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听旷野的风

作者:拘云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四天(1)


      海螺沟有五绝,日照金山、流川倾泻、雪谷温泉、原始森林和康巴藏族风情。

      昨晚他们已经泡过温泉赏过雪景了,今天特地早起去看日照金山,也是为了弥补上次在达瓦更扎的遗憾。

      酒店的服务员提前告诉了他们日出的最佳观看时间和地点,他们吃了早餐带上相机拎着支架前去占机位。

      日出最佳拍摄场地还是在三号营地。他们到时,观景台上还有比他们更早的人,挨挨挤挤的,角度好的机位都被占了。

      谢阑生帮沈长京找了一小块视野过得去的空地,沈长京撑开支架,架好相机,一说话就呼出一团淡淡的白雾:“今天应该就能看到日照金山了吧。”

      “可以。”

      沈长京要去掏口袋里的手机看时间,他戴着手套,又是隐形侧缝口袋,够了几次都与口袋失之交臂,心里堵了一口气。

      “阑生哥哥,看看多少点了。”沈长京碰了碰谢阑生的手腕,示意看手表。

      谢阑生捋起袖口,露出表盘,时针和秒针刚好重合指向7。

      谢阑生说:“还有一会儿。”

      手串紧挨着手表,这么多天过去了,这还是沈长京第一次近距离的仔细的观察手串的细节。珠子皮纹痕浅,釉色红润透亮,每颗珠子上都有一只睁开的“眼睛”。

      沈长京盯得有点久,谢阑生开口道:“这是凤眼菩提。”

      “盘得好漂亮。”沈长京问,“哪里买的?”

      “我妈妈去尼泊尔旅游时带回来的。”

      那年刚好是他的本命年。

      沈长京听说谢阑生的妈妈是一位考古学家,长期从事田野考古,真心夸道:“阿姨眼光真好。”

      一水的红中嵌着一个浑浊黄的珠子,沈长京用戴着手套的手指点了点珠子,说:“这一颗是蜜蜡吧。”

      谢阑生:“嗯。”

      说话期间,人群中爆出惊呼,谢阑生和沈长京似有所感,同时抬头朝雪山的方向望去,猝不及防地被日照金山摄住了眼。

      万道霞光从云端倾泻而下,一点一点地蚕食着雄伟的雪山,从山巅到雪线,玫瑰金与洁白的雪融为一体,像是雪在发光,耀眼夺目,神圣不可侵犯。

      众人目不转睛,屏住了呼吸。

      直到太阳完全出来,云层缓慢地游开,阳光赤喇喇地照射下来,天光大亮。

      等回过神来时,沈长京才发现他没有打开相机,顿时崩溃了,整个人石化,裂开,皱着一张脸。

      “至少你已经看过了。”

      沈长京的眼泪都要飙出来了:“看和记录是不一样的。”

      谢阑生宽慰他:“沿途还有很多拍日照金山的机会,一定会让你拍到的。”

      沈长京努力把眼泪憋了回去:“好吧。”都已经这样了,除了自己想开点,还能怎么办呢。

      谢阑生摸了摸他的头,掌心下的头发细而软,语气带着长辈特有的慈爱:“多大个人了。”

      沈长京不服气:“你比我大五岁。”

      谢阑生轻笑:“但我没有因为拍不到照片就瘪嘴巴。”

      沈长京想呛回去,但是没词了。

      日出看完了,紧接着去城门洞。三号营地到城门洞有一条3公里的电瓶车道,他们坐着电瓶车,十分钟就到了城门洞。

      冰川融化的水汇集到出口处,形成了一个冰壁围城的通道,这儿还是海螺沟河流的源头,景区内唯一的冰川湖泊——月亮湖就在附近。

      由于光的辐射,城门洞冰川呈蓝色,像是被锁在冰川里的极光,永远困住了流动的绚烂。

      雪地滑,沈长京小心翼翼地走下去,摘了手套,零距离接触冰川一秒,拿开,接着掌心又贴了几秒,喊谢阑生帮他拍游客照。

      “我第一次摸冰川。”沈长京回头望谢阑生,眼中闪烁着惊喜。

      谢阑生按下快门,定格了这个瞬间,闻言道:“看出来了。”

      沈长京意识到不对,感觉谢阑生在嘲讽他:“你什么意思?”

      谢阑生实话实说:“笑得太傻了。”

      沈长京后槽牙咬紧。

      谢阑生补充:“但是特别鲜活,有感染力。”

      沈长京哽着一口不上不下的气,眼风刮着谢阑生:“下次说话请不要断句,不然我不好记仇。”

      谢阑生敷衍道:“我尽量,但不保证。”

      沈长京的拳头邦邦硬,想锤人。

      准备走的时候,沈长京瞧着地上的雪,忽然起了个坏心思。他落后了谢阑生几步,蹲下捧起一堆雪团了个雪球,趁谢阑生没注意,猛地朝他扔去,正中靶子,雪球在他的黑色羽绒服上“砰”地炸开,像个烟雾弹似的,留下一个印子和辐射范围广的雪粒。

      报仇了!沈长京扬眉吐气,神气得很。

      谢阑生低头看了看,没什么反应,淡定地拍去衣服上沾着的雪。沈长京翘起的嘴角慢慢垮下,觉得无趣,大摇大摆地走到了谢阑生前面,突然脖子一凉,冻得他“嗷”地叫了一声。

      谢阑生冰冷的手插入沈长京温热的后颈,捏着不放。

      沈长京耸着肩乱蹿,可躲也躲不过,连连求饶:“阑生哥哥,我错了我错了。”

      “错哪了?”

      “不应该不尊老爱幼。”

      这话怎么那么不中听呢?

      谢阑生另一只手也伸进去了。

      “你幼不幼稚!!!都快三十岁了!!!”

      “你自己不是说男人至死是少年吗?”

      沈长京逃脱不了,为自己虎口拔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用体温捂暖了谢阑生的手。不过谢阑生大发慈悲,很快就放过他了。

      结果下一秒,怂兮兮的沈长京翻脸不认人,重振雄风,转头又朝谢阑生扔了一个雪球,这次他学聪明了,扔完就跑。

      谢阑生看着沈长京撒着丫子跑得欢快,笑得狡猾,然而乐极生悲,脚底一滑,摔了个狗吃屎。

      谢阑生观赏了一下沈长京趴在地上的姿势,接受到他带着恨意的目光,才施施然地拉他起来,还附送一句:“好不好玩?”

      沈长京闭嘴不答,揉了揉屁股,郁闷中。果然做人不能太坏,容易遭报应。

      从城门洞回到三号营地,谢阑生给沈长京买了一根火腿肠和一笼小笼包,哄小孩似的,抚慰他受伤的□□和心灵。

      去四号营地要乘坐索道。索道搭乘处干河坝离三号营地还有一段距离,时间还早,步行去,栈道两旁的树挂着雾凇。

      干河坝索道的工作人员提醒游客把东西收好,话音未落,一道黑影从沈长京面前一晃而过,一眨眼的功夫,他的小笼包和火腿肠就被一只猴子抢了。

      他两手空空,愣在原地。

      猴子站在护栏上抓着木签啃火腿肠,然后又熟练地打开塑料袋。

      沈长京目瞪口呆,转头看向谢阑生。

      谢阑生无奈摊手:“没有了。”

      沈长京气极:“我才吃了一口!小笼包还没吃呢!”

      谢阑生推着他向前走:“别惦记着这点吃的了,下山后有得你吃的。”

      谢阑生不阻止,沈长京还真想去跟那只臭猴子battle。

      索道总长1300米,在空中逐渐升高,徐徐穿过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缆车两边都是窃蓝的冰川,翻越一座山头,一条狭长庞大的峡谷闯进视线,冰川壮阔,即使在阳光的照射下,也终年不化。

      沈长京趴在窗边俯瞰着山谷冰川与森林雪地,白茫与苍翠交接,浩浩荡荡。这一刻,他在百米高空得以真正领略世界的盛大。

      “你应该去看看瓦特纳冰川。”谢阑生推荐道。

      沈长京眼眸中盛满的风光变成了谢阑生的脸:“哦~我知道这个,在冰岛,你是不是已经环岛自驾过了?”

      “嗯,我还会再去,瓦特纳冰川正在消退。”他要在它被宣布彻底“死亡”前再去目睹一次它的波澜壮阔。

      “既然你都邀请我同行了,那我就勉为其难接受吧。”沈长京扬了扬下巴,语气傲娇。

      过了冰舌就到了3600多米的四号观景台,可以亲眼观赏传说中的大冰瀑布。

      冰瀑布的形成是由于冰体的融冻作用,不断产生冰崩。冰体之间的摩擦和撞击会产生蓝色的闪电,在轰鸣坠落的冰块中闪烁,壮观无比。

      观景台有禁飞标志,但是往上走一点后却没有,还看见了几架嗡嗡起飞盘旋在上方的无人机。

      沈长京操纵着无人机靠近大冰瀑布。

      他注视着远离的无人机,聚精会神道:“如果早几年来,我就能飞一千米了。”

      只能飞一百二十米对沈长京来说,有点憋屈,虽然这不影响他拍出好片。

      谢阑生远眺雪山,说:“难道你不能用一百二十米的视角拍出一千米的感觉吗?”

      “当然可以。”沈长京不允许别人质疑他的能力,“我可是专业的。”

      观景台继续往上走还有四面佛、四面观音、藏族白塔和狼图腾,都如走马观花般一一掠过。

      十一点多下山,在磨西古镇一家名叫“木屋烧烤”的店解决午餐。

      两间门店面对面,中间隔了一条路道。屋内专门腾出一块空地来烤鸡烤羊,用铁架架着,底下的火坑燃着木头,还没进店就能闻到浓重的烧烤烟火味和肉香。

      点了烤土豆和几个菜,沈长京问老板能不能让他烤一下鸡,老板同意了。

      沈长京翻转着架子上的鸡,油滴入火中,滋滋作响。

      谢阑生抱肩在一旁:“手艺不错。”

      沈长京很是骄傲:“我们宿舍烧烤一般都是我掌火的。”

      烤鸡皮酥脆,撕下的肉冒着腾腾热气,香味钻入鼻中,沈长京趁热夹了一块进嘴巴里,被烫得口腔内壁疼,龇牙咧嘴地咽下,别有一番风味。

      “好吃好吃。你快尝尝。”沈长京夹了一块放进谢阑生的碗里。

      谢阑生品尝完:“沈师傅果然好手艺。”

      “谬赞了。”沈长京闷头苦干,口齿不清。

      说磨西古镇像丽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也有很多小酒馆,几乎每隔五米就有一家,装饰得花花绿绿的,各具特色。

      “‘把自己灌醉,给别人机会’。沈长京照着悬挂的木牌念,一下子来劲了,“哇哦哦,好刺激。”

      谢阑生睨着他:“你想试试?”

      “不不不。”沈长京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我还是很洁身自好的,艳遇不太适合我。”

      在一个酒吧门口还有一排小型转经筒。川西这个地方,处处都弥漫着信仰的色彩。

      除了酒馆,民族工艺小店和特产店也多得眼花缭乱。工艺小店内商品琳琅满目,披风、车挂、手工绳和佛珠等民族特色丰厚。特产店门口还挂着熊皮和狼皮,真假未知。

      走在蜿蜒小巷,从银饰店里传来叮叮当当打银的声音,清脆入耳,路过正在辫小绳儿辫的游客,来到红军长征纪念广场,再走过去就是天主教堂以及磨西长征纪念馆。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章 第四天(1)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450977/8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