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墉劫

作者:百里秋分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相遇


      李世民呆呆坐在这个狭长干净的房间,睡榻旁的旧木桌上的烛台布满烛泪,一只枣红色的食盒安静的摆在木桌中央,显然一直没有被动过。

      想想自领兵作战以来,少有败绩,就算浅水原那场败仗,也是因自己重病在身、而属下急功近利才造成的。两军阵前从未落在下风,不管是哪一方面。再加上天纵不凡的将帅之才,文韬武略,使他少年得志,四海扬名。本以为就此纵横铁蹄一统天下,怎料今日竟孤身被擒、囚于敌府?!更糟糕的是跟自己一同出来的段志玄,在岔路口,他舍命相保,独自闯进那荒山野岭中,如今也不知是否平安,就算侥幸回到洛阳,亦少不得按军法治他个失职之罪……这一切,不都是自己害得他么?

      他悔,悔当初不听两位军师之言;他恨,恨李密的小人之心。

      回忆起李密在殿上看他的眼光,总像是一只饿鹰打量即将到口的猎物一般,让他一阵恶心。

      倒是送他来这里的那位王将军,白面墨髯,儒雅中透着英武,言谈举止颇有分寸,是个难得的栋梁之才,然而却保了李密这个东西,实在暴殄天物。当然,现在不是替他人惋惜和撬人家墙角的时候。

      他要见秦琼。

      在李世民的印象里,这位秦琼恩公一直形象模糊,潼关遇险,是他们李家第一次与秦琼的交集,而那个时候,李世民还不满三岁,只记得那个高大雄壮的身影,连声音都没听到;再后来,姐夫柴绍监造庙宇之时遇上这位恩公,好容易请到家来见上一面,也是第一次,年幼的李世民清楚的看到了秦恩公的样貌:面如淡金,五绺墨髯,侠义风骨,不怒自威。最让他好奇和关注的,则是恩公背上的那两根鎏金熟铜锏,当时这个五岁半的小娃娃挣脱乳娘的怀抱,嚷嚷着要秦琼将身上的双锏解下来给自己玩,正在与父亲李渊喝茶的秦恩公和蔼的将他抱起来,放在腿上,颇有耐心的说:“等你长大了,这对锏你要耍多久就耍多久,如何?”

      “那,我要耍一年!”“好。”

      “十年!”“好。”

      “……不,我还要你陪我一起,跟我一块玩儿,玩儿一辈子!”“啊?好,好,好,哈哈……”

      当初的几句童言,使得如今的自己脸红心跳,也不知是因为什么。至于秦恩公,也许,人家早就把这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忘到九霄云外了吧。四平山之战,虽与他相隔咫尺,却依旧无缘会面,不过就算那时见到了,他也是不认得自己,就如同在老君堂里,像打量一个陌生人一般,可就是如此,那种坚定踏实的安全感依然如故。本以为那次短暂的相遇会让自己悄悄的幸福一辈子,没想到,今日来得突然。

      小小的房门“吱嘎”一声被推开,两个禁子满脸堆笑,李世民正打算躺到床上不再搭理他们,那个年长一点的急忙对他说:“我们秦将军来看您了。”

      说话的功夫,秦琼三人已经走到门口,两个禁子恭敬的闪退一旁。直接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个在老君堂布满灰尘、在大殿门口又洒满金色的身影,只是此刻在烛光朦胧之下孤单独立,显得有些柔弱、单薄。

      秦琼刚刚踏进这房中,未曾开口,少年已经来到他面前施然下拜:“世民谢恩公再次相救。”“不敢,殿下快起来。”扶定眼前之人,秦琼方才发现,这张故作老成却明显稚气未脱的俏脸上,自然地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顾盼之间,也似乎是毫无顾忌,既没有身在难中低人一等的卑微,也没有君上臣下的疏离姿态,就像在老君堂的相遇,或者说……初遇。

      徐懋功在二人身后咳了两声:“我说二哥,你白天看了一道还没看够,跑这儿来打算看到啥时候呀?”秦琼微愣一下,接着干咳一声,侧过身将两个老道让了进来,向世民介绍:“这两位是我国的魏丞相和徐军师,今天就是他在金殿保本。”李世民朝两个老道施礼:“多谢两位大人相保。”魏、徐二人还礼。秦琼吩咐那两个禁子去牢门外守着,有情况及时汇报。

      由于房间并不算大,魏征徐懋功两人就随意坐在木桌旁边的小方凳上,秦琼则被李世民拉着直接坐到榻上。徐懋功悠悠开口道:“闻听殿下正攻洛阳,距此颇有路程,不知殿下是因何到此呢?”
      李世民听他这一问,目光黯淡下来:“说起来都是怨我。本来我跟志玄要去邙山打猎,可是中途追赶一只白鹿,怎么也没追上,反倒被它引到了城门下边。再后来,我们就被程将军追赶,志玄为了救我朝左边岔路跑下去,到现在也不知生死……”说到这里,连声音都弱下来,听得出其中慢慢的自责与愧疚。徐懋功淡定眯眼捏胡子聆听,魏征一脸的严肃,秦琼忽然想到什么,转头问世民道:“你说跟你一起的那个人,是不是穿着金红色的披风?”

      “对呀。恩公你见到他了?”

      “见到了,”秦琼点点头,表现出赞赏的态度,“此人忠勇可嘉,竟有我当年诈登州的那分劲头。”徐懋功两眼再度弯弯:“嘿,二哥这是夸自个儿呢还是夸人家呢?”李世民听不懂他们的调侃,只是关心段志玄的安危,于是侧过身双手拉住秦琼手臂追问道:“恩公,志玄怎么样了?他在哪里?”

      “我沿着小路追到他,误以为他就是你。打探出你们的下落后,放他走了。”

      “他……回营去了?”

      “应该是。”

      李世民松了口气,但想到段志玄回营后的处境更加糟心,秦琼明白他的忧虑,笑道:“放心吧,我临走的时候给他一只雌锏,药师兄不会责罚他的。”

      “锏?”李世民不由自主的朝秦琼身上望着,果然在他的背后,只挂着一根铜锏。看起来段志玄真的没事了。难以言表的欣喜和感激之情再次流露,还有一点满足。秦琼只觉得这少年十分可爱,自己不善言表,与他交流却游刃有余,或许真的是缘分吧。

      徐懋功把手中羽扇摇了两摇,戳戳身旁的魏征:“诶,那唐营的李药师与你我本事不相上下,他们主帅有难,他岂会看不出来?”魏征点头:“有理。殿下,你们出游之时可曾告诉你们的军师?”

      “这个……”李世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不觉两颊发热,一双晶亮的黑眸立刻被细长浓密的睫毛盖了个严实,声音也不经意地放的柔和起来,“军师他们知道的,也曾劝过我们不要出来,可我没当回事儿,还把他嘲笑一番,就带着志玄跑出来了,结果……”

      “结果现在让人家说个正着,对吧?”秦二爷难得打句调侃,给大家逗乐了。李世民本就带着几分羞愧之意,被他这一调笑,面颊之上的红云更深一度,想要开口却不知该说什么,一时情急,把腰间的鸾带穗子捏在手里绞来绞去,偶尔抬抬美目看一眼秦琼。然而这样的小儿女之态更使得几个成年人笑声不断,李世民实在忍不住,偷偷拉一拉秦琼衣角,结果秦二爷回过头,依旧打量小孩子一般善意的笑着,反倒给他自己弄得愈加窘迫,拉着人家衣角的手僵也不是,缩也不是。正尴尬时候,秦琼的大手轻轻覆盖上来,没有推掉自己的意思,反而稍稍按了按,手掌的温度就盖过了皮肤的棱角,这种粗糙的温暖,就像十几年前,后花园里,那份似曾相识。

      魏征最先止住了笑,瞥了一眼难得笑得像疯子一样的徐懋功,话题直接针对上李世民:“殿下这般的心性实在糟糕,且不说你只身犯险劳心费神,怎不想想身为一军主帅,身家性命关乎战场的胜败,甚至国家的兴亡,虽说你年纪尚轻,这些道理却不消旁人赘述,有道是忠言逆耳,臣子的劝谏之言兴许难合君意,但为君者若不分轻重一意孤行,不仅危害自身,更会牵连诸多无辜之人,殿下怎可不慎呢?”

      其实这一番话不过是魏老道对世民的关切之辞,或者在旁人看来更像师长对学生的教导,也无人过多在意。可在李世民听来,竟字字惊心,甚至有些犀利。原本整个人都处于“高温”阶段,此时倒冷却不少,俊俏的小脸儿上潮红尽褪,就连之前泛着雾气的晶眸中也染上一些惧惮之色,小心地打量着那个山羊胡的“老大叔”,一边乖巧的点头,轻声回应:“是……先生讲得有道理,世民下次……再不会了……”就这几句稀松平常的话,经他如此说出,颇带有被虐的感觉,而且是一边说着、一边紧紧往秦琼方向靠了靠——正好也是远离魏征的方向。

      秦琼自然而然的护着李世民:“大哥何必这样认真呢,他也是少年心性,何况如今已然这个样子啦。”徐懋功同样“附和”着秦叔宝,埋怨魏征的“不谙风情”。待要开口说点什么,不期脑后传来一句让其大跌眼镜之言:

      “可不是,人家好歹是个金枝玉叶,你要是给吓坏了,你赔得起么。”

      众人皆是一惊,循声望去,果然看到罗成抱着双臂,正斜斜的倚靠在门框,语气不高不低,却听得出字字嘲讽,俊美无暇的面容上挂着一丝淡淡的、不易察觉的笑意,纯白色的狐裘被室内烛光相映,发出淡淡的荧光,有意无意的微微闪烁。好一个人如雪,气如冰。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章 相遇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678845/8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