜想:总分不够名落孙山。最让我震惊的是英语和政治连单科分数线也不够,这意味着,即使我想调剂回平城财大也是一场白日梦。尽管我做好了心理建设,但更残酷的现实还是狠狠抽了我好几鞭子。我不想再重复痛苦而不确定的考研了,爸爸没有多劝,虽然我看得出他想让我再试一试,还是读个研究生比较好。心情极度差的我给几个同学发了短信,大家都是点到为止的安慰了一下。只有吴美女联系了她男友在财大请我吃饭,帮我排解心里的苦闷。我几乎记不清她男友对我细细碎碎的说了什么,我只记得这是我第一次跟他正面谈话。他请我去学校后面的馆子吃饭,那家馆子我们无论是聚餐还是打牙祭都去过无数次,只有这一次意义大不同。他努力安慰我,也给了一些建议说的都很中肯。可是意志极度消沉的我几乎是强打精神和他说话,我想逃避但是不可以。在优秀的他和吴美女面前,我更加觉得自己失败。但是他俩在这个时候对我伸出的援助之手我却一直记在心里。因为在那个大家都各忙各的时刻,有人愿意抽出一点自己的时间主动关心我已经很难得,更别说请我吃饭听我唠叨给我意见了。我第一次意识到吴美女真是好眼光也是好运气在高中到大学的这段时光,有一个这样的男友在身旁。而不是像我这般作茧自缚,谈一场似是而非仿若空气的恋爱,白白消耗了自己。
      吴美女的男友不出意外地升入财大本学院的研究生部继续攻读研究生,而吴美女已经拿到了国外的入学通知书,他们的未来我无法预见,但是他们的关系已经到了他们该做决定的时刻。柳若云美女考上了本专业研究生,她的男友陈勉也拿到了沿海城市某银行的录用通知,他们的关系也到了一个节点。娇娇、文夕和我都考研失败,决定加入找工作大军。这天我一个人在食堂吃饭的时候,遇到邓鹤立。他听说我考研失败而英语也不够单科线觉得难以置信,又提到他已经拿到老家那边的大银行录用通知。虽然在平城的某大银行也决定录用他,而且马政经老师有人脉可以帮助他留在平城城区支行,他依然决定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上。他见我心情不佳,便劝我振作起来不考研找工作也还来得及,又提到平城某银行还在补录应届生,让我试一试。我一边感谢他的好意,一边继续迷茫挣扎但也努力着。
      又过了两天,我在食堂门口遇到了汪大东。看到他我本能的想装作没看见躲到一边,但是我又希望他看到我能说点什么也好。意外的是,他见到我没有多迟疑跟我打招呼说:“你考得怎么样?”见我一个劲摇头,他也说:“我也没考上,不过前两天去考了别的选拔联考,好像有戏。”
      “那恭喜你。”我心里替他开心,但是自己的愁云太厚一时间很难拨开。
      “主要是联考内容跟我专业课复习很接近,就都试试。”他表情冷峻依然话不多但句句在点上,“你也可以考虑调剂回本校啊。”
      “不可能,考得太差,英语政治单科线也不够。”我难过地摇摇头。
      “不会吧?你英语不是很好吗?”
      “自己复习的不好,发挥也差。”
      “是不是失眠睡不好?”
      “你怎么知道?”
      “我和很多其他同学都是啊,你怎么不早说?我有安眠药,早知道就给你两片了。我们都有吃安眠药才入睡的。”汪大东轻描淡写地说着,我却觉得自己心里空空的,就差脑袋破个洞了。渐渐的,越来越多同学的未来明晰起来,继续读研的,出国留学的,签了工作合同的,看着大家微笑着等待毕业,我自己则坠向无底洞。
      最后一天在支行实习的时候,我拿着鉴定手册去找副行长签字。他问我找工作的情况,我坦然还在找的过程中。他问我是否认识该银行上面的有关人士,我摇摇头。他直言该银行的招聘工作于去年下半年也就是我复习考研时就开展并结束了,现在想进除非特别优秀或者有关键人脉开辟绿色通道。我在心里默默替自己捏了一把汗,自己不是科班出身,既不是特别优秀上面更没有人,一切都是枉然。最后,副行长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以后要是进了银行,别轻易坐柜台。有的柜员坐柜,就可能一辈子坐柜啊。”我知道桂圆不会变成荔枝,但是我也知道自己进不了银行就连坐柜的机会都没有。在大堂里站了一个月我不是没看到坐柜的小哥哥小姐姐们有多辛苦和难受,拉存款房贷款兼办信用卡的任务却也一个不少。难怪娟姐和肖师姐都说,肯定要靠自己,但是能找一个好男人分担和依靠会更好。我拿着实习鉴定书回到了财大,写毕业论文早就提上了日程。我被分到的导师是学院背景和资历差不多最浅的,而且自从开始写论文以来就没见到过他,一切都是通过邮件联系。论文写得窝火,而找工作的压力和难度并不少。很多好公司好企业为了抢人才都把招聘提前到下半年也就是我大四上学期时,但我一心埋头考研全部都没有投简历和参加任何招聘流程。把所有的宝押在一个上面的结果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时候大伯小舅子的太太因为在平城某职权部门任主任,她通过一个朋友知道某银行在招聘。从大伯娘那听闻我在找工作,知道我优秀,说可以帮我把简历递过去,直接进入第一轮面试。借了四姨的工作服我参加了第一轮面试。面试前填的资料很多,最多的还是家庭关系,从爷爷辈开始填写年龄、职业、单位等等事无巨细全部都交代清楚。有一刻我觉得自己不是在银行应聘职位,而是在公安局被盘查被政审追溯至十八代祖宗。好容易等到面试开始,面试官有五人,坐在最中间的是某主任。而被面试的其中一组应届生包括我,共计六人坐成一排坐在对面,仿佛是菜市场摆开的瓜果蔬菜等待被进入市场的主妇们挑挑拣拣,在一番讨价还价后再被决定要不要买走。自我介绍我是第二个,谈不上游刃有余但也波澜不惊。轮到旁边第四个姑娘介绍时,她的不很标准的普通话里时不时还穿插着英语。有一瞬间我觉得自己穿越到港剧里,因为那里面的人几乎不会说一句完整的中文句子,总会夹杂俚语和英语,甚至香港英语。考官们的表情有些不自然,尤其是坐在中间的主任直接靠在椅背上开始不耐烦就差打断那个姑娘的介绍。他终于忍不住说了一句:“你是不是说中文很困难?直接说英语吧!”那个姑娘就像拿到尚方宝剑一样,噼里啪啦开始说了一段流利的英文。虽然词汇不是很高级,但是流利程度明显不是内地大学普通学科能达到的。据我判断,就是平城大学和平城财大的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发音和流利程度要达到这个水平,也得好好挑一挑才能找到。终于等她自我介绍结束后,招聘主任严肃地问:“你们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都很优秀,那么有谁能说说刚才这位同学讲的大概意思呢?”我当然听懂了,赶紧举手示意。虽然我不用太着急,因为也没有其他人举手。我把大概意思说完后,主任又问那个姑娘:“她说的对吗?是你要表达的意思吗?”得到那个女生的肯定答复后,主任坐直了身体对她说:“像你这种情况,就该去应聘外资或港资银行。好了,下一个。”走出银行大门时,四姨迎上来问我感觉怎么样。我不愿意让她来,她却非说自己没事要跟来。知道她终于通过人脉如愿调到平城某支行,现在吃香的喝辣的她说话也是牛气冲天。听完我讲述整个过程后哈哈大笑:“那个主任肯定听不懂别人说了什么,所以让你翻译。”哎,随便吧,我现在根本就是热锅上的蚂蚁,也是病急乱投医,先找到一个工作才能安心。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5544763/88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